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來說,生、住、滅的相也是如此。
“芽果等法”,指見聞覺知的一切法。此句是說,這一切法都是空花幻影。
比如一朵花,如果是實有的事物,應當:來,有來的路徑;去,有去的蹤迹;住,有住的地方。但花只是一個虛幻的相,哪裏有它一步步地走來呢?所以沒有來處。又哪裏有它一步步地離去呢?所以也沒有去處。正現的時候,只是一刹那的假相,哪裏有它的住處呢?所以也沒有住處。
比如一個皮球通過門滾進來了,我們看到它是從門外的某個地方滾進來的,但夢中的球怎麼有“來”呢?既然只是假相就不是有個東西過來、安住和離開,所以說無生、無住、無滅。
無始劫以來以無明不認識這一點,也只是自己不認識而已,事實上,芽果和幻事沒有什麼不同。只要對此深入思維,肯定會對無生和緣起義産生定解。
“不認識”只是自己愚癡糊塗,而萬法的真相本來如此,亘古不變。事實上,芽果和幻事沒有任何不同。如果你能對此深入地思維,肯定會對無生和緣起義産生定解。
這個道理再推廣到林林總總的內外顯現法上,無一不是如此。換言之,乃至存在能、所二現分別的習氣之間,將會顯現種種的有事。這一切有事,最初産生時,並沒有從任何地方新的産生;當下顯現時,也只是以習氣力變現,故沒有任何自性存在;最終消盡能所二取的習氣而不再顯現時,也沒有到任何地方去,僅僅是在遠離二取的無分別智的境界中不顯現而已。所以說,一切諸法皆如幻化。
這就是說,乃至存在能、所二現分別的習氣之間,將會顯現種種有事。一切器情的顯現,外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內有六道有情,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心、肝、脾、胃、毛發、血肉等等。觀察這些法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其實都跟夢幻一樣,只是因緣會遇時忽爾一現的假相。
一切事物最初産生時,並沒有從任何地方新的産生。這不是先前在某處,現在到此處而顯現出來。比如說張叁來了,從窗戶進來的;李四來了,從門口進來的;王五來了,從地下冒出來的。總得有個來處才能說“來”;如果沒有來處,那就不成立“來”。
正當顯現時,也只是習氣力變現而已,因此毫無自性存在。比如一個眩翳者眼識前顯現了海螺的黃色,這只是由他的錯亂習氣變現的假相,這樣的“黃色”怎麼會有自性呢?正顯現的時候就是無自性。
最終消失呢?比如說白雲消失在天空中,這只是一種表達。並不是有一朵雲,藏進虛空的宮殿裏,其實根本沒有去處。同樣,最終消盡了二取習氣而不再顯現時,根本沒有到任何地方去,僅僅是在遠離二取的無分別智的境界中沒有了這種虛妄的顯現,所以不必費心思尋找它去了哪裏。比如眩翳眼見到空中有花。後來顯現的空花沒有了,這只是空花的錯覺消失了,沒必要問空花到哪裏去了,所以說“一切諸法皆如幻化”。
攝義:種種有事顯現,悉皆無實,以遠離自性有無生故。
假如一個果法是真實的,則要麼是有而生,要麼是無而生,不會有其他情況。但有而生不成立,無而生也不成立,因此任何顯現的果法都不是實法。
原先認爲實有的城市、實有的人、實有的高樓……觀察又觀察,最後發現全部是幻化。只是凡夫實執的習氣特別堅固,才感覺是很堅固的房子、很堅硬的石頭。如果習氣完全消除,就沒有任何障礙。證悟空性後,就根本不是世間的境界。凡夫認爲的時間、空間、物質等觀念通通會被打破,時間上一念即無量劫,空間上一塵中現塵數刹,數量上一多相即,功能上六根互用,像這樣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轉依功德都會現前。
也正因爲如此,心轉依之後,就開始顯現淨土,而八地菩薩則獲得淨土自在。這就是消除實執習氣後顯現的殊勝功德。
大緣起因
是對諸法的因、體、果都作抉擇的正理。
以下分四段詳細開演:一、解釋緣起;二、解釋緣起因;叁、以緣起因推斷萬法無自性;四、指示緣起的究竟義。
一、解釋緣起
釋詞:何謂緣起?《入中論》雲:“所有緣起法,以和合爲相。”緣起的自相即是因緣和合。譬如以種子爲因,水、土等爲緣,因緣和合時,便産生果實。果實是一種緣起的法,而不是非緣起的自有自成的法。
什麼叫緣起?《入中論》說,緣起以和合爲相。因和緣合在一起就會生果法,叫做“和合”。只有孤因沒有緣,並不會生果;只有緣沒有因,也不會生果。一切萬法的産生,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比如月亮和水一和合,就出現了水月,只有月亮不出水月,只有水也不顯現水月,所以水月是因緣和合的産物。
推廣到萬事萬物,無不如此。比如我們做飯,飯能憑空出現嗎?當然不可能。只放米就能做成飯嗎?也不可能。必須米、水、火和時間等各方面的因緣都和合到位,才做得出飯。這就是緣起。
