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入理的聖人,就證得這個理的這種聖賢,就是阿羅漢之類的--皆從此出啊!說都在這個地方出來了。你們大家看看,講什麼?大家誰也不知道他這是怎麼回事。沒有話講,這都變成啞吧了,都啞了;沒有人講,他就把這個蒲團放到地下就坐了,就坐到這個蒲團上。這一些個人也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有一天,他又把這個蒲團頂到頭頂上;頂到頭頂上,他問大家,說:“你們說,這是怎麼回事?”哎!大家也不會講。完了,他又放下,又坐了,坐下。所以在這個贊頌,他的這幾句贊,說得很好。我念了八萬大劫的時間,才把這幾句偈頌記住,現在我來念給你們聽聽。
他說,這是誰說的呢?這是虛老說的,說:
資福濃茶 飯後叁碗
和尚家風 噫啞瀝款
佛聖菩薩 蒲團充滿
一齊坐卻 是非不管
“資福濃茶”:說這個資福寺這個茶呀,那個濃茶就是 very strong的,那個茶太strong了。“飯後叁碗”:吃完飯呢,要喝這叁碗茶。你能喝這叁碗茶就在這兒入,喝不了這叁碗茶就遷單,就走。“和尚家風”,這一位和尚的家風,“噫啞瀝款”:就是噫和啞這兩個字。瀝,就好像水灑到這一切的人頭上似的。款就是這個樣子。“佛聖菩薩”:佛和聖人,和菩薩。“蒲團塞滿”:這個都把他塞到他這個蒲團裏頭。把佛啊、聖人哪、菩薩都裝到這個蒲團裏頭!“一齊坐卻”:不論佛啊,是菩薩,是這個聖人,他都坐下。他坐到這個蒲團上邊,也“是非不管”:也不管是,也不管非。因爲沒有是、非了,所以他這就不管了。
那麼凡夫也這樣坐了,就不行了;他可以的。因爲他的這種地位和佛、聖人、菩薩都是一樣的,所以他敢這麼樣坐,是非不管。我用了八萬大劫的時間念會了,現在我念給你們聽,大約這個連八秒鍾,你們都不需要,就可以聽會。
我們各位在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爲什麼如寶禅師他可以把佛啊、菩薩、聖人都坐到他的座下?因爲這位禅師已經到無人無我的程度上了,所以他可以這樣做。如果你我這樣做,那就是一定要下地獄的。爲什麼呢?你對于叁寶不恭敬。你沒有到無人無我的程度上。
你們記得,我以前講這個四祖,去見牛頭祖師的時候;這個牛頭祖師在那兒坐著,這個老虎陪他打坐。老虎給他看門口,就像看門的狗一樣。四祖到那個地方,一看見那個老虎,心裏就有一點恐懼了。啊!定力就差一點。這個牛頭祖師就說他,哎!你還有這個呢!啊?那麼四祖就在這個牛頭祖師那個座上,就寫了一個佛字;寫了一個佛字,牛頭祖師就不敢在那兒坐了。啊!四祖就說了,說,喔!你還有這個呢!所以,這個差之一點,就不夠火候了。
雖然牛頭祖師有老虎給他做同參,做伴,在那兒保護著他,還沒有到這個資福如寶禅師這種的程度上,所以,這裏邊的分別就很少很少的,所以方才這個果逸說是我們都把這個佛坐上了。那是不行的,那祇可以如寶禅師;我們還要再修行八萬大劫之後,或者可以。
說:“喔!那太長啰!”哎!你想它短,你在一念之中就可以超過八萬大劫。一念超過八萬劫;八萬劫也沒有一念那麼長。你看看!所以,你們不要以爲八萬大劫就是很長的。哎!都不要到明天,祇要你有這種定力,可以了。
今天哪,有幾個外來的客人,那麼可以開一個方便的法門,問問他們哪一位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一下。如果我要是沒有智慧,答覆不出來,那麼你們這一些個有智慧的人,可以替我答覆一下。那個Everyone, if have interest question, can, what
Turn on
就這麼說,問問他們,他們誰有什麼問題沒有。
(弟子:Does anybody have any question
)(答:Yes, I was wondering what the ritual walking around in the room…, and some … was. This is my first time to be here. )他說什麼?比他智慧還大?……比他大。(弟子:What we were doing, when we walking around
We were just reciting Buddha”s name.)(問:I see. And what was the point by doing that
I don”t understand it.)(弟子: the point by doing what
)(問:reciting the Buddha”s name.) (弟子:That”s bringing to … )他說什麼?這個不需要翻譯,不過知道就行了。我知道你會,可以講給他聽。
(弟子:For one reason, you recite Buddha”s name is that if you recite somebody, if you remember somebody, they”ll remember you. You know, … if you remember somebody, think about they a lot, they”ll think about you a lot. And since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around, we wouldn”t want to get … and …, we won”t want to do, so put that line, so we call, we remember Buddha to just make sure that Buddha remembers us.)(問:But why are we walking
…)你給答覆她。(弟子:When we are walking, it”s harder to fall into sleep.)站著也一樣睡,你站著睡好多次?
