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人的悟处(释妙悟)

  念佛人的悟处

  《净土》2013年第3期

  作者:释妙悟

    净土法门的困惑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就有许多疑点困扰着学佛行人,念佛能否当生成就、了生脱死就是一大疑点。

  说念佛就能往生净土,而不需要按照常规修习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无需修六度万行,无需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长经历……许多人不相信也不敢相信。证果了的阿罗汉、缘觉、辟支佛乃至浅位菩萨也是将信将疑。所以佛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难讲之法,“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此为整个佛教内的一大困惑。

  进入净土法门之内,在相信“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相信念佛能够往生净土、了生脱死基础上,净土门内对于如何念佛往生的争议及其困惑尤为突出。

  净土资粮——信、愿、行,大家都信了,也发往生愿了,这两点是共同的,无甚争议。但如何“行”呢?怎么样具体去“念佛往生”,则是各说不一,甚至观点截然相反。

  同样的念佛往生,永明延寿祖师说是至简至易的法门,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龙树菩萨称之为易行道,安乐法门,犹如水上乘船,不像其他法门如陆地步行艰难困苦。

  而另一些人则不这样看。念佛能够往生固然不假,但岂有如此轻松安稳就能办成?《阿弥陀经》明明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还需一日乃至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按《观无量寿经》所说,还得广修净业三福以积累多善根福德。

  从净业三福的角度来分析,最高的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说句实话,欲修此行福圆满者,末法时期恐怕找不出一个人,除非是乘愿再来之人。以此行因,证果在大乘菩萨位。以我等凡夫,实在是勉为其难了,犹如让七岁幼童修学大学课程。次一等的戒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以此行因,证果在小乘罗汉。咱们各自掂量一下自己,行么?七岁幼童读高中教材,免了罢。最后的世福,好像还和咱们多少沾点边。“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以此行因,果报在人天。四条修得圆满,来生可再做人或生天界。你也认真掂量掂量,四条自己做到了几条?一万人中,难得三五个人做得圆满。

  所以,一些高僧大德在讲经说法时警励大家:为什么念佛功夫不得力?为什么念佛没有成就,往生没有把握?净业三福你做到了么?你念佛没有功夫,没有进展,达不到一心不乱,往生没有把握……你不能怪别人嘛!经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你自己没做到嘛!

  大家听了,心里没了底,经上说要“多善根福德”,自己究意还差多少啊?每天再怎么念佛,日课三万、五万声佛号,管用么?

  广积善根福德,日行精进念佛,而心里又对往生没有把握,这就是当今净土门内的普通现状。千千万万的念佛行人,也就是在这样一种心里没底的半空中念佛啊念佛,行善啊行善……阿弥陀佛到时来不来接自己往生,心里没有底气,一片茫然……

  同样的念佛法门,一方面是万修万人去的易行道、安乐门,一方面又是万人之中难得三五人往生的难行道、困苦门。为何如此天地悬隔?

    谁是真正的念佛人

  只要嘴里天天念佛的人就是真正的念佛人么?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可实质并没有这么简单。表面上同样的念法,道理没搞清楚和道理已经搞清楚后就是完全两回事。

  真正的念佛人是什么样的人?读过《观无量寿经》的人都清楚地记得,释尊在此处明确地对念佛人给予授记:“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多么高贵的称呼!多么殊胜的景象!

  分陀利华,千叶大白莲华,本来是专门对佛的称叹。释尊在此赠与娑婆世界念佛众生,授记其终将入坐道场,生诸佛之家(极乐世界)。

  你如果是念佛人,真正明理的念佛人,那么,你就是人中分陀利华,人中上上人,观音势至与你同伴为伍,是你同学,二大菩萨与其他二十五位大菩萨日夜隐形随护。今生就如此殊胜,舍报后必生极乐净土。释尊亲口所宣,字字真实不虚。

  你本来就是真正的念佛人,你只要相信阿弥陀佛无上大愿平等救度十方众生,只要深切发愿,愿生彼国,执持名号,一路念去——你,就是真正的念佛人,释尊授记的人中分陀利华就有你在其中。

    何以念佛就能往生

  大家都知道《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也都知道其中的第十八愿是其根本之愿,也是释迦牟尼佛一代圣教的核心。阿弥陀佛在十劫以前已经成就此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释尊在《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中说得清清楚楚:“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必得往生。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设定。可同样是释尊为何在小本《阿弥陀经》中又偏偏增加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条款呢?

