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這種東西、所看的對境就無量無邊。你說你看的完嗎?看了幾十年了還沒看完,還沒有看夠。一走在路上我們這個眼睛還東張西望。甚至我們在念佛堂的時候,我們的兩只眼睛還管不住,還要東張西望。你看我們所看到東西那叫分辨,這個是話筒、這個是電腦、這個是花、這個是什麼人。你分辨打不打點閑差呀,自然而然就打閑差。念佛的時候你看到什麼就分辨什麼,你說你那個念佛的心靜的下來嗎?那就靜不下來。這個叫眼睛,他擾亂我們自己清淨的內心。只要你眼睛跟外面的色塵一接觸,內心就在起虛妄分別,一有虛妄分別的時候,他就幹擾我們的內心,不能夠安靜下來。念佛的時候他就不能夠止住,這個妄念就不能夠止住。在說我們自己的耳朵,一提什麼聲音你就在分辨,上面修大殿敲的咚咚的你在分辨,外面誰在唱歌你也在分辨,一會你揣的手機叫你關掉,你還舍不得關掉,關掉的話人家打電話我怎麼接呢,于是電話的聲音一震動一響,你趕緊拿出來一看,誰打電話、誰發信息了,幹不幹擾我們了,幹擾啊。原來農業社會這個人,他爲什麼很清淨很、單純。今天我們進了藏地看了藏地的一些牧民,他們也很清淨、也很單純。爲啥呢?沒有電視、沒有電話、沒有那些幹擾內心的東西。但是今天在我們城市裏面的人那就不一樣,廣告、報紙、雜志、電話、電視、錄像、電腦,這些東西,哪一樣不幹擾我們的內心呢?哪一樣都要幹擾我們內心。以前要打一個電話要跑到郵局去打,很容易大一電話,現在說科技發達了,電話很普遍了,連撿垃圾的都要一電話,招呼一下,喂;東邊有垃圾嗎,哦,就來了;哈哈哈。我們現在差不多人手一個手機,你跑到什麼地方都要找到你,就是睡覺做夢他也要找到你,現在的世界對我們的幹擾太大了。我們這些學佛的就要知道,這六根六塵一接觸這些對境的時候,他難免就會起虛妄分別,難免就會幹擾我們。所以說沒有事的,沒有必要的盡量不要這個電話揣在身上。我們有那些迫不得已的事情嗎?或者說國家大事、政治大事,不接電話就不得了了,好像還沒有這些事情,是不是。我就經常把這個電話丟在家裏面,你要打電話都找不到你,我說找不到,你是急事總會找到我的,那麼多的電話,你非得找我的時候,你總能夠找到我的。除非你沒有事情,是打那些閑電話,那樣我不接也沒有關系了。特別是我們這些聽經、念佛要注意這些事情。耳朵一聽電話鈴聲一響,趕緊掏出來看,念佛電話一震動、一響,念佛還能專心嗎?聽到這些聲音它會幹擾我們。你鼻子嗅到什麼香,舌頭嘗到什麼東西,身體接觸到什麼,內心裏面想起一個什麼事情,都會引起我們自己的虛妄分別心,都會産生妄念,都會幹擾我們自己的清淨心,幹擾我們自己的正念。所以今天學佛念佛的你就知道;“世間無邊塵擾擾。”這六塵隨時隨地在沖擊我們的六根,隨時隨地在激發我們自己的虛妄分別心,隨時隨地在增長我們那些貪嗔癡煩惱。要想學佛的話就要盡量給自己製造一個清淨的環境,把那些不必要的那些幹擾因素要排除在外,大家願不願意呀,願意(大衆)。恩;所以說要知道喲。你的電話不該帶的丟在家裏,那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嘛。你像江澤民主席、胡錦濤主席沒有電話不行,那我們這些呢,往往是沒有多少事情,打個電話說說閑話,聊聊龍門鎮,有什麼必要嘛,是吧。又花錢、又費事、有耽誤自己的清修,所以說有的時候節省一點,單純一點,這樣比較好一些,這是第一句“世界無邊塵擾擾”
