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智海法師宣講)24
就以這個講經,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功德,回向于我們盡虛空遍法界的衆生,都能夠善根增長、心眼開明,都能夠仰靠觀世音菩薩發大慈悲之心。把佛法的這種精髓、這種如所有智、盡所有智,甚深的慈悲之心發揚起來,力所能及的利益身邊的衆生。盡未來際的利益無量無邊的衆生,希望我們都能夠早成佛果、度化衆生,阿彌陀佛!鼓掌…….
現在是叁點半,留了一個鍾頭的時間,因爲大家都在說;有問題可以問題,沒有問題你可以談談你聽這個《普門品》的心得。有感動的、有哭的,你哭來大家聽聽,哈哈,衆笑。有問題的可以說。
1、練體日所,練體是什麼?這個下來在說。
2、南無觀世音菩薩對念佛人來說是不是雜修?能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你們說是不是雜修啊?不是(大衆)。爲什麼?因爲觀世音菩薩發了大願了,幫助阿彌陀佛弘揚極樂世界的淨土法門,他也是接引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觀世音菩薩的師父,你看他頭頂上頂的是誰啊?就是阿彌陀佛,所以說他也是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特別是印光法師,他勸大家念佛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念觀世音菩薩,因爲觀世音菩薩有大感應、大神通、幫助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說也一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不對。
3、念佛人能不能夠兼誦《地藏經》?
你們說能不能夠?能(大衆)。當然能夠了。觀世音菩薩幹什麼?就是發大慈悲心,救度那些地獄衆生,最起碼要讓我們在因果觀念當中要能夠有因果心。沒有因果心的話,看看《地藏經》揭示那些景象,地獄的一切諸苦都是不明了因果而墮落地獄的,如果說我們明了因果了,能夠發出離心了,還能墮落地獄嗎?不能夠了,是不是。所以說完全可以兼念《地藏經》。
4 、楞嚴咒對在家人來說可不可在家裏讀誦?分不分時間?
我到現在沒有看到《楞嚴經》裏面說過在家人不可念誦楞嚴咒,他也沒給你說;你非得要在早上念,晚上就不可以念。因爲楞嚴咒他是我們所有修行人的一種根本,能夠驅除這些妖魔鬼怪,能夠消除五十陰魔,而且能夠有長養的這種功德,所以說我們至誠懇切誦念楞嚴咒的時候完全可以的。
5、念佛人拜八十八佛是不是雜修?
你們說是不是雜修啊?這個雜修不雜修,這個要看。從一個根本上來,我們都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種念頭不間雜,沒有第二個念頭間雜在其中,你修一切法門都不算雜修,這個是最基礎的一種解釋。二一種;你發願專門持念阿彌陀佛,以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專念父母頭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你發了這樣的願心了,專門持名往生,那麼持名以外你要去修其它的,這都可以說是雜修。這是兩種解釋,一個是很寬泛的,一個是很精確的。寬泛的說;只要你有往生心,沒有第二念心間雜于其中,他都不算雜修。精確點說;你要專門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依專門持名而往生的,你要能夠相信的過,一句阿彌陀佛就包含萬萬千千的法門。有這樣的信心的時候總持萬法,皈依在一句萬德名號當中,要有這樣的信心、要有這樣的智慧,專門持名那麼一定能夠得到這些往生的功效。所以說這種雜修根據不同的衆生有不同的說法,阿彌陀佛。大衆鼓掌……
還有什麼?哪一衆生還想發言,哪一同修要來感念一下觀世音菩薩的恩德,有沒有?沒有,我們就要回向結束了,我們揭谛、揭谛了,呵呵
6、請問師父;福不唐捐是啥子意思?
福不唐捐,就是你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他一定是有作用的,你念了不會白念,你禮拜了不會白禮拜,修了善他不會白修,這叫“福不唐捐”。
7、請問師父;姚秦時代是那個時代?
姚秦時代,我們專門解釋過,姚新的時代,有一個前秦、有一個後秦。
《華嚴經》裏面有“淨行品”,今天我們講的這個什麼品?“普門品”,還有一個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行願品”。這叁品非常重要。
下來以後去看那個“淨行品”,“淨行品”裏面具體要做什麼?怎麼樣發願教的非常細致,還有一個;每個人修行的法門他不是那麼呆板的。個人可以選取與自己相適應的經咒,不是說這萬萬千千的人都一個法門,不一定,選取與你相適應的法門,都可以的,只要能夠對治煩惱,那就最好的。與自己能夠相適應那就最好的。法無高下,對機則良,佛法都是平等的,能夠爭對我們根基,能夠解決我們自己問題,這就是最好的。
在修行當中,有這樣那樣的怪現象,是不是障礙那就要看我們自己了。如果說他能夠增長你的信心、增長你的善根、那就不障礙。如果說沒有增長你的善根,不管你見到什麼,好的壞的境界,不能夠增長善根,相反的增長虛妄分別心、增長煩惱了,增長自己修行的障礙了,這就是障礙、這就是魔障。所以說是不是障礙完全取決于自己。修行的人要有智慧,《金剛經》上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能夠見相不著相,你就不受它的幹擾了,見怪不怪,奇怪自敗。好好想仰信諸佛菩薩。
8、修行淨土怎麼樣兼修觀世音法門往生無障礙?
