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苦痛——苦中之妙義
【注,慚愧弟子演同從2011年末以來,追隨上常下善法師修學般舟法門,常得師父婆心教誨,深感般舟法門的殊勝與師父的大悲大願,把多次聞法的開示和心得整理成文,以利益大衆】
超越苦痛
願以此文供養般舟教法的傳薪者教授者上常下善恩師,以及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現在正在行持般舟、過去已行完般舟和未來將要行持般舟的所有般舟行者。
前言
長久以來,我們對于這個色身過于關注。執著這個“我”的存在,並因此産生了一系列“我的”“我所有的”等等分別執著。一切的色聲香味觸都是爲這個“我”服務,一切外在的擁有都是圍繞這個“我”運轉,爲這個“我”存在而存在。而般舟行持的第一步就是破除身執乃至我執。把此世界認爲的“不可能”變成“可能”。因此,在般舟行持的過程當中,需要經曆很多重考驗,諸如苦痛關、昏沈關、境界關等等。要想證得般舟叁昧,這些關是必須要過的。只有放下此世界所有的色聲香味觸,以及相應的色受想行識這些感受。才能真正的契入真如,證得叁昧。對于般舟行者來說,苦痛關是考驗的第一步。是行者對佛菩薩、對師父是否有足夠信心的一大考驗;是行者是否願意真心化解與冤親債主之間冤仇的試金石;是破除身見、身相最關鍵的一個步驟。
一、苦痛的成因
苦痛的種類分爲兩種,一種是身體的物理性疼痛,一種是心理感受到的疼痛。其實,究其根本,所有的苦痛都只是一種感受,只有空掉了心裏上的苦痛,才能真正突破苦痛關,一關過關關即過。
苦痛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首先苦痛是由因果決定的。相信因果包含幾個層次。一是深信因果,其對應的果報就往生來說就是上品下生,更深層次的信是笃信因果,其對應的果報是上品中生。而至爲究竟圓滿的信是什麼呢?那就是信入骨髓,其信沒有任何疑惑如毛發許,其信自然到與生俱來,自然到穿衣吃飯,自然到相信每天吃幾粒米、幾片菜葉都是由因果決定的這樣絕對的、決定的、絕頂的信。因爲對因果的信入骨髓,就可以真正的一切隨緣、一切當下、一切無想、一切自在、一切無念,而念頭不起在表意上就是無生法忍。當然這種不起念頭必須建立在真空妙有的基礎上,否則的話即爲頑空。如此信因果便是甚大修行,便能至心接受一切考驗,于任何感受任何境界現前時都能如如不動,便得如來大定。這是度過苦痛關的心法要略。
其次,般舟和苦痛的關系是什麼呢?
我們已經明白了苦痛的成因是由因果決定的,而因果報應有兩個層次:其一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因果報應,就是世人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有因必有果、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宇宙萬有因果律。這是一種對應的、對立的關系。這是從相上去觀察的一種“果”地上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另一種是因果不昧:何爲因果不昧?我們知道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有因的種子必然會産生果的果報,其因心雖同,果卻存異。例如當我們和冤親債主之間産生各種各樣的冤仇債恨的時候,因果就産生了。但其報複的我們的程度、時間、形式卻有所不同。其因果報應的程度可以藉由修行的功德力而重罪輕報、輕罪不報甚至直接化解。這是在“因”上的一種超越。
爲什麼在般舟行持中會産生苦痛?這種苦痛甚至會是空前的,超越了我們以往承受的所有苦痛。
前面我們已經談到了冤親債主的報複問題。衆所周知,般舟法門是可以直接現身見佛、當生成就的大法,是超度冤親債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們無始劫以來傷害過的無數的衆生,此時他們會變本加厲的把所有冤仇債恨宣泄出來,這是他們集中討債、集中報仇的過程。因此必然會産生巨大的苦痛,這是冤親債主在考驗我們是不是真心忏悔、真心想超拔他們。我們只有至誠接受、克誠發露至心忏悔、至誠感恩,至心回向給他們才能化解他們內心的怨憤。
其次,行持般舟法門要破除身見,就要真正的舍身忘我,要把全身心投入到般舟的大熔爐中重新鍛造,我們的身體必然也會藉此經曆一個再造過程也就是色身的轉化過程。在打通身體氣脈、經絡的時候,會出現各種苦痛的狀況。當這個再造的過程完成後,身體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和提高,其健康程度、精力狀況會好過我們最旺盛時候的百倍或者更多,有些人甚至可以初步證得清虛之身。因此這個過程必然要經曆各式各樣的考驗。正如荊棘鳥的愛情絕唱必然經曆荊棘穿身而過的痛楚;正如蒼鷹重新翺翔天際必須要經過刮骨錐心的斷吻換爪的再造過程;正如鳳凰涅槃必須浴火方能重生一樣,其重新鍛造、重新改造、重新打造的過程是痛苦的。這種痛苦甚至要經曆萬死萬生,有一種清高的絕世的絕塵的美。
