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十叁)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十叁)

  比丘白佛:唯垂聽察,如我所願,當具說之。

  法藏比丘這樣向世自在王佛禀白說:唯願佛慈悲,聽我訴說。我按照自己結成的大願,具體向佛彙報。以下就是法藏菩薩在大衆中宣講自己所發的大願。

  要知道,釋迦佛的轉述,只是根據人類能接受的程度講了四十八條大願。實際上彌陀願海的內容無量無邊。願海的奇妙境界完全超過分別心和語言所能達到的範疇。

  所有四十八願的無量功德成就,要歸在一個無上正覺上,就是阿彌陀佛正覺的功德。整個願海的設計,就是要使一切衆生都迅速成佛。阿彌陀佛的本願,絲毫不是想讓衆生只成就人天或阿羅漢的果位。唯一是想用最大的方便攝持一切衆生,讓他們全部都還歸法界而成佛。所以這叫做“一乘悲願”。這是讓從五逆十惡到十地菩薩之間的一切衆生,都同入彌陀願海而迅速成佛。從這裏看出法藏菩薩極大的悲心;而且成佛之後,方便的力量確實達到了極點。

  所以,我們真正能夠信受彌陀願海的無上神力,可以說這是無量劫來極其稀有難得的一個因緣。只要我們能發出至誠的心歸投阿彌陀佛願海,對于阿彌陀佛的願海能生起信心,那就決定會快速成佛。這上面緣起的作用力,絲毫不會落空。

  由于阿彌陀佛的願海已經成就了無上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只要竭盡自己的誠心投入願海,以後,一切所謂願海中的種種方便、無量的佛力加持等等,都可以受用到。就像念了一個密訣,打開寶藏後,裏面無量的珍寶都歸你受用。所以,修淨土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信入彌陀願海。真正在這裏生了信心,就是得了根本,這樣其他無量的支分都會因此産生,像信、願、行等自然而然會産生,而種種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也都會一一實現。

  其實,一個人之所以能做到念念至誠地歸投彌陀願海,心心念念把功德回向往生,也是因爲得到了堅固信心。這個信心說到根本上,就是對于彌陀願海生了信心。有了這個信心,才會至誠地歸投阿彌陀佛,一心仰仗阿彌陀佛。有了這個至誠歸命的心,再來禮佛、念佛、稱佛、贊佛,就都和佛的心相應,就得到佛的攝受,這樣就會成爲不退轉。

  所謂的彌陀正覺果海不可思議,其實就是指一乘大誓願海不可思議。在這一乘大誓願海中,成就了無量無邊、極其殊勝、微妙、不可思議的功德,有最極自在、毫無障礙的能力。這都是由于誓願不可思議。大願海猶如虛空,一切世界都在裏面形成、安住,像這樣,阿彌陀佛的光明、名號、淨土依正莊嚴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是由大願海中任運流出。大誓願海就像大車和大風,普遍行于一切世間,無所障礙。它能使無量衆生順利脫出叁有系縛城,趣入無爲涅槃界。是從這大誓願海中流出無量方便藏。所以我們要以極深的信心來奉持彌陀願海,頂戴彌陀願海。

  如果能這樣做到,那就成了承受阿彌陀佛無上威神加持的法器。所有願海裏的無量功德寶藏,自己願意領受、攝取,而盡力與佛相應就會得到願海所賜予的無量功德。所以這是關鍵中的關鍵,在這裏發起深信切願極端重要。

  也正是由于這上面有種種程度深淺、強弱的差別,得到的加持也就有種種深淺、強弱的差別,往生的品位也就出現種種的差別。所以,目前一定要把握這個根本,得了這個根本,種種支分都會很順利地産生。

  對于整個彌陀大願海,宋譯本有一句概括性的開頭語:“世尊!我發誓言,願如世尊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所居佛刹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當時法藏菩薩向世自在王佛彙報:我發誓要證到跟佛一樣的無上正覺,我所住的佛刹要具足無量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

  這一句就是彌陀願海的總綱。這一句要整個貫徹到以下的每一願中。這裏說出了極樂世界的狀況,就是:我成佛時所住持的國土,具足無法用數量表示的殊勝微妙功德,具足無量的清淨莊嚴。(“具足”就是圓滿含攝,絲毫不缺。)

  “不可思議”,是指這個國土裏所具足的一切功德莊嚴,不論是地水花樹、樓閣、宮殿、形、量、光色、受用、體性等等,一一都不可思議,完全超出了分別心所能思維、語言所能議論的範圍。分別心和語言都極其有限,只能說一些虛妄心識前顯現的境界。一旦遠離了一、多、有、無、常、斷、大、小、自、他等的戲論的時候,整個成了一大不可思議的功德之海,完全是超情離見的境界。要這樣認識,你才會對極樂世界一水、一花、一樹、一樓等發起贊歎的心、驚喜的心。你才會想到,下至淨土的一個微塵確實完全超過這個世間所有最美好的事物,也因此會念念盼望能生到這樣的淨土,那才是人上之人。你會想:到了我這一生臨終的時候,我絕不可能往娑婆世界的方向走,我要去的唯一是極樂世界。我生了極樂世界就是入了不可思議境界。

  要知道,《華嚴》說到四法界(就是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首先事法界,就是指千差萬別的事相。比如人間的男女老少、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色聲香味等,這些就屬于事的法界。

