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開示二▪P2

  ..續本文上一頁好。有的人說,中國寺廟太多了,和尚太少了,這個不一定。我打個比例來講,如果我們廬山遍地是茅棚,一個茅棚住一個僧人,那到處是仙人,道人。如果廬山有一百個寺廟,就有一百個出家人,那麼我們到處都可以看到修行人,因爲出家人不要多,只要修行就可以了。按照法上來講,佛法是沒有界限的,出家人不一定要很多很多,只要你修道,有一個非常自在而又清淨的人,我們去親近他我們就會得到利益,我們要那麼多出家人幹什麼呢,重要的是我們可憐的衆生需要依靠。如果太遠了,我們找不到,所以每個人身邊走不遠的地方都有一個清淨的人,我們到他面前去親近佛法,何樂而不爲呢!在這個世界上這個地方有個道人,那個地方有個大修行人,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所以不管是大寺廟小寺廟,寺廟是越多越好。人不需要多,寺廟要多,有的人反對做寺廟,我一點都不反對,爲什麼呢,有一個寺廟就有一個出家人,有一個出家人就可以度一方,所以呢,強調的是要有修行,而不是帶著妻子兒女,放著電視。有位法師講,寺廟是自修行教人修行的地方,不想享受的地方,是幫助人修行的地方。所以大家到寺廟裏來,是幫助大家修行,自己修行,不是來享受的,現在有的寺廟一天到晚搞經忏賺錢,給衆生帶來一些不好的東西。但是在我們廬山這一塊的寺廟,一般的小廟,我感覺蠻優秀的,特別在廬山周圍,個個都蠻優秀,外面的我不知道,廬山這邊的都可以的,都講修行,都很有自己的堅定。

  建道場,道場有很多種道場。有小道場,中道場,大道場,根本道場,他化道場。給大家講一下這五種道場。第一種道場,小道場,什麼叫小道場呢,就是殿堂,像念佛堂,大雄寶殿,這個道場叫壇城。大家知道嗎,這個壇城裏面是叁根普被,不管是大性衆生,還是惡業凡夫,我們到這個小道場,殿堂裏來自然會起恭敬心,就是強盜到這個壇城裏來,他都會尊重。煩惱的人到這裏來他都會感覺到攝受,所以不管在外面多大的煩惱,我們到這寺廟裏來。大家記住,到大殿裏來,我們一定要有恭敬心,這個小道場,不管是善人,惡人,到這個地方來,可以修福修慧,想福報得福報,想智慧的得智慧,想往生的得往生,想成佛的得成佛,不管什麼人都可以滿他願。有的人供花供果都在這裏。最主要,我們這個地方要幹淨,大家可以在這裏打掃衛生,把這裏搞幹淨,擺花、果、香、請幢幡、蓋,燈來供養,供養在壇城之中,過去叫壇城,我們灑淨的時候就是灑壇城。做一個法事,必須要在壇城裏做,我們有的人非要到家裏做,其實到家裏做時要灑淨的,因爲灑淨建立壇城以後才能做佛事。現在都不是這樣,現在一擺就放叁時系念,壇城首先前面要有儀式的,要淨壇城,有了壇城就有護法,有護法再去做佛事才會清淨。你沒有做壇城,跑去做佛事,怎麼會清淨呢,所以居士在家做佛事是不如法的,有的人要在家裏做,那是給你撐門面,就沒什麼意思了。有人在家裏做可以讓父母,親人,周圍的朋友看到,有面子,那是害了死人,面子是很好看,但不一定有利益啊。我們做法事,做房子都要灑灑淨,上供,念佛之前都要灑淨,就是先讓這裏淨。然後就不會被魔幹擾,然後就有護法,這樣做呢,四大天王就來護著你,有觀音菩薩來護著你,我們做這個法事就非常有利。不淨壇城的話,這個地方汙垢重,就不清淨。所以我們進寺廟,手機啊都要關掉,做佛事之前就要告知別人關掉,因爲在壇城裏很清淨,就不需要這些東西幹擾你。所以這個小小道場是叁根普被,不管是菩薩,也會尊重這個地方,還是惡業凡夫,也會尊重這個地方。越莊嚴別人越尊重,所以壇城裏的佛像,大家都很恭敬。一般來說,佛像都要莊嚴,不能是不好乃至讓人家心裏起不好感覺的。到壇城裏來,要甩掉你的煩惱,就是不能帶著你的煩惱進來,若是你恨某一人,但是你在壇城裏不能恨人,不能嫉妒別人,你不能坐在大殿裏面想著這個人壞,那個人壞,在壇城裏面想這個問題,過失很大的,你要恨到外面,恨一段時間再進來。比如你想恨一個人,趕快出去恨,恨完了以後再進來,但是越恨就會越恨。就像你想一個人,越想就會越麻煩,想的一天到晚睡不著覺。就是說越恨越長,最好還是化解。所以,知道這個地方不能恨人,在你心中對別人有恨心的時候,還是化解後再進來,因爲這是個壇城,它要保持一個清淨心,放下萬物。所以大家心要清淨,不要嫉妒和嗔恨,多念佛就可以了,我殺了雞還在想,不要想了,一想又殺了一只雞,哎呀,我殺了雞怎麼辦啊,這樣就不清淨。過去我在東林寺,拜願的時候,我和常證法事講了幾句話,那時傳印長老根本不顧我的面子,當時畢竟我在東林寺是當家師啊,不給我面子,就說我,不應該在裏面講話,我當時很要面子,自尊心非常強,就非常不好意思,我看現在還有人在講話。當時我跟常證師就講幾句話,他當時就到我邊上來,講我兩個人。一個大和尚既然很重視這個小小的問題,你看到沒有,這樣一個小小的問題,他居然出面來講,當時我臉都是紅的,很不好意思。所以我告訴大家,可能我沒有他那樣大的力量,來說你的,你講話我還不管呢。但是我現在告訴你,可能對你還是有好處的,到一個道場,不要交頭接耳的,要講話,出去講個夠,不要在這裏面講。這裏面就是保持一個禅定,清淨,自在的一個心態。一種善心坐在這裏,不管是下殿上殿,念佛念完了,坐在這個地方領受佛陀這份恩德,感受佛陀的大恩,領受佛陀近未來際的這種大恩德,佛陀這麼大的恩德,如暴雨一樣流露在我的心裏,我用心,靜下來,慢慢的領受,非常清淨。你講是非有什麼快樂,有什麼好處。領受功德這多舒服啊,所以我到這個念佛堂來,剛剛擺好,我就好好領受了一番,也來領受大衆居士的虔誠心,領受佛陀的大恩。所以大家一個人兩個人到這裏來,坐在某一個地方,好好領受,不要兩個叁個在這裏聊天,你長我短,聊了半天都聊不完。所以呢,好好的靜坐一下。這個地方是叁根普被,不管是什麼人都能得度,都能領受到,感悟到,所以這個叫做小道場,像山門,天王殿啊,大雄寶殿啊,念佛堂啊,地藏殿啊,還有包括你家裏的小佛堂啊,是不是,也是個小道場。你家裏的小佛堂,兒子進來了,叫兒子坐一坐,媽媽進來了,叫媽媽坐一坐,你搞個禅凳坐在那個地方,陪著你媽媽打打坐。要講話,你兩出去聊天,可以,在佛堂裏就是讓她上香,要她禮拜,然後搞個凳子讓她坐,或者念經,要聊天出去聊,這裏我不聊,告訴他們,這裏是個壇城,很清淨的,我們進來坐一坐可以,但這裏不能聊天,這樣告訴他們。你不要搞個佛堂,在那聊天聊了半天,這是你的壇城,你家裏的壇城,知道嗎,所以要尊重那麼個小地方。那是個道場,你可以花大筆的錢,建立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和佛心是相應的,知道嗎,所以你在那個地方就是在佛心裏面,你不要以爲到寺廟才是。只要是道場就是佛陀的應化身,你可以花很多錢莊嚴你家裏的小道場,你家裏的房子很多,你可以搞一間房子出來,花錢去莊嚴它。你不要搞的髒兮兮的,你死了以後沒人要,搞的很莊嚴,你兒子看的歡喜,媽媽死了以後不怕,這個還是我的,我喜歡。你不要搞的亂的要命,這個煙熏的漆黑一片,你還沒死,他就把你打掃的幹幹淨淨了,然後粉刷以後,擺個櫃子一靠,沒有了。所以我們不要把香燒的太多,燒的黑吧遛坵的,我們要的是莊嚴,這是道場。

