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講記(四十二)
達真堪布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今天講第六品:安忍。
丁二(安忍)分二:一、當修安忍;二、修持方法。
戊一(當修安忍)分二:一、嗔恨之過患;二、安忍之功德。
己一(嗔恨之過患)分叁:一、未見之果;二、已見之果;叁、概述。
庚一、未見之果:
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
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
我們要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前面講了布施和持戒,今天講安忍。安忍是很重要的,因爲嗔恨心的罪過是非常嚴重的,尤其在大乘佛法裏,特別要對治嗔恨心。
在所有的罪業當中,嗔恨心是最重的罪業。我們講因果不虛的時候講過,在一般的情況下,以愚癡所造的惡業是墮落畜生道的因,以貪心所造的惡業是墮落餓鬼道的因,以嗔恨心所造的惡業是墮落地獄的因。尤其是對一個大乘修行人來說,若是有嗔恨心,直接會破壞慈悲心或利他心,所以在大乘佛法裏特別要對治嗔恨心。小乘裏主要對治的是貪心,但是大乘裏主要對治的是嗔恨心。因爲一刹那嗔恨心的罪業,會超過一百次貪心的罪業,所以大乘修行人特別要對治嗔恨心。
對治嗔恨心就要修安忍。若是不修安忍,內心裏有嗔恨心,對我們的危害非常大。首先,嗔恨心毀壞善根,以貪心等煩惱所造的惡業和以嗔恨心所造的惡業是不同的。其他煩惱,比如說以貪心所造的惡業,是墮落惡趣的因,但是它不會毀壞自己以前積累的善根。而以嗔恨心造惡業或者內心裏存有嗔恨心,就會毀壞自己所積累的善根。因爲對一個修行人,尤其是對一個渴望解脫的人來說,善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珍貴的,應該是善根第一,生命第二,財産第叁。在前面也講過,一個智者爲了生命可以舍棄財産;爲了善根、福德可以舍棄財産,也可以舍棄生命。
我們有幸得到了人身,聞到了佛法;我們學佛了這麼多年,修行了這麼多年,能積累點善根是非常不容易的,是非常困難的。我們也許在表面上、在形式上做了很多善事,但若是心裏沒有生起真正的善念,沒有生起真正的正念,即使在表面上做得很多,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爲真正的善根隨心不隨相。
我們應該仔細觀察一下自己的相續,自己的相續中有沒有産生真正的善根,或者自己到底有沒有積累善根,這是很難說的;即使在我們的相續當中有時候偶爾也積累了一些善根,或者有時候也生起一些善念,但也都是非常短暫、微不足道的,也是非常脆弱、不穩定的。所以,我們有了一點善根或者積累了一點善根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善根,這才是真正的如意寶,這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我們今生來世一切的安樂都來自于它。
我們的今生來世只能靠善根,別的都是不可靠的。財産是不可靠的,親友是不可靠的,包括自己的身體、生命也是不可靠的,都是非常無常的,隨時都會有失去的可能。爲什麼說只能靠善根呢?因爲無論是今生,還是來世,善根是不會浪費的,善根不會欺騙我們。“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聚會時,果報還自受。”無論是善業,還是惡業,都不會浪費,所以我們所積累的善根也不會浪費,不會欺騙我們。“果報還自受”,自己做了善事,這個果報會成熟在自己的相續裏,成熟在自己的蘊界當中,不會成熟在外在的山河上,也不會成熟在他人的相續或五蘊中。所以,自己所積累的善根,才是如意寶,它才能給予我們一切,救度我們,哪怕我們要獲得人天的福報,都要靠它,解脫成佛就更不用說了。
我們想得到人天的福報,想得到人天的安樂,不是靠神,也不是靠佛,而是靠自己的善根。解脫成佛也是一樣,什麼是解脫的因?就是善根。什麼是成佛的因?就是善根。所以,大家真的要明白善根的重要,自己要盡量地積累善根,更要盡力地保護自己的善根,因爲積累點善根太不容易了。
一般來說,善根有隨福德分善根、隨解脫分善根和大乘善法。隨福德分善根就是普通的善根,沒有智慧的攝持,是將來獲得人天安樂的因;隨解脫分善根有無我智慧的攝持,是解脫的因;大乘佛法裏講的善根是將來成就佛果的因,是智慧和方便雙運的善根。大家要對照自己,有沒有積累這些善根?
