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力量。堅信一生到了淨土,就決定會成佛。
第七、皆得天耳徹聽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這是成就天耳通的大願。天耳通,就是能聽到障內和障外衆生苦樂憂喜等的聲音,而沒有障礙。要知道法藏悲願在各個方面都發到極致,在成就往生者的神通上,是發願五通齊發,而且都達到極廣大的量,這些都體現了悲願極大,由此才有淨土法門的圓頓特色。信解了彌陀本願,就知道淨土法門是極圓頓的法,這樣說一點不過分。
這不是慢慢來,先開天眼,再開天耳等等;也不是先達到見一千個世界,再見兩千個世界,逐步逐步地經過特別漫長的過程才達到了見百千億那由他個世界。這樣就太慢。法藏菩薩的發心是很幹脆的,衆生只要生到我的國土,就要頓時使他的眼、耳、心、足等的功能全面地開發,而且是極大量地開發!
所以,這裏談到極樂聖衆的天耳通,同樣是遠遠超過了阿羅漢,一上來講到最低都要達到能聽到十方百千億那由他諸佛說法。唐譯是從距離上講,能聽到一億那由他百千由尋之外的諸佛說法。這是極殊勝之處。
大家要想一想:阿彌陀佛是怎麼設計讓我們快速成佛。這個問題要不斷地想下去,在學四十八願的每一願,都要這樣思維,才知道從一個下劣凡夫怎麼快速成佛的全過程的事,佛都全面地考慮好了,幫助衆生的最好方便佛都一一做好了。這樣就要把自己交給阿彌陀佛,至誠一心地和阿彌陀佛相應,一切聽佛安排,按佛的教導去做,要這樣來完成佛道。這就是自他二力相合來成佛的辦法。
像這裏,要讓我們達到最低能聽到百千億那由他國土中每一尊佛說法的音聲,都能夠清清楚楚地聽到。
我們一生到極樂世界,頓時,十方世界海就呈現在自己心前。這樣,就不是一臺電視機的功能了。電視現在能接收幾十個臺的節目,能接收到東京、紐約、巴黎、羅馬等地的電視,但這只是一次調一個頻道收一個臺,還是特別有限,只是收小小地球上各個國家的電視節目,而且一次只能收一個臺。所以這也只是小菜一碟,根本不足爲奇的。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往生之後,自己就能接收十方世界無數諸佛說法的音聲。
所以,生極樂就是生十方。當下藥師佛在琉璃刹土怎麼說法?不空佛在北方宮殿怎麼說法?蓮師在羅刹國怎麼說法?像這樣,無數世界裏的諸佛怎麼說法,你隨便聽。想一想,這樣怎麼會退轉呢?
要想到,這麼廣大的天耳通一旦開通之後,一來、悲心會堅固、會究竟,因爲聽到了地獄衆生在烈火中號叫,聽到了餓鬼饑腸辘辘、乞求飲食的聲音,聽到了動物界和人間的哭聲、哀怨之聲,由不得你不起悲心,由不得不尋聲求苦。
二來、諸佛的法音都有極大加持。像人間聽到古琴的聲音,當下能靜息妄念,這就是聲音的妙用,何況諸佛的梵音呢?這樣,是已經開通了十方無數佛國電臺的頻道了,能接收到十方無數諸佛說法的音聲。而且這些音聲一聽到心裏,就加持自己的心,得到寂靜、得到法樂。這樣什麼法聽不到呢?這就叫“天耳徹聞”。而且聞到佛說法,都能受持在心。不光是聽聽,無量的法語由耳根入了心,都能總持在心裏而不失壞。這個智慧有多大?恐怕連一般的聖者在顯現上也大爲遜色了。
第八、皆得知他心念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衆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這是成就他心智通的大願。他心通就是能照見一切衆生內心的起心動念,就像明鏡裏清楚照見萬物的形狀那樣。
這一願的利益是非常關鍵。像世俗當中爲人處事,了解別人的心理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別人的心理,怎麼因勢利導,怎麼教導人、幫助人或者處理各種人際關系、人事糾紛等等呢?每個人都有自己心裏的想法、有種種不同的執著、煩惱,有各種的困惑、心裏解不開的疑難等等。如果不知道別人的心理,就沒辦法做到善巧地開導他,解開他的心結;也不可能做切中他病根的教誡,給予他忠告;或者根據他的心理需要,安慰他、鼓勵他,幫他提起心力等等。
