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推動倫理道德教育 促進世界和平▪P2

  ..續本文上一頁道就是順從大自然的法則:

  

  1. 父子有親

  2. 君臣有義

  3. 夫婦有別

  4. 長幼有序

  5. 朋友有信五倫是宇宙自然的大道;「親、義、別、序、信」是隨順自然的大德。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離不開這五種關系,中國古代聖王就是以此五教教化人民。五教之首—「父子有親」:親,是親愛,這是教慈孝。教育的目標就是希望保持父慈子孝的親愛關系到終生,到慎終追遠。父子親愛,這是愛心的原點,因此中華文化儒、釋、道叁家乃至世界各大宗教教育都以孝爲道德的根本。把這種愛心擴大,由敬愛自己的父母而推展到敬愛天下人的父母,愛護自己的子女推展到愛護天下的孩子。博愛之心,就從此而生;自性本具之大德從此顯發。

  

   「君臣有義」,義,就是道義,這是教忠義。君,是領導人;臣是被領導者。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要講道義,要做到君仁臣忠。領導人要象愛護子女一樣愛護部下,而部下要像敬愛父母一樣敬愛領導,要盡職盡忠。

  

   「夫婦有別」,別,是指夫婦各有不同的分工。家庭的責任有兩條:第一,是養家活口,使一家人在物質與精神生活上能夠達到一定水平。第二,是盡心盡力教育好下一代,這是家教。夫婦二人,總要有一個人負責養家,一個人負責教養後代。如果兩個人都忙于外出賺錢工作,兒女交給傭人看管,這如何能培養父母兒女親情,如何能教育好兒女呢?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最基礎最根本的教育。中國傳統文化對家教是特別重視的,中國的聖賢—孔夫子、孟夫子,他們都得力于有個好母親。所以家教是中國教育的根本,是中國教育之特色,一切教育無不依之而發揚光大,以達到利生之厚用,造福一切衆生。

  

   「長幼有序」,是講兄弟之間的關系,年幼的對年長的要尊敬,年長的對年幼的要愛護,兄友弟恭。推展到社會上,就形成尊老愛幼的風氣。「有序」是很重要的,能夠遵守這個道理,家庭、社會都會有秩序而不亂。

  

   「朋友有信」,四海之皆內朋友。朋友之間交往以信用、道義爲原則,互相幫助,顯示了一個生命共同體。朋友是五倫之一,「朋友有信」這一句也是總結了人與一切人的自然關系,互相包容信賴、關懷、互助合作、互相尊敬而決無相害之理。

  

   中國聖哲教導後代做學問道德的功夫有五: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笃行;

  

   教導後代修身的要領也有五:言忠信,行笃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

  

   教導後代處事的態度是: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教導後代待人接物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以上是中國聖賢傳統教育的總綱。它體現了儒家孔孟確實承傳了古聖先王的教育精神。

  

   英國著名曆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一九七叁年曾發表過一篇很有影響力的文章《汙染的起源》,文中他曾說:「儒家……代表人與自然的和諧互動」。孔孟的儒家學說在民間影響力很大,在中國漢武帝時期(兩千年以前)由國家正式確立爲教育政策和教育的內容。湯恩比博士曾以他淵博的學問和高瞻遠矚的洞察,斷言說: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是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良藥。

  

   大乘佛法的根基是在十善業道。十善業道是指:永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嗔恚,邪見。永遠不做這十種惡業,就是十善業。十善業道,使「一切佛法,皆得圓滿」(見《佛說十善業道經》),無論我們是想做好人,還是升天國,或是成佛,都要以十善業爲基礎。

  

   儒家學說,是以仁愛爲中心,禮儀爲規範,以倫理道德爲基礎的教育。它具體落實在《弟子規》課本的教學和實踐中。《弟子規》可以說是人類智慧的財産。它具體教導我們如何做一個好人。包括在家如何對待父母兄弟,在外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治學,如何完善自身的修養,如何培養高尚的情操,如何立志,如何愛天下所有的人。

  

   曆史悠久的儒家孔孟學說,好比是大樹,而《弟子規》是樹根;四書、五經、十叁經等等是它的枝葉花果。浩如煙海的佛教大乘佛法,好比是大樹,而《十善業道》是根本,一切經論法門,是它的枝葉,大乘是花,一乘是果。

  

   我今天不是把孔孟大乘花果介紹給大家,因爲此時不得受用。所以現在我把它們的樹根介紹給大家,向每位贈送一本中英文版的《弟子規》和《十善業道經》,相信倫理道德教育事業會由此善根而蓬勃地發展起來!生根、發芽、成長、開花、結果。而全球倫理道德的恢複,也正是世界永久和平的真正恢複。

