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個問題嚴重!他爲什麼不知道他自己殺父母是造罪?這個問題很值得人深思反省。去年我到巴黎、倫敦訪問,當地同修告訴我,兩個星期之前此地發生一個十四歲的弟弟殺死了哥哥的案例。他並不知道殺人是有罪的,不知道殺哥哥是錯誤的。這是怎麼教出來的?肯定是電影、電視、電動玩具教出來的;網絡裏暴力、色情教出來的。他從小這類畫面看多了,以爲殺人是正常的遊戲。二十年後,如果他擁有核武,他到處發動戰爭,也以爲是正常的遊戲,他不知道那是世界末日!
所以我告訴當地的同學們,我說,現在一個星期你會聽到二、叁次;十年之後,你一天會聽到二、叁十次;二十年之後,你一天會聽到二、叁百次,這就是世界末日。西方宗教信末日,我說末日不是地球毀滅,也不是核武戰爭。而是人不像人,人連禽獸都不如!恐怖分子在哪裏?說不定就是你自己的兒孫。叁句話說得不對,他就殺你。你怎麼辦?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不是小事,是大事!現在趕快挽救還來得及;再遲五年,恐怕真是所謂神仙下凡也救不了,也沒有辦法。今天我們談倫理道德教育,在時節因緣上講,是走到最低的底限,不能再遲;再遲就不得了。去年我跟布什總統見面,也談這個問題,他也警覺到。我跟美國朋友們講,美國的憂患絕對不在國外,而在國內。這麼多年來,青少年犯罪率是逐年上升,是很可怕的現象,應當要特別重視。
我們一生在教學,總算是接觸到佛陀的教育,接觸到聖賢的教育。從哪裏下手?第一,從我們內心把人與人之間對立、支配、占有的念頭化解掉。自己在這一生中,方向、目標要正確。我們爲世界和平、爲社會安定做出自己的貢獻。如果這個人我討厭他,那個人我不喜歡他,就是自己在製造對立,製造矛盾,破壞和平;那就錯了。
到底要怎樣做呢?中國有個很好的模範,舜王。舜王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他的父親、繼母,和繼母生的弟弟,處心積慮要置他于死地,他的日子多難過!這在樣的家庭中,他怎樣化解?他守著一個真誠的心,決定沒有疑惑。人人都是好人,父母一定是對的,過失決定在自己身上。天天反省,天天改過。如此,叁年感動了一家人。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沒有不能感動的人,你要能把惡人變成善人,把壞人變成好人,把冤家對頭變成好朋友,你就成功了。從事于聖賢教育,從事于宗教教育,一定要有這個信念,要朝這個方向、目標去做。
所以首先,要從內心化解對人、對事、對物的對立,我們的心才能平等。化解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疑慮,心才能淨。然後再進一步,化解內心的矛盾與沖突,心才能安。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學會自愛。我這些年體驗得非常深,人爲什麼不愛人?他不知道自愛。知道自愛,他就會愛人。一個自愛的人,他一生的方向、目標決定是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一定會提升爲一切衆生服務,犧牲奉獻,這個人是真正知道自愛,然後才真正知道愛人。
知道自愛的人,決定不會隨順煩惱、習氣。爲什麼?煩惱、習氣決定障礙自己的自性。中國人講「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是說自性。這些年我們提倡純淨、純善是自性,大家都有。佛講得很好,「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今天一切還隨順貪瞋癡慢,那就錯了,就不自愛了;隨順性德,這是真正懂得自愛的人。第一,愛惜身體。身體健康,這是每個人都希求的;不知道愛惜身體,糟蹋自己的身體,就是不知自愛。你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疾病?爲什麼會有那麼多憂慮,那麼多煩惱?憂慮不是好事情,中國諺語常講「憂能使人老」,憂慮多的人老化快。你爲什麼不放下?