  理法界是指這一切事相的理體、本源或者本性,也就是萬法的根源,講的是無相的本體。說到理體,那是遠離了一切相,你不可能安立它是一、是多、是常、是斷、是有、是無、是生、是滅、是男、是女、是善、是惡、是東、是西等等,因爲它是一個全體,不可能落在相對的二邊上面。一切十方叁世的現象,完全就是從這真心理體而顯現的。這本體怎麼可能住在一個固定的邊上呢?固定是指心裏起分別的時候,一定有個固定的所緣。它要求固定,才起得來分別。萬法的理體哪裏會住在固定的某一種相上呢?它如果偏墮在一個邊上,比如如果落在東邊,怎麼可能周遍十方一切處而顯現?如果落在現在時,過去和未來的相又從哪兒出來?如果只落在男相或者女相、來向或者去向上,怎麼可能成立是理體?所以,這真心妙理確實是離一切相的。

  之後是理事無礙法界。一般看起來似乎有礙,因爲理體是無相可得,而事相是森羅萬象。但是,就由這個無相的真心能夠顯現森羅萬象。雖然顯現森羅萬象,但是理體無生無滅,離一切相。事與理之間本來無礙。這樣的話,凡夫俗子不容易理解,你說這個真心本體無來無去,怎麼又現來去的相呢?理體不是一、不是多等,怎麼又現一、現多呢?其實理和事之間是毫無障礙的。

  大乘經裏都會說到理事無礙,而事事無礙法界只有《華嚴》一部經闡明。這就到了不可思議的境界了。它表現爲事和事之間毫無障礙,完全超越了情見。這就是“十玄門”的境界。也就是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廣狹自在、延促同時、重重無盡、圓明具德等等。總之所謂的時間、空間、數量、自他等的妄執,全部都打破了。這裏如果想以虛妄心識的境界來衡量它,那是絕對行不通的。

  我們認爲“無量中含一”很對,但“一中含無量”就想不通;認爲大空間裏可以含小空間,但要在一個極微塵裏含容十方刹海,也想不通。或者想,在一個大劫裏含有無數個刹那這可以,但要在一個刹那裏含無量劫,怎麼也想不通。

  而極樂世界全體是事事無礙的法界。在“一”裏含有無量。比如,淨土的一件寶物是由無量寶香合成,一朵蓮花是由無數珍寶合成,而且一朵蓮花出無量光,一一光中化無數佛。我們不要執著一、多等是實有的法,其實並沒有一、多、大、小等的實體,因爲這一切只是心所現。進一步,由于這些相是理體所現,是以法性爲體,所以一一相就是法性全體,也就一一相中可以含有無量。它沒有固定的小大、一多等等。既然沒有固定的小,沒有定死了的小,既然這是無自性的,也就什麼都可能了。當下的這一個上就可以顯現十方刹海。就在淨土的任何空間裏,能夠現出十方無量無數的世界。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四隅上下,此世界、彼世界,無量無數,其中的一一山川、一一人物、一一活動都一齊呈現。無論現在的科學發達到哪種程度,都還只是虛妄分別的産物,絕對比不上淨土境界的無量分之一,無論用什麼樣的科技手段,都無法做到在一個極小的空間裏顯現十方世界無量的景象。

  而且“延促同時”,時間也完全被打破了。所謂的“一昔之夢,翺翔萬億年”,時間也只是自己的心假立的,並沒有心外的實體的時間。如果有實體的時間,就成爲了不可改變,成了固定的死的東西。但是“一切只是心所現,都是無自性的”,也因此就可以圓融。如果消除了分別心,就會真正現證到法界圓融。而一生到了極樂世界,由于阿彌陀佛的力量加持進來,這時就真的能做到在一念間遍遊十方刹土,而且種種的頂禮佛、供養佛、聽佛說法等等,無數的事情都全部做完。這是無法想像的事。

  不要老是認爲時間是一種直線式的序列,這只是在虛妄心識裏的一種僵化的觀念,認爲必須是東、南、西、北依次第進行,先到某一個國土對某一尊佛頂禮、聞法等等,過了一段時間,然後再到西方、南方、北方……這樣要經過多長時間?但實際上,凡夫依次第無量劫完成的事情,可以在一個刹那全部做完。這是無法想象的事。

  而且“重重無盡”。一般用帝釋天宮的因陀羅網來作比喻。因爲因陀羅網上有一千顆圓明透徹的寶珠。任何一個寶珠的影像會映現在其余999個寶珠裏,而其余999個寶珠的影像也會入到這一個寶珠裏,這是第一重。然後,每一個寶珠連同映現在它裏面的其余999個寶珠的影像,又入在其余999個寶珠裏;而其余999個寶珠連同它裏面的影像又入到了這個寶珠裏,這是第二重。像這樣,一重一重,無窮無盡。

  只要拿兩面鏡子對著照,就能看到:左鏡的影像現在右鏡裏,右鏡連同它裏面的左鏡的影像又顯現在左鏡裏,左鏡連同這雙重的影像又現在右鏡裏,右鏡連同這叁重的影像又現在左鏡裏,兩個鏡子裏的像成了重重無盡,根本看不到邊際。

  這實際是法界的秘密。每一個法…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十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