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四百論講記(四十五)
破我品第十
現在學習的是後八品的“方便生勝義之真實性修習之瑜伽”,在前面的第九品中,大家學習了“總說甚深緣起真實性之瑜伽”,接下來要具體、深入地學習甚深緣起的真實性,即“別說無我空真實性之瑜伽”。
乙二、別說無我空真實性之瑜伽分二:一、人無我真實性之瑜伽;二、法無我真實性之瑜伽。
因爲衆生的無明妄執,分爲人我執和法我執,所以無我空的真實性瑜伽,也就相應地分爲人無我與法無我兩部分。首先來學習人無我真實性之瑜伽,也就是第十品的內容。
丙一、人無我真實性之瑜伽分叁:一、破除計我;二、于無我義斷诤;叁、結成遠離常斷。
修習人無我真實性瑜伽,最重要的是破除計我的分別,所以這部分是本科的重頭戲。然後是斷除對無我義的爭議。最後以遠離常斷來結束本科,也就是第十品的引導。
丁一、破除計我分叁:一、分破所許我相;二、別破計彼爲作者;叁、攝要而破。
破除計我之中,最主要是破除所承許的各種我相,其次破除我能起作者的作用,最後是以歸攝要義的方式來破我。
戊一、分破所許我相分叁:一、破勝論派所許之我;二、破數論派所許之我;叁、破尼也耶派所許之我。
大家知道,古印度很多外道雖然也承許有叁世——就是有前世、有現世、有後世,也承許有業,也承許有苦樂果報,但是和內道完全不同的是,他們還承許有一個“我”,而且各個外道所承許的“我”還各不相同,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本科裏要破的這叁種。
總體來說,他們說的這個“我”,從前世到今生,從今生到後世,都是常住不變的。雖然享受的東西,感受的東西,以及我的形象、我的性格、我的態度、我的各種苦樂命運等等,這都是會變的,可是這裏頭有一個“我”,它是永遠不變動的,它來承載這個業,它來感受這個果等等。其實不僅僅是外道,大家也都會有這樣的執著。譬如說,你的少年時代是過去,你的青年時代是現在,你的中老年時代是未來,你會認爲在這個過程當中,這個身心都在發生變動,可是這個“我”從過去走到現在,一直走到未來,一點都沒變,還是那個“我”。大家現在想想,這是不是就是你的觀點?但其實這樣的“我”是沒有的、不存在的,只是由于大家無始以來的無明習氣,才牢固地執著有這樣一個“我”,從而産生了種種的煩惱,造下了種種的業,使得一直沈溺在生死苦海之中。所以外道當作如意寶,當作歸依處,非常珍惜的“我”,在內道中,恰恰是盜賊,是怨敵,是要破除的。
己一、破勝論派所許之我分叁:一、總破所許我相;二、別破有我之能立;叁、破具思等特相。
在以勝論師爲例進行遮破時,緊緊抓住我的自性爲常這個邪分別,先來總破我相,然後破除我的能立因,最後根據勝論師的回辯,進一步破除我的特相。
勝論外道說我有兩種:一種是內我,好比現在世間人說的靈魂深處的我;一種是外我,即外現的我,他說這是我的兩個層面。
那內在的我是什麼呢?他說身體裏頭肯定有個我,它在根上活動,以根爲行境,去了別各種境界。根呢,則是做一個給它攝取信息的一個信息員。這是內在的我。
外在的我就是外現的這一個相,身體和身體裏頭的根,合在一塊了,這是外現的我。
內我是司令,他就在根上活動。比如說眼根有看到山上牦牛的功能,然後在根上活動的我就會知道:哦!對面山上有叁十叁頭牦牛;或者正在吃一個奶油面包時,首先是舌根在跟面包接觸,然後這個內我就在這個舌根上活動,接著就知道了:哦!這個奶油過期了,不大好,不新鮮了。
下面就具體來破。
庚一、總破所許我相
內我實非男,非女非非二,
但由無智故,謂我爲丈夫。
難詞釋義
非二:指既非男人,也非女人,也叫做黃門。
丈夫:指男人,同時也指代女人、黃門。
頌文直解
內我實際上不是男人,不是女人,也不是黃門。只是因爲外道等的衆生沒有智慧的緣故,才妄認我是男人、女人、黃門等等。
釋義
勝論師執著身體裏頭有個實有的內我。如果這位勝論師是男的,那就問他:“你是男的嗎?”他當然得回答說:“是。”他的意思是,他的內我就是男的。但是這樣就出大問題了,因爲勝論師說這個我是常的、有自性的,那麼既然我又是男性,于是男性就永遠不能變了。這樣這位勝論師的所有前世都應該是男的,所有後世也只能轉世爲男的了,因爲變了的話,怎麼還能叫常的、有自性的實法呢?而實際上呢,連勝論師也承認在輪回中,衆生是不斷在變的,一會轉世變成女的了,再轉世變成黃門了,再轉世又變成男的。因此勝論師所說的常性的內我,就和輪回的事實相違了。這就是“內我實非男,非女非非二”的意思,就是說:勝論師所謂的內我,是根本不可能具有現實中的性別的。
所以說“但由無智故,謂我爲丈夫”,實際上是沒有這些實有的性,只是由于你們沒有智慧,才認爲有實有的內我,而且還是個男人、女人、非二而已。
勝論師的觀點代表了世間大部分凡夫的觀點。大家正是因爲無明愚癡,才在這無常變異的種種相中,妄想了一個我出來,並說我是男人、我是女人、我叫某某名字等等。因此衆生也才在輪回中流轉,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所以從現在起,大家每次說起我的時候,都要提起正念,要知道真實的我是沒有的,所謂的我,都是對五蘊相續的一種假名安立,不能認爲是真實、常有存在的,否則就像勝論師那樣,被自己以無明導致的執著欺騙了。
下面進一步以男女等相非實有,來破我。
若諸大種中,無男女非二,
雲何諸大種,有男等相生。
頌文直解
如果如你所說,在大種之中,本來沒有男、女、黃門等相,那怎麼可能依靠諸大種,有男等相生起呢?
