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八十七)▪P2

  ..續本文上一頁能做到。他們在感受地獄痛苦的時候,很難有做善事或積功德的機會,但是他們曾經也做過善事,也積累過功德;他們以後也會做善事、積功德,因爲他們以後也有從地獄中解脫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們偶爾也會做些善事,積累些功德。所以這都沒有什麼可贊歎的,也沒有什麼可貢高傲慢的。

  就算自己有一些小小的功德或福德,也要盡量隱藏,不讓他人知道。彼此都是普通凡夫,差不到哪去,都一樣。若是真正懂得佛理的人,不會宣揚自己的功德。他並非是克製或僞裝,不是裝模作樣給別人看,而是已經通達了這個道理,原本就沒有什麼可贊歎的,原本就沒有什麼可讓別人知道的。

  可以說,是叁界一切衆生都具備功德和福德,包括那些蒼蠅、蚊子等都具備。衆生以前都做過善事、功德,以後也會做的;以前有過功德和福德,以後也會有的。人生就是輪回中一個小小的片段而已,其他前前和後後的片段還多著呢!好事、壞事我們都做過,好人、壞人我們都做過。今生今世就是輪回長卷中小小的短片,所以別太認真、太執著。當你真正超越了,才算有那麼一點點本事,之前都一樣的。

  叁、攝義:

  往昔爲自利,所行盡害他,

  今爲他謀利,願害悉歸我。

  總而言之,往昔自己爲了自利,所作所爲皆是損害他衆的害行。之前“我”爲了自利,做的都是損害他衆的事情,傷害這些衆生。從今天開始,自己就要改變,爲了承辦他衆的利益,願一切損害都落到自己頭上。

  大家要這樣轉換:以前承辦自利,損害他衆;現在損害自己,承辦他利。一切損害都拿到自己頭上來,這樣才有真正的利他心,才有真正的菩提心。否則,自己舒舒服服的,僅在嘴上說說,這樣偶爾去做做,都沒有用,都是假的。

  莫令汝此身,猛現頑強相,

  令如初嫁媳,羞畏極謹慎。

  “莫令汝此身,猛現頑強相”:在他衆面前,不要讓自己的身體過于頑固不化,現出一副趾高氣揚的神態,而應該放下自我,再也不要自以爲是。

  我們在面對他衆,爲他衆做事情的時候,都沒有放下自我,都是“我”來幫助你做什麼、什麼……這個時候還是依我的想法、我的決定。不要這樣,這種態度要放下。

  “令如初嫁媳,羞畏極謹慎”:若能放下自我,你就沒有“我”了,沒有“我的”了。我們應當如同新媳婦的姿態,具有羞澀畏罪、謹慎約束、自重自愛等行爲。

  在他衆面前,在父母衆生面前,我們應當知道羞恥,要懂得知恩報恩。這些衆生都是我們宿世的父母,但由于自己無明愚癡,導致自己傷害過無數的父母衆生。自己就是大罪人,罪孽深重!因此要對自己的罪孽有畏懼感,像新媳婦(時間久了恐怕也不行)一樣很謙虛,小心翼翼,默默幹活兒,謹慎約束自己。

  我們這些凡夫在佛菩薩面前,在父母衆生面前都是罪人。若是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在他們面前只有羞愧,只有畏懼感。但是,我們現在爲他人做事的時候,或去利益他衆的時候,都是自以爲是:“我要怎麼怎麼……”這種想法、態度都是錯誤的。你不用這樣,如果你真的有功德,能利益他衆的時候,這些衆生自然就會恭敬你,服從你。

  子二(以行爲主宰心)分叁:一、以對治主宰;二、視爲所斷違品;叁、精通對治方便。

  醜一(以對治主宰)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寅一、略說:

  堅持利他行,切莫傷衆生,

  妄動應製止,逾矩當治罰。

  “堅持利他行,切莫傷衆生”:自己要堅持利他行,千萬不能有自私自利的想法、行爲。自己如此以對治法對治自己的心,不能去傷害他衆。

  “妄動應製止,逾矩當治罰”:一旦出現這種想利益自己的想法或者行爲,就要製止,用對治法懲罰它。

  前面講了很多對治法,當自己有自私心而想利益自己的時候,就要拿這些對治法來對治它,懲罰它,製止它,不讓它得逞。

   寅二、廣說:

