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物的顔色而顯現。這些光明能變現種種稀奇之事。這一切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作。
林樹行間寶階道 一一界上樓相間
重重羅網奏天樂 供養無邊樓內人
七寶林樹,行與行之間,有七寶合成的臺階、道路。沿著臺階、道路走去,只見一個又一個的區域。這些區域裏有一座座的七寶樓閣,相互間錯。這些寶樓有一重一重的羅網覆蓋在上面。風吹鈴響,奏著天樂,供養著寶樓裏無邊的天人。
般舟叁昧樂 形枯命斷佛前期
往生淨土是如此的安樂,所以我這一生形枯命斷,到壽命終了時,我唯一的願望就是生在佛前。
忽爾思量彼快樂 人人有份不須疑
忽爾思量起這些淨土的快樂,實際上人人有份,不必要懷疑。怙主阿彌陀佛就是爲我們衆生建立起如此勝妙的國土,只要有信願就都有份。
般舟贊講記(五)
丁叁、叁聖像觀分叁:一、主尊像觀 二、二聖像觀 叁、叁尊海會
戊一、主尊像觀分叁:一、花座莊嚴 二、佛身永利 叁、傾心常念
己一、花座莊嚴
金剛無漏莊嚴地 明明相照超千日
淨土的地是金剛地,是無漏莊嚴地。“金剛”指堅不可壞;“無漏”指非煩惱業力所成;“莊嚴”指寶地具足光、色等的無量功德。這樣的地是無漏心所成,不是惑業所作。此方的地有隆起、有塌陷、有變異,是苦的體性,因爲它是由煩惱業力所作。而極樂淨土的地是金剛寶地,它是無漏心所現,因此具足無量莊嚴。
從寶地中發出的光明,此處的地、彼處的地都發出光明,互相照耀,超過千日的光輝。
彌陀願力莊嚴地 作一蓮華大寶王
葉葉相重八萬四 一葉摩尼百千億
一一摩尼光千色 上照虛空變成蓋
這是講阿彌陀佛所坐的蓮花臺的莊嚴。以彌陀願力莊嚴的寶地上,有一朵蓮花大寶王。這朵蓮花大寶王,一葉一葉有八萬四千花瓣。花葉和花葉之間,有百千億摩尼珠作爲嚴飾,每顆摩尼珠發出千種色彩的光。這些光上照在虛空中,成爲光的寶蓋,光又下照到下面的寶地上。
八萬金剛臺上布 真珠寶網覆華籠
四幢承幔垂絞絡 獨顯真金功德身
佛坐的大蓮花臺上,有八萬金剛寶排布在臺上,而且有妙真珠寶織成的寶網覆蓋在花籠上。
花臺上有四根圓形寶幢,像百千億須彌山一樣高廣。從四根寶幢上垂下寶幔,像夜摩天的寶幔一樣莊嚴,垂下的寶幔裏都是真珠。就從這蓮花臺上顯出阿彌陀佛紫磨真金色、功德無量的色身。
己二、佛身永利
一坐華臺未曾動 徹窮後際度衆生
佛一坐在花臺上示現爲極樂教主,從此就安住在法界中不動,在不動的同時化現無量無數的色身,盡未來際,普度衆生。
己叁、傾心常念
普勸衆生常憶念 行住坐臥令心見
阿彌陀佛是衆生的怙主。普勸大家常念阿彌陀佛,無論行、住、坐、臥,都讓心觀見阿彌陀佛。觀不出,就心裏隨念佛。
佛身圓滿無背相 十方來人皆對面
俱願傾心相續念 即現有緣心眼前
得見淨土希奇事 皆是佛力遙加備
阿彌陀佛的圓滿色身沒有背對衆生的相,十方來的人都和佛面對面。普願大家傾注心力,相續不斷地念佛,佛就現在每個有緣人的心前。能見到淨土的稀奇之事,都是佛以願力冥冥中加被的結果。
戊二、二聖像觀
觀音勢至雙華坐 一一莊嚴亦如佛
四幢寶幔皆相似 寶羅寶網無殊異
在阿彌陀佛的左邊和右邊,有觀音、勢至兩大菩薩坐在左右兩朵蓮花上,不論蓮花、花臺,還是身相,每種莊嚴也如佛一樣。觀音和勢至菩薩所坐的蓮花臺,四根寶幢和寶幔都跟佛相似,寶網、寶羅也沒有差異。
戊叁、叁尊海會
叁華獨迥超衆座 叁身對坐最爲尊
本國他方菩薩衆 一切時中圍繞贊
如此大海塵沙會 衆生生者入其中
西方叁聖所坐的蓮花座,遠超大衆的蓮花座,阿彌陀佛和觀音、勢至叁身對坐,最爲尊貴,成爲淨土大衆共同皈依的聖境。
以西方叁聖爲皈依境,極樂本國以及他方的菩薩衆,一切時圍繞著西方叁聖,稱贊、頂禮、供養。衆生一往生就入到了這樣如大海、如塵沙般的菩薩海會中。
丁四、結勸專行
非是口言即生彼 會是專行不惜身
不是單憑口說就能往生,應當專一地修淨土行,不惜身命。
丙十、極樂圖卷十分四:一、本國聖景 二、他方神遊 叁、免難謝恩 四、稱名忏悔
丁一、本國聖景
寶樓重疊非人造 寶幢樹林亦皆然
佛國的寶樓重重疊疊無數億,沒有一座是人工造的。這裏沒有造樓的作者,而是佛的大慈悲、大願力自然化現。不但是寶樓,寶幢、寶林等萬物都是如此,唯是佛的神力所現。
池渠四岸皆充遍 微風暫觸奏天樂
法響灌心毛孔入 即悟恒沙叁昧門
佛國的寶池,東南西北四面岸上,遍滿了樹林、寶幢等等。微風觸到樹上的枝條,觸到樓上的鈴铛等,就奏起天樂,都是微妙的自然之樂!這種法音一響,就灌到聖衆心中,從身體的毛孔進入,當時就悟得恒河沙數的叁摩地門。