  

  四、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政策

  

   我在前面介紹了倫理道德教育的綱領和內容,包括《弟子規》和《十善業道經》。這些內容,是超越宗教和國界的,是世間做人的基本德行。是斷惡生善,自救救他,自利利他,挽救人心世道,維護世界和平的最有效的方法。

  

   用什麼方式來推行呢?最近,我們試用集中辦短期講座的方式,很成功。今年叁月六日至十叁日,在淨宗學院舉辦了「幸福人生講座」,爲期八天。內容就是主要講解《弟子規》及十善業道經,每天六小時課程。參加者來自美國、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地區。有叁百多學員,包括大學教授、中小學老師、律師、公務員、警官、企業家、大中小學學生、家庭婦女等等。講座全程在網絡上現場直播。反響之熱烈,是我們始料所不及。在講座期間,不僅上課時,學員們非常專心聽講,而且課後朗朗的讀誦聲音遍布校園,當時有近一半的人都能背誦《弟子規》,而且能迅速依照《弟子規》做人的教導,調整自己的習性和作風,校園到處充滿著微笑和友愛。講座圓滿時,學員們踴躍發言,談自己的感想,高興地說,「我現在知道了在天地間應該怎樣做一個人」。即使是年齡很大的人,也感奮地說:「我要補上這一課。」

  

   淨空覺得辦講座是一個好辦法。短時間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並且來參加講座的每個學員,都得到了我們現場錄製的VCD或CD碟,回去以後可以重複學習和推廣,所以講座的影響和教育範圍就擴大了。而且上網以後,世界各地都可以收看。下半年,我們還將會舉辦一次倫理道德的短期講座,以後每年會舉辦兩次。

  

   目前,我們正在致力于將《弟子規》和《十善業道經》的講解,翻譯成英文、俄文、法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中文六種文字,利用衛星電視,在世界各地區反複播放,以推廣倫理道德的全民教育,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定。

  

   我們也建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與會代表積極舉辦倫理道德講座或短期培訓班,讓來自世界各地區的人們,共聚一堂,學習聖賢教育。目前教科文組織聯網學校有近八千所,對道德教育都很重視。如果每年至少能有一次定期集合這些學校的老師進行培訓,成績必定會更顯著,這將比和平會議的效果更大。

  

   今年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澳洲委員會及亞太地區倫理道德教育會與我們達成協議,由教科文組織負責組織聯系倫理道德教育的專家、教授,到澳洲淨宗學院或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攝影棚,錄製道德准則、仁愛和平的系列講座。講座內容將翻譯成聯合國六種語言,可用字幕或配音。然後在華藏衛星電視臺播放。希望這項措施將有助于推動倫理道德教育和世界和平。華藏衛星電視臺,是由大衆義務辦起來的,主要是播放我多年講經說法的影碟,現在已有五顆衛星,涵蓋全球。

  

   我們建議充分利用衛星電視教學和建立網絡教學,這是快速收效而又節省人力物力的方法。同時爲培養聖賢教育的師資,應設立倫理道德、仁愛和平的學校。

  

   目前,我們也正在中國安徽廬江建設一所「文化教育學院」,設有可住四百人的七層樓宿舍,有可容納八百人的大教室一間,以及可容納一百人的小教室六間,均配有最現代化設備。目前正在施工階段,預計二ΟΟ六年完工。待教育中心建成後,歡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來參觀指導。

  

   爲推動全球倫理道德教育,以維護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淨空願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設立「倫理道德孔孟大乘教育基金」,可按照上述建議推廣全球倫理道德教育。

  

   每年新年過後中國都會評出十大孝子,這一活動對全國上下孝敬父母,關懷老人,恢複仁愛道德起了很好的教化作用。孔夫子教導我們「教民親愛,莫善于孝」。這是倫理道德的基石。我建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及各國委員會可以在全世界及各國進行孝子評選活動,我們可以設立「孝子獎」。中華古聖賢賢總結出道德的十二種德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都可以設獎。並借助新聞媒體的報道,擴大教育效果。大家可以用教育基金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

  

   從根本上化解沖突與對立,要靠教育;喚醒人們心中本有的真善美慧,要靠教育;邁向永久的安定和平,還是靠教育!一切仁人志士,讓我們共同努力吧,幸福的人生,和平的世界指日可待!

  

   中華傳統文化 人類智慧財産弟子規 孔孟根 十善業 大乘本

  

  淨 空,

  澳大利亞淨宗學院院長

  昆士蘭大學暨格裏菲斯大學榮譽教授

  

《推動倫理道德教育 促進世界和平》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