大乘佛法裏講的善根是我們將來成就佛果的因,是智慧與方便雙運的。這裏講的“智慧”是指證悟大空性的智慧,“方便”是指度化衆生的善巧方便。大家要看看自己有沒有智慧和方便雙運的修法,有沒有這種善根。我們要有證悟大空性的智慧,如果你現在沒有真實的證悟空性的智慧,但是有相似的證悟空性的智慧也行,雖然它不是真實的,但也是相似的,我們不能連相似的智慧也沒有。所謂相似的智慧,是指通過邏輯推理而領會或真正了知了大空性的真理。我們通過修行而自己親自體驗的智慧,則是真實的智慧。這兩種智慧是不一樣的,一個是相似的,一個是真實的。我們要有大空性的智慧,再加上攝受衆生、度化衆生的善巧,這種智慧和方便雙運的善根是大乘佛法所特有的善根。
隨解脫分善根是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有證悟無我的智慧的攝持。雖然沒有真實的智慧,有相似的智慧也行。你做善事時,若是有這種智慧的攝持,則屬于隨解脫分善根;如果沒有這種智慧的攝持,就是隨福德分善根。
隨福德分善根是屬于世間的善根,是將來獲得人天安樂的因,但這也要有因果正見和輪回正見的基礎,然後斷十種惡、行十種善,才有這種隨福德分的善根。
大家自己要反省、反省。有的人學佛很多年,現在已經在修大圓滿法或者修禅宗等法了,心裏很傲氣,“我現在在修禅宗,我現在在修大圓滿……”但是,你要看看自己有沒有積累善根,有沒有行持善法?如果自己在行持善法、積累善根,那麼你所積累的善根是屬于哪一種?是隨福德分善根、隨解脫分善根,還是大乘佛法裏特有的智慧和方便雙運的善根?你應該這樣思維、反省。不要認爲“我在修禅宗,我在修大圓滿,我很了不得……”你所行持的善法、所積累的善根都包括在這叁種善根裏,無論你修的是禅宗,還是大圓滿,你積累的善根不會超過這個範疇。
還有一些人學佛很多年,修行很多年,沒有任何收獲,沒有任何變化,心裏也很失望,對自己很沒有信心,好像不行了一樣。雖然你學佛很多年,修行很多年,你看看自己到底修的是什麼,學的是什麼?這樣糊裏糊塗地學修,能改變嗎?能獲得利益嗎?不可能的。現在若是以這些標准去衡量,雖然自己這麼多年在學佛修行,但是自己到底有沒有行持善法,所行持的善法到底是哪一種?也許你就明白:自己根本就沒有行持善法,即使你也許行持善法了,但你所積累的善根都只是隨福德分善根。
我們很多人根本沒有行持善法。“我怎麼沒有行持善法,我念了好多經,我念了很多咒,我也做了很多好事”。這不一定是行持善法。在有因果正見、輪回正見的基礎上,斷十種惡、行十種善才是行持善法。因果正見,輪回正見都是世間的正見;斷十種惡,行十種善屬于世間的戒律,在這個基礎上上供下施,積累福德,才能得到人天的安樂,才能得到人天的福報。雖然自己學佛修行了很多年,表面上很精進,也做了不少所謂的善事,但是仔細地一觀察,自己積累的所謂的善根根本就不是善根,連隨福德分善根都不是,連得人天安樂的因都不是。
積累點兒善根真的很難。善根只隨心,不隨相,若心裏沒有真正生起這些正見,沒有真正生起這些智慧,很難成爲善根,很難積累善根。這不是佛法的問題,主要是你自己學修不如法、不明白而已。如果你現在明白了,以後按這個標准去做,你就能積累善根,就能獲得不可思議的利益。
積累善根、行持善法固然重要,但保護善根、愛惜善根更重要。積累善根太不容易了,所以要愛惜、保護善根。若是要保護善根,就要對治嗔恨心。
“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劫”指大劫,外器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二十個中劫,八十個中劫就是一個大劫。能摧毀在一千大劫當中所積累的善根。
“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 “施”指布施,有上供,有下施。這裏以布施、持戒兩個爲代表,也包含了其他善根。
此處爲什麼這樣講?
首先,這是按六波羅蜜的次第而講的。六波羅蜜裏,首先是布施、持戒,然後是安忍等。安忍是對治嗔恨心的,若安忍修好了,就能對治嗔恨心,安忍所攝持的善根是摧毀不了的,因爲安忍是對治嗔恨心的,二者是對立的違品。然後在安忍的基礎上,再有精進、禅定、智慧。一般而言,六波羅蜜也是有次第、有程序的,雖然有時候也不一定按這個次第修,但一般情況下都是按這個次第修的。若站在這個角度講,安忍波羅蜜所持的善根摧毀不了,在這個基礎上再修持精進、禅定、智慧,這叁個所攝持的善根也是摧壞不了的。
但是這也是不一定的,如果安忍波羅蜜沒有修到位,沒有修到圓滿的時候,不一定摧毀不了。但若是有智慧的攝持的善根是毀壞不了的,這是一定的。無論是有證悟無我的智慧,還是證悟空性的智慧,只要有智慧的攝持,這樣的善根是毀壞不了的。前面講了叁種善根,一般情況下所毀壞的善根是隨福德分善根,因爲它是沒有智慧攝持的善根。有智慧攝持的善根是不能毀壞的。
布施或持戒若是有智慧的攝持,也是毀壞不了的。若是沒有智慧攝持,就會毀壞。
按六波羅蜜次第的角度講,若安忍沒有修到位,還沒有達到圓滿,其他禅定、精進等所攝持的善根也是會毀壞的。
還有一種是回向菩提的善根,這裏有很多辯論,以前上師特意強調過:以真正回向所攝持的善根是不能被摧毀的。真正的回向包括叁輪體空的回向和與願菩提心一致的回向。
叁輪體空的回…
《《入菩薩行論》講記(四十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