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排出來以後,我們這個大氣層它都被破壞掉了,所以說現在這個氣溫它也不正常,有的時候該冷的不冷,該熱的它不熱,冷熱無常。以至于今天這個紅外線等等一切,輻射就很厲害。原因都是什麼?都是我們現代科技什麼汽車、石油這些東西整得太多了,把大自然破壞掉了。這種環境是我們共同擁有的環境,如果說大家不珍惜的話,其實對我們又是一種損傷。而觀世音菩薩他具足這種神通,他不用開汽車了,要開汽車請一個司機很麻煩,他也不用請司機,起心動念就到了,多方便啊。
“廣修智方便”,一個方面要有智慧,一個方面要有方便力。觀世音菩薩智慧、慈悲、方便力都具足。
“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上下左右、東南西北十方國土沒有一個地方、觀世音菩薩不分身救拔衆生的,他就這樣的慈悲,他的方便力就這樣具足。觀世音菩薩有這些救度衆生神通、智慧、方便力,任何地方他都可以分身現像救度衆生。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不僅僅是救這些世間上的災難,甚至叁惡趣、地獄、惡鬼、畜生、包括我們自己人生的大事,生老病死苦,觀世音菩薩都能夠幫助我們,來解決這些根本大事。
“種種諸惡趣”是從苦難最深處來說,在叁惡趣裏面只有苦沒有快樂,這是大悲觀照的重點。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在叁惡道當中尤其具足,但他不只是救濟惡趣。其實我們人道之中苦樂夾雜,天界有壞苦、行苦,其實都是在有漏的生死輪回當中。我們今天好像有一些快樂,但是只是暫時的喘一口氣,如果不修行,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夠跳出叁界以外,始終在生死輪回當中,我們這一口氣不來的時候,說不定又跑到其它痛苦的深淵當中去了,所以菩薩是遍入叁界六道救護一切衆生。在菩薩眼裏面,這種無間地獄和叁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他都是同等可悲。爲什麼呢?都是生死輪回嘛、都是不究竟嘛、都是無常嘛,所以說他都是有漏生死,都是夢。觀世音菩薩把這些衆生的過去、未來全程拉開來看,同樣都是輾轉在生死輪回過程當中,這種痛苦可以說是層出不窮,都掉在這種生死大海當中。所以說觀世音菩薩在六道當中都能夠分身救度。
“生老病死苦”那就是我們輪回當中的基本痛苦,這叫輪回---四瀑流。那四瀑流?就像四個大瀑布一樣,生老病死。從我們生下來開始,各種各樣的苦就像那種瀑布一樣連續不間斷,沖擊我們自己的身心,是不是像瀑布啊?就像瀑布,大苦流 。老;這個年老了,我們今天在座有很多老年人,我們年老了你就知道,吃也吃不得了、睡也睡不得了、跳也跳不得了、跑也跑不得了、牙齒也掉了、耳朵也聾了、頭發也花白了、眼睛有白內障了、骨頭也硬了,對不對。各種各樣的苦,還不是像瀑布一樣沖擊我們自己的身心嘛,就是像瀑布一樣沖擊我們自己的身心。特別看到眼睛面前的這些年青人,一個一個花枝招展,我也年青過啊,但是我今天吧再年青了,一比較的時候那更是痛苦啊,是不是。看到人家年青人一跳八丈高,叫你跳兩寸高都麻煩,所以說這些都是苦。
當死來的時候,就像萬劍穿心,那痛苦厲不厲害啊,那是很痛苦的。那世間上各種各樣的痛苦,我們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去,乃至到夢裏面它也不放過我們,你說這些苦有多少啊。所以說生老病死苦那就是四大痛苦的河流,只要存在這些有漏的生死五取蘊,那就決難逃脫這些生老病死。衆生在境界當中總統來說,他有高低、貴賤、美醜之別,但是不管你高低、貴賤、美醜,這生來死去的狀況,都是我們人所共同的,誰也免不了這樣的開端、誰也免不了這樣的結局。
我們的凡夫人,只要單憑自己的力量超出這些生死苦海困難大了。今天讓大家聽經修行容不容易啊?也很艱難啊。觀世音菩薩正是爲了救助衆生而發起大願,而且爲此付出了無數生的努力。就像有那些悲心切切的醫生一樣,他的發心與努力不是爲了沒病的人,健康人好好的,不必醫生去慈悲。醫生是見病人沒有辦法解除這些病苦,于心不忍才發願解除這些疾苦。同樣的道理,觀世音菩薩的慈悲之心主要就是爭對、陷于這種苦海當中沒有力量自拔的這些凡夫,現在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力量非常圓滿,毫無疑問,他會盡心盡力地幫助我們這些受苦受難的衆生,讓叁界六道的衆生都能夠漸漸息滅這些生死之苦。
