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開示九▪P2

  ..續本文上一頁牽著我的手,也是常福,他是一個人絕對不是二個人,所以諸佛是以衆生心顯,阿彌陀佛是果,諸佛爲因,諸佛在十法界代表衆生的心,代表衆生的遍法界的,極樂世界是代表佛陀的果,它是因果同時,所以呢,你聽到諸佛就是在此阿彌陀佛。

  那我問你,現在你看到阿彌陀佛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認爲是阿彌陀佛,其實這是阿彌陀佛的化佛,因爲這是他的化身,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不是這個樣子的,阿彌陀佛化身遍十方世界,那個叫叁十二應身。那麼說第二十一願,行菩薩道的時候,有一個叁十二應身相,阿彌陀佛是無極之體,虛無之身,虛無是遍法界的,是空性的,而無極是一念,是體上面來說。所以無極之體,虛無之身,阿彌陀佛是法界身,不是這樣的身體,所以一般塑阿彌陀佛是不好塑造的,我們再塑也是化身佛,因爲西方極樂世界不可思議境界,你能塑的出來嗎。所以這麼多年,都沒有人敢塑阿彌陀佛大像,幾千年都沒有人,我們塑的像都是化佛,東林寺塑的那個大佛也屬于化佛,他不是真正阿彌陀佛的報身佛,他是由我們衆生念頭裏出來的,他是可思可議的。但是阿彌陀佛是不可思議法,不可思議怎麼塑呢,你塑就不有思議了嗎。但是我問你,你見到的這個阿彌陀佛,這個化身佛,即聞諸佛名者,你聞了這個阿彌陀佛,無量壽爲無量個啊,東方也有無量壽佛,西方也有無量壽佛,有很多的名字也叫無量壽佛,是不是,也就是說,十方諸佛的化佛皆是阿彌陀佛所變現出來的,化身,叫化身佛。

  先講“聞是經受持者”在前,再講“即聞諸佛名者”在後,所以呢,如果聞諸佛名字在前,那就有問題了,爲什麼呢,因爲先有諸佛之名,再有受持,那就顛倒了。但是如果你通達理也不成問題,所以聞經受持者即聞諸佛名者,一個是十方諸佛,一個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十方諸佛。但是呢,是你就執事,你已經明了理了,事自然就明了,如果你知道事,不一定能明了理,你知道般若智慧,依你因地上面看這個佛像,你不能代表你已經見到阿彌陀佛,你必須先見阿彌陀佛,先聞到西方極樂世界,然後再持名,才有這個名,才有十方諸佛,那麼這樣呢,就不會迷。

  過去講啊,先入爲主,哪個先入,哪個爲主,就像皈依叁寶一樣,你帶著你孩子去皈依,你皈依一個搞經忏賺錢,搞寺廟,一天到晚搞名利的人,你皈依他,他就先到你孩子心裏去了,好,他依他爲師,爲父母,後來我們講,他聽不進去了,所以皈依的時候,他先進入到他的心裏去了,後來我們就沒辦法跟他講,這個先入爲主很重要,知道吧,那麼說,我們首先把阿彌陀佛展現出來,然後呢再講十方諸佛是很容易的。如果你碰到,有的修禅,因爲他先入爲主,後來我們講阿彌陀佛就講不進去了,很多人都這樣,很多人念地藏經,你跟他怎麼講阿彌陀佛,怎麼講都沒有用,因爲他首先接觸的就是這個,這是他的因緣,怎麼改變都改變不了,先入爲主,拜一個師父拜錯了,就沒辦法改變了,很多人拜了一個師父就不跟我們接觸了,聽了兩遍就不想聽了,回家去就跟師父比賽,我師父講的好,你師父講的什麼樣啊,中國人好面子,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不管自己的師父怎麼樣都不會說自己師父不好,中國人好面子,我拜的師父就是天下第一,然後呢,就是師父不好,也不能說,要贊美,我師父怎麼怎麼好,你師父怎麼怎麼樣,到我師父那去,到那去幹什麼呢,你家裏兒子好嗎,講講,講了一大堆,啊,這個師父真的好慈悲,關心我的兒子,關心我的丈夫,關心我的家裏人,關心一大堆,關心完了以後,覺得這個師父很慈悲,而最後呢,覺得常福是從來沒有關心過我的家裏人的事情,從來沒給我打個電話。而這個師父今天發個信息,明天發給信息,呀,這個師父真好,天天對我這麼好,你看常福從來不給我發信息。

  好,你就給表面的現象給騙了,後來再也不學佛了,很可怕,但我們不能去誹謗別人啊,我意思是告訴你們,皈依師是皈依師,學法師是學法師,依止師是依止師,受戒師是受戒師,你受戒就有受戒師,剃度就有剃度師,你皈依的師父是絕對不可以誹謗,但應該還要學法,不能皈依就這樣算了,知道吧。明天就會講五個師父,皈依,剃度,依止,羯磨,出家,這個都是師父,知道嗎,這個師父,按照規定來講受戒師是你因地上最尊貴的師父,學法的師父是你成佛的師父,依止師父是你安住的師父,你生活中煩惱看某一個人可以依止,哪個老和尚看上去很慈悲啊,看到他就像看到父親一樣,看到他,我就想修行了,看到這個法師很會講法,你像我很會講法,可以依止,你可以依止這個師父,你覺得師父講的法,可以跟師父學法。皈依師,他是我的父母,引進佛門,應當是一樣的,是這樣的皈依,知道吧,不是在一個師父身上,死了。但是現在呢,往往在家人有情,往往感動的,注重了情,而不注重法,依情不依法,這是非常危險的,這裏講,就是說要依止于法。