至少我們要記住,不隨順貪,放下一切貪欲,絕不隨順貪欲,清淨無染。不隨順瞋恚,沒有瞋恚心,別人毀謗我也好,侮辱我也好,陷害我也好,一絲毫瞋恚都沒有。佛法裏,忍辱仙人能做到,我爲什麼做不到?我看到這些人,我不但沒有怨恨心,我還很感激他。爲什麼要感激他?他替我消災,消業障。生生世世無始劫來的業障怎麼消掉?有這些人替我消業障。可是你要接受,要歡喜接受。如果你有瞋恚心,不但業障消不了,反而會增長。增長到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你就錯了。唯有歡喜接受,業障才能消除。
不隨順愚癡,處事待人接物要理智,不能用感情;用感情就是愚癡,用理智就是智慧。
人與人之間相處,你看聖人,聖人多謙虛,沒有傲慢。今天世界上有這麼多沖突事件無法化解,有很多人談到,就是大家都不懂謙虛,沒有一個肯彎腰、肯低下,所以都僵在那裏。這個話講得沒錯,只要有一個人肯謙虛,對方也就化解了。
往年我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怎麼做?謙虛,每家去拜訪,每家去送禮。中國人講得沒錯,禮多人不怪。禮送上去之後就變成朋友了,他就笑面相迎,我們就這麼接觸。所以我與九大宗教往來,團結在一起。
宗教團結爲世人做好榜樣,影響到澳洲。澳洲移民部長歡迎我長住澳洲,希望幫助澳洲團結族群,團結宗教。瓦希德總統派他的秘書長到新加坡來邀請。當時我在新加坡作客,中國人講「客隨主便」,主人李居士不同意我去訪問,所以我寫信謝謝他。以後到印度尼西亞訪問,我去看瓦西德長老,把這個事情經過告訴他。他很明理,說:「對的,做人應該是這樣的」。對于我的做法他很滿意。我們做客人,一定要聽從主人的。這些明理的人真正懂事,我們也成爲好朋友了。這次我到印度尼西亞,晚上他就到旅館來看我。談談他最近的活動,主要都在歐洲從事于宗教和平活動。很難得。所以無論在什麼場合,人一定要謙虛。
我曾經講過天主教的《玫瑰經》。一開端就講「瑪利亞的謙虛」,把謙虛擺在第一。中國《禮記》首篇就教我們「傲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這是世法。佛法說,傲慢屬根本煩惱,一定要斷除;儒家講,傲慢不可以增長,都是提倡謙德。《易經》六十四卦,六爻皆吉,只有謙卦。所以,處事待人接物要學謙虛,要學恭敬。對聖賢的教誨不能懷疑,要深入、要探討,明了之後一定要認真去做到,依教奉行。
根本煩惱末後邪見,亦名惡見。你看中國古時候教育不發達,學校都是私人辦的私塾。但社會教育很普遍,社會教育就是我們今天講文藝表演,說唱、戲劇、歌舞、音樂、繪畫等等皆是,寓教于樂。幾千年來用這個方法教化群衆。民間雖有不識字者,沒念過書的,他們懂得做人。我的母親不識字,沒有念過書,什麼道理她都懂。從哪裏學來的?鄉下廟會時說唱戲文裏學來的。所以中國的戲劇,內容皆是忠孝節義,善惡報應。文藝總的指導原則,就是孔子說的「思無邪」。所有的藝術表演,都符合孔夫子的指導原則。不能讓人家看了、聽了有邪思,那就錯誤了,就害了社會大衆。
這個標准現在沒有了,現在你看看這些電視、網絡、電影、歌舞,真是唯恐你不邪!社會怎麼會不亂?指導的標准沒有了!現在的演出,總而言之就是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這還得了!受害的年齡我聽說已經降到兩歲,兩歲小孩就已養成了邪知邪見,你說怎麼得了,非常可怕。
這使我想到,早年國民黨時代,在臺灣曾經一度提倡恢複中國傳統文化。有一次我在方東美先生家裏,就遇到當時教育部幾位官員向方老師請教,複興文化工作應該怎麼做?方老師答得妙極了。他說第一,臺灣所有的報紙雜志一律停刊;第二,電視臺跟廣播電臺統統關閉。這些官員聽了搖頭,說:做不到!方老師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傳統文化,只要這些東西存在,你還談什麼複興!」這話說得正確。所以臺灣演變到今天,大家看到了。五十年前方老師就看得很清楚,不是做不到,是政府沒有魄力,沒有認識。
我們做學生的人,自己要知道保護自己。所以我對電視、廣播、電影、雜志、報紙,總有四十多年沒有接觸,這就是保護自己,老師教的。不要去看這些東西,看這些東西,你就吸收很多垃圾,傷害自性。我們的時間用在讀聖賢書,聖賢書中有真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讀書真樂。跟聖賢人做朋友,親近聖賢人。
所以我對于現在的書籍,有人送書給我,我先看版權頁。若有「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我就不看了。別人問我爲什麼?答以「心量太小了,能寫出什麼好東西?」真正是好東西,唯恐人家不看,唯恐人家不翻印;心量小,能寫出什麼好東西?能講得出什麼?所以想來想去,看來看去,還是古人東西好,高明,心胸開闊,沒有一絲毫私心,一點點利益都想貢獻給全世界的人類。我們一生受這種教育,真的得受用。
今天中國國家宗教局提出論壇的主題,提得好,我們要怎樣使我們的心得到清淨,得到心安,得到心平。心安,在中國還有個故事,這是佛門的掌故。達摩祖師到中國來的時候,與梁武帝知見相左,才到少林寺閉關。九年,遇到慧可。慧可去找他,正值冬天下雪。慧可在門外站了很久,雪已經淹到膝蓋,達摩祖師還是閉著眼睛,動也不動。慧可在這個時候,他用戒刀砍下左臂,供養達摩祖師。達摩祖師睜開眼睛一看,說:你何苦!你到底是爲什麼?可說「我心不安,求大師給我安心」。達摩祖師說,「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這句話提醒了慧可,慧可回光返照,想了好久說,「我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祖師說,「與汝安心竟」。他在這一問一答中清楚明白,真正覺悟了。達摩將衣缽傳給他,他是中國禅宗第二代祖師。