這個地方要用漸熄立名,爲什麼要用“漸”字呢?因爲這個凡夫輪回得太久太久了,我們的虛妄分別、我們的能取所取、我們的名言執著等等,那是顛倒已經成爲習慣了,成爲我們自己的本性了,我們自己的堅固惡習它不是一次性就能消除的,而是要有一個過程,要能夠漸漸轉變。所以說我們這些衆生你也知道這種過程,很多人一念觀世音菩薩,念一句觀世音菩薩你怎麼不幫我解決生死大苦呢?要有一個過程嘛。包括我們爭對自己的煩惱,這個煩惱怎麼老不消亡呢?我也修行有兩個月了嘛,這個煩惱還在呢,我也修行二十年了嘛。這個貪心怎麼還在呢。你不知道我們增長貪心的時候是無量阿僧祇劫,在增長這些煩惱,熏習這些煩惱。我們今天修行的力量跟我們那些熏習這些煩惱的力量相比,那是九牛一毛,甚至一毛都比不上,輪回的時間太長太久,熏習煩惱的時間太長太久,冰凍叁尺非一日之寒。我們今天要想修行也要有一個過程。所以說對于我們這些煩惱、生死、執著,他的解決一定要有一個耐心,沒有耐心急功盡力的話,往往修行要出偏差,所以說要把這個過程要明了,所以他用一“漸”字。就是我們這些煩惱、生死轉變它有一個過程,不是立馬就能夠實現的。
我們要想:爲什麼菩薩化現那麼多身呢?又化現爲佛、又化現爲魔、又化現爲男男女女等等,甚至化現畜生、甚至化現爲那些山河大地,無情的他也化現,當我們這些衆生有什麼需求的時候,觀世音菩薩都能夠滿足我們。其實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方便善巧,從觀世音菩薩這個方便善巧當中,我們也能夠體察諸佛菩薩都是這樣的,他爲什麼叫方便呢?“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我們這些衆生沒有智慧,就像小孩一樣。那天我說,你要小孩吃藥,不幹、堅決不幹。爲啥?太苦了。于是菩薩先以欲勾牽,想不想吃糖啊?想..想..吃糖可以,喝藥不喝。于是拿糖給你吃,然後把這個藥包在糖裏面,你吃糖的時候藥就進去了。這叫“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就像我們今天要度化衆生一樣,今天跟你說了,每個人要完成二十個任務,很多居士他就急了,我怎麼能夠完成二十個任務呢,我就拿根大棒子回去。信佛!信不信佛、不信佛!我就打你。那就更不能教化人了,人家看你這個人快發病了,快有精神病了,你還是要學習觀世音菩薩這種“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對不對。先看衆生對你有什麼要求,你把衆生對你的要求做得好好的,人家起歡喜心了,你再跟他學佛的時候他就歡喜。拿一個大棒子到處去打人,人家歡喜嗎?人家看你就是一個瘋子了,不但不信佛也許可能把你送進瘋人院。可不可能。所以說一定要注意這些善巧。
我們在讀這些感應故事的時候,我們在會想:觀世音菩薩爲什麼有求必應呢?世間上的人求功名、求孩子觀世音菩薩都去幫忙,這觀世音菩薩真實靈丹妙藥。你說你沒有孩子了,觀世音菩薩要管你生孩子,你說要生個男孩他就給你一個男孩,生個女孩他就給你一個女孩。你說你要想升官發財,他也跟你滿足這些,各種各樣的都會滿足。觀世音菩薩爲什麼要這樣做呢?那就是要讓我們慢慢的解脫輪回,這實際上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善巧,攝持衆生的善巧。我們碰到急難了就是我們的要求,能夠解決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我們多觀世音菩薩有感情了、有信心了,將來叫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然而然你就喜歡,對不對。我們就要學習觀世音菩薩這種慈悲攝受衆生的力量,好不好?好(大衆)。現在就是需要大家要慈悲,等會我們要去攝受了,你要像觀世音菩薩那樣。掌聲…… 阿彌陀佛!
2009年2月24日上午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23》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