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能得到果,能證得你這果;克果,就是能得到這個果。
若聞此陀羅尼名字者。尚滅無量劫生死重罪。何況誦持者。若得此神咒誦者。當知其人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廣種善根。若能爲諸衆生拔其苦難。如法誦持者。當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所見衆生。皆悉爲誦。令彼耳聞。與作菩提因。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贊不可盡。
“若聞此陀羅尼名字者”:你若聽見〈千手千眼大慈大悲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神妙章句〉這個名字,“尚滅無量劫生死重罪”:你一聽見,就滅無量劫的生死重罪。那說:“我聽見很多遍了,我可以滅很多無量劫的生死重罪了。”你滅無量生死重罪,但是你又造了無量生死重罪;所以滅的沒有造的多,那還是等于沒滅一樣!爲什麼?因爲你沒能依法修行;若依法修行,才能完全都滅了。“何況誦持者”:聞這個名字,都能把你的罪業滅得這麼多,何況你能誦持〈大悲咒〉呢!
“若得此神咒誦者”:誦者,能誦持的人。誰要是能誦持這個神咒;“當知其人已曾供養無量諸佛”:你應該知道,這個人過去已經供養過無量諸佛了。你們要知道,你們這些人,也是過去供養無量諸佛了,才能遇到〈大悲陀羅尼〉呢!你若不曾供養無量諸佛,簡直地你聽也不入耳;從這耳朵聽進來,從那個耳朵就冒出去了,在你這兒總也留不住。“廣種善根”:你供養無量諸佛,廣種諸善根;“若能爲諸衆生,拔其苦難”:你若再能誦〈大悲咒〉,觀想爲一切衆生拔除苦難,“如法誦持者”:依照大悲法這麼誦持。你最要緊就是依法誦持,你不如法誦持,那是沒有用的。
“當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你應該知道這個人,就是大悲觀音菩薩的化身,具足大悲心的。“成佛不久”:不久就快成佛了。“所見衆生”:他所看見的一切衆生,“皆悉爲誦”:他都爲他們來誦持〈大悲咒〉,“令彼耳聞”:令一切衆生,都親耳聽見〈大悲咒〉,和〈大悲咒〉的名字,“與作菩提因”:因爲他們聽見〈大悲咒〉或聽見〈大悲咒〉的名字,都能遠做菩提之因。“是人功德無量無邊”:這個人,常常念〈大悲咒〉,令衆生聞見〈大悲咒〉聲音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贊不可盡”:我沒有法子可以贊歎窮盡他這種的功德。
若能精誠用心。身持齋戒。爲一切衆生忏悔先業之罪。亦自忏謝無量劫來種種惡業。口中馺馺誦此陀羅尼。聲聲不絕者。四沙門果。此生即證。其利根有慧觀方便者。十地果位。克獲不難。何況世間小小福報。所有求願。無不果遂者也。
“若能精誠用心”:若能,就是假設;精,專一謂之精;誠,就是至誠。專一不雜,只有這麼一心。做什麼呢?“身持齋戒”:身,就是身體;持,就是受持;齋,就是吃齋,不吃肉;戒,就是戒除一切的惡事,諸惡不作。“爲一切衆生忏悔先業之罪”:一切衆生,就有一切的罪業,你能精持戒律,爲一切衆生忏悔先世的罪業;“亦自忏謝”:這不是爲自己,但也是爲自己,因爲自己也就是衆生之一,所以說給衆生忏悔,就是給自己忏悔。“無量劫來種種惡業”:無量劫來,就是從無始劫到現在。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所造的種種惡業,是無量無邊的。
“口中馺馺誦此陀羅尼”:馺馺,是馬走路的聲音。言其你念〈大悲咒〉的聲音,好像總也不停止的,這一句過去,那一句又來了,“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總這麼念這個陀羅尼,就好像馬跑路的聲音似的。“聲聲不絕者”:不絕,就是不斷的,念一聲又一聲。不是念念〈大悲咒〉,又打個妄想,就停止了;要專一其心,心念專一。
“四沙門果”:就是初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叁果阿羅漢、四果阿羅漢。“此生即證”:在今生就可以證得阿羅漢果;但是你要誠心念。“其利根”:利根,就是聰明,“有慧觀方便者”:有智慧來觀察、明白種種的方便法門的人。這“十地果位,克獲不難”:十地的位置,就是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這十地的果位,就是菩薩的果位。雖然說菩薩的果位是不容易得到的,但是你念〈大悲咒〉,也就不難得到。克,是能;克獲,就是能得到。本來是很難得到十地的果位,現在你因爲誦持〈大悲咒〉,這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了。“何況世間小小福報”:何況世間這小小的福報呢!什麼叫世間小小的福報?做國王、做總統,或者做最有錢的人;這都是世間小小的福報,不算什麼不得了的。
