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說法時,從他左,右兩眼各放一道白光,分別右繞和左繞弟子群,臨近散會時又將光收回等。又能在說法的同時作繞寺等事,遇見者莫不稱奇,此師親見整個《供養上師儀軌》58資糧田,圓寂時頂骨上自然現出《供養上師儀軌》主尊像,至今仍供奉在拉定日錯。
格桑丹增傳法于成就之王格桑克珠(善緣智成),此師也由「總攝輪」之門獲得悉地,我的依怙主大寶上師就是在他門下聽受此法教授的。
以上所說是有關《文殊口授》南傳派傳承的簡單情況,另有詳細的傳記著作,大家應該去了解一下。
《口授》中傳派,由通知偉大的五世賜給赤欽‧京巴嘉措(布施海),然後依次傳至赤欽‧洛桑倫珠(善慧任成);傑‧洛桑京巴亦曾在他跟前受法,
《速道》明晰引導由遍知班禅洛桑耶協(善慧智)著出後,在一段時間內沒人來求此法的引導傳承。班禅上了年紀後,眼不良于視,如果需要傳一些重要的經教,即便是一,二頁,求法人也要寫成很大的字呈上才行。當時大成就者洛桑南結(善慧勝)59作離事專修,漫遊于各地茅篷,當他看到《速道》後,意識到如果不求此法引導傳承,將對未來的學人很不利,于是肩負所有家當來到劄什倫布寺,通過知客,他請求班禅大師最好能傳授其著作的所有文集,特別是能傳一下《速道》的引導。知客對此感到很驚訝:一個普通僧人,求法的胃口那麼大,何況大師的眼睛又不好,便對他說了許多潑冷水的話,最後扔下他走了。洛桑南結沒有氣餒,一連叁次作了和以前一樣的請求,但知客就是不管,洛桑南結急了,他說:「我不再來向您求法了,請把這個請求轉達到班禅仁波切的耳朵裏。」知客見他動了怒,便去向大師報告。大師一聽,高興地同意了,視力等各方面的問題也沒有了,將教授全部傳給了他;此事我的大寶上師曾談起過好幾次。
然而在我們的傳承中,洛桑南結並不怎麼出名。我們的傳承由傑‧昂旺強巴(語自在慈)60依次傳下來的情況,見之于《有緣頸嚴》。
以上只是粗略地講述了作者的殊勝。我的大寶上師說,如果師徒雙方都有時間,可以詳談的話,應該按照喇嘛雍增仁波切61的二卷本《道次第傳承上師傳》來講。雖然現在無法這樣來講,但希望大家去請一部回來經常閱讀。在讀完每位上師的傳記之後,我們應該發願、誦;〔吉祥上師身雲何〕62等,並修隨喜。
注釋:
1、藏文〔嘉傑〕意爲依怙主,一般情況下是弟子對自己上師的尊稱;或是對當代某些著名佛教大師的尊稱。
2、引自《叁主要道》。
3、對開派祖師的尊稱。龍猛與無著分別創立了大乘深見派與廣行派。
4、名爲《依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導樂道與速道垂賜經驗引導修法科判‧至尊上師口授》,全文製作成科判表,移至正文前,以便于讀者翻檢對照。本書正文中所使用的粗黑體標題即是這一科判,並冠以「甲」、「乙」、「丙」、「丁」等漢文序號。其它非粗黑體、未加序號的次標題是譯者爲方便讀者所加,不屬于科判原文,敬請注意。
5、指帕繃喀大師的根本上師洛桑绛貝倫珠嘉措(善慧妙吉祥任運成就海)。
6、《噶當嘉言集‧寶藏 》中有數篇摘自題爲《勝道》的文章。
7、有關阿底峽尊者的詳細生平,可參閱藏文《噶當寶籍》上卷「噶當父法」與漢文《阿底峽尊者傳》,法尊編譯。
8、指智慧不昧、戒行清淨、喜事利他叁種功德。
9、又稱「小明杜鵑」。
10、阿底峽尊者俗名。
11、冰糖、蔗糖與蜂蜜。
12、噶當派一要籍名,內容爲博朵瓦的「道決第」口傳教授,由博朵瓦弟子格西瑪須瓦‧喜饒嘉措(慧海,1059~1131)編緝成偈頌體文獻。喜饒嘉措的弟子拉扯崗巴(十二世紀中葉)造有注釋。
13、宗,爲藏地縣級行政區或治所名。宗本即相當于漢地的縣長。
