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人的悟處(釋妙悟)▪P2

  ..續本文上一頁阿彌陀佛誓願救度咱們的四十八願相互感應,一切就已OK!

  這就像是阿彌陀佛給咱建了一個碩大無比的發電廠,架設了輸電線路,變壓器,進戶電線以及全套的電器設備……這些咱們一概不會做,也不懂其中原理,咱唯一要做的就是推上電閘,按通電源。

  若一日,若二日……若十日,若一年,若十年……“上盡一形,下至十聲”,只要一直保持念佛狀態就一定往生。只要咱們一直守好電閘,不使其跳閘斷開就成了。其他的一概不用咱管——其實咱也管不了。

  念佛是衆生的事,如何往生是佛的事,一切都是佛在運作。念佛是因,往生西方畢竟成佛是果,其中的機製奧妙,不是你我凡夫所能窺測清楚的,阿羅漢、緣覺、菩薩尚不得其要領,此乃“唯佛與佛乃能究盡”。

    不一樣的念佛人

  同樣是念佛,心裏搞清楚了道理與否完全不一樣。心態不一樣,信心不一樣,行爲也不一樣,最終結果也肯定不一樣。不明此理,以爲要靠自己積累多善根福德之後念佛才能往生,以爲往生的本錢在于自己修淨業叁福,戒定慧,六度萬行等等。其實那不是,靠你此生哪怕是終生累積的修行,要想往生淨土,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的神話。那點善根福德,連你一生所造之種種惡業都抵消不掉。弄到最後,臘月叁十日一敲算盤,正負相抵,原來還是大大的一筆虧損賬。

  爲什麼?因爲你是酬報之身。自你一生下來起就是通身業力之罪惡凡夫,你的先天本性,乃至于你最起碼的生存都是賴以無盡的造業才能維持。只有造業之本能,少有行善之作爲。這是你凡夫之天然本能決定了的。《地藏經》中講到,“南閻浮提衆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阿彌陀佛無始劫以來就看得清清楚楚了,知道我等娑婆衆生,五濁惡世的凡夫,依憑自身之力絕無解脫之機,所以才用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累積功德,事先爲我等成就了西方淨土以及往生淨土之法,統統無償地送給我們。

  沒有解脫之機,佛給了我們;沒有本錢,佛給了我們。我們累世曆劫以來所造下的種種惡業,所欠下的種種債務,連同今生已經造下將來必定或多或少(往生之前)還會造下的債務,佛統統替我們償還!

  《無量壽經》上,佛說:

  “爲衆開法藏,廣施功德寶”,“令諸衆生,功德成就”。你一念佛,你就什麼都得到了。你要往生靠的是這個,這才是多善根福德。“一一聲中,悉具足多善根福德也。”一一聲悉皆往生之聲也!

  經中還有一段:“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爲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這個道理搞清楚了,你心裏多踏實啊!不愁自己善根福德不夠了。“哎呀,念佛,佛的善根福德全過來啦!”

  所以得聞佛名,怎不“歡喜踴躍”啊!你還會那樣整日念佛而心中無底麼?還怕自己積累不夠善根福德麼?要知道,往生淨土的善根福德全在這裏,在稱名念佛這裏。不在那裏,不在你一生中如何辛苦地累積修行。你自身累積的善福還遠遠不足以消抵你這一生之中所造惡業,還要拿這點小善福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明悟此理之念佛人,知道要積功累德,莫過于全身心投入念佛,而且對于往生充滿必定信心,他明白了自己原本就是一無是處不堪修行的凡夫,依憑自身之力絕不能了生脫死,因而才“通身放下,全身靠倒”,全身靠倒在這一句萬德洪名上。依憑彼佛大願業力,一心一意,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

  他明白自己此身已是“人中分陀利華”,只是暫且留在娑婆世界一段時間,肉身舍報必生極樂。生前觀音勢至爲伴,往生華開見佛。

  明理之念佛人,就是善導大師在著名的《觀經四帖疏》中概括的“兩個深信”具足的人。

  “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衆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乘船者,萬無一漏——度脫苦海;

  遊水者,萬無一漏——墜入深淵。

  真正的念佛者,安坐于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船倉,心得大安,必定得度。不明此理的念佛者,認爲乘船不保險,雖已上船,但仍念念不忘遊泳技能技巧,心神不定,有朝一日,或許還會重入水中,覺得遊過去更有把握一些。

    念佛行人還行善否?

  單念佛就能往生了,那還用得著“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麼?是不是淨業叁福也不要了,四聖谛、十二因緣不要了,布施、持戒、六度萬行也不要了,戒定慧也不要了?……

  這一切統統都要。你過去怎麼做,現在還怎麼做,還要做得更好。

  只是——你心裏一定要明白,往生不靠這個,這點功德太渺小了,往生要靠念佛接通過來的功德。自身所積累的那一丁點,到時派不上用場。

  如是而已。

  還是這樣廣行萬善,隨緣盡分地去做。這是一個學佛人,無論出家、在家學佛人的本分。

  心態不一樣啦,過去以爲是靠這個去往生,而對于怎樣才能達到往生必備之多善根福德心裏無底,往生無望。現在明白了,稱名念佛就具足往生的多善根福德,在心裏踏實了,隨緣盡分地廣行萬善,心裏再也沒有焦慮了。

  信知自身乃通身罪業之凡夫,無始劫以來,造惡累累,再也出離無望。而彼佛無盡慈悲,無盡大包容心,不舍我等罪惡凡夫,種種辛勞,成就我等得救往生之門,因而必定心生大感恩心、大包容心,轉而憐憫仍舊迷茫之衆生。

  得如是安心之淨業行人,不再是爲往生脫離輪回而奔波,其種種善行乃出于內心之慈悲感恩,以此上報佛恩,下濟群萌,油然而生,無相無爲。感恩之舉,自然而爲;毫無圖報之念,刻意行之。

  (完)

  

《念佛人的悟處(釋妙悟)》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