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可畏之物名为尸,瑜伽师身脉中有。」
也是指我们现在的这个身体。
因为地风融入和火风融入等关系,我们将感受到山体破裂、厚土压身、进入熊熊烈火之中、被洪水或狂风卷走等景象。
有些上师说:「我已为亡者作了最好的『中有开示』。」但与其在尸头旁作开示,不如在未死前作真正的「中有开示」来得有意义。因为我们平时习惯的那些基 本动作,如受用饮食等,在临终的时候都做下来,而需要别人搀扶等等。既然如此,那么生前不熟悉的法,在那时肯定更加派不上用场。然而仰仗诸佛不可思议的加 持力,「中有开示」等法还是会有一点益处的。
修习死相的依据出于《入行论》:
「何时赴寒林,他骨及我身,
同属坏灭法,于彼作等观。」
意为别人死后送到寒林去的骨头和我现在自身的骨头,我应不加区别地平等看待。寒林中的枯骨曾经与我现在的身体一样,都是为死者生前所珍爱的。印度那些 大成就者手执的腿骨和颅骨,不是为了恐吓和威胁他人,而是为了忆念死相。原在某人头内的那个颅碗,本是那人极其珍爱的头颅,用手指戮他脑袋时,他也会呼疼 的。
如果你是一介贫僧的话,当设想自己的房间将变得空空如也,有人将搬进来住。他们会议论说,你已去世多少天了。自己身上的法衣也将穿在别人身上,那人会说:「我买的这件法衣是已故某某的。」我们现在未能受用的物品、衣服,总有一天会被别人买去使用。这些东西就像嘉却‧格桑嘉措说的那样:「富乐圆满届时定舍如喜借贷之庄严」50,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暂时借来用的罢了。
如果我们想象不出自己死亡情景,也可以到别人死去的尸身前观看。这一教授是不可能观不起来的。当我们见到捆尸用的马兰草绳时,怎会不感到害怕?这是肯定会使我们恐惧的,问题只怕我们不去思考而已。
如果想到连一件法衣都没有穿坏前人就会死,我们将意识到生命是多么的短暂,这是《教诫王经》中所说的。此外,我们当时常思惟《夏玛尔道次第》51中所述的无常修法,作为防止受用丰衣、美食时生起骄慢的对治。例如,当我们见到自己的衣服等受用物时,应想:…这些东西现在似乎为我所有,但总有一天会被别人转手贩卖。
「现在这个身体我虽然百般呵护,但总有一天会变成尸体,让人看到就害怕,碰到就恶心。」以及被绳索捆起来等种种情形。此外,我们当设想剩余的糌粑被用来作超荐供养,及上师在枕边作「中有开示」等情景。自己的头盖骨等也可能被人拿走,别人将议论说:「这是某某的头盖骨,货色怎么样?」这一天必定会到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些事情发生之前努力修法,以保证自己将来能心无懊悔。
(至于「死无常」证德在心中生起的标准,帕绷喀大师说,我们应该有像格西喀惹巴一样的态度。然后大师又约略重述了一遍上述的内容。)
注释:
1、安多夏玛尔活佛(1852~1910)。
2、指《菩提道次第》。
3、引自《菩提速道引导所缘修法晰解‧放射利乐光明之日》。
4、以未证为证的傲慢自得之心,七慢之一。
5、全称为《菩提道次第修心最初修法‧开启法门》,京俄瓦‧洛卓坚赞造。汉译本不全,译者佚名。
6、噶当派「四瑜伽师」之一,系一在家居士,师事阿底峡尊者五年,尊者圆寂后,随仲敦巴至热振寺。
7、无上瑜伽部之道分二个次第: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
8、为所有地狱中受苦最久、最重的地方,犯密宗戒者将堕该狱。
9、法名为喜饶沃(智光,1057~1131)。
10、以石碎骨而求髓。
11、阿底峡尊者亲教弟子。
12、法名为雍丹沃(功德光,十四世纪晚期),嘉窦‧脱麦桑波(无着贤)之弟子。
13、引自《亲友书》。
14、有人曾向博朵瓦供养一块大绿松石,博朵瓦拒绝碰触,但命此人将绿松石放下,博朵瓦随之为他作了回向。次日博朵瓦离去之后,那人发现绿松石仍在原地。故事详见《道次第传承上师传》。
15、引自《噶当嘉言集‧宝藏》。
16、宗喀巴大师回答说,如法修行是最甚深的怀摄法。详见于《文殊怙主法王大宗喀巴传‧佛教美饰稀有摩尼鬘》,嘉旺却杰‧洛桑成烈南杰造,郭和卿汉译。
17、噶当派诸格西舍弃现世、修清净法的十大秘诀:「四依止」、「三金刚」与「出、入、得三事」。「四依止」正文中已交代:「三金刚」为:事前无牵累金刚、事后无悔愧金刚、与智慧金刚同行:「出、入、得三事」:出于人群、入于狗伍、得到圣位。详情可参阅拙译《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帕绷喀大师讲授。
18、参阅拙译《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19、第七世DL喇嘛格桑嘉措。
20、第二世班禅。
21、因铃杵是密宗必备之物,三法衣是比丘必备之物。
22、指噶当派大德桑结温敦。
23、引自《噶当嘉言集‧宝藏》。
24、密宗辟谷术。
25、密勒日巴的早期上师。
26、《毗奈耶杂事》。
27、法名为耶协跋(慧光),博多瓦早期上师之一。
28、出自《集法句经》。
29、法名为耶协嘉措(慧海,十八世纪)。
30、出自《修心教诫与道歌次第汇编‧具义梵音》,题为《内心忧悔歌》。
31、后半夜至日出为第一座;日出至中午为第二座;中午至日落为第三座;日落至午夜为第四座。
32、时间为藏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肇始于1409年宗喀巴大师为纪念释迦牟尼佛而在拉萨大昭寺举办的大规模供养、祈祷法会,二世DL根敦嘉措时成为常例,五世DL洛桑嘉措时增设选取头等格西的考试。
33、法名为贡却丹贝准美(宝教灯,1762~1823),格鲁派著名大师。
34、指西牛货洲与东胜身洲。
35、指南瞻部洲。
36、佛说众生有四种邪见:(1)执无常为常;(2)执无我为我;(3)执苦为乐;(4)执不净为净。「常执」是其中之一。
37、根据西藏历算学,人的一生逢九和十三岁为凶年。
38、引自《宝鬘论》。
39、同上。
40、引自贡却丹贝准美所造的《无常修法学处》。
41、引目贡却丹贝准美所造的《与经验老者之对谈》。
42、引自《无常修法学处》。
43、引自《与月国王书》。
44、引自《解脱中有险难启请》。
45、同上。
46、引自《无常修法学处》。
47、这两段引自《密勒日巴十万道歌集》。
48、全称为《依怙大悲颂‧普救恶趣》,作者佚名。
49、因「中有」以香为食,故焚烧混合有〔三白〕(乳、酪、酥)、〔三红〕(肉、脂、血)的糌粑而作布施。
50、引自《圣大悲观自在前赞叹启请文‧降利乐雨》。
51、安多夏玛尔活佛着。
《掌中解脱 第十天 死亡无常》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