  我們講的中道場就是寺廟。小道場就是佛像、擺設、壇城。中道場叫常住,就是寺廟,我們到寺廟裏來,你只要走進寺廟的大門,每一塊土地都屬于常住,遍十方的,中根之人可以領受到,一般下根之人就領受不到了,按理來講,修行五年就應該知道中道場了,就知道常住這兩個字。什麼叫常住,寺廟就是常住,一草一木都叫常住,所以整個的寺廟就是一個中道場。這個常住就是如來化身,如來變化出來的,它住持道場,住持我們的叁皈,住持我們的叁皈體,就是佛法僧。出家人住在裏面,寺廟在裏面,佛在這裏面,這整個的寺廟都是表法的。大家知道,寺廟前面的山門,是代表“苦”,天王殿叫“集”,苦從哪裏來呢,有集,大雄寶殿叫做“道”,大雄寶殿就是佛陀修“滅”,滅除集,苦集滅道,叁轉*輪。一般建寺廟,按照法上來建。比例來講,你看我們大雄寶殿很奇怪的,四百八十個平方,代表四十八願,四十八根柱子還是代表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是無意中,因爲我常常跟阿彌陀佛相應,我們到五臺山也很奇怪,四十八個人,總是跟阿彌陀佛相應。我的踏步是五個步子,叫五份法身,佛、法、僧,解脫與解脫知見,這是佛陀五份法身,代表圓滿的意思,五份法身一起證。大雄寶殿有叁步,代表叁寶的意思。再往前面一個臺階下去,是一十二步,是代表因緣,只要你到大雄寶殿,就代表因緣起。山門前面六步,是代表六道,那麼說,它是表法的,叁個壇城,四個殿,都是表法的,整個寺廟叫表法,住持叁寶。所以這就是常住,佛陀的變化,法的顯現,真空妙有,寺廟靠常住。常住十方佛,常住十方法,常住十方僧,所以你們到寺廟來屬于在常住裏面,這叫中道場。

  還有個呢,叫大道場,大道場是由心來住持的,什麼叫由心來住持呢,就是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心顯現出來的,那麼都是你的道場,過去人講山河大地就是我的道場。你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住持十方諸佛道場,我們是釋迦摩尼佛的道場,遍法界是心的道場。每個人的心都有一個道場,是遍法界的,虛空,大地,你心有多大,你的法界就有多大。虛空有多大,你心就有多大。你眼睛打開,就可以看到整個虛空。大家知道嗎,這個世界是由心變現出來的!你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而世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心量小世界就小,人生在某一個地方,他是同時的,大家想一想,我們把念頭切斷了,什…

《《佛說阿彌陀經》開示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