14、密宗悉地分共同與殊勝兩種,殊勝悉地即是成佛。
15、密宗無上瑜伽本尊名,又稱〔勝樂金剛〕、〔總攝輪〕等。
16、此論梵文已不存,藏文未有譯本,僅存漢譯本。法尊法師曾部分譯成藏文。
17、佛成道處,現通稱「菩提伽耶」。
18、法名爲「法稱」,所以又稱「金洲法稱」,與《釋量論》的作者以示區別。
19、一般爲南洋群島的統稱。據說「金洲法稱」居住于現在的蘇門答臘。
20、宗喀巴的上首弟子之一〔格勒貝桑〕(樂善吉祥賢,1385~1438)的尊稱。
21、馬勝比丘。
22、阿底峽尊者法名。
23、《般若經》別名。
24、出家人所著的一種拖鞋名。
25、此指預兆。
26、這是大衆部中師父爲弟子傳授特別教授的一種規矩。
27、即《現觀莊嚴論》的教授。
28、事續、行續、瑜伽續和無上瑜伽續。
29、藏傳佛教從吐蕃王朝涅赤贊普時肇端以後,中經松贊幹布時奠基,赤松德贊時宏揚盛行,熱巴巾時改革文字厘定經典,直至朗達瑪滅佛以前,長時間流行于西藏各地的佛教者,稱爲前宏期佛教。
30、此期的開始年代,有各種計算方法。布敦‧仁欽珠(寶成,1290~1364)以藏曆第一勝生周之前五十叁年的水雞年(公元973年)貢巴饒色(密意極明,952~1035)受比丘戒之年起算;仲敦巴以藏曆第一勝生周之前四十八年的土虎年(公元975年)由魯梅‧楚臣喜饒(戒慧)等十人從貢巴饒色受比丘戒之年起算;或有從譯師仁欽桑波(寶賢,958~1055)新譯密續之時起算;也有從拉喇嘛耶協沃自印度引請叁名婆羅法師來藏宏律之時起算者。
31、(十世紀晚期,十一世紀早期)。「拉喇嘛」是藏地古代國王出家者的尊稱。
32、也是藏地古代國王出家者的尊稱。
33、藏人的隔代關系,均以叔侄相稱,所以此二人實爲祖孫關系。
34、本句中合有仲敦巴大師的名號:傑維迥乃「佛陀生源」。
35、包括下述嘉‧准僧、守門童子、牧童與老者等。
36、破曉時分。
37、男女雙修與詛咒他人之邪法。
38、行菩提心律儀,即菩薩戒。
39、密法儀式之一種,授予弟子修誦與聽講某一本尊儀軌之權。
40、藏文大藏經中的論藏部分。
41、原名爲《菩提道燈論難處釋》,現有陳玉蛟之漢譯本。
42、全稱爲《噶當教法史‧明燈》,勒欽‧衮嘎堅贊(慶喜幢)著。
43、引自那錯譯師之《八十贊》,該文收入《噶當嘉言集》中。
44、即博朵瓦‧仁欽賽、京俄瓦‧楚臣跋(戒燃,1038~1103)與樸穹瓦‧迅努堅贊(童幢,10310~1107)。
45、《修心八偈》的作者(1054~1123)。
46、1138~1210。
47、約爲十二世紀晚期。
48、法名爲旺曲堅贊(自在幢,1016~1082)。
49、法名爲耶協跋(智燃,1042~1118)。
50、法名爲迅努沃(童光,1075~1138)。
51、關于發菩提心的一種精要引導,《修心百法》中收有這一教授。
52、格魯派學人的五部主要論著:《現觀莊嚴論》、《釋量論》、《入中論》、《俱舍論》、與《毗奈耶經》。
53、定中親見上師、本尊而直接授予灌頂、教授等。
54、DL喇嘛的尊稱,意爲佛王。
55、大部分南傳派上師的生卒年分均不詳。
56、法名爲格勒嘉措(樂善海,1641~1712)。
57、1821~1891。
58、另一種依宗喀巴大師修上師瑜伽法的儀軌,由第一世班禅洛桑卻吉堅贊筆錄成文。
59、1670~1741。
60、1682~1762。
61、法名爲耶協堅贊(慧幢,1713~1793),第八世DL喇嘛經師。
62、全文爲:「吉祥上師身雲何,眷屬壽量與剎土,勝妙名號雲何者,願我等衆亦複然。」
《掌中解脫 第二天 阿底峽尊者生平與藏地道次第引導的起源》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