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在生活中,落實發菩提心?▪P2

  ..續本文上一頁,慢慢得到法喜,有的人惡業,已經開始消,消掉了,有的人消惡業還很恐怖,一信佛了消惡業了,自己很害怕,生病了,種種的違緣生起,這就是這消惡業的相,像有的人跑到我寺廟裏去,摔個大跤,平平的路上摔一大,我說,好好,這下你有紀念了,你就忘不掉我的寺院了,能到廟裏摔一跤也是瑞相,但是有的瑞相你受不了,它怎麼會這樣,我學佛了反而會這樣,我不學了還滿好,你不知道你那個積重難返,你積了很重的惡業,要想返回來折過頭很不容易,像載重那個大貨車一樣,開一開,一下我要停下來,停不下來刹車,刹得直冒煙,不容易的,要把它刹...刹下來,還要轉、轉、轉、轉,慢、慢、慢、慢轉有的學佛真的好多年了才有一點轉過來,才轉過來。

  很多的我們在座的也可以看到,有很多將信將疑要學佛的時候,業障一現他就不學了,我不學還好,一學佛,反而違緣來了,他就放棄學佛,就很可惜,有的人雖然學學,學一段時間,然後轉,轉不過來,轉不過來,他老是得不到法喜,這個屬于消業期,消業期,你哪裏,你像農民種地一樣,播種,開墾,耕耘土地是很苦的,要把堅硬的土地,一刨一刨,刨松,刨松了,然後再把肥料拌進去,然後再撒種子,什麼季節撒什麼種子,種子撒好了來看護它,澆水、拔草、拔野草,對不對,那一種是期待的,如果以後慢慢人不懂了,怎麼種下去兩天,還不看出苗,算了,又把它耕掉了,又種其它種子,種其它種子又不看出苗,又耕了又種其它種子,行不行,就好像佛比喻,在經典比喻說,挖井一樣挖...怎麼還沒水,再辦一個地方,再重新挖,挖挖挖沒水,再辦一個地方重新挖,這永遠挖不到水的,挖、挖、死勁的挖...一直挖到濕的土了,濕的土了,然後一直挖,挖到泥巴了,知道我離水越來越近了,我們修行也是這樣的,一開始挖是很苦的,一開始你堅硬這個地殼表面,一次要把它除掉,除到沒,下面是自然層,也很硬的,土和石頭的混合層,也是你要去挖挖挖,怎麼還沒有水還沒有水,挖、挖墾地,佛法就是這樣的,所以佛在《金剛經》裏有說,我是不妄語者,我是實語者,我是如語者,我不會騙你們,你們一定要走,這條路要走下去,然後我們走...挖...克服種種困難,總算見到濕的土了,總算見到泥巴了,有一點點水了,清水冒出來了, 那你好了那你信心充足了,我們在座的,你已經挖到濕泥巴的,請舉手,舉高一點,還不堅定,你看,但是沒幾位舉手,請放下放下,好像本來就沒舉過,怎麼放下,沒看到,只看到兩叁位,挖到濕泥巴的我要恭喜,恭喜發大財,你挖到一點點,看到一點甘泉流出來,清純的水那還了得,挖到已經有看到清純的水請舉手,一個也沒有,是不是,那個老菩薩是不是,舉高一點,給你鼓掌你看,就這一位,菩提苗就這一個,我們那芽都沒發,耐住,耐住,把那個地要守住了,該澆水還得澆水,該給它上塑料薄膜保護,還是得保護,在未出芽之前,要細心的守護,挖那個井要挖...不能夠舍棄,半途而廢,要挖到濕的土,要挖到泥巴,泥再挖下去再挖到水,那就好了,不容易的,你想想看,我們要經曆這麼一個過程。

