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門,都可以現前。怎麼說不是同時現前呢?因爲你現前一個叁昧,若只成就一種的叁昧;這就不是同時現前。有的時候,你現前一種叁昧,而能包括一切叁昧;所以也可以說是,不是不同時現前。
當知其人是虛空藏。常以空慧觀衆生故。
“當知其人是虛空藏”:你應該知道,這個人就好像虛空藏似的;“常以空慧觀衆生故”:他常常以虛空的智慧,來觀察衆生的因緣。
當知其人是無畏藏。龍天善神常護持故。
“當知其人是無畏藏”:你應該知道這個人,是無恐懼的;“龍天善神常護持故”:天龍八部、一切的善神,常常擁護這個人。
當知其人是妙語藏。口中陀羅尼音無斷絕故。
“當知其人是妙語藏”:你應該知道,常常誦持〈大悲咒〉的人,就是妙語藏;他所誦持的,都是不可思議的語言。“口中陀羅尼音無斷絕故”:因爲他口中常常念〈大悲陀羅尼咒〉。無斷絕,就是常常念。我在過去,遇到很多這樣的比丘,一天到晚專持〈大悲咒〉,什麼也不想,持得把一切的妄想也都沒有了。
當知其人是常住藏。叁災惡劫不能壞故。
“當知其人是常住藏”:你應該知道這個人是常住藏。“叁災”:什麼叫叁災?昨天不是講過嗎?水災、火災、風災。“水淹初禅,火燒二禅,風刮叁禅。”現在世界上說有水災、火災、風災,這只是小的;要是大的時候,大的水災就到初禅天,大的火災到二禅天,大的風災到叁禅天。不要說在人間,在天上都要受這叁災。
“惡劫”:也就是或者刀、兵、水、火、瘟疫流行,“不能壞故”:你常常念〈大悲咒〉,這些個災劫都不能到你身上。
念〈楞嚴咒〉,固然功德不可思議,果報也不可思議;〈大悲咒〉也是這樣,有扭轉乾坤,翻江倒海的力量。那四十二手要是修成功了,你可以把須彌山搬家,可以把這個世界搬到旁的世界,旁的世界就搬到這個世界;而這個世界的人,還不知道你把它給搬了!你看妙不妙?從北方往南一移,移了幾萬裏,人也不知道,這才是真正一個大遷移呢!你要是修成了,你就有這種的力量,可以說這個地方不好,就把它搬到旁的地方;移其他世界到這個地方,移這個世界到其他世界,不用坐火箭去。你看妙不妙?但是你要修成了;修不成那是辦不到的。
“不能壞故”:這所有一切災劫,都不能壞,所以叫常住藏。
當知其人是解脫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
“當知其人是解脫藏”:你知道,念〈大悲咒〉的人,就得到解脫藏了。“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一切都自由了,天魔外道也不能擾亂、稽留你,不能管著你。你若有點本事,天魔外道有的時候就會把你抓去作眷屬;你要是會念〈大悲咒〉,他就沒有辦法,他抓不住你。
當知其人是藥王藏。常以陀羅尼療衆生病故。
〈大悲咒〉是治世界一切疾病的,世界有八萬四千種病,〈大悲咒〉悉皆治之;但是你要誠心誦持,才有這種功效和力量。你若不誠心誦持,平時也不誦,也不持,等到有病的人來了,你說:“哦!我給他念一遍〈大悲咒〉,來治他的病。”念一遍?你念十遍也沒有功效!必須要平時修大悲法,誦持〈大悲咒〉,到用的時候才靈驗,才有力量。
你平時若不修、不誦,說是:“我拿來現用,我現想起來才念。”那麼功效也會有的,沒有那麼大。就好像你平時不造個井,等渴了,想起喝水,說:“我這地方沒有水,我要挖個井!”啊!你要挖個井,要等幾天才能有水。你說:“我即刻挖井,即刻就有水喝。”沒有這個道理!誦持〈大悲咒〉,也是這樣子。
你平時誦持〈大悲咒〉,到用的時候,就好像藥王藏似的,所有一切的藥品都在這〈大悲咒〉裏邊;你念〈大悲咒〉,一切的病痛都離開你的身邊。
當知其人是神通藏。遊諸佛國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贊不可盡。
“當知其人是神通藏,遊諸佛國得自在故”:你要知道這個人就是有神通,在禅定之間,坐臥之中,就可以到其他諸佛國土。想到哪一個國土,說:“我願意看看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一入禅定,就到極樂世界。爲什麼呢?這就是〈大悲咒〉的力量幫助他遊行到諸佛國土。遊,是一種自性去遊,不是說這個臭皮囊也跟著到極樂世界去;跟到極樂世界,那就回不來了;若回來,也不容易得自在。“其人功德,贊不可盡”:誦〈大悲咒〉這個人的功德,怎麼樣贊歎他,也不可窮盡的。
善男子。若複有人。厭世間苦。求長生樂者。在閑淨處。清淨結界。咒衣著。若水。若食。若香。若藥。皆咒一百八遍服。必得長命。
這段文是說人想要長生不老,想要得到永生,永遠都不死。有一種外道,說生到天國,就得到永生;但是要把這個臭皮囊不要了。在佛教裏,說生到極樂世界,蓮華化生,就再不墮落了;也不要這個臭皮囊、這個假骷髅。但是你若想不舍這個臭皮囊,而得到長生不死,那也有辦法!觀音菩薩有方法可以幫助你。怎麼樣呢?