所以苦痛關是每一個般舟行人必須要突破的關口,任何繞道的行爲都是不明智的。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般舟行人要從中領略苦痛的真實妙義,苦痛的實相。苦痛是受,破除受魔就是破除身見身相的第一步。
二、般舟法門與消業
我們已經知道,在般舟行持當中産生苦痛是由因果決定的業障産生,是由冤親債主的報複導致。而因果産生後已經形成盡虛空遍法界的信息,是不可能消滅消失的。所以其果我們必須要承擔,而因爲行持般舟的原因,我們由因果報應的層面轉到了因果不昧的層次,也就是藉由佛力、般舟的功德力、般舟聖衆的加持力將因果報應的果報減到最少程度,是提前排雷的過程。
般舟行法實際上就是一場苦肉計,行持般舟就是來吃苦,來找不自在的。雖然其承擔的苦痛看似強大不能忍受,但實際上這是般舟聖衆幫我們提前排除了隱患,是重罪輕報的過程;是一切諸佛一切菩薩爲我分擔,一切天龍八部、四大天王、忉利天王、大梵天王爲我護持;大大減輕消業的負擔;所謂重罪輕報,微報是也。這個時候自己100公斤的擔子其實是挑了1000公斤;而且如果這個時候不來消化這100公斤,未來至少要消化1000公斤不說,還沒有任何功德;沒有任何功德不說,還可能讓自己染著于企求于消業,而誤入歧途,廣造新業。
同時,這是由你自己現在提前的、主動的選擇和擔當,雖然忍受了身體上的苦,卻提前現業了業,吃苦了苦的過程。所以我們要坦然的接受這苦痛。對于疾病纏身的人,更應該歡喜接受苦痛,身體是個寶啥病都能好,你想想,身體內的毒素和疾病是藉由般舟之力發出來好呢,還是讓它繼續窖藏在身體內部直到有一天爆發好呢?要知道坦然接受苦痛本身就是坦然接受冤親債主的報複,就是用真誠忏悔的心來祈求冤親債主的諒解。當你用自己的苦痛換取了冤親債主的超拔、解脫時,一切病苦都會不藥而愈!苦痛是良藥,有真甘露味啊!所以這苦痛是般舟不可思議的消業效果的真實體現。
叁、苦痛的實相
我們無始以來,一直回避苦,討厭苦。其實苦于我們有大功德,而且是大功德聚。蓮花以汙泥爲母,汙泥是蓮花之母,其功德可謂至矣。苦可以成就人,造就人,從來沒有說樂成就人;逆境從來出英雄,沒有哪個英雄從順境而出;苦(逆)其實恰恰是成就之母,人們常常因爲不喜歡苦受,而連成就之母也不要了。
如果說你的心是一把刀,必須于此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苦海中磨煉,才有出息;難道能于甜中蜜中樂中放逸中縱欲中磨出寶劍嗎?
如果說你是一個英雄丈夫但一遇五濁惡世,一遇種種苦就歇菜,就沒脾氣,就大泄氣,就大歎息,就大關自己禁閉,甚至就發脾氣,就怨天憂人,就抱怨不公,就喊受不了;你感覺這是真正的英雄丈夫所爲?或者你見過的你心中所神聖的是這樣的英雄丈夫?
何謂英雄丈夫的實相?苦中精進者、苦中振奮者、苦中不退者、苦中成就者是,樂于苦中陶冶者是。回避抱怨泄氣難過者一定不是,于苦中無奈歇菜者肯定不是。
洞悉苦的實相,銘記苦的恩德,于苦能樂受甘受善受,于樂中能不放逸,超越苦樂,于苦樂無生,得無生法忍,究竟菩提。如果明得此意,得苦中甘露,應該是真摩尼寶珠,則何處不是妙境,何時不起妙用,何事不得妙定,此生此世要不自在,不解脫,不法喜充滿,不往生也難。此生此世還有何事值得較量?還有何煩惱悲傷值得牽挂?
其實苦的本質除了心裏的苦受之外,對我們只有造就之恩,成就之德;一個人如果能夠從念頭深處樂苦,甘願受苦,不加選擇不加思考不加計量于一切苦中精進前行,于苦中善得甚深法味,才算不負苦的恩德啊。
苦既是一種受,其本質即是空,苦與不苦的概念也沒有,苦好與不好也沒關系,苦也好樂也好也無分別。照見苦空,即是受空;五蘊如是。即謂照見五蘊皆空,心無挂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即謂大寂滅處,大安定處,大自在處,即謂般若波羅蜜多。“有覺覺痛無痛痛覺”,當我們的心裏真正沒有苦沒有痛的時候,就是“心亡罪滅兩俱空”的時候;當我們心裏真的樂苦,甘願苦,怕不苦的時候,就是成就金剛那羅延身的時候,就是成就無生法忍的時候。
四、度一切苦厄的心法
信爲無上菩提本,圓成一切諸善根。《佛說般舟叁昧經》上講要常立大信,信本身就是甚大修行,前面我們也已經分析過信的幾種層次。只有我們堅定不移的樹立了信,才是一切修法的根本基礎。因此信一聲至誠的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信因果、信般舟叁昧的功德力、信般舟聖衆加持力、信師父能夠讓我們順利度過一切關口。這種信越堅固,就越能夠順利過關。
我們大部分人在面對苦痛的時候,都是在回避它、和它鬥爭,而不是用柔和的、平靜的、坦然的、坦蕩的心去接受它、消融它。面對苦痛的這種鬥爭心,就是和冤親債主的戰鬥心,會使戰爭不斷升級,苦痛就會不斷相續。只有我們至誠接受了這苦痛,心安定下來,用柔軟心、消融心、感恩心、恭敬心、歡喜心、至誠心…
《超越苦痛——苦中之妙義(修學般舟叁昧念佛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