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推动伦理道德教育 促进世界和平▪P2

  ..续本文上一页道就是顺从大自然的法则:

  

  1. 父子有亲

  2. 君臣有义

  3. 夫妇有别

  4. 长幼有序

  5. 朋友有信五伦是宇宙自然的大道;「亲、义、别、序、信」是随顺自然的大德。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中国古代圣王就是以此五教教化人民。五教之首—「父子有亲」:亲,是亲爱,这是教慈孝。教育的目标就是希望保持父慈子孝的亲爱关系到终生,到慎终追远。父子亲爱,这是爱心的原点,因此中华文化儒、释、道三家乃至世界各大宗教教育都以孝为道德的根本。把这种爱心扩大,由敬爱自己的父母而推展到敬爱天下人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子女推展到爱护天下的孩子。博爱之心,就从此而生;自性本具之大德从此显发。

  

   「君臣有义」,义,就是道义,这是教忠义。君,是领导人;臣是被领导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要讲道义,要做到君仁臣忠。领导人要象爱护子女一样爱护部下,而部下要像敬爱父母一样敬爱领导,要尽职尽忠。

  

   「夫妇有别」,别,是指夫妇各有不同的分工。家庭的责任有两条:第一,是养家活口,使一家人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上能够达到一定水平。第二,是尽心尽力教育好下一代,这是家教。夫妇二人,总要有一个人负责养家,一个人负责教养后代。如果两个人都忙于外出赚钱工作,儿女交给佣人看管,这如何能培养父母儿女亲情,如何能教育好儿女呢?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最基础最根本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对家教是特别重视的,中国的圣贤—孔夫子、孟夫子,他们都得力于有个好母亲。所以家教是中国教育的根本,是中国教育之特色,一切教育无不依之而发扬光大,以达到利生之厚用,造福一切众生。

  

   「长幼有序」,是讲兄弟之间的关系,年幼的对年长的要尊敬,年长的对年幼的要爱护,兄友弟恭。推展到社会上,就形成尊老爱幼的风气。「有序」是很重要的,能够遵守这个道理,家庭、社会都会有秩序而不乱。

  

   「朋友有信」,四海之皆内朋友。朋友之间交往以信用、道义为原则,互相帮助,显示了一个生命共同体。朋友是五伦之一,「朋友有信」这一句也是总结了人与一切人的自然关系,互相包容信赖、关怀、互助合作、互相尊敬而决无相害之理。

  

   中国圣哲教导后代做学问道德的功夫有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教导后代修身的要领也有五: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教导后代处事的态度是: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教导后代待人接物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以上是中国圣贤传统教育的总纲。它体现了儒家孔孟确实承传了古圣先王的教育精神。

  

   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一九七三年曾发表过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污染的起源》,文中他曾说:「儒家……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孔孟的儒家学说在民间影响力很大,在中国汉武帝时期(两千年以前)由国家正式确立为教育政策和教育的内容。汤恩比博士曾以他渊博的学问和高瞻远瞩的洞察,断言说: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是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良药。

  

   大乘佛法的根基是在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是指:永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永远不做这十种恶业,就是十善业。十善业道,使「一切佛法,皆得圆满」(见《佛说十善业道经》),无论我们是想做好人,还是升天国,或是成佛,都要以十善业为基础。

  

   儒家学说,是以仁爱为中心,礼仪为规范,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教育。它具体落实在《弟子规》课本的教学和实践中。《弟子规》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财产。它具体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好人。包括在家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在外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治学,如何完善自身的修养,如何培养高尚的情操,如何立志,如何爱天下所有的人。

  

   历史悠久的儒家孔孟学说,好比是大树,而《弟子规》是树根;四书、五经、十三经等等是它的枝叶花果。浩如烟海的佛教大乘佛法,好比是大树,而《十善业道》是根本,一切经论法门,是它的枝叶,大乘是花,一乘是果。

  

   我今天不是把孔孟大乘花果介绍给大家,因为此时不得受用。所以现在我把它们的树根介绍给大家,向每位赠送一本中英文版的《弟子规》和《十善业道经》,相信伦理道德教育事业会由此善根而蓬勃地发展起来!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而全球伦理道德的恢复,也正是世界永久和平的真正恢复。

  

  四、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政策

  

