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寅二(觀察受害者自己之過失)分叁:一、說明以往曾害過他人;二、說明自身之過失;叁、說明業力之過失。
卯一、說明以往自己曾害過他人:
我昔于有情,曾作如是害,
既曾傷有情,理應受此損。
我們之所以受到傷害、遭受痛苦,其實都是因爲自己往昔造業的緣故。自己往昔也曾這樣傷害過這些衆生,也曾經這樣讓衆生痛苦,因此今生今世才會感受這些果報,這都是自己的因果。如是因,如是果,自造自受。你今生爲什麼會遭遇這些違緣、受到這些傷害呢?說明你往昔也造了這樣的業,傷害過對方。
其實,這都是自己的事,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你沒有造惡業,沒有跟這些衆生結惡緣,就不可能遭受這樣的果報,這些衆生也不可能來傷害你。在遭遇違緣、感受痛苦時,我們總想逃避,其實這是逃避不了的。若是因緣到了,誰都很難逃脫;有些可能因緣還沒到,但也只是暫時逃脫而已。大家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現在在講安忍。若是你真正明白因果、深信因果,內心就不會因此而動搖,也不會生起這些煩惱。自己往昔種下了惡因、結下了惡緣,現在因緣成熟了,就會有這樣的結果。既然都是自己造的業,你沒有理由再去埋怨或嗔恨這些衆生。若是要怨,就怨自己;若是要恨,就恨自己吧。
此外,這也是了緣了債的機會。這個時候,如果你真能心平氣和地面對,甚至知道應該忏悔自己曾經造的業,你就不會怨恨這些所謂的怨敵等衆生。若是這樣,你就不會再繼續造業,也不會再繼續跟這些衆生結惡緣了。否則,如果你嗔恨,甚至去傷害他們,就又種下了惡因、結下了惡緣,又造惡業了,將來還要遭受果報……所謂的輪回,就是這樣造成的。
我們都想擺脫輪回。只有了緣了債,才能了脫生死。在對境中,你能不嗔恨,不再造業,內心對往昔所造的業有追悔之心,也有不再犯的決心,保持心的平靜,這就是了緣了債。這個緣到此就可以了了,這個債從此就可以清了,再也不用遭受磨難和痛苦,這也是了脫生死。
大家應該仔細思維,這都是自己造的業,所以今生才有這樣的果報,難道這不是真理、真相嗎?如果你真正明白、深信了這個道理,就不會再嗔恨了,也不會再造惡業了。
卯二、說明自身之過失:
敵器與我身,二皆致苦因,
雙出器與身,于誰該當嗔?
當有人罵我們,甚至拿一些兵器打我們的時候,我們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遭受了痛苦。其實,我們自己也是有過失的,爲什麼?這些怨敵使用的是兵器,而我們則拿出了自己的身體,正因爲自己有這樣的一個臭皮囊、一具肉身,所以才導致了傷害。如果沒有這個身體,這些怨敵就無法拿刀砍,也無法拿兵器刺了。既然如此,你到底嗔恨誰啊?是嗔恨自己的身體,還是嗔恨兵器?是嗔恨自己,還是嗔恨所謂的敵人?
我們爲什麼會生起嗔恨心呢?通過智慧觀察:敵人拿這些兵器來砍我們、打我們,所以我們生氣、嗔恨對方。既然如此,我們自己拿身體去接受這樣的傷害,所以現在也應該嗔恨自己。如果自己沒有使用這個身體或者根本就沒有這個身體的話,也不會遭受這樣的傷害。正因爲有兵器和身體,自己才受到了傷害。兵器和身體都是導致傷害的因素,敵人提供的是兵器,而自己提供的是身體,那麼到底應該嗔恨敵人,還是自己啊?是應該恨這些兵器,還是這個身體啊?
身似人形瘡,輕觸苦不堪,
盲目我愛執,遭損誰當嗔?
“身似人形瘡,輕觸苦不堪”:我們的身體就像人形的膿瘡一樣,哪怕只是輕輕地碰觸,也會苦不堪言、無法忍受。若它是由鋼鐵般堅固的東西製成,也許就不會有這些反應了。正因爲這個臭皮囊非常脆弱,所以才會受到傷害。
“盲目我愛執”:“盲目”指愚癡,不明真相。因爲我們愚癡,將肉體視爲“我”而去執著,所以才遭受損害,感受痛苦。
“遭損誰當嗔?”我們之所以會受到傷害、遭受痛苦,因爲我們的身體太脆弱、不堅固了,也因爲我們自己太執著這個身體。既然都是我們的過失,應當嗔恨誰呢?
即使是世間再珍貴稀有的東西,我們也沒有視其爲“我”,而這個身體如此脆弱、肮髒,我們卻視其爲“我”,所以才會遭受痛苦。不用說碰一下或者刺一下,哪怕只是別人的一個眼色、一個態度,都會讓我們生氣、痛苦。
有人說你“髒”,本來就是髒的嘛,怎麼了?有人說你“不好”,本來就是不好的嘛,怎麼了?但若是今天真的有人這樣說你,你肯定會很生氣。爲什麼要生氣呢?你難道不髒嗎?他們說的都是實話,確實是髒,確實是不好看,確實是不值錢,確實是沒有用啊!
