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四十五)▪P2

  ..續本文上一頁萬種樂音,不如無量壽國諸七寶樹一種音聲千億倍也。

  

  佛對阿難說:“人間一般的帝王以福報能夠受用百千種音樂。在此之上,從轉輪聖王乃至欲界第六天,所受用的音樂越來越殊勝,上上勝過下下千億萬倍。叁界中最殊勝的他化自在天,雖然有上萬種美妙音樂,但極樂世界七寶樹所發出的樂音千億倍地超勝于它。”

  

  較量功德,顯彼最勝

  

  釋迦佛通過較量世間從下到上的八重音樂,顯示極樂淨土樂音的功德莊嚴。由于極樂國土裏的音樂極其勝妙,根本無法用人類的語言文字描述,所以只能通過較量功德,使有緣者稍微領會到其中的奧妙,從而引生信心。

  

  所謂“八重”,依次指人間的帝王、轉輪聖王、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在世間當中,衆生的福報越來越大,所領受的五塵受用就會隨之越來越殊勝。然而從阿彌陀佛的無漏心以及大悲願海當中流現的音樂,超勝一切世間音聲,最極勝妙。

  

  首先,人間帝王受用的音樂有百千種:和普通百姓相比,帝王的福報最大,條件最好,可以隨意欣賞人間的各種美妙音樂。就中國古代來說,在音樂發展達到頂峰的唐朝,當時的宮廷音樂既秉承了過去皇家音樂的傳統,又融會了當時各個民族以及部分外國民間音樂的精華。並且樂器的種類衆多,包括鍾、磬、鼓、琴、筝、琵琶、笙、箫、笛,還有很多現在不常用的樂器。當時的音樂機構,總人數達到幾萬人,規模極其宏大。其中技藝超群的音樂家就有數千名。他們演奏的曲目也是非常豐富。有過去流傳下來的皇家音樂,也有民間盛行的音樂,以及各個民族、國家的曲目。帝王可以隨意欽點這些音樂,遠遠超過一般百姓的受用。

  

  但是,帝王的這些音樂,遠遠比不上轉輪聖王受用的音樂。在世間的人類當中,轉輪聖王的福報最大。他以自身的福業,能夠統領整個四大部洲的人。所以,轉輪聖王能夠受用四天下所有美妙的音聲,超勝世間普通帝王的千億萬倍。

  

  然而轉輪聖王的音樂沒辦法跟天人的音樂相比。欲界天裏面最低的四天王天的天人所受用的音樂,超過轉輪聖王百千萬億倍。

  

  像這樣,四天王天、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上上天的音樂超勝下下天的百千億萬倍。所以,在整個叁界當中,以第六他化自在天的音聲最爲美妙,超勝人間帝王受用音樂的千億萬的七次方倍!

  

  但是,第六天的上萬種樂音,跟阿彌陀佛國土七寶行樹隨風而發的一種音聲相比,也是千億倍所不及。在叁界當中,欲界衆生受用色聲香味觸五欲,往生極樂淨土也會受用色聲香味觸五欲。但是這二者的情形截然不同。極樂世界裏的五塵,不僅在殊勝程度上遠遠超過欲界受用,而且,由于極樂國土超出叁界,國中天人的五根接觸到五塵之後,唯一引生無漏樂。耳根一接觸這些微妙樂音,當即受到極大的加持。立即遠離憂惱、苦悶等的過患,感到舒心悅意、心曠神怡,住于清淨喜樂當中。並且不會引生任何貪染,能夠增益菩提善根,引生無漏功德。

  

  依佛願海,得勝加持

  

  每個衆生都向往幸福安樂。比如在音聲方面,人們都希求能夠常常欣賞到美妙的音樂。因此,阿彌陀佛順應衆生的心,建立最極安樂、微妙的國土,並且通過發願,使得衆生很容易往生,並且一往生就能得到最殊勝的安樂。使得人們希求理想國、樂園、世外桃源等的夢想成爲現實。

  

  極樂世界裏的一切事,無一不是彌陀妙心所現。要知道,如果阿彌陀佛只現爲一種教主的莊嚴身相,那麼,國中天人只有見到阿彌陀佛的時候才能得受加持,在國土的其他地方就會中斷加持。然而,阿彌陀佛不僅現爲教主的形相,還表現爲國土裏的一切功德妙相。在極樂國土當中,光明是佛,音聲是佛,妙香是佛,百味飲食是佛,八功德水是佛……總之,一切五塵莊嚴無一不是阿彌陀佛。

  

  你只要生到極樂世界,從此就徹底沐浴在彌陀願海的加持當中。阿彌陀佛有無礙的能力,能夠遍入你的心,通過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全分地賜予加持。所以,佛的願海就是你成佛的搖籃。無量無邊的五塵莊嚴都能夠無礙地從六根入到你的心中,從而住持你的心,使你永遠不會退轉,再不會出生任何的煩惱、苦患。