  如果你要聞到阿彌陀佛,一點問題都沒有了,世間所有問題都解決了,爲什麼呢,世間所有東西都不可信。誰可信,你的佛性可以信,所有的諸佛講的是別法,講的法門都不一樣,我們可以把它放下來,但是我們自性的法要學,阿彌陀佛,你信阿彌陀佛信准了,一切善法從此中生,你看到法事,一切從阿彌陀佛生,你看哪個不是阿彌陀佛呢,你看哪個衆生的善根不是阿彌陀佛呢,所以呢看一切法都是阿彌陀佛,看到一切衆生的善根都是阿彌陀佛,看一切諸佛都從阿彌陀佛出。是見諸佛,見菩薩,見解脫者,見一切法師,見一切善知識,包括我們人類衆生一切的善法,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一切衆生的生命佛性都是阿彌陀佛,所以呢你的是非就沒有了,只要依法,我們講的要依法,所以呢,聞是經受持者爲阿彌陀佛,即聞諸佛名者,即爲十方諸佛。阿彌陀佛爲果生到諸佛爲因,阿彌陀佛他爲理,十方諸佛爲事,阿彌陀佛爲他,十方諸佛爲自,我們的心爲自,所以自他,因果,理事,理事圓融,自他不二,因果同時,記住啊,那麼這句話就是解釋這個意思。

  “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這裏,你看,“皆爲一切諸佛所護念”,因爲諸佛護念,是八地菩薩所護念,只有阿彌陀佛這部經典是不可思議的,聞到這部經典即不退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個經典還有個奇妙的地方,它會護持所有的經典,爲什麼呢,你看,“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前面講“聞是經者即聞諸佛名者”,你聞諸佛講的法是不是就會退轉了?它也不退轉,你比方說,聞到《大悲咒》不退轉,聞到五十叁尊佛不退轉,聞到《地藏經》生生不墮地獄餓鬼畜生,聞到《華嚴經》,你就是法性菩薩,如果你是聞到啊,聞到,你就是法性中的菩薩,你要是聞到《妙法蓮華經》,一聲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你也不退轉,聞到《金剛經》,一念生淨信者,也不退轉,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那麼說,這些經典都是不退轉,你要聞到了一定會不退轉,一切諸佛所講的經典都可以令我們不退轉,最重要的是你要聞到,聞,才可以不退轉,沒有聞到,就聽到了還會退轉的。有一個人念《妙法蓮華經》,念了一輩子,後來死了,轉世成爲一個藝女,在妓院裏過生活,但是呢,她口吐蓮花,口吐香氣,身上透明的,非常的莊嚴好看,但是她落在妓院裏,爲什麼呢,她念《妙法蓮華經》也不能說她就能成佛了,念了那麼多,都不解義,就是念而已,就獲得這麼大的果報。過去說《妙法蓮華經》在路上擺著,有一條牛從上面聞一下,下世轉身就成一位出家人,他上輩子是頭牛啊,人家曬經的時候,就走邊個聞了一下,妙法蓮華經上下部放在那裏,它聞了上部,下部沒有聞。結果呢,這輩子一看到妙法蓮華經上部一背就背下來了,下部怎麼背都背不下來,就是用鼻子聞一下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就是說牛就是聞了一下,還沒說什麼恭敬,就有這麼大的功德。

  過去有一個長者啊,拖一車糧食去救濟窮人,因爲他是善人嘛,看到佛陀來了,他就起了恭敬心,他就騎著車上沒有下來,然後就包著佛陀轉了叁圈,然後就走了,沒講什麼就走了,走了以後到城裏面布施去了,當時阿難尊者也在那個地方,看到佛陀的臉上就放出光,這光就徹天徹地的照,一下就照到地獄底下,那個阿鼻地獄裏的衆生就空掉了,一個地獄就空掉了,而那個地獄的衆生就跑到天上去了,頓時就獲得化身,從地獄上去的那個人呢,然後就觀察他以什麼因緣可以跑到天上,他有神通了啊,一觀察,他當時以爲自己業報結束了才升到天上的,一觀察,不是的,原來是釋迦牟尼佛的光照到地下去了,所以釋迦牟尼佛的光不會無緣無故的照,它是有因緣的,知道嗎,要故意照的話,就變成佛陀東西了,佛陀是沒有這個念頭的,知道嗎,是因爲衆生某種善法的感召,是一種善法與他相應的感召。這光不是說我要放光就放光,佛陀是因爲衆生繞了叁圈這種業力感召,是因衆生的業力感召的,佛陀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爲衆生業力感召,是因爲衆生善根成熟了,他不是說我來啊,沒有這種東西,因爲佛陀不動心的,不動念頭的。所以呢,他的光照到地獄的衆生跑到天上還以爲自己的業結束了,所以一觀察,啊,原來是釋迦摩尼佛的護念,然後他跑去用花來供養,在天上散花,阿難尊者一看,天上降花,無緣無故,怎麼天上會降花呢,佛陀就告訴阿難,剛才有一位長者,拖個車子繞我叁圈你看到沒有,阿難說看到了,佛陀說你知道他將來得果報是什麼樣嗎,他將來到叁十叁天受叁十萬大劫的快樂,然後成爲聲聞,叫叁車聲聞,叁車獨覺菩薩,然後在獨覺那個地方聞到佛法,然後解脫。就是說在佛陀那個地方轉了叁圈就有這麼大的功德,但是也不能成佛啊,還是要轉到叁十叁天,到叁十叁天受…

《《佛說阿彌陀經》開示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