就是你念觀世音菩薩,希望觀世音菩薩加持自己、往生無障礙、這個時間也可以幫助你念佛。所以說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觀世音菩薩也會加持你,你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是他的師父,所以說師徒兩個都接引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根本就沒有障礙。大衆鼓掌……
9、請問師父,我誦經的時候有人打電話過來,我接了電話後在讀經,這樣如法嗎?
誦經的時候最好你間斷,所以說有那些電話打閑叉,有的時間就幹擾自己,你要誦經的時候,最好你要接電話,那些放在一邊,誦完經再說。誦經的時候最好不要那些打閑叉。
這裏還有幾個問題;
1、什麼叫聖意菩提心?怎麼樣才是真發菩提心?
我們發菩提心一般有這種世俗菩提心和聖意菩提心之分。世俗菩提心它又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願菩提心、我們發了上救化的心,上成佛道、下化衆生,這個叫願菩提心。一個所發的這種菩提願心,能夠把菩提願心落實在持戒度衆生上,它就開始可以叫做行不菩提心。依這個的行菩提心在六度波羅密當中積累福德資糧,那個就叫福德資糧的積聚。等到你積聚一定的時候,我們能夠理解真實的菩提心、聖意菩提心。什麼叫聖意菩提心,我們今天所說能夠理解這種人我空、法我空,真正的理解這種人我空、法我空,知道一切法無自性,自然而然發起一種真實的心去利益衆生,精進不懈,所以說往往相應于這個它叫聖意菩提心。所以說要真正的覺悟諸法的真實相,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真正覺悟法性的時候,你的修行他就能真正的提得起來了,沒有覺悟他不算真修。聖意菩提心就是要在覺悟這種聖意道理,覺悟這種二空、無二取,把這種法性要能夠覺悟。二空人我空、法我空。無二取,無能取、所取。能夠了悟這樣的道理,自然而然利益衆生的心他能夠至誠懇切的發得起來,認識這種法性之後他能夠觸發得起來,這叫聖意菩提心。
怎麼樣才算發了菩提心?一個方面就是要理解什麼是菩提心,二一個依照這些教法好好想熏修、如理思維,在如理思維過程當中把我們的心要改正過來,當我們任運自然的一發之後不在忘記,這就可以了,但是這些要求都有點高。我們普遍的說發菩提心,怎麼樣才算發菩提心呢?很簡單,只要你發起願心,願意上成佛道,願意成佛來度衆生,這就是發菩提心。簡不簡單,所以說也不複雜。
2、叁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請問什麼叫般若波羅密多?
般若就是我們斷煩惱、證菩提的智慧。波羅密多就是一定到彼岸。依靠這種般若的修行、智慧的修行,一定能夠斷除煩惱、一定能夠了生脫死、一定能夠達證涅槃的法性,這個就是般若波羅密多。般若就是講它的一種本體,如所有智、盡所有智。波羅密多講它的功用,一定能夠辦成我們所希望的,那叫波羅密多。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那叫無上的正等正覺,就是像佛一樣的覺悟的心,佛的覺悟沒有人超過他,那叫無上正等正覺,不是錯誤的而是正確的,所以說這個無上的正等正覺,叫叁藐叁菩提心。
3、這個居士在問;在家佛子上供燒紙?
可燒可不燒,因以世俗文化好像燒紙給那些孤魂野鬼,可以接近他點,這個不是原則性的,你也可以燒、也可以不燒。
第二個是持八觀齋戒未吃長素能否往生?這個裏面要知道一個關鍵,往生與否全靠心願之有無,就要看你有沒有真信切願的心,信不信西方極樂世界、信不信我們念佛能夠往生、信不信阿彌陀佛決定救度我們,這樣子的話你有真實的信願之心,那一定能夠往生。所以說沒有吃長素,當然看你個人的能力了,能夠吃長素更好。因爲啥呢?這個口業吃衆生肉帶債,帶了債以後很麻煩,臨命終的時候如果說你念佛的能力不具足的話,他要扯你的後腿。就像今天你要出家了,你要跑了,但是你爭了我的錢了,你不走了我還不問你,你要走的時我就問你,你爭的錢怎麼不還呢?把爭我的錢還掉,走得輕輕松松嘛,所以說我們盡量不帶賬。吃衆生肉難免帶賬,所以說念佛的人能夠吃長素這就最好。當然不能夠吃長素,說你實在不能夠的時候,那就加油在信願念佛上加倍用功,也許能夠減少一些障礙。我們往生修行要一如既往。
這網上有些問題;網上有什麼問題呢?
1、他說要一門深入不要雜修怎麼理解?
我是這樣理解的,所謂修行要明了怎麼修行,要明了怎麼要才能夠真實的修行。所以說在修行之前,你看我們一般在聞思修當中,依聞思修入叁摩地是爲真修,你在修之前要如理思維,如理思維之前要聽聞法理,往往在聽聞法理當中抉擇自己修行的法門。爲什麼要這樣修?這樣修有什麼功德?這樣修對治什麼?當我們在聽…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2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