  

  就像《稱贊淨土佛攝受經》中所說:“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是故名爲極樂世界。”這是總的說明極樂世界的功德。也就是說,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從此之後,就會徹底遠離一切身心上的過患,時時發生無量無數的清淨喜樂。這種“唯樂無苦”的功德,就體現在國土裏的一切妙莊嚴相上面。

  

  又如天親菩薩在《往生論》中所說“觀彼世界相,勝過叁界道。”以“清淨”二字點明極樂國土的總相。由于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無漏智慧和大悲願海所建,不是衆生共業所感,所以不會有任何惑、業、苦的不清淨相。並且一往生就能得不退轉,永斷生死輪回,獲得無漏喜樂,真正住于“大清淨處”當中。

  

  總之,這些微妙五塵是彌陀願海的奇特功勳,並且是衆生的善根福德因緣所感,有著極其不可思議的加持力用。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跟彌陀願海相合,就能夠受用這些功德莊嚴。因此,了知這些道理之後,每個人都應當生起欣求之心,並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深生信解,發願求生

  

  介紹淨土功德莊嚴的經典中,常常以人間的事爲譬喻,或者以我們稍微能夠領解的事作較量。比如前面講阿彌陀佛的壽量、國土眷屬數目的時候,就是通過毛塵沾海水等的比喻在說。這裏講極樂國土的音聲莊嚴,是通過較量功德來作開演。因爲極樂世界的音樂實在太美妙、太殊勝,根本不是世間的語言所能表達,只能以較量功德的方式權且作個表示。

  

  對于我們來說,學習這些經文的時候,對于其中的每一句話,都不能當成神話來聽。如果把它聽成神話,當作故事,或者理解成一種傳說,一種理想,你的心必定無所觸動,會認爲與自己無關,結果對此置之不理,就更談不上往生了。

  

  有智慧、有善根的人就不一樣。他一聽到這些消息,雖然沒有現量見到極樂國土的功德莊嚴,但是對于那裏的殊勝,他的內心能夠有所領會。對他來說,聽到佛經裏的每一句話,都如同醍醐灌頂,振聾發聩。因爲他完全相信釋加牟尼佛,知道佛的語言絕對是真語、實語。既然佛以果覺的現量來證明極樂國土的功德莊嚴,就沒有任何理由去懷疑。所以,他會對此深信不疑,並且能夠深深地生起欣求之心。

  

  因此,每一個有辨別的智慧,有取舍能力的人,聽到釋迦牟尼佛這些真實語的介紹時,都應當生起信心,隨順本師的教導,求生極樂世界。

  

  釋迦佛隨順衆生的心,通過一層一層地較量,顯示極樂國土裏的音聲莊嚴,說那種妙聲是一切世界當中最好的受用,由此引發我們的欣求之心。同時阿彌陀佛接引每一個具有信願的衆生往生。這就是諸佛的善巧方便。對于我們而言,如果對于佛的教誡有殷重心,真心發願,求生極樂,就能夠跟彌陀願海相合,由此就能順利生入極樂世界。從此之後,會源源不斷地通過一切根門受到無盡的加持,出生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很快就能圓成佛道。相反,如果覺得無所謂,也不發願求生,結果只能繼續滯留此方。好一點暫時得一些人天善趣的受用,但畢竟無法脫離惑業的系縛,不得不繼續感受輪回中的憂苦。

  

  總之,我們應當這樣想:我一定要生到極樂世界,處在阿彌陀佛妙心所現的音聲海當中。那種音樂不是由人間或者天界的有漏福報所感,而是從彌陀妙心當中自然流現。那是十方世界裏最美妙的音樂。現在根本沒辦法想象它到底有多微妙,只有往生到極樂世界,聽到那些妙音之後,才能真正體會到。世界上再沒有比阿彌陀佛更偉大的音樂家,再沒有比無漏妙心更美妙的彈奏,更找不到比彌陀妙聲具有更大加持的音樂。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從此就能時時受到阿彌陀佛化現的音聲的加持,以此自心不斷地得到轉化,最終必定能夠跟阿彌陀佛無二無別。所以,我最想聽的就是極樂妙音,最喜歡得受阿彌陀佛的加持。因此我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去聆聽勝妙絕倫的彌陀妙音。

  

  ----------

  

  [1]《大智度論》:“念佛叁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余諸叁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癡不能除淫、恚,有能除叁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叁昧,能除種種煩惱、種種罪。複次,念佛叁昧有大福德,能度衆生;是諸菩薩欲度衆生,諸余叁昧無如此念佛叁昧福德,能速滅諸罪者。”

  

《佛說無量壽經講記(四十五)》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