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4▪P2

  ..续本文上一页习、先要依法修行,让这个佛法让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当中,能够起到真正的作用。要把这种经书上文字,透过文字养成我们自己内在的道德、学问、知识,要把他形成自己的素质,把佛法道理转化成我们自己的道德,转化成我们自己的修行。有这种修行以后,佛法才能够主持在世间。没有修行这个佛法是不好主持的。

  我们昨天晚上还在讨论这个问题,说有请教佛法的来了,说师父你给我讲讲法,“哎呀,法嘛在藏经楼都是,三藏十二部经书随便拿来看哦。”这样子能不能主持佛法呢?这就很糟糕。所以说我们要主持正法的话,一个就是闻思经典,一个就是弄懂这些经典教给我们自己的这些道理,按照这些道理好好的为人处世。然后把这些经典里面的道德学问,变成我们自己实实在在的修行,这样子那就能够弘扬佛法。人家来了不仅仅是听你讲,就是看你做事一点一滴透漏着佛法。很多时候你看那些有修行的老法师,我们跟他住在一起不用他讲什么,我们就感受到很能够摄受我们。为什么呢?就是一个内在的修行,没有内在的修行那是不行的。

  三藏法师就是以三藏教法为自己的老师,那么我们今天也要学习,把这样的法宝作为自己的老师。以前说是印度阿难陀释那是最大的寺庙了,那么多有知识、有文化、有修行的大德,出现分歧了以后,没有别的标准,那什么作为标准呢?拿戒律作为标准。你这样说、他那样说,好了,我们大家不统一的时候,就把这种戒本拿出来翻一翻,看看佛是怎么说的、戒本是怎么说的。戒本就是我们自己的老师,以戒本为准,这就是标准。那么我们今天行为做事也要以三藏法作为标准,看看我们自己的行为如不如理、如不如法,这就是我们学佛的一个基本条件。能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佛弟子,看我们对于佛法是不是如饥似渴,有没有这种善法欲,要把法作为自己的导师,这是第一层意思。三藏法师就是以三藏佛法作为我们自己的老师。第二层意思就是以这些三藏法、经、律、论来教化众生、利于众生。三藏法师要具备这两重含义,前面以三藏法作为自己的老师那是来自利,后面以三藏教法来利益众生,那就是利益众生利益他人。自利利他都是依佛法来达成这样一种效果。如果说我们没有以佛法为标准,你想自利、你想利人都没有办法。比喻说我们世间上各种各样的追求,究竟找到真确的佛法没有,没有找到真确佛法的时候,我们想要给自己找点好处,要想把这些好处也要给众生一些,但是都没有办法,你没有真确的方法。学习这些佛教、学习这些三藏教法,他就这样以佛法作为自己的老师。既然是自己的老师,那随时随地就要请问,我该怎么做,看佛法怎么教我。那我们现在学习就有这个毛病,一不看经、二不闻法,自己做什么都是听自己内心的私心做用。那么不听佛法的,做出来的大多数都是违背佛法的,那么这样我们是真正的三皈依弟子吗?真正的是学习佛法吗?那就很成问题了。这是三藏法师的两重含义。

  下面是经文。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这个“尔时”就是正当这个时候,正当那个时候呢?施应于无尽意菩萨请问释迦牟尼佛,这个观世音菩萨的因缘。在《法华经》里面前面一品是妙音菩萨,把妙音菩萨这个事迹说完了以后,紧跟着我们看观世音菩萨的事迹。讲完了妙音菩萨的事迹,就要说这种西方的观世音菩萨。这个“尔时”就是指要宣说西方观世音菩萨他的功德、他的事迹、他的这个时候,也正是观察这种众生根机成熟了,释迦牟尼佛要为我们应机说法,就这个的时候。一般在佛经上来讲,说任何佛法他都有“四悉檀,”什么叫“四悉檀”?就是施主布施。佛讲经说法是一种布施,法布施。就是把他所得到的最尊贵的佛法宣讲给我们,在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这种利益一般从“四悉檀”来说: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听经闻法以后能够得到欢喜的利益,我们有善根的话一听经闻法内心很欢喜,很自在,享受到佛法的一种法味,我们三宝弟子充电就是听经闻法,一听经闻法把我们的烦恼能够对质、把我们自己的愚痴无明能够消除。我们欢不欢喜?欢不欢喜呀?欢喜!(大众)。第一种利益就是要得到欢喜的利益,我们在修行也好、听经闻法也好、出家也好,如果说你不欢喜,身心世界是相被动的。你说你当一个居士你心理面不欢喜,身心是分裂的,他能给你带来什么利益呢?出家了我们也不欢喜,这个出家人该做的事情我们老要借口,不欢喜,那你说这个出家人能做好吗?那也不能做好。我们出家为三宝做事、听佛法首先要有这种欢喜心。当我们欢喜了,他的精神就打得起来。当你不欢喜的时候,那就打瞌睡,那就要开小差,那就要打妄想。所以说第一种利益就是要看你欢不欢喜。当你欢喜的时候这个精神好得很,全神贯注。就由于我们全神贯注这种佛法的道理,能够清清楚楚地听到内心里面去。你要不欢喜,精神换撒,听不进去。左耳右耳出,佛法根本不入心,一旦不入心的时候,虽然说你一辈子都在听经闻法,但是好像没有多少作用,所以说听经闻法的时候,他要强调一种心态,一个是要生难遭难遇想。一个要生感恩想。一个方面把这个听经闻法当作治病救人想。我们听了经以后;把这些经上的道理,运用在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上去,那就像要治病一样。我们有什么病呢?有烦恼病、有生死病。听经闻法就是要多思维这样的利益,把这样的功德利益思维以后,我们内心就很欢喜了,一欢喜我们的精神就集中起来了,你集中起来的时候听经闻法就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这是第一层的意思。

