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五十六)▪P2

  ..續本文上一頁己。衆生受到傷害就是自己受到的傷害,衆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衆生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

  無論在顯現上,還是在本體上,無論是在世俗谛,還是在勝義谛上,佛都把衆生視爲自己了。既然佛和衆生是同體的,我怎麼能只敬佛,不敬衆生呢?怎麼不敢傷害佛,而敢傷害衆生呢?之前我不知道,現在我知道了,我應該敬佛一樣地敬衆生。自己應該下決心:如同不敢傷害佛陀一樣,我再也不敢傷害衆生了。

  醜叁(觀察果當恭敬)分叁:一、宣說取悅衆生是諸善之因;二、以此方式教誡勤奮;叁、攝義。

  寅一、宣說取悅衆生是諸善之因:

  悅衆令佛喜,能成自利益,

  能除世間苦,故應常安忍。

  “悅衆令佛喜,能成自利益”:只要取悅有情,就能令佛陀歡喜,就能成就自己暫時和究竟的一切利益。

  若你能做到不嗔恨衆生,不傷害衆生,甚至能慈悲衆生或是利益、救度衆生,這樣才可以令佛歡喜,才可以報答佛恩。

  從暫時的利益來看,健康、長壽、升官、發財等這些都不算什麼,要有所謂的四禅八定等境界、天眼神足等神通是很難的。現在有的人能賺錢、能養生,但是想修出點神通、玩玩神通,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對你這樣一個既懈怠又懶惰的人來說,要修出來很難啊!不可能,這都是白日做夢。雖然財富、健康也是要修的,但是要修出來不難,只要做些布施、放生等,福報就能來,不僅財源滾滾,還能健康長壽。若是真正要修神通神變、四禅八定等,那是要下功夫的,要刻苦努力地學修,最後才能修成。我們現在要坐一個小時都費勁,心要專注一分鍾也難,怎麼能輕易成就呢?

  究竟的利益是什麼?就是解脫成佛,這是一般世人做不到的。這都是超越的,是世間沒有的。

  “能除世間苦,故應常安忍”:只要利益一切衆生,就可以遣除世間的苦。若想真正利益衆生、度化衆生,就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能忍受一切艱難困苦,忍受一切坎坷磨難。“常”就是恒常。

  在一切時當中恒常修安忍,才能讓佛歡喜,可以成就自己暫時或究竟的利益,還可以遣除世間的這些痛苦。

  寅二、以此方式教誡勤奮:

  譬如大王臣,雖傷衆多人,

  謀深慮遠者,力堪不報複,

  因敵力非單,王勢即彼授,

  故敵力雖弱,不應輕忽彼。

  這是一個比喻。有位具有權威的國王,他手下有很多大臣,這些大臣會傷害很多人,會得罪很多人。被得罪的這些人,若是深謀遠慮之人,雖然有能力報複或殺害這個大臣,但是他不會這樣做,因爲大臣的背後有國王的勢力,若是你反抗或報複,也許當時能贏,但是後果不堪想象。

  表面看起來,對方似乎只是孤身一人,無有兵旅,勢單力薄,其實不然,國王的強大勢力就是他的援兵。因此,作害者雖然力量薄弱,但也絕不能不屑一顧、等閑視之。

  悲佛與獄卒,吾敵衆依怙,

  故如民待君,普令有情喜。

  同樣,這些所謂的敵人加害我們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報複。雖然敵人的力量弱,你能消滅他,但是卻不能這樣做,因爲你知道他的依靠是佛陀。如果他還有其他的依靠,那就是他背後的獄卒們。如果你嗔恨、報複他們,將來就會下地獄,獄卒們會讓你受到懲罰。

  雖然眼前的這些敵人力量弱,你有能力消滅他們,但是要想到:“他們都是佛最親的人,他們背後有佛,如果我嗔恨他們,那偉大的佛陀會怎麼看我,我怎麼面對佛陀啊?”

  你還要想到:“雖然我不怕他,也能消滅他,但是我不能這樣做,因爲他的背後有閻羅王和獄卒們,將來後果不堪想象啊!”若閻羅王知道了,就會派人把你抓去,審判你,讓你下地獄,這些獄卒們在地獄裏給你施用各種刑法,懲罰你。那是地獄,不是監獄啊,那些都不是國王的士兵,而是獄卒們啊,那種懲罰非常嚴重,痛苦極其難忍!