比如你只知道她在哭、在難受、在痛苦,但不知道她是怎麼苦的,怎麼做適當的開導呢?如果能知道她是感情失敗、事業失敗等等而痛苦,那就可以應機說法,幫助她從困境中走出來。或者他有種種心理問題,比如耽戀異性、貪著名聲,或者嫉妒某人,或者是以什麼不良的性格導致身心不健康,這樣才能因病予藥,幫助他解除心病。
比如他是因爲男女的愛情而苦悶,那就要跟他講愛情是怎麼回事,這樣說了才能使他心量放開。或者他是非常愛慕虛榮、貪著名譽,他不高興是因爲沒得到榮譽。那就要針對這上面來做開導,說別的對不上號。
不明了別人的心,很多時候都是對牛彈琴,話不投機就等于白說。說來說去繞著彎子轉,不能切中要害。如果能直接看到他的心,說出的每一句話要說到他心裏去,讓他願意聽從教導,才能打開他的心結。經過開導之後,他會開始明白:我在哪一點上錯了,我以前那種心態或者對待人、對待事的做法完全不對,應當怎麼改正、克服等等。如果他問題出在這裏,是有這個毛病,卻說到不相幹的地方,那有什麼用?
這樣才知道,菩薩要能做到善巧地教導衆生,對治衆生的毛病,就一定要有了知他心的能力。這樣,才能像神箭手一樣一箭中的,直中要害。
阿彌陀佛完全知道對于菩薩普度衆生,具有他心通的能力是何等重要。這些願都是佛已經最周全、最細致地給我們考慮好了。確實我們大家都要仰仗阿彌陀佛的大恩大德。這不只是世間父母那樣的心,爲了孩子的成長,從小能夠受好的教育、長大能有大的出息、有個好的家庭和事業等等,會方方面面很周到地爲孩子考慮。這只是讓孩子在世間過得好的一個想法。畢竟,父母只有這麼大的見識和能力。
但阿彌陀佛不是這個量,佛是要爲一切衆生架設好成佛的高速公路。總的目標是要讓一切衆生拔除生死勤苦之本,要讓下至叁惡趣的衆生在往生之後都快速成就佛果。這條路怎麼上去?那是有方方面面細節的,也有很多個大的要點。
阿彌陀佛想到:我的這些孩子們怎麼能夠快速具有像神箭手一樣應機度生的能力,那這裏面不可缺少的就是他心通,所以要讓我佛國裏的聖衆不經勤苦修持,一往生就自然得到了知他心的大神通,能相應無量衆生的根機、意樂做極恰當的接引,在利益衆生時,不會由不了解衆生的心理而盲目行事。
所謂“下至”,從廣度來說,就是他心神通的能力,最低能知道百千億那由他個佛國中種種衆生的起心動念,這是非常不得了的事。上等的程度,是了知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世界裏任何一個衆生的起心動念。
從這裏也知道,到我們往生之後,以阿彌陀佛的神力加持自己的心,會頓時開發廣大的他心智通,心會像明鏡一樣照見無數衆生的心念,就是自心大海中映現各式各樣的影像,這個量是極廣大的。比如說,如果有人能知道整個城市幾十萬人的所思所想,大家一定會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人,但是這裏他心通遠遠不是這樣的量!不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一個地球、一個銀河系,也不是一個叁千大千世界,而是最低要達到百千億那由他個叁千大千世界。在這樣極廣大的範圍裏,下至地獄、上至天界,無數衆生心裏的所思所想,都一時呈現在自己心前,這是不得了的。你想一想這個量,也就知道彌陀願海的力量。
第九、皆得神足飛行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這是成就衆生廣大神足通的大願。法藏菩薩發願:假使我成佛,國中的人天不能得到神足通,最低程度不能在一念頃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土,我就不取正覺。