  這時候你會真的知道,讀到《金剛經》佛說我是如語者,我是實語者,我是不妄語者,是啊,是啊,佛陀您太慈悲了,您在這樣黑暗的世界裏,您捧出智慧的太陽,您在這樣的苦海裏,實來出,救出的船,您在這樣極炎熱的曠野當中,您如一棵大樹一樣,給我們可以乘涼,您在這個沙漠當中,猶如一眼清泉,讓我們可以解渴,這就是說感恩佛,真的感恩佛。這時候你就知道,我們尊貴海濤法師,有多偉大,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前兩天我跟大師父,我們聊天還講到,他說你看,我爲了要出家,什麼都抛掉了,舍妻棄子,不要說事業,愛情親情都抛掉了,我爲了出家,爲了我當初的那一個念頭,所以乃至以後,哪怕舍去生命,我也在所不惜,這就是我們尊貴的海濤法師,發自肺腑的聲音,堅定的追隨著佛陀的足迹,昂首闊步想盡辦法到我們這個人間,到我們這個衆生那裏,有緣者緣者,呼喚呼喚,像媽媽喊流落的孩子一樣,呼喚,但是你能不能跟上,你能不能征服自己的業障,克服自己的陰暗面,你要保,要配合,要配合,你說這個世界,哪裏有像這樣子的,辦法會你看,對不對,你說這世界上,稍微有一點能力好了,都是建廟建道場,對不對,我是師父加持的,我都是住現成的道場,都是一個比一個大,我現在住的慧日寺,是最小的,我是隱居的地方,我稱爲叫茅蓬,那要到臺灣也算很大的了,我以前住的道場,全廟都是幾百畝地的,幾百畝地,那個大殿都一進一進好幾進的,都是,我也不喜歡,太大了,管不過來,我這人心量比較小,我喜歡住茅蓬,所以怪人碰怪人,我這樣怪人就碰到我們海濤法師,不要建道場不用花園,我就是發的願我是說,我要建衆生心內的道場,我建的道場是無形的,意思,這樣一種,所以師父也是,師父你看到處就是這樣,由隨居士說發心是要中心,好好好,辦中心,可以,只是麻煩再大,前兩天我在臺南的時候,我那個居士就是引見我,跟海濤法師見面的,那個徐偉立,徐居士,他就說,他就跟我私下裏說,他說師父開這麼多中心,開一個就有一個問題,開一個就有一個問題開那麼多做什麼,我說誰沒有問題,你過日子沒問題,對不對,你只要有人就有問題,沒人自己閉關,自己還跟自己吵架,你試試看,你閉有叁天關試試看,你思想鬥爭複雜不複雜,對不對。

  很複雜的,你坐在這邊,一坐在這邊一邊這個,這矛盾鬥爭,我這個腳到底是伸開好呢,還是盤著好,盤著是盤雙盤好呢,還是單盤好呢,還是散盤好呢,這可複雜的了,你要回光返照,你照照鏡子,那你可複雜的了,但是師父,他開中心的,他的目的,不是爲了製造麻煩,對不對,他是製造給衆生,一個結緣的機會,衆生有煩惱,哪裏生哪裏滅,這就是修行,怎麼可能叫沒有煩惱,再來做事情,有沒有可能,我沒有煩惱了我再來,沒煩惱了你早就是佛了,你還要修什麼,就是在煩惱當中修的,所以我也在反省,我是怎麼比擬,我個子也沒有大師父高,身體也沒他魁梧,心量也沒他大,手伸出來也沒他彎,我都比的,我這手你看,直隆咚的不好看,師父一伸出來,彎彎的,每個手指頭最後一節都是彎出來的,說明他氣脈也好,什麼都好,所以福報比我大,智慧比我大,心量比我大。我在向他大菩薩學習,他發的心,他做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理解,你理解了,就理解萬歲你知道嗎,有很多不理解,有很多做師父,徒弟不理解師父,反過來說你要理解師父,這說是你的修行,反過來說,師父什麼你都知道,那你厲害了,你比師父還高了,你不理解是正常的,但是你要做到的就是,你要慢慢的去消化,師父一天修的功德,你修了多少年,你都修不到的,所以你要慢慢的去理解,不是指望你多少你就把它理解。

  首先,你說師父包容你,你還不包容師父,首先你要是無條件的,完全皈依給師父,不理解也要奉行,信受奉行,慢慢那你就有機會理解,你就有機會進步,這是很正常,不理解是正常的,理解才不正常,但是你要努力去理解,去接受師父,那你就叫修行,所以這個在生活當中,修這個菩提心的話,就要看師父的樣子,所以我在大陸都說,我說以後給你們受菩薩戒,但是受菩薩戒,請阿阇梨很難請的,請來一個傳菩薩戒的,自己沒發菩提心,那傳給別人菩薩戒能不能傳,所以我想來想去,請海濤法師給你們傳,他們就高興快樂,因爲他真的有菩提心,知道吧,真的有菩提心,那不一樣的,像師父坐過的座位,我都不敢坐,偶而坐一下,他坐過的座位都很滾熱,看不見的,紅外線都很強的你知道嗎,偶而他疲乏了,我說,我給你按摩一下,我給他按摩一下,我的手心就很燙,馬上果報,你看,其實這就叫什麼,叫供養,不是說,我怎麼樣,把你的信心,把你的福報,供養,供養,供養得到的加持,就很大,很大,所以有時,我也借這個機會告訴大家,你們要學,就學大師父的樣子,我不管怎麼來捧場,你不要因爲好像我來,你們學傳喜法師,不要學我,我是來捧場的,你要學我那就歪了,我就捧歪掉了,你們要看著大師父,真的是你們大家的幸運,不僅是我們臺灣的幸運,是整個地球的莊嚴,我們臺灣出了一位大法師,整個地球都改變了。

  文章來源:摘自傳喜法師《佛法教育講談暨問答3》

  

《如何在生活中,落實發菩提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