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可畏之物名爲屍,瑜伽師身脈中有。」
也是指我們現在的這個身體。
因爲地風融入和火風融入等關系,我們將感受到山體破裂、厚土壓身、進入熊熊烈火之中、被洪水或狂風卷走等景象。
有些上師說:「我已爲亡者作了最好的『中有開示』。」但與其在屍頭旁作開示,不如在未死前作真正的「中有開示」來得有意義。因爲我們平時習慣的那些基 本動作,如受用飲食等,在臨終的時候都做下來,而需要別人攙扶等等。既然如此,那麼生前不熟悉的法,在那時肯定更加派不上用場。然而仰仗諸佛不可思議的加 持力,「中有開示」等法還是會有一點益處的。
修習死相的依據出于《入行論》:
「何時赴寒林,他骨及我身,
同屬壞滅法,于彼作等觀。」
意爲別人死後送到寒林去的骨頭和我現在自身的骨頭,我應不加區別地平等看待。寒林中的枯骨曾經與我現在的身體一樣,都是爲死者生前所珍愛的。印度那些 大成就者手執的腿骨和顱骨,不是爲了恐嚇和威脅他人,而是爲了憶念死相。原在某人頭內的那個顱碗,本是那人極其珍愛的頭顱,用手指戮他腦袋時,他也會呼疼 的。
如果你是一介貧僧的話,當設想自己的房間將變得空空如也,有人將搬進來住。他們會議論說,你已去世多少天了。自己身上的法衣也將穿在別人身上,那人會說:「我買的這件法衣是已故某某的。」我們現在未能受用的物品、衣服,總有一天會被別人買去使用。這些東西就像嘉卻‧格桑嘉措說的那樣:「富樂圓滿屆時定舍如喜借貸之莊嚴」50,這一切都只不過是暫時借來用的罷了。
如果我們想象不出自己死亡情景,也可以到別人死去的屍身前觀看。這一教授是不可能觀不起來的。當我們見到捆屍用的馬蘭草繩時,怎會不感到害怕?這是肯定會使我們恐懼的,問題只怕我們不去思考而已。
如果想到連一件法衣都沒有穿壞前人就會死,我們將意識到生命是多麼的短暫,這是《教誡王經》中所說的。此外,我們當時常思惟《夏瑪爾道次第》51中所述的無常修法,作爲防止受用豐衣、美食時生起驕慢的對治。例如,當我們見到自己的衣服等受用物時,應想:…這些東西現在似乎爲我所有,但總有一天會被別人轉手販賣。
「現在這個身體我雖然百般呵護,但總有一天會變成屍體,讓人看到就害怕,碰到就惡心。」以及被繩索捆起來等種種情形。此外,我們當設想剩余的糌粑被用來作超薦供養,及上師在枕邊作「中有開示」等情景。自己的頭蓋骨等也可能被人拿走,別人將議論說:「這是某某的頭蓋骨,貨色怎麼樣?」這一天必定會到來。所以,我們一定要在這些事情發生之前努力修法,以保證自己將來能心無懊悔。
(至于「死無常」證德在心中生起的標准,帕繃喀大師說,我們應該有像格西喀惹巴一樣的態度。然後大師又約略重述了一遍上述的內容。)
注釋:
1、安多夏瑪爾活佛(1852~1910)。
2、指《菩提道次第》。
3、引自《菩提速道引導所緣修法晰解‧放射利樂光明之日》。
4、以未證爲證的傲慢自得之心,七慢之一。
5、全稱爲《菩提道次第修心最初修法‧開啓法門》,京俄瓦‧洛卓堅贊造。漢譯本不全,譯者佚名。
6、噶當派「四瑜伽師」之一,系一在家居士,師事阿底峽尊者五年,尊者圓寂後,隨仲敦巴至熱振寺。
7、無上瑜伽部之道分二個次第: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
8、爲所有地獄中受苦最久、最重的地方,犯密宗戒者將墮該獄。
9、法名爲喜饒沃(智光,1057~1131)。
10、以石碎骨而求髓。
11、阿底峽尊者親教弟子。
12、法名爲雍丹沃(功德光,十四世紀晚期),嘉窦‧脫麥桑波(無著賢)之弟子。
13、引自《親友書》。
14、有人曾向博朵瓦供養一塊大綠松石,博朵瓦拒絕碰觸,但命此人將綠松石放下,博朵瓦隨之爲他作了回向。次日博朵瓦離去之後,那人發現綠松石仍在原地。故事詳見《道次第傳承上師傳》。
15、引自《噶當嘉言集‧寶藏》。
16、宗喀巴大師回答說,如法修行是最甚深的懷攝法。詳見于《文殊怙主法王大宗喀巴傳‧佛教美飾稀有摩尼鬘》,嘉旺卻傑‧洛桑成烈南傑造,郭和卿漢譯。
17、噶當派諸格西舍棄現世、修清淨法的十大秘訣:「四依止」、「叁金剛」與「出、入、得叁事」。「四依止」正文中已交代:「叁金剛」爲:事前無牽累金剛、事後無悔愧金剛、與智慧金剛同行:「出、入、得叁事」:出于人群、入于狗伍、得到聖位。詳情可參閱拙譯《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帕繃喀大師講授。
18、參閱拙譯《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19、第七世DL喇嘛格桑嘉措。
20、第二世班禅。
21、因鈴杵是密宗必備之物,叁法衣是比丘必備之物。
22、指噶當派大德桑結溫敦。
23、引自《噶當嘉言集‧寶藏》。
24、密宗辟谷術。
25、密勒日巴的早期上師。
26、《毗奈耶雜事》。
27、法名爲耶協跋(慧光),博多瓦早期上師之一。
28、出自《集法句經》。
29、法名爲耶協嘉措(慧海,十八世紀)。
30、出自《修心教誡與道歌次第彙編‧具義梵音》,題爲《內心憂悔歌》。
31、後半夜至日出爲第一座;日出至中午爲第二座;中午至日落爲第叁座;日落至午夜爲第四座。
32、時間爲藏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肇始于1409年宗喀巴大師爲紀念釋迦牟尼佛而在拉薩大昭寺舉辦的大規模供養、祈禱法會,二世DL根敦嘉措時成爲常例,五世DL洛桑嘉措時增設選取頭等格西的考試。
33、法名爲貢卻丹貝准美(寶教燈,1762~1823),格魯派著名大師。
34、指西牛貨洲與東勝身洲。
35、指南瞻部洲。
36、佛說衆生有四種邪見:(1)執無常爲常;(2)執無我爲我;(3)執苦爲樂;(4)執不淨爲淨。「常執」是其中之一。
37、根據西藏曆算學,人的一生逢九和十叁歲爲凶年。
38、引自《寶鬘論》。
39、同上。
40、引自貢卻丹貝准美所造的《無常修法學處》。
41、引目貢卻丹貝准美所造的《與經驗老者之對談》。
42、引自《無常修法學處》。
43、引自《與月國王書》。
44、引自《解脫中有險難啓請》。
45、同上。
46、引自《無常修法學處》。
47、這兩段引自《密勒日巴十萬道歌集》。
48、全稱爲《依怙大悲頌‧普救惡趣》,作者佚名。
49、因「中有」以香爲食,故焚燒混合有〔叁白〕(乳、酪、酥)、〔叁紅〕(肉、脂、血)的糌粑而作布施。
50、引自《聖大悲觀自在前贊歎啓請文‧降利樂雨》。
51、安多夏瑪爾活佛著。
《掌中解脫 第十天 死亡無常》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