“所有求願”:所有你想要求的什麼,“無不果遂者也”:沒有不遂心滿願的。可是你們還記得嗎?除一樣。除什麼呢?就要除懷疑的心。你“若生少疑心者,必不得果遂也。”你要是有一點點、一根頭發這麼多的懷疑心,也達不到你這種願望;所以必須要真了。我常講:
你舍不了疑,就生不了信;
你舍不了迷,就得不了悟;
你舍不了邪,就歸不了正;
你舍不了假,就成不了真;
你舍不了死,就了不了生。
所以不能生懷疑心,生少疑心者,必不得果遂。這“必得果遂”,要沒有懷疑心;有一點點懷疑心,就不成。
若欲使鬼者。取野髑髅淨洗。于千眼像前設壇場。以種種香華飲食祭之。日日如是。七日必來現身。隨人使令。若欲使四天王者。咒檀香燒之。由此菩薩大悲願力深重故。亦爲此陀羅尼威神廣大故。
“若欲使鬼者”:你想要支配鬼神,叫鬼神給你做工。《大悲陀羅尼經》講到這個地方,昨天果甯說是:“很奇怪的!”這個並不奇怪,這都是世界上常有的事情,不過在我們沒有明白這個道理,沒有懂這種的法時,就認爲很奇怪。也好像我們人沒有登陸過月球,到月球裏拿幾塊石頭回地球,人們覺得奇怪,和地球上的石頭不一樣。本來月球的石頭和地上的石頭,都是差不多的,沒有什麼分別,並不是月球裏頭的石頭,就是金剛鑽石那麼寶貴。雖然不是那麼寶貴,但是用幾千億錢把它取回來,就雖然是石頭,還是寶貴的。因爲我們衆生不知道法的原理,所以見著這個法,認爲是很奇怪的;其實,都是不離自性。
現在這是講役使鬼神。役使鬼神這件事情,本來是很平常的;但是一般人,不能役使鬼神,所以就認爲有人可以役使鬼神,是很奇特的。古代的人,能役使鬼神的很多很多。怎麼叫役使鬼神呢?就是叫鬼神來做工;可以叫鬼來給你掃一掃地,抹一抹桌子,做一頓飯吃,或者去買一點東西,這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事。但是現在人都不修這種法,也都不信這種法,所以現在也就沒有人能役使鬼神了。
你們知道中國有個紀曉堂嗎?這是在中國清朝時代。紀曉堂是很聰明的一個人,他去參加科試,因爲他文學程度太高了,主考人就妒忌他,所以沒中舉;他就出家了。出家呢,就有五個鬼來幫他做工。這五個鬼原來是什麼呢?那天不是講這是五個魔?以後他和這五個魔鬥法,五個魔都鬥不過他,就皈依他了。皈依他,就跟著他來學法術,他叫他們做什麼,就去做什麼。所以幾千裏外的事情,他派這鬼去看看,去特務特務一些消息,就像現在的特務。現在的國家特務,人可以看得見他的,這還談不到真的;這種的,人看不見他,他可以看得見人。“你到那邊去看看某某人做什麼啦?”所以就到那地方把這種的事情都給看好了,回來就告訴主人;無論什麼地方都是這樣子。這就是把大悲法修得非常精,能役使鬼神。這役使鬼者,鬼裏頭也就包括著神了。
“取野髑髅淨洗”:什麼叫野髑髅呢?就是沒有主也沒有人管的孤墳。在中國的人,有子女的,就有那麼個墳地,一家人都葬在一起;這叫有主墳,有人管的,有子孫的。野髑髅呢?是沒有子孫的孤墳,沒有人管,也沒有人去給祭祀;你把那個墳裏邊的骨頭,給拿來一塊。死人的身體上,無論哪一塊骨,都叫髑髅。怎麼要拿這野髑髅呢?野髑髅因爲沒有人給他祭祀,沒有人去給他供養,也沒有人來理他,這回你把他骨頭給拿回來,用水洗淨了,不要有一些肉絲在上面,要乾的;洗清淨了,也沒有什麼臭味了。
“于千眼像前”:就是在千手千眼大悲觀世音菩薩法像面前。再過一個多月,你們到香港,就會看到我在香港有一尊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可是我那兒沒有髑髅,就不要到那地方去看看有沒有髑髅了!“設壇場”:就是做一個地方,任何人不可以到這裏邊來,好像結界似的;像我們的壇場,是千眼像在這裏邊供養。現在不是供養千眼像,是供養髑髅。
“以種種香華飲食祭之”:天天要換很多次的香、花;吃飯的時候,用飲食來祭祀,給他上供。“日日如是”:天天都這樣子。
“七日必來現身”:等到七天的時候,這個髑髅的魂魄,就是這個鬼,就現出。因爲他是個野髑髅,沒有人來祭祀他,這個時候,有人來祭祀他,他也就來享受這種供養;等到七天,或者在白天,你會看見他,或者到晚間會看見他。但是你看見的時候,可不要害怕,說:“喔!是鬼來了。”因爲你祭他,你就是想叫他來;你那時若一害怕,他就認爲你不是個主人,他就要做你的主人,要來役使你了!“你找我來幹什麼?好啦!跟我做同伴去啰!”你被他一嚇,嚇死,那就被他給捉去;你被他捉去,就要聽他的支配。你要是不怕他,他一定問你:“你對我有什麼要求啊?叫我幹什麼?”你就可以叫他來做什麼了。這時候,你切記不要忘了〈大悲咒〉。若忘了念〈大悲咒〉,哦!這鬼發上脾氣──鬼脾氣可不得了!“隨人使令”:你願意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你說:“把前邊的山,搬到後邊去。”他也可搬。總而言之,都可以做得到。
“若欲使四天王者”:你說:“我不願意支配鬼,我想來支配四大天王,叫四大天王給我做工人。”那也可以做得到。怎麼樣呢?“咒檀香燒之”:你用檀香來念〈大悲咒〉;不是單單念〈大悲咒〉,這個地方你要是不明白,或者…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