  我不能再繼續愚癡顛倒。無論是國王,還是他手下的大臣,雖然他們有時候也傷害這些民衆,但是民衆也不敢反抗和報複,還要恭敬和伺候他們,做他們的仆人。同樣,雖然這些衆生有時候不喜歡我、傷害我,但是我也不能報複和傷害他們,而是要善待這些衆生,盡心盡力地讓他們歡喜、安樂!這才是英明的選擇和做法。

  暴君縱生嗔,不能令墮獄,

  然犯諸有情,定遭地獄害。

  如是王雖喜,不能令成佛,

  然悅諸衆生,終成無上覺。

  “暴君縱生嗔,不能令墮獄”:這些國王、大臣很有勢力,若是去報複他們,令他們生氣,就會找我的麻煩或者懲罰我。盡管如此,他們也沒有辦法讓我下地獄,令我遭受地獄的痛苦。

  “然犯諸有情,定遭地獄害”:但是這些敵人就不一樣了,若是我對這些衆生生嗔恨心或者傷害這些衆生,一切善根、福德立刻會被毀壞,死了之後立刻會下地獄,會遭受地獄的痛苦。後果非常嚴重啊!

  “如是王雖喜,不能令成佛”:我令這些國王、大臣歡喜,爲他們立大功,即使他們再滿意,也沒有辦法讓我解脫成佛。

  “然悅諸衆生,終成無上覺”:反之,若我忍受這些衆生對我的加害並能善待、利益這些衆生,閻羅王、獄卒們就不會讓我墮入地獄,感受惡趣的痛苦;同時,我令佛歡喜,佛就會加持我,會讓我今生解脫,即身成佛。

  所以,大家應該讓佛歡喜,應該報答佛恩,這樣不僅能關閉惡趣之門,甚至能永遠地解脫煩惱,能獲得圓滿的佛果。即使你想盡一切辦法,讓這些所謂的領導或者朋友滿意,他們能給予什麼利益啊?然而,若能讓一切衆生歡喜、安樂,你最終將能成就佛果。

  寅叁、攝義:

  雲何猶不見,取悅有請果,

  來生成正覺,今世享榮耀。

  生生修忍得,貌美無病障,

  譽雅命久長,樂等轉輪王。

  “雲何猶不見,取悅有請果”:爲什麼仍然見不到令衆生歡喜、喜悅的果報呢?

  “來生成正覺,今生享榮耀”:“來生”是究竟之意,“今生”是暫時之意。究竟上,可以成就佛果,獲得無上正等覺的果位。暫時上,能獲得一切世間的榮耀,諸如享受豐厚財富、美名遠揚的快樂等。

  “生生修忍得,貌美無病障,譽雅命久長,樂等轉輪王”:若能修安忍的話,生生世世都能獲得相貌端嚴、健康無病、名聲榮譽、長壽百年等等,真正擁有與轉輪王一樣的圓滿安樂,獲得與轉輪王同等的福報。

  嗔恨心重,脾氣暴躁的人長得也凶,長相也難看。現在人都愛美,經常買一些化妝品、整容等,這都沒有用。應該好好修安忍,心態一變,長相也會隨之改變,變得越來越仁慈,這是修安忍的功德和利益。

  大家能不能認真一點?本論所講的修安忍的方法、竅訣真的是無窮無盡,哪怕能夠利用其中的一個方法、一個竅訣,也足以讓你獲得圓滿的果位。安忍很重要,若是你不修安忍,你通過布施、持戒等方法所積累的善根和福德,一下子都會毀壞。保護自己的善根、福德和相續的最佳方法就是安忍。

  佛陀慈悲,菩薩慈悲,給我們講了很多修安忍的方法和竅訣。如果大家真正明白了這些道理,搞清楚了事實的真相,嗔恨心就無法生起來,不可能再去傷害衆生。本來就沒有什麼可嗔恨的,本來就不應該抱怨。我們的所思所想、所做所行都是背道而馳的,這是我們不明真相、愚癡所導致的。如果真正明白了真相,就不愚癡了,也就不會如此顛倒了。

  本來就沒有什麼可嗔恨的,本來就不應該傷害衆生。作爲學佛人,不應該犯和凡夫同樣的錯誤。衆生爲什麼這樣做?因爲他們是愚癡顛倒的。而我們現在遇到佛法了,內心有智慧了,爲什麼還跟他們一樣愚癡顛倒呢?

  在一切對境當中,自然而然就能戰勝這些煩惱,能保持內心的平靜,這是真正的安忍。強忍不行,控製念頭也不是好的方法,這些都還是表面上的東西。遇到對境的時候,生不起嗔恨心,沒有害心,這樣才可以。大家應該認真地學修這些內容,這都是修安忍的方法,如果你真正明白了,自然就不難了。

  我們應該忍受的是艱辛和磨難,我們應該要放棄的是虛榮和自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五十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