這就叫經行。怎麼叫經行呢?因爲我們在那兒拜佛也拜得時間久了,在那兒念經也念得時間久了,我們不妨在那兒經行,走一走;走一走,這又叫休息,又叫運動。運動,令你這個身體,不是常常在那兒站,它這個血都凝結了;血的凝結,會有半身不遂的病發生。那麼你這一走呢,這個身體又活潑起來,不會有任何的毛病發生。這是修行,既然修身又要修心。
念佛呢,就是修心;走路呢,就是修身。修行,就是叫你不要懶惰,就是叫你不要貢高,就是叫你不要我慢,就是叫你沒有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比天、地都大了。本來自己比天地大,但是不可以有這種貢高的思想。不是累得 sleeping(睡),那個血會凍結;那個血凍成冰了,是這個意思。運動。
(弟子問:……)等答覆這個完了之後就散了。還有你本來,你不要想你自己比天地都大。本來你比天地大,我們人比天地大,但是你不能這樣想;你有這樣想,就是個貢高,就是個我慢,就是一個自己看自己不得了了。喔!我是個總統!你是總統,是大家幫助你做的總統;絕對不是你一個人可以做總統的。所以,不可以有這貢高心。還有什麼問題沒有?(弟子:somebody else has a question. Someone: I do. Do you think …)(弟子:問他是不是幫助人他的……成長?或者就是在那兒打坐可以開悟。)(弟子:這個問答,問問題和答覆這個問題,這是不是幫助人開悟,就是那個就是在(……)我們現在這個問題是幫助你們不開悟。那就是我的 answer(回答)。
(問:Are you a …)他說什麼?(弟子:就是那個……這是出家人的問題。那麼這個(……),我們不是這個樣子。我們和天主教是不同的,我們和地主教也不同的;我們是人主教。頭先說方才所以開這個方便法門,我已經告訴你們是方便法門。在這個方便法門裏邊哪,沒有什麼法可談,都是方便法。所以你說開悟也可以;你說不開悟又可以;你說開不開悟都可以。(弟子問:什麼方便?這方便是什麼)他想什麼就是什麼。問:One question. I noticed that three Buddhas” statues back over there and right hand”s in different position each one. Could you tell me what that means.)(中譯:他說那每一個佛像這個手是不同的。這有什麼不同,這裏邊。)
這也是和人一樣的。爲什麼這樣說呢?這是絕對合理,絕對是平等。因爲佛,你不要認爲他是佛;佛就是人,人就是佛;佛也就是鬼,鬼也就是佛;佛也就是天,天也就是佛;佛就是修羅,修羅就是佛。這個十法界衆生,有地獄、餓鬼、畜生這叁惡道;天、人、阿修羅這叁善道;那麼有阿羅漢、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四聖。這四聖六凡都是可以互相去做的。
佛是人做的;佛不是在天上生出來的,也不是在地下長出來的,是人去修行成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資格可以做佛。祇要你去修行,就可以做佛。絕對,佛沒有說是祇可以我做佛,你不能做。沒有這個道理!那麼祇要你肯修行,就可以成佛;你要不肯修行呢?那你就不能成佛。所以這個佛,不是佛成的佛,是我們自己成的佛。所以這個佛和人,是沒有分別的,不過佛是有智慧的,我們衆生現在是愚癡的。因爲佛有智慧,所以,人人就都要跟他學習;因爲我們愚癡,所以就沒有人跟…
《大乘起信論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