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一卷

  劉宋西域叁藏法師畺良耶舍譯

  禦製無量壽佛贊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嘗以極樂爲觀想,

  廣與衆生分別說, 舉目即見阿彌陀。

  佛身色相顯光明, 閻浮檀金無與等,

  其高無比由旬數, 六十萬億那由他,

  眉間白毫五須彌, 绀眼弘澄四大海,

  光明演出諸毛孔, 一孔遍含諸大千,

  一界中有一河沙, 沙有八萬四千相,

  一一相中複如是, 作者觀者隨現前。

  以觀佛身見佛心, 衆生憶想見化佛,

  從相入得無生忍, 以叁昧受無邊慈。

  佛身無量廣無邊, 化導以彼宿願力,

  有憶想者得成就, 神通如意滿虛空。

  衆生叁種具叁心, 精進勇猛無退轉,

  即得如來手接引, 七寶宮殿大光明。

  其身踴躍金剛臺, 隨從佛後彈指頃,

  行大乘解第一義, 即生七寶蓮池中。

  阿彌陀佛大慈悲, 十力威德難贊說,

  稱名一聲起一念, 八十億劫罪皆除,

  以是濟拔無有窮, 是以名爲無量壽。

  昔世尊居耆阇崛, 與大衆說妙因緣,

  離憂惱與閻浮提, 超脫一切諸苦趣。

  淨妙國即極樂界, 修叁福發菩提心,

  作是念者住堅專, 故說無量壽佛觀。

  如是功德不可說, 不可說者妙光明,

  無量清淨平等施, 五濁衆生鹹作佛。

  斷彼一切顛倒想, 猶如以水投海中,

  濕性混合無不同, 雖有聖智難分別。

  人人皆爲無量壽, 稽首瞻禮即西方。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叁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爲上首。

  爾時,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隨順調達惡友之教,收執父王頻婆娑羅,幽閉置于七重室內,製諸群臣一不得往。國太夫人,名韋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淨,以酥蜜和麨用塗其身,諸璎珞中盛葡萄漿,密以上王。爾時,大王食麨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大目揵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時目揵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爲王說法。如是時間,經叁七日,王食麨蜜,得聞法故,顔色和悅。

  時阿阇世問守門人:“父王今者猶存在耶?”時守門者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麨蜜,璎珞盛漿,持用上王。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爲王說法,不可禁製。”時阿阇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爲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即執利劍,欲害其母。

  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爲王作禮,白言:“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已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王今爲此殺逆之事,汙刹利種,臣不忍聞。是栴陀羅,我等不宜複住于此。”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時阿阇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爲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忏悔求救,即便舍劍,止不害母。敕語內官:“閉置深宮,不令複出。”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阇崛山,爲佛作禮,而作是言:“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恒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作是語已,悲泣雨淚,遙向佛禮。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揵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阇崛山沒,于王宮出。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目連侍左,阿難在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時韋提希見佛世尊,自絕璎珞,舉身投地,號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惡子?世尊,複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共爲眷屬?唯願世尊,爲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忏悔,唯願佛日教我觀于清淨業處。”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爲金臺如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于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複有國土,純是蓮華;複有國土,如自在天宮;複有國土,如玻瓈鏡,十方國土皆于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複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系念,谛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爲汝廣說衆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叁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叁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叁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叁事,名爲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叁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叁世諸佛淨業正因。”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爲未來世一切衆生,爲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阿難,汝當受持,廣爲多衆宣說佛語。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衆生,觀于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衆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雲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衆生,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于西方。雲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衆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觀于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爲日想,名曰初觀。

  “次作水想。想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于臺兩邊,各有百億華幢、無量樂器以爲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爲水想,名第二觀。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睡時,恒憶此事。如此想者,名爲粗見極樂國地。若得叁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爲地想,名第叁觀。”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爲未來世一切大衆,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瓈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衆寶,以爲映飾。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有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寶以爲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衆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于衆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璎珞。有衆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湧生諸果,如帝釋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叁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于中現。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爲樹想,名第四觀。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爲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色,黃金爲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爲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複有贊歎諸佛相好者。從如意珠王踴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爲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是爲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衆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衆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爲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爲總觀想,名第六觀。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爲大衆分別解說。”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爲比。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佛說無量壽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