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P23

  ..續本文上一頁left">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阿彌陀,就是無量光,所以說“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照十方國土,都沒有可以遮障住他這種光的。是故號爲阿彌陀所以叫阿彌陀佛。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又舍利弗又有一個意思,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阿彌陀佛啊,他的壽命和他人民的壽命,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阿僧祇劫。“阿僧祇”是梵語,此雲“無量數”,到無量數的時候。故名阿彌陀所以叫無量壽佛。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有十個大劫,已經活了十個大劫的壽命了。將來活多少個大劫的壽命呢?那是無量無邊阿僧祇,也是無量無邊的。

  

E2 約化伴顯正報殊勝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衆,亦複如是。

  

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阿彌陀佛這個極樂世界,他有很多很多的聲聞的徒弟,皆阿羅漢他們都證得無漏阿羅漢果,都是沒有欲心了。非是算數之所能知不是用算數來算一算能知道數量的。諸菩薩衆,亦複如是聲聞是這樣多,菩薩和聲聞這個數目是一樣的,也不是算數所能知道的。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極樂世界,所成就的功德,像上邊我所說的這麼多。

  

B2. 特明淨土殊勝勸令發願(分二)

  C1. 生處殊勝 C2. 勸當發願

  今C1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衆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衆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衆生生到極樂世界去,這個衆生,都是阿鞞跋致。什麼叫阿鞞跋致呢?“阿鞞跋致”是梵語,此雲“不退轉”。不退轉的意思,就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一)位不退。不退到二乘上,二乘也不退到凡夫上。

  

(二)念不退。這個念,一天比一天增加修行的念頭。

  

(叁)行不退。就是修行,一天比一天用功,一天比一天修行,總也不說:“哦!我修行這麼多天了,休息休息了!”休息休息就是退回去了。阿鞞跋致就不退了,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他在這個佛果上不退轉。

  

其中多有一生補處生到極樂世界那兒,其中有很多衆生,都一生就補處佛位,就可以成佛了。一生補處,就是在一生到這個蓮華裏邊,就可以補處佛位了,就成佛了。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這個數目有多少呢?說不出來那麼多。不是算數譬喻所能知道的,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只可以說是,有無量無邊、無量數這麼多的阿僧祇說。

  

C2 勸當發願

  

舍利弗!衆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舍利弗舍利弗啊!衆生聞者一切衆生聽見我所說這個道理呀,應當發願都應該發願,願生彼國發願生到極樂世界去。所以者何這是什麼道理呢?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因爲可以得到像上邊所說的這些聲聞、菩薩、衆生,這一些都是上善人,來住在一起。

  

  

B3. 正示持名功德令知修證(分叁)

  C1. 善根福德因緣 C2. 持名念佛功德 C3. 結勸

  今C1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舍利弗啊!講是這樣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如果沒有善根,沒有福德的人,他沒有法子生到極樂世界去的。這都要有大善根,有大福德的人,都是生生世世修行諸波羅蜜門,才能生到極樂世界去。不然,他就沒有機會遇著這種的妙法,所以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C2. 持名念佛功德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舍利弗啊!假設若有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和女人,聞說阿彌陀佛聽見阿彌陀佛這個名字,執持名號執,就像用手抓著東西,不放手似的;就是念“阿彌陀佛”名字,“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若一日這個“若”字,可以給它改成“苦”字,苦一日,苦二日,念兩天也很辛苦的。若叁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苦叁日,念叁天更辛苦了!苦四日,由早晨五點鍾到晚間九點鍾,這是很辛苦的,苦四日了!苦五日。因爲這個“若”字,你把那個撇,不撇出去,就是“苦”字。苦六日、苦七日。苦了七日,到這一心不亂的程度上了。

  

其人臨命終時這個人等到死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等到你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這個時候就想起來你了:“哦!娑婆世界這個衆生,他念我的名字,念過七天,受過七天的苦,我答應他要把他接到極樂世界來。現在到時候了,啊!趕快去,去把他接來。”于是乎,帶著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衆菩薩到這兒來,一手就把你托到極樂世界去了。你想往後退,都不可以的。

  

是人終時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心不顛倒他心裏也不生顛倒的念頭,不會說:“我不要去極樂世界了,您不要來接我了,我不願意到那個地方去,那個地方沒有什麼意思。”不會生這個顛倒想,不會阿彌陀佛來接你,你還總不去的,沒有這個情形。即得往生即刻…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 參.前言 肆.釋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