第二句是什麼?“衆生無數業茫茫”你看這衆生多不多啊。光是人就不得了,你走到成都你要是開車的話,遇上8點,遇上6點,哎喲,糟糕,花一個鍾頭、兩個鍾頭出不了城,人太多了、車子太多了。我們遂甯人多不多,多喲,熙熙攘攘,那裏的人不多啊,那裏的人都多,這個人是衆生之一呀。去年來,沒有事情的時候我跑到那後面,那個公園哪裏個湖裏面去,我看那邊上,春天嘛,那個蝌蚪正在繁殖,很多蝌蚪啊,已經出來了,還是蛋的,哎呦,多得很多,你只要到湖邊上去看一看,你才知道什麼是衆生無數。一個蝌蚪數之不盡,夏天你到那個水邊一看,那個蚊子太多了,還有那些小魚,那也多得不得了,都是衆生啊,這些衆生無數,每一個衆生都有每一個衆生的業。不要說其他衆生了,就看我們先前的衆生,就看你自己,我們自己的業有多少啊,哎呀,太多了,無量無邊。所以諸佛菩薩跟我們所說,假如說你有天眼通,能夠看得見自己所造的業,那要嚇壞,那經律上他就揭示了一個公案,說這些阿羅漢,修四念處、修不淨觀、修九想觀,然後開發了自己的天眼了,有了天眼一看嚇了一大跳。爲啥呢?往昔時候的業看到了,那麼多的業把他嚇壞了。我這個修行什麼時間才把這些業了結得了啊,一個人的業就有那麼多。衆生的業加起來那就更是無量無邊了。有一個業就會引起我們這些受苦、生死、輪回,衆生無數,衆生的業也無數。我們衆生的生死也就沒有邊際。茫茫業海,苦海無邊。你一看這樣境頭不發大願幹什麼,要發大願。一個方面看到我們自己的業那麼多,我們現在不好好的忏悔,不還好的修行,將來有一個業就會引起一個生死,引起一種輪回,那麼多的業,我們自己的輪回什麼時間是個了結喲,這個生死什麼時間是個了結喲。我們有沒有這樣緊迫心呢?要這樣的緊迫心要生起來。
第叁句是“愛河無底浪濤濤”什麼叫愛河?你喜歡這個,喜歡那個。不愛還沒有煩惱,一愛一喜歡煩惱就來了,你看是不是這樣的。這個愛是最折磨人的,一有這種愛、情欲、等等執著,這個內心就不平靜了,浪浪濤濤。爲什麼出家人要出家?爲什麼出家人要一個人過活呢?就是要在清淨當中好好修,你要是在家裏面了,正要打坐了,愛人來了。今天你要做這樣,明天你要做那樣,不做你就不愛我,完了。打坐打不成了。要念佛,剛好要念佛、剛好要吃素,這兒女又來了,你是老爹、你是老媽,我們這麼愛你,生活條件又改變了,你不吃肉對不起我們嘛。你看看,吃素又吃不成了。在這個情愛世界裏面,夫妻之愛、父母之愛、子女之愛都是幹擾。一般世間上人我洪福齊天,我像洪福,我的福報很好啊。其實明眼人一看,都是業報,相牽相纏、自造惡業、貪心不斷、牽連不斷。到什麼地方呢?引起的結果就是輪回不斷,煩惱不斷、造業不斷,這個家就是這麼一個情景。家就是非常惡劣,有些一些惡法就是因爲家所生起的,是不是。不成家、不立業的,一個人他到處東南西北的到處都可以去參訪,要是有一個家就把你牽纏住了。一個遂甯也許你一輩子都沒走出去過,爲啥呢?一個家把你牽纏住了,沒有辦法,要走出去不太容易。所以說有這種情愛世界,有這種愛,那就不平靜了。“愛河無底浪濤濤,”就因爲這叁種,一個是“世界無邊塵擾擾”幹擾我們的事情太多了。一個是“衆生無數業茫茫”我們自己的業是無量無邊。一個是“愛河無底浪濤濤”煩惱不盡。所以說是故號爲“無盡意。”爲什麼叫做“無盡意”呢?就因爲這叁種意思叫“無盡意”。
那麼我要發心,要對質這些無量無邊的情愛、煩惱,要對質無量無邊的這種業,要把這種惡業要扭轉過來,要對質這些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觸法,根塵相接的時候引起許許多多的虛妄分別。我們自己的生死輪回不就是因爲這叁者造成的嘛。一個是虛妄分別,一個是造業,一個是煩惱情愛,造成我們生死輪回,就是因爲這個。無盡意菩薩觀察到衆生輪回世界本來是虛妄的,但是在虛妄當中顯現出了無量無邊的,煩惱虛妄分別惡業,所以他發心幫助衆生,只要有一個衆生沒有度盡,他都不算滿願,所以稱他爲“無盡意。”
