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6-1▪P6

  ..續本文上一頁花之內。經于六劫,蓮花乃敷。觀世音、大勢至,以梵音聲,安慰彼人,爲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地獄猛火,化爲清涼風,吹諸天花。花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花之內。經于六劫,蓮花乃敷。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梵音聲,安慰彼人,比如念“嗡嘛呢叭咪吽”,就是梵音,對方聽不懂,但是有加持力。因爲他太愚癡了,沒辦法,只好靠梵音了。爲說大乘甚深經典,聞此法已,應時即發無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下品下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衆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曆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爲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下品下生者,或有衆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曆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爲說妙法,教令念佛。但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念不出來了,沒辦法念。心中不能觀佛故,不能觀察善法,不能觀察菩提心,怎麼辦呢?教彼念佛,就是念一切善法的意思。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于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爲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就告訴他,如果你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至心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十念。稱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色蓮花,猶如日輪,就像我們初觀的日輪一樣,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就往生極樂世界,于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這個往生怎麼去的?是稱念阿彌陀佛的十念,就是這十個善念,證明善念很重要。蓮花方開,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大悲音聲,爲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就像我們前面的觀察一樣。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往生想,名第十六觀。

  這九品裏面,下六品都是講善法往生,沒有講惡法往生。雖然有惡法,但是是除罪往生。所以從頭到尾沒有講一個惡法往生。《無量壽經》裏面也沒有講惡法往生:聞阿彌陀佛者,信阿彌陀佛者,此人爲善道中來;信阿彌陀佛者,此人因地有大智慧故;信阿彌陀佛者,此人因地爲天道中來。從來沒講過什麼信阿彌陀佛的人是惡人,沒有講過這樣的話!所以外面很多人認爲淨土法門是惡人信的,我們這些人是惡人,不是這樣的,是以善法而往生。爲什麼以善法而往生呢?因爲一切衆生皆有佛性,每個衆生都有善根,也就是每個衆生都有往生的機會。但是呢,我們聞到阿彌陀佛非常慶幸了,到臨命終時聞到阿彌陀佛也是值得慶幸的。總的來說是以善往生,一定要以善來往生的。從前面來講都是以善法而往生,後面才講聞阿彌陀佛或者念阿彌陀佛,下品往生才講念南無阿彌陀佛。上品跟中品都沒有講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發至誠心、深心和回向發願心,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把阿彌陀佛的光明力顯現在我們生活之中。所以上品、中品跟下品,都是善念往生,念阿彌陀佛也是一個善念。這個善念爲什麼能往生?因爲這個善念的根,是阿彌陀佛所攝的。你具足此善故,就能往生。但是彼人不知道,所以落到下品。如果到臨命終時一刹那時間,明了此善根即佛故,刹那時間可能上品往生了。所以下品也可以到上品往生,中品也能到上品往生,上品也是在上品往生,也就是說,究竟一品往生。就是《無量壽經》的叁輩往生具足了。如果你這一念善根你不具足,那就麻煩了。

  “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叁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說是語時,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廣長,廣是遍十方的意思,長代表真實的意思,廣長舌相就代表說法真實,並且呢,得見佛身,及二菩薩,看到阿彌陀佛在你頭頂上面,觀音勢至在兩邊,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豁然大悟。悟了什麼?下品、上品皆是一佛心故!下品惡業凡夫這一念善根,上至于初觀之時,這全部的體就是廣長舌相,就是阿彌陀佛的真實身、真實心。逮無生忍,心忍十八願;生忍十九願;無生法忍二十願。心忍,無我故;生忍,法界平等故,功德具足故;無生法忍就是大悲心故,無我的大悲心具足了。所以得叁忍就是叁願現前。爲什麼聞說阿彌陀佛即得不退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聞到阿彌陀佛就得到阿彌陀佛的功德,得到阿彌陀佛的心,得到阿彌陀佛的大悲心,是故無生法忍具足,就沒有我了。所以五百宮女都開悟了,開悟之後就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願生彼國,就沒有另外的願望了,只有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了。而一發心已,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爲什麼呢?從上,至誠心、深心和回向發願心,上是會于體,下是會于相,此相此體都在至誠心、深心和回向發願心裏面,都在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裏面,也就是她們悟無生法忍之時。所以信了,發願了,釋迦牟尼佛就悉記,皆當往生。給她們的授記,就是給我們今天的授記。生彼國已,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獲得諸佛現前叁昧。無量諸天,皆發無上道心。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雲何受持?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汝當受持,無令忘失。行此叁昧者,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爲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雲何受持?佛告阿難: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清淨的除去一切業障,以阿彌陀佛的大光明相,以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的大光明相,以阿彌陀佛的身相光明,以阿彌陀佛的一切色相光明,以阿彌陀佛的善根光明,滅除衆生一切罪,是名淨除業障。叁種方法都可以滅除業障,生諸佛前。汝當受持,無令忘失。行此叁昧者,就是你從頭到尾的觀,這樣觀察,現身得見無量壽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聞佛名、二菩薩名,除無量劫生死之罪,何況憶念。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花。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爲其勝友。就是說,你這樣的觀察這兩個大菩薩,能除去無量劫生死之罪。你憶念佛的時候就是人中分陀利花,就像火中生蓮花一樣,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站在你兩邊,十方諸佛在你頭頂上面,你常常會得到大吉祥,大安心,大自在。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你坐,是坐在道場上面,利益衆生,生諸佛家,廣做佛事。你們今天在做一些佛事而已,在家裏帶兒子帶孫子都是在做佛事,當生諸佛前。佛又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就是持《觀無量壽經》,持《觀無量壽經》就是持無量壽佛名。這句話太重要了!怎麼持這部《觀無量壽經》呢?但念“南無阿彌陀佛”!我把這部經典講完以後,你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就已經觀察到了,非常快。爲什麼呢?從觀日,一直到我們現在這個體,現在的一切善法,都在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上面。所以呢,從此以後,大千世界、聖人凡人、善者惡者、一切善根、乃至于衆生的本性、乃至于坐火車走路,都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到最終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這樣的圓滿了!到最後面太簡單了,一句阿彌陀佛已經圓滿一切法!我們今天得到這部經典,簡單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把裏面的甚深秘意、廣意、善意,全部顯現出來。

  “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爾時世尊,足步虛空,還耆阇崛山。爾時阿難,廣爲大衆,說如上事。無量諸天、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佛說此語時,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及韋提希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這裏沒講什麼依教奉行,而是講皆大歡喜。爲什麼皆大歡喜?得諸佛現前叁昧故,得叁法忍故,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故!現量上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現量上得叁法忍故,現量上得諸佛現前叁昧故!所以皆大歡喜。“爾時世尊,足步虛空”,佛所作皆辦,騰空而去。別的經典都沒有講從空而去,只有在這裏,佛陀宣說了這個偉大的誓言,告訴我們“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威力、神力、悲力、善力,都在我們心中顯現出來。釋迦牟尼佛足步虛空,還耆阇崛山。阿難廣爲大衆說如上事,無量諸天、龍、夜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也是皆大歡喜,沒有什麼依教奉行,皆大歡喜。因爲此事已了,禮佛而退。

  南無阿彌陀佛!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6-1》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