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什麼叫邪精進?就是做沒有意義的事情,這叫邪精進。好像我方才講,你對佛法上不用功,可是要是舂起殼子來了,喔!比誰都有力量,這叫邪精進。(弟子:舂殼子是什麼?)談話,中國人叫“舂殼子”,就好像米有殼子,把那殼子給舂去,這就是舂米。舂米,也叫舂殼子。講話,就叫舂殼子。(弟子:只用裏面,外面沒用?)嗯,沒有用,所以叫舂殼子。
正精進,好像你們聽經,無論怎麼樣忙也來聽經,這就叫精進。你本來沒有事情,你不來聽經,這就叫不精進,不正精進。好像我們這兒有幾個居士,看電影就比聽經有興趣,甯可去看電影、看戲去,不來聽經。或者甯可到那個大街小巷各處看看,也不來聽經,這都是不精進。這兒有法會,不來擁護法會,這都叫不精進,沒有正精進。
有正精進的,無論哪個地方有法會,我就要去擁護這個法會,護持道場,這就叫精進。你不護持道場,這就不精進,這叫不正精進。邪精進,看看哪個地方:“某個地方,那兒有人打牌呢!”打牌,就是賭錢。“某某地方,又有一個什麼聚會,到那地方去。”這都叫邪精進,不是正精進。
七、正定。怎麼叫正定呢?正定,本來就是“叁昧”。叁昧就叫正定,又叫正受。這個正定,是以無漏的智慧來修這個定。這種定,是一切邪的境界擾動不了我。我給你們講的經,你們若記得一句,到什麼時候,用都用不完的!但是你們一句也都不記,都忘了,所以遇著境界來了,就被境界轉了,就會跟著境界跑了,這就沒有正定。說:“我知道我沒有正定。”你知道沒有正定,爲什麼你不用正定?好像有幾個人,我一講什麼,他就“I know! I know!(我知道,我知道。)”你既然 know了,怎麼還又弄錯了?是不是啊?(弟子:是!)
八、正念。正念,就是念這個無漏的智慧,不要有漏。無論如何不要有漏,不要有漏也就是不要有淫欲心。你沒有淫欲心,這就是正念;你有淫欲心,這就是邪念。有的人這樣講:“哎!他對我有一種淫欲心,我一看他眼睛,我就知道了。”你要是沒有這種淫欲心,你怎麼會看他的眼睛?你看他的眼睛,你是一個什麼心?你既然知道人家有淫欲心了,你自己如果沒有淫欲心,你怎麼會知道人家有?根本你就沒有了,清清淨淨的,一種潔白無染的,你在這地方一點這個思想也沒有,你怎麼會知道對方有淫欲心?講出來看看。你自己根本就沒有,怎麼會知道人家有?你知道人家有,你自己那兒還有呢!你根本就沒有斷。沒有斷,就是邪念,不是正念。所以這法講起來,這要斬釘截鐵的,講到這兒就是這兒,一點都不可變更的!
“如是等法”:是指前邊說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是二十五。還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這個等等,這叫叁十七道品,又叫七科。“其土衆生”:這個極樂世界的衆生,“聞是音已”:聽見前邊所宣說這個音聲,衆鳥所演說這個音聲,完了之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皆悉,就是完全,都是念佛、念法、念僧,念這個叁寶的名字。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叁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衆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舍利弗!”我告訴你,“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你不要說這些鳥是從叁惡道生出來的,不是的。“所以者何”:什麼緣故呢?“彼佛國土”:極樂世界這國土,“無叁惡道”:沒有地獄、餓鬼、畜生。沒有地獄、惡鬼、畜生,怎麼會又有衆鳥呢?
“舍利弗”:舍利弗!我告訴你,“其佛國土”:極樂世界這個國土,“尚無惡道之名”:連惡道這個名都沒有,“何況有實”:何況實實在在還有這叁惡道呢?都沒有的。“是諸衆鳥”:所有這種種的妙聲鳥等等,“皆是阿彌陀佛”:這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都是幫助宣說法音的!所以用一種神通,變化出來衆鳥,並不是從叁惡道生出來的。不是像我們這國土有這個畜生,由畜生道而變化的。這個不是,這是阿彌陀佛的法力所變化的。
E5 風樹法音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釋迦牟尼佛說,舍利弗,我告訴你一點極樂世界這個情形吧!“彼佛國土,微風吹動”:微風,就是很慢的風,風不大,很小的。小小的風,吹到一切七重行樹、七重羅網上,“及寶羅網”:吹到寶羅網上,“出微妙音”:那寶羅網上都有一個鈴铛。鈴铛,就是英文叫 bell。那網上都有一個 bell,風一吹到那個 bell,它就響了,鈴鈴啷啷地就響起來了。這個響的聲音,也是幫助念佛、念法、念僧的。
“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這個聲音,好像有百千種這麼多的音樂,在一時都作起這個音樂來。“聞是音者”:聽見這種音樂的人,不是聽完了就生出一種不幹淨的思想,而是聽完這種音樂,“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都生出來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法、南無阿彌陀僧”,都生出這種的心來了。
有的人就說:“南無阿彌陀佛是有的,怎麼有南無阿彌陀法呢?”這是阿彌陀佛說的法,怎麼可以不說是“南無阿彌陀法”呢?這是阿彌陀佛所教化的僧,怎麼又不可以說是“南無阿彌陀僧”呢?所以,你不要少見多怪。我講的是一個新發明,也是一個老意思。
也就好像我給你們講那個“涅槃”似的,我問果甯:“涅槃是什麼意思?”他就答不出來,說是:“四德”。四德還用你說?我也知道嘛!我這有個新講法,就是──涅者不生,槃者不滅。不生什麼?不生淫欲心;不滅什麼?不滅智慧。不生淫欲心,這就是“涅”;不滅智慧,這就是“槃”。所以,佛到涅槃的境界,就是沒有淫欲心了,他清淨無染了,沒有男女這些個想法了。那麼他常生智慧,自性常生智慧,這就是不滅。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極樂國土,成就像這麼樣的種種功德和莊嚴。
D3. 特顯正報功德(分二)
E1. 約化主顯正報功德 E2. 約化伴顯正報殊勝
今E1
舍利弗!于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是特別愛護,這個大徒弟真不錯!智慧是有一點,但是不曉得問,那我告訴他啦!“于汝意雲何”:在你的意思裏邊,你認爲怎麼樣子啊?“彼佛何故號阿彌陀”:本來這應該是舍利弗問的,說:“這一位佛,爲什麼他叫阿彌陀呢?”他不曉得問了,這時候也像你們似的,入了定了。問個問題,就是睜著眼睛,也不曉得問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就來幫他問這個問題──彼佛何故號阿彌陀佛呢?
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爲阿彌陀。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