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P21

  ..續本文上一頁互相唱合,有這種很美妙的音樂。其實這些鳥,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所化現,你不要以爲真有這種的業報,因爲極樂世界沒有叁惡道。沒有畜生,爲什麼又有這些鳥呢?這些鳥就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所成就的,這些鳥所叫的,都是一種法音,幫著說佛法呢!所以這是出和雅音。

  

其音演暢怎麼叫演?演,就是演揚;暢,就是暢達。它這個音聲,你怎麼樣聽就怎麼樣好聽,任何人聽了這個音聲,也非常地歡喜。演暢通達,到你心裏邊去,從你心裏邊往外頭歡喜聽這種音聲。什麼音聲呢?它所宣揚的,是五根,五力

  

這個小鳥,它的音聲都是說法呢!說的什麼法呢?說的“五根”。什麼是五根呢?就是信根、念根、進根、定根、慧根。信、進、念、定、慧,這五種的根,言其你有信,才會精進,你有信、進、念、定、慧這五種根,就會生出菩提芽。由這五種根,生出來你這個菩提心。你這菩提心生出來,長大了,它就有一種力量,所以也叫“五力”。這五根,因爲它有這五種的力量,所以就是五力。五力,也是信、進、念、定、慧──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菩提分又有“七菩提”。第一就是擇法覺分,也就是菩提分。第二精進覺分,也就是精進菩提。第叁喜覺分,也就是喜菩提。第四除覺分。就是除去這個粗惑。第五舍覺分,舍去這種的細惑,然後才有定覺分和念覺分。這七菩提是很重要的,是佛教徒都應該記得──第一擇法,第二精進,第叁喜,第四除,第五就舍了嘛!第六就是定,第七就是念,這是七覺分。

  

八聖道分也就是“八正道”。

  

第一、正見。現在講一講這個正見給你們聽。這個“見”,本來是看見的見,但是這個見呢,不是看見的見,是心裏見解的見,就是正的見解。什麼叫正的見解?就要你用無漏的這種行爲,來觀察自己,自己這個見解一定要正。

  

那麼,當看見的“見”也可以──不正當的,你不看;正當的,才可以看。不正是什麼呢?就是邪。你見到有人對你有一種邪念,這個“見”,就是見對方一切的表現。譬如,一個比丘看見這不正當的人,就應該不看他。所以比丘不去看戲,不去看電影,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觀聽。如果你要是歡喜看的話,這就沒有正見,甚至于你心裏有這種想法,這也不是正見。那麼你要是能見而不見,雖然它是一個不正當的,你能以不想它這個不正當的,你認爲它是正當的,這就叫正見。

  

第二、正思惟。這個思惟,也是在裏邊的,人所不能看見的。你自己要用無漏的智慧──無漏,最要緊就是無漏。我給你們講多少遍這個無漏啊!可是你們遇著境界就有漏了,越講無漏,你們越有漏!這個漏,就有這麼一點點智慧水也都漏了。這個智慧水漏了,所以就有無明火。我給你們講的,是天地間再沒有比這個妙的法了。我告訴你們,你們若再不注意,那簡直就是釋迦牟尼佛現身,也度不了你這班人。

  

無漏,就是沒有邪知邪見,沒有這種欲念,沒有這種的淫欲心,這就叫無漏。你有淫欲心,就是有漏了,就是漏了;你沒有淫欲心,這就是無漏。所以這叫正思惟。你若邪思惟,那就有漏了;正思惟就是無漏,這就是無漏的智慧。正思惟就是屬于心,也就是意──意念裏邊不起惡念,有這個正思惟。

  

第叁、正語。就是所說出來的話,沒有一種淫亂的情形在裏頭,這叫正語。所說的話,都完全是正經話。譬如有人對你說不正經話,你也認爲它是正經的,你不要想它是不正經的話,這就是正語,這就是口業清淨。口業,世間人很多形形色色的種類,他對你說這個不正當的話,因爲你不曉得,你不明白,你認爲他說的是正話;不過你要小心他,不要和他接近了。你也不能想它:“哦,他說的是不對的。”不要想它,這就是正語,這是口業清淨。

  

第四、正業。正思惟,就是意業清淨;正語,就是口業清淨;正業,就是身業清淨。以這個無漏的智慧,除去身上這個邪業,除去自己本身這個邪業。什麼叫邪業?我給你們說得最明顯一點,就是淫欲;淫欲的念頭,這就叫邪業。我現在給你們講的,再沒有那麼清楚了!這樣顯明出來,用白話講出來的。

  

好像一般人,他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隨便就亂來,這就是邪業了。你現在要用你沒有漏的智慧,也就是沒有不正當的那種智慧。有的人有邪慧,你看他做正經事,他就沒有那麼聰明;他若做壞的事情,就是那淫欲的事情,他比誰都聰明,做得不知幾妙!這就是一種邪業了。這個正業,也就是身業清淨。前邊這些就是身、口、意,叁業清淨。

  

第五、正命。什麼叫正命呢?因爲有五邪命,這個正命就是對邪而言。怎麼叫五邪命呢?

