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人的悟處(釋妙悟)

  念佛人的悟處

  《淨土》2013年第3期

  作者:釋妙悟

    淨土法門的困惑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來,一直就有許多疑點困擾著學佛行人,念佛能否當生成就、了生脫死就是一大疑點。

  說念佛就能往生淨土,而不需要按照常規修習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無需修六度萬行,無需經過叁大阿僧祇劫的漫長經曆……許多人不相信也不敢相信。證果了的阿羅漢、緣覺、辟支佛乃至淺位菩薩也是將信將疑。所以佛說淨土法門是難信之法,難講之法,“當知我于五濁惡世……說此難信之法,是爲甚難”。此爲整個佛教內的一大困惑。

  進入淨土法門之內,在相信“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相信念佛能夠往生淨土、了生脫死基礎上,淨土門內對于如何念佛往生的爭議及其困惑尤爲突出。

  淨土資糧——信、願、行,大家都信了,也發往生願了,這兩點是共同的,無甚爭議。但如何“行”呢?怎麼樣具體去“念佛往生”,則是各說不一,甚至觀點截然相反。

  同樣的念佛往生,永明延壽祖師說是至簡至易的法門,是萬修萬人去的法門。龍樹菩薩稱之爲易行道,安樂法門,猶如水上乘船,不像其他法門如陸地步行艱難困苦。

  而另一些人則不這樣看。念佛能夠往生固然不假,但豈有如此輕松安穩就能辦成?《阿彌陀經》明明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還需一日乃至七日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按《觀無量壽經》所說,還得廣修淨業叁福以積累多善根福德。

  從淨業叁福的角度來分析,最高的行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說句實話,欲修此行福圓滿者,末法時期恐怕找不出一個人,除非是乘願再來之人。以此行因,證果在大乘菩薩位。以我等凡夫,實在是勉爲其難了,猶如讓七歲幼童修學大學課程。次一等的戒福,“受持叁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以此行因,證果在小乘羅漢。咱們各自掂量一下自己,行麼?七歲幼童讀高中教材,免了罷。最後的世福,好像還和咱們多少沾點邊。“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以此行因,果報在人天。四條修得圓滿,來生可再做人或生天界。你也認真掂量掂量,四條自己做到了幾條?一萬人中,難得叁五個人做得圓滿。

  所以,一些高僧大德在講經說法時警勵大家:爲什麼念佛功夫不得力?爲什麼念佛沒有成就,往生沒有把握?淨業叁福你做到了麼?你念佛沒有功夫,沒有進展,達不到一心不亂,往生沒有把握……你不能怪別人嘛!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你自己沒做到嘛!

  大家聽了,心裏沒了底,經上說要“多善根福德”,自己究意還差多少啊?每天再怎麼念佛,日課叁萬、五萬聲佛號,管用麼?

  廣積善根福德,日行精進念佛,而心裏又對往生沒有把握,這就是當今淨土門內的普通現狀。千千萬萬的念佛行人,也就是在這樣一種心裏沒底的半空中念佛啊念佛,行善啊行善……阿彌陀佛到時來不來接自己往生,心裏沒有底氣,一片茫然……

  同樣的念佛法門,一方面是萬修萬人去的易行道、安樂門,一方面又是萬人之中難得叁五人往生的難行道、困苦門。爲何如此天地懸隔?

    誰是真正的念佛人

  只要嘴裏天天念佛的人就是真正的念佛人麼?表面看來這是一個多余的問題,可實質並沒有這麼簡單。表面上同樣的念法,道理沒搞清楚和道理已經搞清楚後就是完全兩回事。

  真正的念佛人是什麼樣的人?讀過《觀無量壽經》的人都清楚地記得,釋尊在此處明確地對念佛人給予授記:“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爲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多麼高貴的稱呼!多麼殊勝的景象!

  分陀利華,千葉大白蓮華,本來是專門對佛的稱歎。釋尊在此贈與娑婆世界念佛衆生,授記其終將入坐道場,生諸佛之家(極樂世界)。

  你如果是念佛人,真正明理的念佛人,那麼,你就是人中分陀利華,人中上上人,觀音勢至與你同伴爲伍,是你同學,二大菩薩與其他二十五位大菩薩日夜隱形隨護。今生就如此殊勝,舍報後必生極樂淨土。釋尊親口所宣,字字真實不虛。

  你本來就是真正的念佛人,你只要相信阿彌陀佛無上大願平等救度十方衆生,只要深切發願,願生彼國,執持名號,一路念去——你,就是真正的念佛人,釋尊授記的人中分陀利華就有你在其中。

    何以念佛就能往生

  大家都知道《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也都知道其中的第十八願是其根本之願,也是釋迦牟尼佛一代聖教的核心。阿彌陀佛在十劫以前已經成就此願。

  “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釋尊在《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中說得清清楚楚:“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必得往生。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設定。可同樣是釋尊爲何在小本《阿彌陀經》中又偏偏增加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條款呢?