“善男子”:有修五戒十善的善男子和女人。善男子,就包括善女人。“若複有人”:假設有這麼一個人,“厭世間苦”:討厭世間生了死,死了生,這種生死的苦惱;“求長生樂者”:他想要這一生再也不死,再也不生了,就永遠得到長生的快樂。這有辦法,怎麼樣呢?你“在閑淨處”:閑,悠閑;就是很少人到的地方。淨,就是清淨;這個地方非常甯靜。“清淨結界”:你在這個地方,用〈大悲咒〉來結界。結界的方法,在後邊會提到。
“咒衣著”:你把你的衣服,念一百零八遍〈大悲咒〉。“若水、若食、若香、若藥”:你要喝的水,念它一百零八遍〈大悲咒〉然後喝;你吃的東西,也念一百零八遍〈大悲咒〉才吃;或者你燒的香,也把它念一百零八遍,然後再燒;或者你所服的藥,也把它念一百零八遍〈大悲咒〉再服。“皆咒一百八遍服”:統統念一百零八遍咒,然後再用。服,就是或者衣服就穿;喝的東西,你就喝;吃的東西,你就吃;香、藥,亦複如是。
這是統統把這些物質,放到一起念一百零八遍?或者分開來念一百零八遍呢?有專門想要投機懶惰的人,就想出這個妙法:“要是統統放到一起,我念一百零八遍,就都有了嘛!”也可以!不過靈驗就會少一點,因爲分散了;你要是單單每一種念一百零八遍,時間是用得多一點,但是功效大。你若願意功效小呢,你就節省一點時間;但是你念完了咒,又做什麼呢?有什麼事情幹呢?你要是想睡覺,那就沒有念多一點咒比較妙得多。所以這都念一百零八遍咒服。
“必得長命”:就一定得到長命。多長呢?誰也不知道,因爲沒有窮盡那麼長,你願意多長就多長。你說:“哦!我不願意長了。”那隨時都可以往生,也很自由的。所以多長的命,是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給你決定的。
若能如法結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其結界法者。取刀。咒二十一遍。劃地爲界。或取淨水。咒二十一遍。散著四方爲界。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擲著四方爲界。或以想到處爲界。或取淨灰。咒二十一遍爲界。或咒五色線二十一遍。圍繞四邊爲界。皆得。若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
“若能如法結界”:若能依照這個方法來結界,“依法受持”:依照大悲法來受持〈大悲咒〉,也就是依照這個方法,來修持四十二手;“一切成就”:一切都能成就,求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其結界法者”:那麼結界怎麼樣結法呢?我現在告訴你。
“取刀”:你找一把刀。一把刀幹什麼?是不是要殺人呢?不是殺人,是要殺地、殺土。“咒二十一遍”:你把刀咒二十一遍完了之後,也要以叁唾;前邊不是講過叁唾嗎?你叁唾之後,然後“劃地爲界”。你到外邊,你願意你這個範圍多遠、有多大的面積,用這把刀在周圍劃地,把地割出一個溝來。你這個界限之內的,天魔外道、妖魔鬼怪什麼也都進不來了!他可以在外邊,這裏邊不准他進來了;因爲這是〈大悲咒〉的妙處。你結上界,這個地方就屬于你的範圍。
“或取淨水”:現在結界,多數用淨水,因爲淨水方便。用一杯水,就這麼來結界。淨水“咒二十一遍”:念二十一遍〈大悲咒〉,然後在有什麼法會時,就可以灑淨;灑淨也就是結界。大家念〈大悲咒〉,拿著一個淨水杯,用楊柳枝這麼灑水,“散著四方爲界”:淨水灑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是界限。
“或取白芥子”:或用白芥子──這是一種芥菜子;“咒二十一遍”:念二十一遍〈大悲咒〉,“擲著四方爲界”:往四邊灑去,芥子到什麼地方,就以那兒爲界。
“或以想到處爲界”:或以你想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算界限。譬如我這兒一想:“啊!我以想到月光那兒爲界。”那月光就都算你的結界之內了;想到日光那兒爲界,日光也算我們結界之內;想四大部洲是我們的一個界限,四大部洲都是我們結界之內的地方。
“或取淨灰”:或者取淨灰,就是香爐灰,“咒二十一遍爲界”:念它二十一遍,你把它灑開爲界。“或咒五色線二十一遍”:或者用五色線,你念二十一遍在這五色線上,“圍繞四邊爲界”:圍繞四邊做我們的一個界限。
所以沒有一定的,這種種結界法,你們願意用哪一個方法都可以;“皆得”:就是都可以。這很方便,你沒有這個,有那個東西;沒有五色線,有灰;沒有灰,有淨水;沒有淨水,有白芥子;沒有白芥子,有刀。你怎麼樣做,都可以的,看你自己歡喜哪一種,就用哪一種。或者我這麼一想:哦!想到五百 miles (哩)以內,都是我結界之內的地方。“若能如法受持”:你若能依照這個法來修行受持,“自然克果”:就…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