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P30

  ..續本文上一頁”:經過所有十方刹土微塵數那麼多的劫都這麼供養。

  若人于此勝願王 一經于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 獲勝功德過于彼

  “若人于此勝願王”:假設再有個人,能聽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這種殊勝的妙行。“一經于耳能生信”:這十大願王經曆過他耳根的時候,他能生出一種信心。“求勝菩提心渴仰”:誠心地來求這妙勝的菩提,就好像渴了要喝水那麼著急。“獲勝功德過于彼”:他這一念求菩提的功德,就超過前邊以恒河沙數衆寶莊嚴,和最殊勝的安樂來供養一切如來的功德都大。

  E2.頌通顯諸行益(分二)

  F1.頌通顯五果 F2.頌究竟果 F1.(分五)

  G1.頌增上果 G2.頌等流果 G3.頌離系果 G4.頌異熟果 G5.頌士用果

  今G1.

  即常遠離惡知識 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 具此普賢最勝願

  “即常遠離惡知識”:我們人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你跟著什麼人就會學什麼人,所以孟母要叁遷也就是這個意思。

  孟子小的時候原來住在墳場的旁邊,他常常看見有人把棺材埋到地下,然後用豬羊來祭祀死人。于是乎他也就天天作這種的遊戲,用泥土做一個泥人,放在泥的棺材裏埋到地下,又用泥做成豬羊的樣子,放到那個地方來祭拜、叩頭。他母親看見了,就想:“小孩子學這一類的事情,有什麼出息呢?”于是乎就決定搬家。一搬搬到一個屠宰場旁邊,孟子又學人玩殺豬、殺羊的遊戲。他的母親一看,這也不可以,于是乎又搬家。這回就搬到學校的旁邊,那時候子思就在那兒設教,教學生讀書。學生上課的時候都先要向孔子的聖位行禮,下課的時候也要行禮,進退都有禮貌。孟子也就學人家讀書、行禮。孟母一看,說:“哦,這回在這地方住可以了。”就把孟子送到學校裏去讀書。

  有一天,孟子回來說他不要讀書了。當時孟母正踩著織布機織布,她聽了也沒有說什麼,就拿一把剪刀把織布機上的線都割斷了。孟子一看,就跪到他母親面前,說:“母親你爲什麼發脾氣呢?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事情?”孟母說:“你現在不讀書就和這個織布的線斷了一樣,你知道嗎?你不讀書,將來就沒有成就。”孟子一想,說:“那我還繼續讀了。”以後就成一個大聖人,稱之爲亞聖,除了孔子之外就是他了。

  他怎麼能成一個聖人呢?就因爲他母親善于教子,爲了教育他叁次搬家,最後搬到學校旁邊,令他有機會讀書,這才能成就他的學業。假如孟母最初不搬家,就在墳場的旁邊住,孟子不過也就是一個埋墳的人而已。如果賴屠宰場旁邊住,孟子不過也就是一個殺豬、殺羊的人。結果他母親把家搬到學校旁邊,才令他成了一個很有名的學者,這也叫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

  所以你接近紅色你就會變成紅色的,你接近黑色就會變成黑色的,你若染上咖啡色就變成咖啡色,你若染上黃色就是黃色。我們人要親近善知識也是這個道理。你如果遇到惡知識,他盡教你一些壞的法子,到處去破壞人、妒嫉人、障礙人,這就是惡知識。這種教你學惡法的惡知識你不要接近,要離他遠一點,你如果不遠離惡知識就會墮落到叁惡道。

  “永離一切諸惡道”:諸惡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四惡趣也叫諸惡道。在這諸惡道裏邊都是要受罪苦的,爲什麼要受罪苦呢?就因爲你跟著惡知識學了一切惡法,造了一些惡罪過,造了惡罪過就要墮落諸惡道。現在你離開惡知識了,所以也就遠離一切諸惡道了。

  “速見如來無量光”:你離開了諸惡道就會到諸善道裏邊來。人在世界上除了惡就是善,你若沒有惡事就是善事。你有善事就有善業,有善就會得到善的果報。什麼善的報?就是很快就可以親自去面見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這位無量光、無量壽佛。“具此普賢最勝願”:到了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普賢菩薩最殊勝的這十大願王你就都會圓滿了。

  G2.頌等流果

  此人善得勝壽命 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 如彼普賢菩薩行

  “此人善得勝壽命”:這種人很快就會得到殊勝的長壽命。勝壽命就是長命。佛教裏說無壽者相,怎麼現在又講最勝的壽命,這豈不是有壽者相了嗎?這個勝壽者並不是他想得到這種壽者相,這是因爲他遠離惡知識、遠離諸惡道,見著阿彌陀佛了,他就是不願意長壽也一定會長壽的。極樂世界不像我們這個世界想長壽也不得長壽,想快樂也不得真正的快樂。你能生到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壽命無量,你也壽命無量;阿彌陀佛光明無量,你也光明無量。所以這個勝壽命是由善業而得的,並不是由執著而有的。