一一渠中華遍滿 或開或合人無數
或坐或立相招喚 競取香華相供養
或語或笑身心樂 即憶閻浮同行人
各發誓願遙加備 專住莫退盡須來
一到即受清虛樂 清虛即是涅槃因
在極樂世界走動時,能看到一條一條的水道裏遍滿了蓮花。這些蓮花,有些開敷,有些閉合。水渠裏有不計其數的人,有的坐著,有的站著,彼此互相招呼,都在拿香花互相供養。還有的在談話,在歡笑,身心喜樂無比……
在這時候,就會想起以前地球上的同行道友。想到以前跟自己同行的人,就各自發願,遠遠加被在娑婆世界的人,讓他們專心安住不要退心,都要來西方淨土。一到淨土就享受清虛之樂。就是蓮花化生,脫離生老病死等的苦惱,再沒有障難、濁穢,享受的是清虛之樂。這個清虛就是涅槃之因,因爲清虛就不生煩惱,因爲清虛就不起染汙念,所以是涅槃的因。
表知我心相憶念 各留半座與來人
這些極樂聖賢不忘過去同行道友的情義,爲表明自己的心還記得道友,就各自留蓮花座的半座給將來往生的人。
丁二、他方神遊分二:一、同遊法界 二、還歸安養
戊一、同遊法界
同學相隨遊法界 法界即是如來國
一一佛國恒沙會 分身聽法修供養
得蒙諸佛慈光照 摩頂授記入無余
極樂的同學一起作伴遍遊法界。法界是什麼?法界就是如來國,如來的心遍法界。就這樣,在無邊無際的法界中,自在地遊曆,經過一個又一個佛國。每一尊佛出世,都有恒河沙數的眷屬圍繞,作爲法會。這些聖衆就分身到一個個法會中聽經聞法,在佛菩薩前廣修供養。
所以,生西方就是生十方,可以遍遊十方佛國。在十方佛國的法會中聽法,就得到諸佛的慈光照觸,然後摩頂授記:“當來什麼時候成佛?成佛的刹土如何?名號如何?眷屬如何?”等等。“入無余”就是入無余涅槃,也就是永斷分段、變易兩種生死而成就佛果。
意樂他方住即住 須欲歸還即歸還
若住若還皆得益 本國他方亦無二
悉是涅槃平等法 諸佛智慧亦同然
這時候是一切無礙,歡喜在他方住,就在他方住;想回本國,就回本國。不管住在他方,還是返回本國,都得到利益。其實,本國、他方也都不二,都是涅槃平等法,十方諸佛也都佛佛道同,法身平等,十力、四無畏等也平等。
般舟叁昧樂 到處盡是法王家
般舟叁昧樂!這時十方法界都在心中,都是法王佛陀的家。或者說,一切都在自己真心中,沒有一處不是自己的家。
戊二、還歸安養分五:一、功成歸國 二、聖衆相迎 叁、禮佛供贊 四、放光授記 五、慶得妙法
己一、功成歸國
曆事已記還安樂 證得無量陀羅尼
與諸菩薩塵沙衆 遍滿虛空來供養
或散衣華變成蓋 或奏音樂變成雲
變現幢幡無億數 一食之間到安樂
聖衆到十方去承事諸佛,得到成佛的授記之後,就返回極樂本國。他們證得無量陀羅尼門,和他方恒河沙數的菩薩遍滿虛空行持供養。或者在空中散衣散花,衣服和妙花變成了寶蓋;或者奏起音樂,音樂在虛空中變成了雲,變現無數億的幢幡,飄飄而來。一食之間,就返回了極樂世界。
己二、聖衆相迎
安樂衆聖遙相見 知是他方同行人
各起持華迎供養 即引直入彌陀會
那邊來自十方的菩薩衆就要降臨極樂世界,這邊極樂國土的聖衆遠遠見到他方修菩提行的人。聖衆們個個站起,手持香花,迎接供養。然後帶著他方聖衆,直接進入阿彌陀佛的法會。
己叁、禮佛供贊
他方菩薩同禮佛 持華圍繞百千匝
或散香華奏天樂 複現神變滿虛空
光光相照供養佛 異口同音贊極樂
他方來訪的菩薩一同頂禮阿彌陀佛的雙足,持著香花繞佛百匝千匝,或在虛空中散香、散花、演奏美妙的音樂,又顯現種種神變,充滿虛空。聖衆的色身發出光明,光與光互相照耀,以光明來供養阿彌陀佛,異口同音地稱贊極樂世界的功德。
己四、放光授記
彌陀應時動身相 身光遍照十方國
所放神光色無盡 回光還照彌陀會
聖衆向著阿彌陀佛頂禮、供養、贊歎,阿彌陀佛非常歡喜,應時就從身體中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無央數的國土,所放出的光明中有無盡的妙色。佛光普照了十方之後,光明又返回,照到極樂國土阿彌陀佛的法會上。
照訖光從頂上入 大衆同知授記光
收光未盡彌陀笑 普告大衆專心聽
我今授汝菩提記 不久當盡來成佛
光明照完,就收回來從佛的頂上融入。大衆都知道這是授菩提記的光明。光明還沒有收盡的時候,阿彌陀佛舒顔微笑,普告大衆:你們谛聽!現在我授你們成佛的菩提記,不久你們都成佛!
己五、慶得妙法
本住他方化生衆 慶得難遭希有…
《般舟贊講記(益西彭措)》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