所以這叁個問題,「心淨、心安、心平」,是一而叁,叁而一,你心安,一定清淨,一定平;心平一定清淨,一定心安。叁者只要得到一個,問題全解決了。這是什麼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這不是普通人。所以我今天提到,我們普通人從哪裏下手?就要從化解對一切人事物的對立下手。一定要勉勵自己,與一切衆生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對人要包容、要尊敬、要敬愛、要互助、要合作。主動的去幫助別人,不附帶任何條件。爲什麼?「性德」,自性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這是自己性德的自然流露。
所以說「從我開始,從我家開始」,家和萬事興;家裏還有人對立的,還有猜疑的,這家不會興旺。「從我們小區開始」,要真幹!現在我們住在香港,香港都是一棟大樓住幾十戶人家。我們住在一棟大樓的,老死不相往來,這是錯誤的。今年新年,我到每家去敲門,送一張賀年卡給他,送些小禮物給他,從這兒開始做。然後再擴大,「從我們這一個小區做起;從我們這個市做起」;慢慢的把它擴大,和諧世界就能落實。
葉局長提出,《佛教團結合作,社會責任,和平使命》。這裏最重要的是「團結合作」。我們知道,佛教的宗派很多,也有不相往來的。爲了爭取信徒,自贊毀他,也是常見的現象。叁年前,我在日本訪問,到達的那一天,日本的淨土宗,有十幾位代表請我吃飯。我很歡喜,看到有那麼多的人。吃完飯之後,有一位日本法師告訴我,他說:「淨空法師,今晚的聚會可以寫在日本的佛教史上。」我說怎麼?他說,這些寺廟的住衆,平常都不相往來。爲了歡迎你,他們今天都來了!這個不容易,這是頭一次,從來沒有過的。我這才曉得,他們也跟其他道場差不多,所以我就記在心裏。
我離開日本時,答謝他們,也把他們邀請來。我告訴他們,佛弟子無論是哪個宗派,所學習的經教都是依照釋迦牟尼佛講的,所以我們都是佛的弟子。如果是一家人,兄弟很多,兄弟都不相往來,做父母的人多難過!我們是佛門弟子,如果各立門戶,互不往來,釋迦牟尼佛肯定天天流淚,我們對不起佛陀。我們都是淨土宗,親兄弟;一定要像自己親兄弟一樣。不同的宗派,還是親兄弟,都是釋迦牟尼佛傳的。至于其他的宗教,像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不是堂兄弟,就是表兄弟,我說「所有宗教都是一家人」。我們要有這樣的胸懷,我們才能團結,才能合作。不相往來是很大的忌諱。所以我忠告日本朋友,日本的佛教一定要多往來,一定要互相合作,勉勵他們,幫助他們。
這個論題,要依《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經題有「清淨、平等、覺」。覺,心就安了,二祖的示現就是。慧可大師迷了,心就不安;他覺悟了,心就安了。所以覺,心就安;正,正知正見,心就平;清淨,心就自然清淨。經題「清淨、平等、覺」,我們能常常記住這叁條。認真努力學習,對人、對事、對物,心裏常常懷著清淨平等覺。應付外面的工作,與自己內心沒有矛盾,都能相應,事再複雜,工作再繁,不失清淨平等覺。這個法即是妙法,而不是說舍掉了事情才清淨。這要怎麼做?就是我們常講的,隨緣而不攀緣。凡事不要勉強,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事不如無事」。
我這一生所做的事,你們很多同學都看到,我一生沒有問人要過一分錢,沒有化過緣。無論做什麼事,人家把錢送來,拜托我替他做事,我們替他服務,會很認真替他做好,這是他的功德。有人問,那人家拿來的錢,只能做一半,後一半做不成功,怎麼辦?這樣的事我不會接受,我不會給自己找麻煩。我說:他送來的錢,估計事項可以做得成功,我才做。做不成功,絕對不會接受。不要替自己找麻煩。所以本分事情做好,人家拜托的事,要看看可不可以做,可以做的,我們一定要協助他做。
我們在全世界做了很多事,都是施主自動把錢送來的。凡是向人化緣,問人要錢,這事行不得,決定不許可。釋迦牟尼佛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我們向他學習就對了。所以總的來說,文殊菩薩在《華嚴經》中說,「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一定要善用心,與性德完全相應,你所做的殊勝;妙,妙不可言!妙的是不失真心,決定沒有染汙,清淨平淨覺,這是妙!在現前這個階段,我們一定要落實《弟子規》,要落實十善業。真正把這些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化敵爲友」在《伊斯蘭聖訓》裏,說得很好。節錄于後,願與我同倫共勉之!
1. 在憎恨與喜悅日子講公道話
2. 接濟與我斷交的人
3. 照顧與我絕情的人
4. 原諒對我行不義的人
末後,我奉獻大衆的新年祝詞是:
諸惡莫作 歲歲平安 衆善奉行 年年如意! 謝謝大家!
《和諧世界 從心開始(布裏斯本麗晶酒店講話)》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