  “此人善來人中生”:這個人如果願意再教化衆生,他就會再生到人間。他生到人間也一切一切都圓滿,這叫乘願再來。如果他不願意來就不需要來,願意來就自然來了。所以這是一種真正自由的,能隨你自己的意思。“此人不久當成就”:這個人,不久就會成就普賢十大願王的這種功德。“如彼普賢菩薩行”:他所成就的和普賢菩薩所行的行門是一樣,無二無別的。

  G3.頌離系果

  往昔由無智慧力 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 一念速疾皆消滅

  “往昔由無智慧力”:很久很久以前,因爲沒有智慧力的原因。前邊不是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往昔所造的一切惡業,都是因爲貪、瞋、癡。爲什麼有貪、瞋、癡?就因爲沒有智慧,沒有般若的力量。人爲什麼造惡呢?就因爲沒有智慧,所以就造出種種的惡業。有真正智慧的人就不會造惡業。

  “所造極惡五無間”:我們人是一個能造,這個業是個所造。誰能造呢?誰不修善法行惡法,誰就是一個能造者。有了能造的人就有所造的業,所以就有了能、所。造了業,這個能造的人就要受報。極惡就是最惡的業。世間的人本來不會殺父親的,但是有一種人他就會殺,這種人就是十惡五逆的人。五逆就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不過說是這樣說,世界上殺父親的人比較多,殺母親的人就很少。雖然很少,但是有的時候也會有的。弑阿羅漢就是殺證果的阿羅漢,這也在五逆之中。

  破和合僧,僧人就叫和合衆。一個人不能算僧,兩個也不算僧,要叁個以上才算僧。僧人有六種和:

  (一)身和同住──身體要相和,才能在一起住,不能互相鬥爭、打架。

  (二)口和無诤──僧人在一起不能講人家的是非,也不能講自己的是非,這口要和合。口和合就是無诤。《金剛經》上說“無诤叁昧”,出家人在一起也要無诤,要得到這個無诤叁昧。你一爭就有了人我相,有人我相就有了是非,有是非就有了勝負,有勝負就有了衆生相,有了衆生相就有了壽者相。你有了這四相就不會得到真正的定力,所以要口和無诤。

  (叁)意和同悅──這個心意也要相和,這樣大家才會快樂、高興。不能你有你的心,我有我的心,你同我也不和,我同你也不和。

  (四)利和同均──有了利益、好處,大家平等的來享受,你也得到好處,我也得到好處,不是單單一個人享受。

  (五)見和同解──這個意見大家也應該相同的,好像學佛法,大家都有一種共同的見解,意見不會不和。

  (六)戒和同修──大家都共同的來修行,守著這個戒律。有這六和,這才叫和合僧。你如果在僧人裏邊挑撥離間,搬弄是非,令僧人互不相和,你不滿意我,我也不滿意你;你對我有一種妒嫉,我對你也有一種障礙,這就叫破和合僧。

  出佛身血,有的人說我們現在生在佛後,大約不會出佛身血了。凡是你對佛教有所損壞或破壞叁寶,這都謂之出佛身血。好像這個佛像,你把他砸爛了,雖然是佛像,但這也就等于出佛身血一樣的。或者佛的相片你把它燒了,這也叫出佛身血。所有的經典都是佛的法身慧命,一切經典所在之處即爲有佛,你若把經典燒了或者毀壞了,這也叫出佛身血。僧人是依照佛的教法修行,將來要成佛的,你令僧人不相和,這也叫出佛身血。你不恭敬叁寶、破壞叁寶,這都叫出佛身血。所以不一定是在佛住世的時候才能出佛身血,就是佛入涅槃了,你若是不擁護佛教、破壞佛教,甚至于破壞某一個出家人,這都叫出佛身血,都在五逆罪之中,都可以說是極惡,再沒有比這種惡更大的了。造極惡罪所受的果報就是墮阿鼻地獄。阿鼻兩個字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叫無間。有五種無間:

  (一)時無間──也叫劫無間,梵語叫劫波,此雲時分,就是時候的意思。從入無間地獄這一天開始,乃至于到最後一天,沒有一時一刻停止所受的痛苦。這種受苦的時間是接連不斷的,所以叫時無間。

  (二)形無間──你這個身形墮到地獄去,你就看見自己的身體充滿整個地獄,若是多人也是各見自身充滿地獄,互不相妨礙。你有你的地獄,我有我的地獄,每個人都看自己的身形充滿地獄,這叫形無間。

  (叁)苦無間──這個地獄裏有種種苦刑,有刀山、油鍋。又有種種罪器,有鐵叉、鐵棒、斧鑿、鐵網、鐵驢、鐵繩、鐵馬,令你受種種的苦。這種苦也是不間斷的,所以叫苦無間。

  (四)果報無間──不論你是中國人、外國人、男人、女人,到了地獄裏都一樣要受痛苦的果報,這叫果報無間。

  (五)命無間──命就是生命。墮到這個地獄裏頭,一天一宿的時候就死幾萬次,生幾萬次。在這個地獄受罪受得到極點就死了,死了之後被巧風一吹又活過來了,活過來以後又再受罪,又死。所以在一日一夜之中就有萬死萬生,這叫命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你若能誦…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