在《大集經》當中他就說:“菩薩上求佛果無量功德的心沒有窮盡。”拿我們今天說,上求佛道,那這個成佛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要成就佛到要付出自己艱辛聞思修行,都要非常具足。但是我們今天的人很懶惰,稍微上一座殿很艱難,稍微聽一坐法腰酸背疼,稍微念一天佛這個腳又走的酸脹不堪了。一點忍耐力都沒有,如果說沒有忍耐力,不能刻苦,那麼這無盡的佛道,我們怎麼樣去修呢?一座法都坐不下來,念一天佛都念不下來,上一堂功課都上不下來,你說我們佛道的資糧怎麼累積啊,怎麼樣能夠成佛啊。這個無盡意菩薩,他給我們做一個示範,上求佛道,追求佛的無量功德心沒有窮盡,不會害怕艱難險阻。要把這種心要發起來,所以稱他爲無盡意。一切法他的因緣果報也是無盡的,你拿一個東西來說,拿一個話筒來說,要成就他的因、緣、各種各樣的條件太多了,那裏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他的材料、他的工藝、他的技術、他的質量、他的造型、甚至還要用電,各種各樣的因緣才能夠成就一個話筒。包括我們每天吃的飯、穿的衣,哪一樣是那麼簡單,哪一樣都不是很簡單,都有無量無邊的因緣果報,所以說無盡意菩薩才稱爲無盡意。
另外佛陀所製定的戒律那是無量無邊,戒無盡、爲什麼戒無盡?因爲我們自己煩惱很多。有一條戒律就能對治你相應的煩惱,因爲我們自己煩惱無盡、惡業無盡,佛的戒律他也是無盡的,所修的定也無盡。你說我們的散亂心有多少,散亂心太多了。修學佛法最主要的是止觀,要散亂心修行沒有多少功夫。念佛口念彌陀心不念,喊破喉嚨也枉然,因爲你是散亂心嘛,心沒有定下來,所以說要修定。散亂心有多少,那麼修定的方法就有多少,散亂心無盡,修定的方法也無盡。你比喻說我們的愚癡有多少,那麼智慧就有多少,愚癡無盡故,我們自己的智慧也無盡,佛的這種戒定慧無盡。我們現在衆生凡夫他的約束有多少,那麼諸佛的解脫就有多少,諸佛的五分法身也是無盡的。包括他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佛法、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每一種功德、每一種智慧都是無量無邊。爲什麼叫無量光呢?阿彌陀佛他就把這所有的功德都是無量。無盡以菩薩就因此而叫做無盡意菩薩。總之,這個菩薩上求下化的心他是沒有窮盡的,所以叫他無盡意菩薩。就因爲他悲心無盡、度化衆生無盡,爲了利益衆生他就請求世尊要講《普門品》。爲啥呢?從他的發心上來說是要度化無量無邊的衆生,如果說沒有無盡的慈悲、如果說沒有普門示現,要想救度衆生就艱難了。所以無盡意菩薩當機請法,請釋迦牟尼佛要給大宣講觀世音菩薩的無盡慈悲功德,要請釋迦牟尼佛介紹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慈悲救度衆生,所以他是這樣去請法。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4》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