釋義
這一頌前兩句是引述勝論師的觀點,後兩句是進行遮破。
前面破了內我有男女等相後,對方又回答:那不對啊,性別不是建立在內我上面,內我這個東西沒有什麼男性、女性、非二性,一切差別相都沒有的。男性、女性、非二性,這些都是外我的相,內我仍然是常性不變的。
那就在外我上接著觀察,外我的身體上,男女等相是不是真實有的。觀察後知道,身體與根其實都是地水火風,除此不可能再有其它的東西。而地水火風四大種上,哪個地方都不會見到有男女的性別。具體來說,這個地大呢,它是個堅硬的東西,它上面沒什麼男性的地大、女性的地大等;水大呢,它只是濕潤的性,也沒有男和女的;火大是成熟的,它也沒有;風大只是一個動轉的東西,這上面也沒有男風女風的。那麼地水火風四個上面都沒有,它們合在一塊,怎麼會有實有的男女非二的性呢?根本不可能。所以說:“雲何諸大種,有男等相生。”而且,如果外我有實有的男女等相的話,那就在任何時候都要有了。但是在入胎的最初的階段——羯邏藍位,那個時候也是外我,而那個時候是根本分不出男性、女性、非二性的。
那麼內道對此是怎麼說的呢?內道說男相、女相、非二相都是因緣和合之後呈現出來的假相。四大種上沒有男女等相,可是四大種這麼一和合,以衆生各自業力的緣故,就出現了男女等相,但這個相不是實有的,轉世就變了,有的人甚至在當世的時候就變性了。因此衆生純粹是因爲無明愚癡,而認爲我是真實的男性、女性、黃門而已。
所以世尊說:“堅性不說女,也不分別男,諸法無生故,尋找將不見。”堅性是菩薩的異名。偈頌的意思是說:菩薩不分別男女相,因爲諸法無生的緣故,所以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男女相都不可見。因爲男女相都不可見,因此我也不可見。這就像如果沒有火的熱性,那麼就不可能有火一樣。
汝我余非我,故我無定相,
豈不于無常,妄分別爲我。
難詞釋義
無常:這裏指無常的五蘊身。
頌文直解
你的我執所依的我,不是我的我執所依。因此,我並不是以自性成立,所以沒有確定之相。如此緣故,就像將花繩虛妄分別爲蛇,豈不是將多體、無常的五蘊,虛妄分別爲我嗎?
釋義
“汝我”——你的這個我,“余非我”——對其它人來說,並不是我。不論是外我還是內我,倘若是實有的,那應該人人見到你時,都必須說是我了,就像火的熱性在大家面前沒有差別一樣,或者說,大家看到白色的雪山,都會異口同聲地說那是白的。可是爲什麼只有你自己說“我”呢?你的父母會說那是我兒子,你的老板會說那是我員工,還有的人說你是朋友、仇敵、老鄉、居民、學佛人、凡夫、好人等等,那爲什麼有這麼多不同的說法呢?而且你死了之後,再看著那屍體也不會叫“我”了。這些過失,就證明“我”不是自性成立的,所以我無有實體,是增益的、假立的,必須要舍棄。
如果無我,那麼我執及我愛等是怎麼生起的呢?下面繼續說道:“豈不于無常,妄分別爲我。”就是說,以如上所說之理,可見蘊以外的這個異體我,它以自性成立的實有體,一切時處根本不可得故,只是隨衆生各自多體、無常的五蘊身,虛妄分別爲一體、常性的我,並顛倒的認爲是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能造者、受用者等等。實際上我跟五蘊沒有一體、異體等的方式…
《中觀四百論講記(四十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