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七十九)

  《入菩薩行論》講記(七十九)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癸叁(觀察因有害)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子一、略說:

  複次女垢身,無酬不可得,  

  今生逐塵勞,彼世遭獄難。

  對這樣汙濁不堪的女人,無有資本也是得不到的。爲了能娶到自己心愛的人,要付出很多錢,才能跟她在一起,若是沒有這樣的付出,是得不到她的。爲了一個女人,耗盡了自己努力掙的錢和父母一輩子辛辛苦苦積累的財産,真是非常不值得。

  

  娶到家後,事就更多了。你爲了這個女人,爲了這個家,爲了生計而奔波積財,不顧一切,不擇手段,甚至連命都不要了!在即生中忙得團團轉,搞得精疲力竭,在這個過程中造下了無數的罪業,將來還要下地獄,遭受地獄的痛苦。這些難以忍受的果報,要自己一個人去承擔的。

  

  你這樣做只有痛苦,因爲有私心、有欲望。你是以貪欲心追求世間暫時的利益,所以今生來世只有痛苦,沒有安樂,只有損害,沒有利益。若是你沒有私心、貪欲,以悲心去接觸和度化有緣衆生,雖然也要付出,也要爲衆生做很多事情,但內心是快樂的。只要沒有私心和欲望,就不會痛苦,在利益和度化有緣衆生的過程中也不會造業,這樣來世也不會墮落地獄,遭受痛苦,甚至在今生就能積累無量無邊的功德,可以往生淨土或者成就圓滿果位。

  

  我們經過仔細觀察或者分析發現:沒有什麼值得貪愛的,僅僅爲了得到她,爲了這麼點小事而付出一切,這是不值得的。所以,首先要明白這個真相,然後要斷除貪欲。

  

    子二(廣說)分二:一、無有享用欲妙之機會;二、與他罪相聯。

    醜一、無有享用欲妙之機會:

  雖然想跟她在一起享受安樂,但是不會有這個機會的。若是你跟她在一起或者成家了,就要爲了這個家,爲了所謂的生計,付出很多辛苦,哪有享用欲妙的機會?人就是這樣愚昧,當時想得都很美,但其結果偏偏是相反的,不會有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少無生財力,及長怎享樂?  

  財積壽漸近,衰老欲何爲?

  “少無生財力,及長怎享樂”:小時候沒有能力積累財富;長大成人的時候,爲結婚而花費很多錢,爲了生活要積累財富,哪有時間享受世間的安樂?

  

  “財積壽漸近,衰老欲何爲”:之後,一直爲了財産等辛苦奔波,待積累了財産的時候,人生將至盡頭。此時,人已經老了,生命差不多要結束了,欲妙有什麼用呢?根本無力享受。

  

  人的一生就是這樣,根本沒有享受欲妙的機會。小時候要上學,沒有享受欲妙的能力,也可以說沒有這個機會;年老的時候,已經衰老了,壽命快要結束了,這個時候也沒有能力。中年時代爲了成家立業而奔忙,沒有享受的時間、機會;等成家立業了,這個時候是享受欲妙、安樂最良好的時機,但是哪有時間啊?上有老,下有小,這是人最難、壓力最大的時候。人的一生就這樣過去了,在這個過程中造了很多惡業,來世可能還要墮落,遭受無窮無盡的痛苦。

    多欲卑下人,白日勞力竭,  

  夜歸精氣散,身如死屍眠。

  世上那些具有欲望的下劣之輩白天忙忙碌碌,疲憊不堪。晚上回到家中,疲勞的身體就像屍體一般睡臥下去,根本無法享受欲樂。

  

  比如,農民不種地不行,工人不幹活不行。這些人之所以天天這樣忙碌辛苦,就是爲了家庭,爲了孩子,爲了生存。晚上回到家中,已經累得不行了,一睡就像死了一樣,沒有享受欲樂、安樂的機會。

  

  以前想著兩個人可以在一起天天享受快樂似的,但是這樣忙碌,哪有在一起享受安樂的時間和機會啊?

    或需赴他鄉,長途曆辛勞,  

  雖欲會嬌妻,終年不相見。

  很多人爲了家而到別的地方去工作,長途跋涉,遠離自己的家鄉,被折磨得身心憔悴,苦不堪言。雖然想念嬌柔的妻子,卻常年不能相見,更何況說享受欲樂了。

  

  離開家鄉,離開自己心愛的人,他的心裏也非常痛苦。但是不離開不行啊,找不到工作,沒有辦法,身不由己。不是不想在一起,但是沒有辦法,只能日夜思念,這也是一種痛苦,自己只能承受,只能忍受。在一年,甚至好多年中,雙方都不能相見,也沒有享受欲妙,享受這種安樂的機會。

    醜二(與他罪相聯)分六:一、獲得身苦;二、阻礙解脫機會;叁、以比喻說明過患;四、空耗暇滿;五、無義痛苦;六、痛苦無法比擬。

    寅一、獲得身苦:

    或人爲謀利,因愚賣身訖,  

  然利猶未得,空隨業風去。

  原本想獲得更多的利益,但由于對方法一竅不通——沒有智慧,而爲了妻子、生計等販賣自己的身體,實際上並沒有從中獲利。只是隨著業風不由自主而去,今生來世都極爲痛苦。

  

  爲了心愛的人,爲了世間的財富等小小的利益,不顧一切,仁義道德也不要了,連自己的身心都出賣了,販賣自己的身體,販賣自己的靈魂。凡夫就是這樣,這樣做原本是爲了得到幸福、快樂的,但是所采取的方法都是煩惱的因,痛苦的因,所想和所行背道而馳。自己所做的殺生、偷盜、邪淫、坑蒙拐騙都是煩惱痛苦的因,所以你再怎樣努力,也不可能得到真實的利益,不可能有真正的快樂或幸福!