  釋尊首先要告訴你:西方極樂世界是十方佛國中最爲殊勝圓滿的國土,沒有足夠的善根福德絕對不能往生。在《阿彌陀經》中,釋尊首先設下了這道高門檻。西方如此高妙殊勝的淨土,絕對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就能往生。爾等只會造業的罪劣凡夫,根本就沒資格,你根本就不具足往生的多善根福德。

  什麼是少?什麼是多?那要累積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多善根福德呢?這是大家特別關注的問題。幾乎每一個念佛行人腦海裏都有這個疑問。心裏一直壓著這麼一個大石塊。

    什麼才是多善根福德?

  念佛!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也唯有念佛才能往生:

  ——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關鍵之處,不在于是誰,不在于主體是誰。是娑婆五濁惡世衆生也好,阿羅漢辟支佛也好,淺位深位菩薩也好——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怎麼幹的問題,怎麼行動的問題。無論是誰,“十方衆生”,佛以下九法界都在十方衆生之列。十方衆生只要相信念佛就能夠往生,而且發願願意往生,乃至十念就往生!

  關鍵之處在于如何行,念佛就成。

  一會兒難,一會兒易,什麼原因?

  自力難,依憑他力易。

  無論是誰,只要他還是“十方衆生”之一,依其自身力量所修之善根福德,與能夠往生西方淨土所必備的多善根福德相比,就是少善根福德。

  而如果念佛呢?舍棄自力修行,專憑念佛,以念阿彌陀佛名號之威神呢,這就簡單了。依憑這個他力就很輕松容易了。“他力”是什麼,是依憑佛中之王阿彌陀佛之力,我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依憑阿彌陀佛無礙大智之力!

  這個無礙大智之力怎麼講?意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特別通行證,進入淨土的保證書,是極樂國的教主阿彌陀佛贈送給十方世界衆生的。

  執持六字名號就是多善根福德!你只要念佛,即具足多善根福德。就這麼簡單。

  再回過頭來看《阿彌陀經》是如何解這個結的。

  釋尊首先告訴你,讓你明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得生彼國。首先給你當頭一棒:憑你自己本身,你絕對不行。梵文本的此句原文是:“衆生不得以今生所行之善得生彼國。”意思十分明確。淨土法門就這樣,這是一個凡夫的法門,首先一盆冷水把你澆清醒,回到自己現實中來:我原來是一個五濁惡世裏的凡夫,我沒有功夫,也不堪修行……

  接下來的經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關鍵在哪裏?在執持名號,就是稱名念佛,這是對“不可以少善根福德”的解說、注釋。所以才說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福德啊!

  古德大徹大悟後感歎:“千悟萬悟悟不到,原來一句佛名號!”

  是啊,本來經文上就說得清清楚楚啊——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

  爲什麼如此簡單,如此不可思議?沒什麼,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佛有多大的善根福德,你只要念佛,你就同時獲得多大的善根福德。而要往生莊嚴的西方淨土,除此佛之善根福德之外,其余統統都差得遠。

  你一念佛,你就具足,你就“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

  這話是蓮宗九祖蕅益大師說的,專門注解《阿彌陀經》而來。關于蕅祖,印光大師說蕅益大師是法身大士再來,評價蕅祖注解的《阿彌陀經要解》:即使古佛再來爲此經作注,也不能超過其上。

  在《彌陀要解》裏,還有幾段話是十分重要的,念佛行人,萬不可輕易看過。

  其一,“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皆不可得生淨土。”

  其二,“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其叁,“佛以大願,作衆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衆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最關鍵的一段:

  “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無異。則一一聲,悉具足多善根福德也。”

  最終:“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于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衆生。”

  你只要念佛,你就具有佛所具備的全部功德。這其中既有法藏比丘因地之菩薩萬行,也有阿彌陀佛果地之萬德。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悲憫我等娑婆衆生,早知我等罪業凡夫已經不堪修行,本身即是酬報而來,通身業力之身,是爲千佛所舍棄之朽木爛材,憑借自身之力,絕無出離之緣,因之以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之修行,積功累德,不僅爲我等成就了莊嚴的西方極樂世界,同時也成就了往生彼國的最最方便的途徑,萬德洪名之南無阿彌陀佛!把所有功德全體注于一句名號之中,拱手送給了十方無力修行的衆生。

  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念這六字名號。以我願生彼國之願與…

《念佛人的悟處(釋妙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