  縱已如是誨,汝猶不行善,

  衆過終歸汝,唯當受治罰。

  盡管這般諄諄教誨,如果“心”仍舊屢教不改,不依此而行,那麼將來一切罪過都必將歸咎于你,到那時候你也只能甘願受罰而已。

  你要告訴自己的心識:“你要聽話。如果你不聽話,還一意孤行的話,將來就要感受懲罰,一切罪過都要由你自己承擔,沒有人代替。”你看今天我們爲了自己的家人,爲了自己的朋友,爲了這樣、那樣暫時的利益,其實都是爲了自己,做的都是自利的行爲,一點兒都不顧及將來要遭受這些罪惡的懲罰。這些罪惡的果報將來都是自己要承受的。將來誰要接受懲罰?是自己,沒有人代替。這些惡果都會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有必要嗎?還說這個傻、那個傻,這樣的人才是真的傻。難道這還不傻嗎?

  傻與不傻要有個標准。這些世間人都沒有標准,統統都是憑著自己的感覺,依自己的想法進行判斷。自己覺得對就是對,自己覺得錯就是錯;自己感覺好就說好,感覺不好就說不好。既然都是凡夫,他們的感覺能可靠嗎?他們的思想能正確嗎?一會兒感覺好,一會兒感覺不好,哪有可靠的?思想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不要說正見,甚至連邪見也很難有。

  我執有俱生我執和遍計我執。俱生我執都是天生的,凡夫都有。遍計我執則是通過觀察和分析後形成的見解,凡夫都很難有,那些外道才有遍計我執。它是一種錯誤的見解,雖然它是錯誤的,但也是一種見。若要破除、斷掉這種遍計我執,只有通過真正的智慧、觀察量才可以,但是很難。以前和現在都有很多種外道,不要說一生一世,在很多生生世世中,他們都沒有改變這些邪見。一般世人連遍計我執都沒有,就不用說有正見了。他們今天這樣說,明天又那樣說,今天感覺這個對,明天又感覺那個對,都沒有可靠的。包括有些所謂的科學家、哲學家都一樣,看著很有自信似的,今天這樣說或那樣說,但沒過幾天、幾個月就又推翻了這些說法。

  昔時受汝製,今日吾已覺,

  無論至何處,悉催汝傲慢。

  以前我不知道這些道理,都是聽我執、隨煩惱的。以前我認爲我執肯定是對的,也就隨著它了。但是,現在我覺悟了,再不會聽從我執的,再也不會隨煩惱了。我現在有對治力,有對治法了,無論何時何地,我都要看著我執和煩惱,一旦我執和貪、嗔、癡等煩惱出現,我就拿對治法來製服它、消滅它。就要這樣做!

  之前我不知道,我也沒有能力,但現在我明白了,佛菩薩已經告訴了我這些道理,並且將對治的方法也教給我了。既然我已經知道了道理,而且也掌握了對治的方法,你們休想跑掉,再沒有機會了!真的!應該這樣自問自答,應該這樣告訴自己。

  我們在觀修、思維的時候,一點精神也沒有,一點對治力也沒有,總犯困……不能這樣,要打起精神來。在那兒打坐修法時,跟自己對話,跟意識對話:“以前我不知道,現在我知道了;之前我沒有能力,現在我可有能力了。”“我執,你要聽話;煩惱,以前我聽你的,現在我不會聽你的,你不要出現在我眼前,否則你就完了,我會將你置于死地!”若能打起精神來,一個小時就如一瞬間:“啊!怎麼到時間了!”覺得時間不夠用。但是,我們現在坐一個小時都覺得久:“怎麼還不到時間啊!”在那兒不停地看表……我們都是這樣的,這樣修什麼時候才能成就啊?

  今當棄此念:尚享自權益。

  汝已售他人,莫哀應盡力。

  “這是我的權益,我應有自己的權益。”你先要放棄這個念頭!你沒有權利了,因爲你不是已經把自己供養給佛菩薩了嗎?不是已經把自己布施給衆生了嗎?你哪有自己的權益?沒有了!

  你現在就要放棄這種念頭!你是佛菩薩的,你是父母衆生的,所以你沒有自主權,你也沒有所謂自己的權益。你要打消這個念頭,放棄這個念頭!你就是佛菩薩利益衆生的工具,你就是衆生的奴仆!哪有什麼自主啊?哪有什麼自己的權益啊!