   我在前面介绍了伦理道德教育的纲领和内容,包括《弟子规》和《十善业道经》。这些内容,是超越宗教和国界的,是世间做人的基本德行。是断恶生善,自救救他,自利利他,挽救人心世道,维护世界和平的最有效的方法。

  

   用什么方式来推行呢?最近,我们试用集中办短期讲座的方式,很成功。今年三月六日至十三日,在净宗学院举办了「幸福人生讲座」,为期八天。内容就是主要讲解《弟子规》及十善业道经,每天六小时课程。参加者来自美国、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地区。有三百多学员,包括大学教授、中小学老师、律师、公务员、警官、企业家、大中小学学生、家庭妇女等等。讲座全程在网络上现场直播。反响之热烈,是我们始料所不及。在讲座期间,不仅上课时,学员们非常专心听讲,而且课后朗朗的读诵声音遍布校园,当时有近一半的人都能背诵《弟子规》,而且能迅速依照《弟子规》做人的教导,调整自己的习性和作风,校园到处充满着微笑和友爱。讲座圆满时,学员们踊跃发言,谈自己的感想,高兴地说,「我现在知道了在天地间应该怎样做一个人」。即使是年龄很大的人,也感奋地说:「我要补上这一课。」

  

   净空觉得办讲座是一个好办法。短时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并且来参加讲座的每个学员,都得到了我们现场录制的VCD或CD碟,回去以后可以重复学习和推广,所以讲座的影响和教育范围就扩大了。而且上网以后,世界各地都可以收看。下半年,我们还将会举办一次伦理道德的短期讲座,以后每年会举办两次。

  

   目前,我们正在致力于将《弟子规》和《十善业道经》的讲解,翻译成英文、俄文、法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中文六种文字,利用卫星电视,在世界各地区反复播放,以推广伦理道德的全民教育,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定。

  

   我们也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与会代表积极举办伦理道德讲座或短期培训班,让来自世界各地区的人们,共聚一堂,学习圣贤教育。目前教科文组织联网学校有近八千所,对道德教育都很重视。如果每年至少能有一次定期集合这些学校的老师进行培训,成绩必定会更显著,这将比和平会议的效果更大。

  

   今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澳洲委员会及亚太地区伦理道德教育会与我们达成协议,由教科文组织负责组织联系伦理道德教育的专家、教授,到澳洲净宗学院或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摄影棚,录制道德准则、仁爱和平的系列讲座。讲座内容将翻译成联合国六种语言,可用字幕或配音。然后在华藏卫星电视台播放。希望这项措施将有助于推动伦理道德教育和世界和平。华藏卫星电视台,是由大众义务办起来的,主要是播放我多年讲经说法的影碟,现在已有五颗卫星,涵盖全球。

  

   我们建议充分利用卫星电视教学和建立网络教学,这是快速收效而又节省人力物力的方法。同时为培养圣贤教育的师资,应设立伦理道德、仁爱和平的学校。

  

   目前,我们也正在中国安徽庐江建设一所「文化教育学院」,设有可住四百人的七层楼宿舍,有可容纳八百人的大教室一间,以及可容纳一百人的小教室六间,均配有最现代化设备。目前正在施工阶段,预计二ΟΟ六年完工。待教育中心建成后,欢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来参观指导。

  

   为推动全球伦理道德教育,以维护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净空愿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设立「伦理道德孔孟大乘教育基金」,可按照上述建议推广全球伦理道德教育。

  

   每年新年过后中国都会评出十大孝子,这一活动对全国上下孝敬父母,关怀老人,恢复仁爱道德起了很好的教化作用。孔夫子教导我们「教民亲爱,莫善于孝」。这是伦理道德的基石。我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及各国委员会可以在全世界及各国进行孝子评选活动,我们可以设立「孝子奖」。中华古圣贤贤总结出道德的十二种德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都可以设奖。并借助新闻媒体的报道,扩大教育效果。大家可以用教育基金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从根本上化解冲突与对立,要靠教育;唤醒人们心中本有的真善美慧,要靠教育;迈向永久的安定和平,还是靠教育!一切仁人志士,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幸福的人生,和平的世界指日可待!

  

   中华传统文化 人类智慧财产弟子规 孔孟根 十善业 大乘本

  

  净 空,

  澳大利亚净宗学院院长

  昆士兰大学暨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

  

《推动伦理道德教育 促进世界和平》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