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所謂的坎坷、磨難也都是暫時的,忍一忍就過去了,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呢?
若遇到了一些順心的事兒,也不要得意忘形,這都是暫時的、虛假的、無常的。一切都會變,好會變,壞也會變,痛苦會變,快樂也會變,有什麼可高興的?你真正超越時,才不會變,才是恒常的。這些顯現法屬于世俗谛,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能不變嗎?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一切都看得平常一點兒、自然一點兒。
本來就是這樣:有聚就有散,有來就有去,有生就有死,有善就有惡。佛講過:“哪裏有吉祥,哪裏就有不吉祥。”所以,沒有什麼,一切變化都視作正常。心要保持穩定,保持平靜,這叫解脫,這才有圓滿。在世俗間是不會有圓滿的,在顯現上是不會有圓滿的。如果自己的心態總是不穩定,心裏總是沒有自信,心總是被這些外緣動搖,這樣稍微有一點點所謂的違緣或障礙,就會把你擊敗。
怯懦舍精進,豈能除福貧?
自信複力行,障大也無礙。
“怯懦舍精進,豈能除福貧?”倘若一想到要斷除煩惱,就有一種怯懦、畏縮的心理,並放棄精勤,如此,又怎能去除福德的貧窮呢?永遠都不能擺脫這種貧窮。
這個貧窮不是指缺少物質財富,而是指缺少心靈上的財富。內心很滿足,快樂無比,這是真正的財富、福德。若是內心沒有滿足感,貪得無厭,即使全世界的財富都歸你一個人所有,你也不會滿足的,還會要的更多,也許還想要天界的財富,你還是個窮人。
“自信複力行,障大也無礙”:如果生起一種自信,並且勵力行持,那麼即使再大的煩惱也難以妨害你,再嚴重的墮罪也無法影響和傷害你,沒有辦法毀壞你的相續,沒有辦法影響你的心情。若是自己很自信,內心充滿歡喜和信心,誰也難不到他。
在藏地能常常看到天天繞寺院的一些老太太,她們雖然沒有文化,一無所有,但是內心很快樂,充滿信心。每當看到這些人時,我都感覺心裏很慚愧啊!從小出家,一直學習佛法、修持佛法,但內心的煩惱還是很多,內心沒有那種真正的歡喜和快樂,真的不知道是爲什麼。可能是懂得多一些,學的東西多一些,內心的分別等煩惱就增長了。而那些老太太雖然沒有文化,也不懂那麼多大道理,但是內心很清淨,思想非常單純,沒有那麼多事,也沒有那麼多煩惱。你們到他們的住處看看,一無所有,住的房子像狗窩,根本就不像住所;從早到晚吃的都是糌粑,沒有別的。盡管如此,她們活得很有自信,活得很快樂。
故心應堅定,奮滅諸罪墮,
我若負罪墮,何能超叁界?
所以,我應該堅定信念,應該對自己具足信心,去消滅一切煩惱、墮罪。心裏應該時時提醒自己:我不能敗給這些煩惱,不能敗給這些墮罪,否則我還要跟著煩惱走,這樣怎麼超出叁界啊?怎麼能獲得究竟的解脫啊?我再不能犯戒,一定要及時去對治、降伏,最後把它擊敗。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叁界,獲得究竟的解脫。若是沒有獲得究竟的解脫,我怎麼去承辦衆生的利益?自己要反複思維和觀察這些內容,才能生起自信,否則不可能。
我們要有自信,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這些都是修出來、煉出來的。現在所講的都是方法,若是不按這個方法去修煉,永遠不會有自信,永遠不會有這種堅定的毅力。
寅二、對治之自性:
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
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
我應該戰勝、降伏一切的所斷煩惱,絕不能讓煩惱戰勝我!因爲我是人中獅子佛陀之子——菩薩,因此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爲都要像菩薩那樣。菩薩是降伏一切所斷煩惱的,所以我也要降伏一切所斷煩惱。否則,我就不是佛子,也不配當佛子!也就是說,我就不是大乘修行人,我所說的“發菩提心”就是空話,就是欺騙衆生的。
在座的各位都是發過菩提心的,從名義上講,都是佛子。但是,自己到底有沒有下決心:“我要降伏一切煩惱,絕不能讓煩惱戰勝我”?大家仔細觀察、認真對照一下自己,就會很慚愧啊。你連這個決心都沒有,總是順從煩惱、跟著煩惱乖乖地跑,口裏還說:“我是大乘佛子,一切諸佛菩薩都垂念我,我要發菩提心了,我要承辦衆生的利益……”難道這不是欺騙嗎?天天念:“祈請十方一切出有壞正等覺及十地菩薩摩诃薩衆及諸位大金剛持上師垂念我。”然後就開始要說假話了:“乃至菩提果……”念得很熟似的。
今天所講的這些內容和我們都有直接關系啊,這不是在講故事,講的就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很多人好像都把這些當故事聽了,根本沒有放在自己身上,根本沒有對照自己。很多人經常怨天尤人,當自己稍微遇到一點挫折時,就開始抱怨:“我學佛這麼多年,也做了很多好事,怎麼還不好呢?怎麼還不能解脫呢?”自己天天這樣打妄語,欺騙的是所有的衆生,欺騙的是佛菩薩啊!都是嚴厲的對境。衆生無邊,你打的妄語也無邊;佛菩薩的功德是無上的,你打的妄語也是無上的妄語。既然如此,你還能解脫,還能好嗎?
無等塔波仁波切講,不如法修行,正法也會變成惡趣因。雖然你學佛修行了,若是不如法,也會給你帶來災難,也會讓你墮落惡趣,但這不是佛法的問題,而是你個人的問題。
比如,你今天生病了,爲了治病,自己隨便抓藥、隨便吃藥,這樣你不但治不好病,甚至還會把小命也搭進去。這是不是藥的問題?不是藥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的問題。同樣,如果你不如法修行,正法也能變成惡趣的因。
若是不如法學修,我們肯定要遭受很多痛苦,將來肯定要下地獄。所謂“地獄門前僧道多”, 出家人更容易下地獄。自己雖然出家了,卻不好好修行,還接受十方的供養,能不下地獄嗎?因果是不虛的,哪有白吃白喝的?如我一樣愚癡的人接受供養時,還很高興似的,其實這都是毒藥,你就喝吧!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六十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