  你要對自己說:“我已將你出售給衆生了,現在你是衆生的了,所以你沒有自主權。你打消這個念頭,無有厭倦,竭盡全力利益其他衆生。”既然已經將你供養給佛菩薩了,你現在就是利益衆生的工具。工具就是幹活用的,就是承辦衆生利益用的,怎麼用是佛菩薩的事。既然已經將你布施給衆生了,現在你就是衆生的奴仆了,所以你要聽主人的,你沒有任何權益。

  醜二、視爲所斷違品:

  若吾稍放逸,未施汝于衆,

  則汝定將我,販與諸獄卒。

  你應該將自己給予衆生,謀求衆生的利益,這是你現在最好的選擇。若是你敢隨心所欲,放逸五毒,若是你自己不去給予衆生,不去做利益衆生的事情,我就要把你給予獄卒們,在地獄裏無數劫當中受苦,那時你就完了,真的是出脫無期!

  現在這可是個好機會啊,你應該聽話,去承辦衆生的利益,不要再隨心所欲,放逸五毒;你要聽話,去盡心盡力利益衆生。只有這樣,將來才可以解脫,可以圓滿。不然就把你交給獄卒們,我就不管了。若是到他們的手裏,你還能有好下場嗎?自己仔細想一想。真的!這都是事實啊!這些獄卒都是懲罰惡人的!若是你還這樣自私自利,還這樣傷害衆生、造作惡業,將來就由獄卒們來處理你,你沒有別的選擇!在無數劫當中,這些獄卒們在地獄裏玩弄你、懲罰你,你就完了。

  如是汝屢屢,棄我令久苦,

  今憶宿仇怨,摧汝自利心

  往昔曾經屢次將我送給獄卒們讓我受盡痛苦者,就是我執、自利!現在想起那些怨仇,依然憤恨難平!

  這個時候又要換角度:我以前也是無數次地落到獄卒們的手裏,他們讓我遭受了無窮無盡的痛苦,這都是誰幹的!這都是我執、自利幹的!它們讓我受盡了折磨,受盡了痛苦,它們才是我真正的怨敵、怨仇。所以,我要摧毀我執,摧毀自利心!

  由我執去自利,將來就要落到獄卒的手裏,要遭受懲罰!現在我明白了這個道理,一旦發現我執和利益自己的心,就要一一摧毀它們,甚至要去對治我執,從根上解決問題!大家要有這個決心,要明白什麼是禍害真正的根!

  醜叁(精通對治方便)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寅一、略說

  若汝欲自喜,不應自愛執,

  若汝欲自護,則當常護他。

  如果真想永遠喜悅、快樂,就千萬不要貪執自我,不要貪愛自己!若是還這樣貪愛自己,不會有真正的喜悅,也不會有真正的快樂。即使有,也是暫時的、假的!暫時的都是無常的,無常的都是假相。若是你真想永遠歡喜、快樂,就應該斷除這種喜愛自己的心,斷除貪愛自己。

  如果你真想保護自己,讓自己免遭痛苦和災難,就應該恒常愛護他衆。想保護自己,就要保護他人,處處爲別人著想。若是爲了保護自己而處處跟別人作對,處處跟別人鬥爭,那都是顛倒的!因果是不虛的,那樣做不能保護自己,只會給自己帶來痛苦和災難。這都是正確的方法,都是圓滿的訣竅啊!大家若是真想成就,真想解脫,就要這樣做,別無選擇!還懷疑什麼呀?

  我們現在是這種狀況:聽是聽到了,甚至也明白了一些道理,但還是腳踏兩只船,根本就沒有轉變。腳踏兩只船,一邊搞世間,一邊搞佛法;主要是搞自己的利益,順便去做一些利他的事……即使是這樣,也已經算是比較好的了,但是這也沒有多大意義!

  今年學習《入行論》,對我的啓發很大。現在我發現了,自己根本算不上是修行人,更不用說是成就者。對我這種人來說,修行真的太難了,成就真的太難了!有時候覺得自己還是有福報的,得到了人身,這是個大福報;雖然是末法時期,但我還遇到了佛法。但若是要談修行,談成就,真的太難了!所以,大家要好好反省反省,我們已經學修了這麼長時間,應該明白了什麼叫修行,怎樣才能成就,並非只隨便在表面上做一做、偶爾做一做就可以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八十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