  第二层的意思呢,就是要我们听了经以后,至少能够学习怎么样做善法,对不对

   你不听经闻法的时候;怎么样施善法呢?我们该怎么做呢?怎么要做的对自己有利益,对众生也有利益呢?没有智慧你分辨不出来的。佛法开示我们这些佛法,一个方面就是让我们欢喜,二一个方面就是让我们生起善法,三个方面听了佛法以后,我们能够断除恶行。那些不如里不如法的,那些思想言语行为,那个错误的东西,我们能够把他断掉,能够纠正过来。在听经闻法之中,你看你听了一座经了,闻了一座法了,究竟起没有起到这些作用。一要欢喜、二要行善、三要断恶。第四层利益那就是要入第一意谛了,什么叫第一谛意呢?那就是要听懂这些佛法。说我们这种成佛有一种平等因,什么叫平等因呢

  人人都具备有佛性、人人都能够成佛,这就是我们平等因。那么我们认识没有啊,你要听懂这样的道理,能够认识自己的如来藏、能够认识自己的如来佛性,这个道理你就听懂了。我们学观世音菩萨呢,我们说他的普门示现是一种表相的。他的内在的是什么?是慈悲心,救度众生的慈悲心。要把这种慈悲心表现在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然后我们听了经以后能够学习这种慈悲心。怎么样修慈悲法,怎么样把我们慈悲心能够现发出来,怎么样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这种角度去帮助众生。把这种道理听会了,那就能够得到这些美妙佛法的利益。这就有四种利益。佛讲经说法,就依这“四悉檀”给大家讲经。那要智慧;随我们自己的智慧哟,你要智慧很好的话,一讲就能够把这些道理悟穿、能够听懂。智慧稍微差一点的呢,这个道理不太容易听,但是他在事项多而不少能够做到,一些善法怎么做、一些恶法怎么断,对不对。最低限度的我们要生起欢喜心。所以这“四悉檀”讲经说法,他有这四种功德利益。

  正当这个时候,佛要宣讲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事件,这个无尽意菩萨他是当机众,他来请问世间释迦牟尼佛,就由于无尽意菩萨的请问;释迦牟尼佛来宣讲观世音菩萨。一般人说佛法珍贵非请不说。你进庙来很多居士不知道请问佛法,他就跟这些师父家长里短说了大半天没什么事。我们进庙来干什么?烧香、拜佛、听经、闻法、亲近三宝,其他的闲话要少说,多多亲近这些法师,亲近这些老师父,请问佛法的道理,这样才有一些作用。要不然你就是打发时光混日子,那就没有多少意思。无尽意菩萨他就来请法的,所以说请法的功德这是非常大的。在《普贤行愿品》当中就有“请转*轮”这一大愿。大家读过吗?读过(大众)。请转*轮这一大愿,随时随地能够请这些能讲经说法的师父来跟我们讲,你能够讲净土就请你讲净土,你能够讲什么我就请你讲什么。要请转*轮,这个功德利益非常大。要是不请他,他就不好出来说,佛法很珍贵。要不然不请他,谁知道你欢不欢喜呢?你欢不欢喜我都逮住你说,有的时候人家不欢喜,你逮住人家说他就生烦恼。无尽意菩萨他理解这个意思,就当即请法

  为什么说他是“无尽意”呢?因为我们在《普贤行愿品》当中也有这样的揭示;说“虚空无尽、世界无尽、众生无尽、”我的业和烦恼也是无穷尽的,这个菩萨以慈悲为怀,救度众生为事业,他也是没有穷尽的。倘若是哪一个众生没有得度,菩萨的心愿他就没有满足,菩萨的心愿是无尽的利益众生的心,因此称他为无尽意,众生事业慈悲无尽。

  在佛教当中就有这一首偈语,来解释无尽意:说“世界无边尘扰扰,”你看这个世间上有一个边际没有啊,没有一个边际。我们小的时候爬在大山上去一看,哦,山外有山啊,连绵不断,那一天我能够走到山的哪边,再爬过那座山、再爬过那座山,山的外面是什么?不知道,世界无尽。你看我们中国,中国四边都有无穷无尽的世界。你能够走的完吗?走不完,世界无边。尘扰扰是什么意思?这个红尘世界啊,这个事情多的不得了,各种各样的眼、耳、鼻、舌、身、意、各种所增欲的,这些色、身、香、味、触、法,多不多啊,多的不得了。你看我们早上睁开眼睛,出了家门,进了城市,进了寺庙,这两只眼睛就不够用啊。这样看,那样看。光是眼睛所看…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