比如,人走到一面鏡子前,因緣一和合,就顯現出影像。萬法都符合這樣的規律——由因緣和合而來。此外,找不出一朵以自己成立出來的花、一碗以自己成立出來的飯,也找不到一個以自己成立出來的人。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事、物是由自己成立出來的。每個人都有一堆肉體的色法和受、想、行、識的心法,這個五蘊的果並不是自己成立出來的,而是由十二緣起演變而來。爲什麼是今生這種長相、感受、性格和命運呢?方方面面、點點滴滴都是由因緣顯現的。今生自己造業的情況,決定了後世的命運。根本不必在心外去找什麼改造命運的辦法,只須注重自己當下造作什麼緣起。當下造作的緣起很殊勝,將來的果就很殊勝;緣起並不殊勝,將來的果也就不殊勝。所以,命運都是由因緣造就的。
《顯句論》雲:“是故,一切法的産生觀待于因緣,即是緣起生之義。”
《顯句論》中說:一切法都要觀待因緣才會生,絕不可能自己成立出來。“觀待”,意思是果法沒有自主權,完全由因緣決定。既然是觀待因緣,就沒有任何自在。比如一朵花能要怎麼開就怎麼開,想多大就長多大,想要多少花瓣就有多少花瓣嗎?花沒有任何自在,完全由能生的因緣決定它。
從我們自身來觀察: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可以做到嗎?沒有這種因緣,能不能現出這種相呢?我們能飛嗎?能吃一百碗飯嗎?能住世叁千年嗎?能突然就遍知一切嗎?任何事不是憑想象就能辦到,必須因緣和合才會顯現。
一切法的産生都是緣起。我的頭發長多少根,什麼顔色、粗細、軟硬、排列等,牙齒是怎樣的,身心各方面的狀況如何,人生一段段的境遇如何……這一切都是由因緣來決定。如果今生不努力,基本上就和立命之前的了凡先生一樣,完全受著宿世因緣的支配。這並不是宿命論,其實,自己當下就擁有主動權——現在有新的因緣配合進去,命運就會轉變。總之,任何法的出生都是由因緣支配,而不是自己成立出來,這就是緣起的正見。
下面簡略解釋內外緣起之義:
(一)內緣起
內有情是由從無明到老死間的十二緣起而生,比如今生的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由前世的無明、行這二支而生,而後世的生和老死,則觀待著今生的愛、取、有這叁支。因此,有情的流轉唯是因緣而起,離開緣起,則無一法存在。
一般的人,只看到輪回“連續劇”裏很短的一段,並不知道來龍去脈,所以根本沒有生命緣起的觀念。只有觀察十二緣起,才會明白生命的流轉都是由心上的緣起決定的。
以下略釋十二緣起[3]:
由于前世以無明造了業,這個業在阿賴耶識(八識田)裏熏成了種子(此時的阿賴耶識名爲因位識),到種子成熟的時候,阿賴耶識就轉成今生入胎時的果位識以及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是現在這一世的果報。這樣的果報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入于今生這位母親的胎中,隨後出現名色、六入等,十個月後出生,出生後又是這樣的相貌、環境、感受等,這些從何而來?其實都是前世依于無明所造之業的力量感召而來。
後世自己會如何呢?後世的生和老死取決于今生所造的愛、取、有這叁支。自己每天是怎麼“愛”的、怎麼“取”的、又怎麼成了“有”,以這些因緣決定自己來世的命運。來世是墮落惡趣,還是生在善道;是淪落娑婆,還是往生淨土,這都完全取決于現世自己的心如何造作。
一層一層的緣起觀察下來,處處可以看到流轉的不自在。如同一朵鮮花,不可能想要豐碩一點,就隨意長成;也不可能想要多少花瓣,就如願長出;不要黃色,想要紅色,也不可能自在。如果它有自在,就可以搖身一變,想要如何就能如何,但是沒有這樣的事。
果位識在入胎前後完全受業力的控製、推動。過去世以無明造業,在八識田裏熏入了很多種子,要投生時,其中先須成熟的業種子就現行出來,驅使著心投到相應的那一道裏。入胎後,果位識攜帶著過去世熏習的一切種子,這些種子按照業成熟的次序,一個一個地成熟。這也就是所謂的引業和滿業感果的問題。引業即牽引心識投胎的業,決定這一世生在哪一道裏;滿業是投胎後次第成熟的業,決定這一世的種種差別果報。
所以不要認爲,這一生只是運氣不好,才造成了這種命運。應該想到,前世所造的無量的業不會不起作用。因此,“一切由業決定”才是正確的見解。
入胎時,前世所熏的種子都攜帶過來了。因爲業識入胎,就出現了這一世新生命的最初位——名色。“色”指色蘊,是物質的部分;“名”指四種名蘊——受想行識,是心法的部分。爲什麼叫做“名”呢?在最初入胎的時候,受精卵可見,而心識不可見,因爲心識沒有紅、黃、藍、綠等的顔色,長、短、方、圓等的形狀,無法展示,只能以名言表诠,所以就稱爲…
《中觀綱要(智圓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