  

  爲了幸福、快樂而殺生、偷盜、邪淫、欺騙他人,這都是惡業。惡業是痛苦的因,怎麼能得到真實的利益呢?

  

  若是你真想健康長壽,就要斷除殺生,去愛護自他的生命,這樣才能健康長壽。若是想財富圓滿,就要斷除偷盜,做布施。若想家庭圓滿,夫妻和睦,就要斷除邪淫,受持戒律。若是真不想上當受騙,就要斷除妄語,說谛實語。有些人處處上當,處處受騙,活該!這都是自己造的業。

  

  世間的這些凡夫不懂這些,造下了殺盜淫妄等無窮無盡的惡業,不僅得不到真實的利益,還會隨著業風不由自主而去,今生來世都極爲痛苦。既然造惡業了,就會墮落,要遭受更多、更大、無邊無際的痛苦。

  

    或人自售身,任隨他指使,  

  妻妾縱臨産,荒郊樹下生。

  

  世間有些人爲了家庭,爲了生活,將自己的身體出賣給別人,變成了他人的奴仆、傭人,身不由己地受他人的控製,一點兒自由都沒有。別的就不用說了,即使是妻子臨産時,也不能去醫院,也不能在主人家生孩子,自己沒有家,就在外邊大樹下或者荒郊野處等隨處而生,飽嘗苦痛。

  

  他爲什麼會受到這樣的控製?也是因爲貪欲,也是爲了養家糊口。

  

    欲欺凡夫謂:求活謀生故,  

  慮喪赴疆場,爲利成傭奴。

  

  被欲望所欺惑的愚夫說:爲了生存,爲了生活,爲了家,爲了孩子,我必須要出去尋求生計,這樣才能養家糊口。現在世上的人都會這樣說。于是他們一邊擔憂送命,一邊赴往戰場。之所以去冒這樣的危險,也是爲了生存,爲了心愛的人,沒有別的。還有的人爲了謀取暫時的利益,去做他人的奴仆、傭人。他也不是自願的,但是沒有辦法。這都是由欲望造成的,就是爲了暫時的利益。

  

    爲欲或喪身,或豎利戈尖,  

  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燒。

  

  爲了世間的福報,爲了暫時的利益,這些具有欲望之人不顧一切。有的人身體被斬斷,有的人被穿在利戈尖端上,被短矛所刺,有的人被烈火焚燒,這些在世間都是隨處可見的。

  

  爲了錢財,爲了自己所謂的心愛的人,爲了暫時這些小小的利益,結果就是這樣。

  

    寅二、阻礙解脫機會:

  

  以貪欲去獲取世間的利益,這樣會障礙解脫。

  

    積護耗盡苦,應知財多禍,  

  貪金渙散人,脫苦遙無期。

  

  世人被積累、守護、耗盡財産的苦惱所害,爲此應當了知財産是無邊禍殃的根源,貪財散亂的人們無有從叁有痛苦中解脫的機會。

  

  “積護耗盡苦”:剛開始積累財富,中間保護財産,最後耗盡財産,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就像龍樹菩薩講的那樣,守財、積財、失財都是苦。

  

  積累財富的過程非常艱難、痛苦,沒那麼容易。

  

  即使真正賺到了錢,有財富了,也是痛苦的。擁有的財富越多,心裏就越貪著;越貪著,心裏的壓力越大。貪著本身就是種束縛,就是種壓力。若是不去貪著,真正達到那種黃金與牛糞等同的境界,就沒有壓力了,擁有再多的錢財也不會被束縛的。帝洛巴上師講過:相不會束縛你,執著才會束縛你。同樣,錢財不是壓力,執著、貪著才是壓力;錢財不是束縛,對錢財的這種貪著才是束縛。若是你沒有真正放下,沒有斷除對錢財的貪愛,它就是束縛,就是壓力。即使你真正有錢了,也不會有快樂和幸福,只有痛苦、煩惱。所以守護財富的過程也是痛苦的。

  

  你所執著的這個福報、財富最終是要舍棄的,要麼財富離開你,要麼你要離開財富,沒有別的選擇,二者都是痛苦的。

  

  無論是財富,還是世間的名利,若是你不貪著、貪戀,是不會束縛你的。你擁有的真正的福報會存在你的相續中,它是永遠不會失去的。真正修來的財富是自然的,沒有積財的苦,沒有守財的苦,也沒有失財的苦。

  

  對一個成就者來說,世間的財富就是灰,他通過利益衆生、修持佛法等把火點上了,灰自然就有了。他是要點火的,不是要灰的,但是灰自然就有了。他修持善法或者利益衆生了,世間的名利、財富自然就有,沒有辦法,躲也很難,躲不掉的。真的,好的因緣是可遇不可求的。真正的福報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所以沒有積財的痛苦,也沒有守財的痛苦。

  

  面對這些世間的福報,成就者就像玩遊戲一樣。在他的境界裏,黃金和牛糞等同,即使他擁有了叁界所有的財産,也不會有壓力。該來的來,該去的去,他不會執著的。他知道,該是自己的永遠是自己的,不該是自己的永遠不是…

《《入菩薩行論》講記(七十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