  

(一)標異現奇。與其他人不同的,“你看我,哼!”做一個特別樣子。好像香港有個某某和尚,本來他是中國和尚,卻穿著小乘衣服,令人特別注意他。臺灣也有這樣子,令人注意他。注意他幹什麼呢?就是好供養。“他是個特別的!大約這是個菩薩吧!大約這是佛吧!”所以就有人,就有這個瞎眼睛的人哪,看那花花綠綠的,他就認爲是寶貝了,就去供養去。這是標異現奇。

  

(二)自說功德。自己就說了:“你知道我嗎?我造了很多的好事啊!你看我在什麼地方拿出多少錢來,造了這個橋,人來人往,都是我的功德。我在什麼地方又造了一個安老院。安老院,就是老人都在那兒住著。這都是我的功德。我又在什麼地方造了一個學校,我出了多少錢,供其他這些子弟讀書,這都是我的功德!我又造了一個廟。我這個廟,我自己出了多少錢!啊,這個廟現在住了幾百和尚,都是我養著,我來供養,我做護法……。”這是自說功德,自己說自己不知多大功德了。其實怎麼樣呢?對愚癡的人說可以,對有智慧的人,人家聽也不聽,把眼睛閉上就知道你盡講假話。

  

(叁)占蔔吉凶,爲人說法。占蔔吉凶,這個無論出家人、在家人,給人爻卦,爲人說法,說:“你知道嗎?你要拿出來一百萬塊錢做好事;如果你不做好事呀,你明天就會死了。”這個人一聽說要死,拿出一百萬塊錢,“這錢不多,一百萬塊錢可以買回來我這一條命。好,我給你一百萬。”第二天,果然就沒有死!誰不知,你就不給他一百萬,也不一定會死的,但是你就相信他。

  

或者說:“哦,你明天哪,就會有一種最吉祥的事情來了,但是你要做一點德行。今天若做五十兩金子的功德,你明天就可以撿到五百兩金子。”這個人一聽,“啊,這一兩賺十兩,這不錯!”那麼就舍了五十兩金子。到明天怎樣啊?沒有撿到金子;不但沒有得到,再找這個爻卦的人,也沒有了。他還以爲自己遇著神仙了,找不著了。這就叫占蔔吉凶,爲人說法。

  

(四)高聲現威,令人畏敬。高聲現威,他一講起話,就好像某某法師,多少有那種樣子,他“耶!”那樣喊,你都不知他幹什麼!這就是高聲現威。本來不需要高聲的時候,你幹什麼要這麼喊一聲,這就是第四種邪命,令人畏敬,令人一聽:“喔!這個人說話聲音,這麼洪亮!”就恭敬他了,生出一種畏敬心。這其實都在五邪命之中。

  

譬如你講經,人要是多了,不用那個麥克風,你可以大一點聲;要是有麥克風,也不需要那麼大聲了。平時講講話,就這麼喊起來,你說這是幹什麼呢?你們見著某某人,他是不是這樣子?這樣講?(弟子:是,不錯,就是這個樣子。)啊,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是五邪命。

  

(五)自說供養,以動他人。他就說:“你知道嗎?我到某某居士家裏去,吃最好的齋。他又用白木耳,又用冬菇,又用什麼給我做的菜呀,吃得真是好!”到居士家裏去給念這個咒,說我在什麼地方吃這個好東西。這一念咒,這個居士也受不了:“唉!他在旁的地方有那麼好供養,到我這地方來,一定也要好供養,也要弄點好東西給他吃。”甚至于家裏沒有錢,就去借一百塊錢,買一點齋菜回來,做點好齋菜供養這個法師。他不知道這個法師已經犯了五邪命了,自說供養以動人心,令人好發供養心。好像某某人,盡是到處念這個“供養咒”。這是五邪命。

  

第六、正精進。這個精進,正精進,什麼叫正精進呢?好像現在,你們在這兒拜佛、念佛,一天到晚也不休息這麼念佛,這都叫正精進。你若到旁的地方去同人家講話,越講越有力量,沒有事情的這樣 talk, talk, talk, talk....(講,講,講,講……)七扯八拉的,這叫邪精進,你精進這個有什麼用?沒有用。這叫邪精進。

  

所以這八正道,你怎麼樣講都有道理的,只要你會講。不是沒有口開的,不是一問,也不知道怎麼講。怎麼講都可以,只要你會講,就可以了。

  

什麼叫正精進?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是正精進…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