其實,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臭皮囊,從外到裏,從裏到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哪有幹淨之處?哪有珍貴之處?都是肮髒的,一個比一個肮髒,一個比一個恐怖。先看看頭發,天葬臺有很多頭發,也是令人害怕、心慌。再看看皮膚、肉、血……當我們一個一個、一層一層地觀察時,沒有一處是珍貴、幹淨的。
我們真是愚癡到了極點。若是不以智慧觀察,誰都不知道,包括我自己都不知道,甚至還覺得自己很幹淨、很好。現在以智慧觀察,真的沒有一處是幹淨的,竟然還覺得“這個髒,那個髒”,而自己才是最髒的。其實,凡夫都是一樣的,沒有一個幹淨的,所以大家都圓融一點、互相體諒一點吧!有的人認爲:“哪能一樣啊?我多好看啊,他多難看啊。他多髒啊,髒兮兮的,你看我多幹淨啊!”其實差不多,你哪有什麼幹淨的?都一樣嘛!
如果有人說:“你這個人沒有用。”你又生氣得不得了。其實,這個時候你應該覺得“我真的沒有用”,也許這個時候就你開悟了。當別人說你髒時,“我確實髒啊”;當他說你沒有用時,“是啊!我沒有用”;當他說你是個凡夫俗子,“對啊,我是個凡夫俗子”……不是裝,而是發自內心地認同,這就是開悟。但是,只說沒有用,你要把這個道理弄明白。什麼叫“凡夫俗子”?什麼叫“沒有用”?如果你真明白了,就叫開悟。也許我們也會說自己沒有用,也會說一些“很慚愧”之類的話,但都是假的,其實根本就沒有明白。如果你真正明白了,自然就不執著這個身體了,也就不執著自己了。
我們現在所說的“自己”就是這個肉體,沒有別的。如果你真能放下對肉身的執著,同時也就放下了自己,放下了自我。其實,我們現在所認爲的這個“我”是假的,真正的自己是你的佛性、自性,這才是真我。我們迷失了自性,我們沒有找到真正的自己,我們現在所執著的這個“我”是假我。佛說的沒有錯啊!
也許大家還不明白,“我”怎麼是假的呢?“我”怎麼不存在呢?執迷不悟,沒有辦法。大家爲什麼要嗔恨?因爲你沒有明白這些道理。如果你真正明白了,決不可能生起嗔恨心,即使刻意想生起嗔恨也生不起來。當你真正把諸法的實相真理弄明白了,怎麼還會有非理作意呢?怎麼還會有這些分別、執著呢?若是沒有這些非理作意、分別執著,煩惱怎麼會生起來?嗔恨心怎麼會生起來?不可能的。
如果大家想降伏嗔恨心、修持安忍,就要這樣修。強忍不行,你忍一次,再忍一次,然後就不行了。
今天所講的這些道理,都是針對我們自己而言的。這些傷害都是受害者自己的過失導致的,這個結果和所謂的敵人等衆生沒有關系。並不是敵人在傷害你,給你製造痛苦,而是你自己在傷害自己,自己給自己製造痛苦。
我們在世間工作、生活時,都要盡職盡責、了緣了債。此處所說的“盡職盡責”與社會上通常所說的“盡職盡責”還不太一樣,意義不同。你心裏要明白,一切的付出都是應該要付出的,一切的遭遇都是應該要承受的,心裏有這樣的一個見解,這才叫盡職盡責。無怨無悔,只有奉獻,不求回報,完全能做到心平氣和、心甘情願,這樣才可以了緣了債,之前是不可能的。大家都會說:“了緣了債吧,我盡職盡責啊!”說得都容易,但若是你沒有開悟,沒有明白這些真理,無法了緣,還不了債,只會冤冤相報,還是六道輪回。所以,大家應該弄明白這些道理,內心要有智慧、正知正見,這很重要。
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過失,還說“是別人傷害我,讓我痛苦。”這才是真正的冤枉啊。若有人打你或者陷害你,這不是冤枉,沒有人冤枉你。而你不明白事實真相,還怨恨他們,這才是真正的冤枉啊!不要冤枉衆生,不要冤枉他人,都是自造自受,都是自己的問題。這些傷害和痛苦都是自己帶給自己的,將來可能會更嚴重,可能會更倒黴。
我們這些學佛人,尤其是現在在這裏學修《入行論》的各位,若是大家還不懂珍惜這個法,不好好改變自己,還繼續在這裏造業、搞輪回,將來可能要遭受的災難、痛苦會很嚴重,將來可能要墮落而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都是你咎由自取啊!
卯叁、說明業力之過失:
愚夫不欲苦,偏作諸苦因,
既由己過害,豈能嗔于人?
譬如地獄卒,及諸劍葉林,
既由己業生,于誰該當嗔?
“愚夫不欲苦,偏作諸苦因”:凡夫愚癡,都不願意感受痛苦,但是偏偏造作痛苦的因——惡業。
你爲什麼六道輪回呢?你爲什麼會遭受痛苦呢?因爲你執著這個身體,造了惡業。若是你不執著這個身體,真正能放下自我,不造惡業,就不會六道輪回,也不會遭受痛苦。你自己能保護自己,你已經擺脫了…
《《入菩薩行論》講記(五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