  释尊首先要告诉你:西方极乐世界是十方佛国中最为殊胜圆满的国土,没有足够的善根福德绝对不能往生。在《阿弥陀经》中,释尊首先设下了这道高门槛。西方如此高妙殊胜的净土,绝对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就能往生。尔等只会造业的罪劣凡夫,根本就没资格,你根本就不具足往生的多善根福德。

  什么是少?什么是多?那要累积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多善根福德呢?这是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几乎每一个念佛行人脑海里都有这个疑问。心里一直压着这么一个大石块。

    什么才是多善根福德?

  念佛!念佛就是多善根福德。也唯有念佛才能往生:

  ——你,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关键之处,不在于是谁,不在于主体是谁。是娑婆五浊恶世众生也好,阿罗汉辟支佛也好,浅位深位菩萨也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怎么干的问题,怎么行动的问题。无论是谁,“十方众生”,佛以下九法界都在十方众生之列。十方众生只要相信念佛就能够往生,而且发愿愿意往生,乃至十念就往生!

  关键之处在于如何行,念佛就成。

  一会儿难,一会儿易,什么原因?

  自力难,依凭他力易。

  无论是谁,只要他还是“十方众生”之一,依其自身力量所修之善根福德,与能够往生西方净土所必备的多善根福德相比,就是少善根福德。

  而如果念佛呢?舍弃自力修行,专凭念佛,以念阿弥陀佛名号之威神呢,这就简单了。依凭这个他力就很轻松容易了。“他力”是什么,是依凭佛中之王阿弥陀佛之力,我们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依凭阿弥陀佛无碍大智之力!

  这个无碍大智之力怎么讲?意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特别通行证,进入净土的保证书,是极乐国的教主阿弥陀佛赠送给十方世界众生的。

  执持六字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你只要念佛,即具足多善根福德。就这么简单。

  再回过头来看《阿弥陀经》是如何解这个结的。

  释尊首先告诉你,让你明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得生彼国。首先给你当头一棒:凭你自己本身,你绝对不行。梵文本的此句原文是:“众生不得以今生所行之善得生彼国。”意思十分明确。净土法门就这样,这是一个凡夫的法门,首先一盆冷水把你浇清醒,回到自己现实中来:我原来是一个五浊恶世里的凡夫,我没有功夫,也不堪修行……

  接下来的经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关键在哪里?在执持名号,就是称名念佛,这是对“不可以少善根福德”的解说、注释。所以才说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啊!

  古德大彻大悟后感叹:“千悟万悟悟不到,原来一句佛名号!”

  是啊,本来经文上就说得清清楚楚啊——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为什么如此简单,如此不可思议?没什么,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佛有多大的善根福德,你只要念佛,你就同时获得多大的善根福德。而要往生庄严的西方净土,除此佛之善根福德之外,其余统统都差得远。

  你一念佛,你就具足,你就“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这话是莲宗九祖蕅益大师说的,专门注解《阿弥陀经》而来。关于蕅祖,印光大师说蕅益大师是法身大士再来,评价蕅祖注解的《阿弥陀经要解》:即使古佛再来为此经作注,也不能超过其上。

  在《弥陀要解》里,还有几段话是十分重要的,念佛行人,万不可轻易看过。

  其一,“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得生净土。”

  其二,“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其三,“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最关键的一段:

  “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则一一声,悉具足多善根福德也。”

  最终:“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

  你只要念佛,你就具有佛所具备的全部功德。这其中既有法藏比丘因地之菩萨万行,也有阿弥陀佛果地之万德。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悲悯我等娑婆众生,早知我等罪业凡夫已经不堪修行,本身即是酬报而来,通身业力之身,是为千佛所舍弃之朽木烂材,凭借自身之力,绝无出离之缘,因之以五劫思惟,兆载永劫之修行,积功累德,不仅为我等成就了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同时也成就了往生彼国的最最方便的途径,万德洪名之南无阿弥陀佛!把所有功德全体注于一句名号之中,拱手送给了十方无力修行的众生。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念这六字名号。以我愿生彼国之愿与…

《念佛人的悟处(释妙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