神足通有叁種:一、運身通:就是能在空中像鳥一樣飛行;二、勝解通:就是極遠的地方通過作意思維,就能快速到達;叁、意勢通:也是極遠方,只要心一緣就到了。而這裏說的是第叁種——意勢通,一刹那間就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數的佛國,速度無數倍超過了今天最快的宇宙飛船。這是指所到之處極其遙遠。宋譯中說:“周遍遊曆,供養諸佛,深植善本。”這是指所遊曆的國土極多,所做的事業極廣,而這些全部在一念間完成。這顯示了極樂聖衆事事無礙、一多相即、延促同時的不可思議解脫境界。(“一時的心”是一,“周遍化現在無數國土中,供養無數佛,做無數事業”是多,一即是多,叫“一多相即”。實際就是“一即無量”。一念頃是“促”,所作是無量劫之事是“延”,同時完成,因此是延促同時。)
我們說往生爲什麼能把無數劫漫長的修行縮短成一生成辦,原因就是有彌陀大誓願海神力的加被。這個願海稱爲“一乘弘願”,就是要使一切衆生都快速成佛。在這過程中,非常關鍵的就是要打開衆生的心量。所謂成就這麼廣大的五眼六通,這已經遠遠超出常規。這就是修行上的飛躍,因爲量級不同、所依不同(所依是彌陀願海無上的神力,它的功能力用即使諸佛窮劫演說也說不盡。所以我們要以最深的心來奉持、頂戴彌陀願海)。
我們常說其他方式好比螞蟻上高山,以那麼小的步伐一步步地登上山頂,何其艱難。要看到,它借助的是螞蟻弱小的身體,它的方式是一點一點地前進,每次只前進一點,這樣積累起來,要攀上山頂,確實時間非常長。但如果是以坐飛機的方式來上山頂,那瞬間就到了。
這就要體會阿彌陀佛的悲心。阿彌陀佛對成佛的道路是徹知徹見的,他是無上導師,知道成佛最核心的要點在哪裏。衆生一旦在這上面突破了,就會産生飛躍的效果。所以,阿彌陀佛以力量加被衆生的地方,就是在成佛之道的幾大關鍵點上快速地證到。在當時法藏菩薩發願的時候,一開始的起點就是這樣,要給予衆生從天眼到神足五種神通的能力,量級是以“百千億那由他”爲下限,著眼點就在這裏。不是人天、聲聞緣覺、地前菩薩等成就的量。一往生之後,就要能迅速打開他的心量。
照一般來講,關鍵是要證到本性。著眼點是,衆生本身是佛,本性是周遍的,靈通妙用、無所障礙。心離開障垢,就自然能洞視、徹聽、徹知、速疾周遍等等。見衆生的本性原本就是這樣遍周法界的量,能無礙地遍入一切法。所以,著眼點就是要以佛力加被衆生的心,使他的心能很快打開。這樣就開始超出以虛妄分別做事的那種方式了。
如果一直陷在凡夫妄識的境界裏,那是受很大局限,力量只有這麼大,做事就局限在一種小步伐的方式中,比如去做供養,就只能一次去一尊佛那裏完成供養。只有依次一步一步地做,而沒辦法超越。但是一旦突破了這個量,就什麼都是無量、什麼都是圓的,這樣是能在一刹那間遍入無數佛刹,廣作無數供養。(這就是“一即無量”的方式)這樣在每尊佛前都供養、禮拜、聽法等等,無數的事件在一念當中完成,這哪裏是凡夫的情見能測量到的呢?這已經不是低級的修行方式了,也因此能夠極快速地圓滿資糧。
確實,通過往生,得到佛無上願力的加持,會産生飛躍,超出過去那種有限有量、漸次完成的範疇。無論做什麼,都是在本性之中起用,都是圓的。要知道,這時已經突破了時間、空間、身體、物質等等的妄執,會入到事事無礙的微妙境界裏。
由于物質、空間等本身沒有實法,也就能小大相容、廣狹自在,在一個芥子裏可以容納無數世界,在一個刹那中能夠現出無數大劫。所以說,無量時空不離當下,都在一心中圓。
這樣才知道,確實彌陀不異遮那,極樂不異華藏。深入淨土,就會證入實報莊嚴土,就會出現事事無礙的境界。阿彌陀佛實際就是法身毗盧遮那。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十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