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第48課

  《入菩薩行論》第48課

  我們繼續學習護心之功德中的廣說遣除怖畏。

  第二、依據:

  此處主要以教證作依據,裏面也有推理部分。爲什麼說一切的怖畏都是由心而生?

  

實語者佛言:一切諸怖畏,

  

無量衆苦痛,皆從心所生。

  斷除了一切妄語的實語者——佛陀在經中說:衆生的一切怖畏、輪回中無量的苦痛,都是由心所生。“心”就像畫家,無量無邊的圖案都是由它所畫。它可以畫出天界的圖案,畫出地獄的圖案,畫出人間的種種圖案,所以說一切都來源于心。其中怖畏和苦痛的部分,同樣由心所生,不過它是由惡心所生。

  有些宗派說上帝是造物主,創造了人和器世間。但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這個上帝就是心,是心造了一切萬物。每個衆生都有心,“心”就是自己的上帝。如果把心調伏好,就能調伏一切的怖畏。心可以産生一切的善法,也可以産生證悟一切實相的功德,心是根本、是源頭。我們修學佛法的人,要認識到心是一切的來源。如果我們不調伏好自己的心,將産生一切痛苦。相反,如果能用這顆心修善法,安樂就産生了。如果能夠認知心的實相,一切證悟、覺悟都可以産生。

  爲什麼要相信佛陀所講的話呢?佛陀是實語者,說明佛陀不說妄語,不說妄語的原因何在?在《釋量論》中講:“無因不說妄。”佛陀沒有說妄語的因,或者說沒有讓佛說妄語的因素,在《大乘莊嚴經論》和很多大乘經論中都如此宣說。佛陀在因地修持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禅定、智慧的過程中,已經逐漸斷除說妄語的因。說妄語無外乎就幾種目的:比如讓自己獲得財富,但是佛陀沒有這樣的因。爲什麼呢?因爲佛陀在因地修行時不僅不會爲了財物而引發不好的業,相反,佛陀把一切財物布施出去,以布施財物作爲進入菩提道修行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第一度:布施。

  佛陀在因地時,從小的財物開始布施(我們現在修學布施,也是先從微小的東西開始)逐漸布施自己覺得價值比較高的東西,再行大的財布施,然後布施自己的身體,先試著布施自己支分的身體,然後再把自己的整個身體布施出去,所作所爲完全是心甘情願的。佛爲什麼布施?一是爲了打破我執,二是完全爲了利益衆生。衆生需要財富、器官等,菩薩就布施給他們,爲衆生的需要進行布施也是爲了打破我執。做布施時,菩薩的總目標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圓滿資糧,最終度化衆生。菩薩把裏裏外外所有的物品,包括善根在內都已經布施給了衆生,怎麼還可能爲了財富而說謊?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也不會爲了得到財富去偷盜、殺生。菩薩爲了利益衆生可以把自己的財富全部布施出去,所以不可能爲得到財富而說妄語,沒有這個必要。

  我們在遇到危難時,爲了讓自己活命,有時不得不說妄語,欺騙他人而保住性命。然而,佛在因地時,爲了衆生的利益,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身體全部布施給衆生,他不會爲了活命而說妄語,絕不可能因爲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而說妄語,也不會因爲名譽、贊歎而說妄語,不會有這樣的因緣。

  所以,在修持菩薩道的過程中,我們要知道佛陀是怎樣看待財物的,是怎樣看待自己的身體、名譽的。在佛陀的教法中,教導我們要放棄對名利的執著,放棄對財物的執著等。在初期階段要不斷串習這些法義,當我們串習到一定程度,就達到菩薩階段,串習達到圓滿的階段就成佛了。因此,導致說妄語的因已經斷除,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因緣導致佛說妄語。即便是在世間中,一個誠實人的語言大家都會相信,何況是經過很長時間修學利益衆生法門的菩薩、成就了佛陀果位、徹底根除了妄語之因的佛陀,更是絕對不可能說妄語了。

  我們現在修學的內容,一方面是積累資糧、圓滿資糧,另一方面是在遵循佛菩薩的道路:不爲自己的利益說妄語;也不爲保護自己的生命說妄語;不爲財富、活命造惡業。現在我們所修學的路,就是斷除大大小小造惡業的因緣。佛陀經過這條修行道路成就了,獲得了自利利他的功德。在說法過程中,佛的語言成爲了正量、標准,佛陀所說的語言真實可信,可以作爲一種依據。因此我們說這個依據是實語者佛陀宣講的:一切怖畏和無量的痛苦,都是從心而生。

  在《寶雲經》中講:“心性若自在,則于諸法皆獲得自在。”如果自己的心調伏了,一切都調伏,不可能再有痛苦等事情發生。爲什麼說“心性若自在,則于諸法皆獲得自在”?與此處有什麼關系?因爲衆生遇到怖畏、遇到苦痛是不自在的表現,每個衆生都不想遇到這些事情,但因爲他的心沒調伏,心不自在的緣故。他不想遇到怖畏、痛苦卻偏偏遇到,這就是不自在的表現。如果心性自在,于一切諸法獲得自在,自然而然遠離一切怖畏。佛陀在《攝正法經》也講過:“諸法依賴于自心。”一切諸法都是依靠心而産生,對于實語者——佛陀所講的教言,是出自正量者之口,我們應該相信。

  有情獄兵器,何人故意造?

  誰製燒鐵地?女衆從何出?

  假如一切怖畏、一切痛苦不是由心所造,如何解釋下列情況呢?

  “有情獄兵器,何人故意造?”:在地獄中,閻羅獄卒手中拿著燃燒的兵器、叁叉戟、刀槍等,用來使勁地戳截和錘打衆生。這麼多的兵器是誰故意造出來的?在什麼地方加工出來這麼多的兵器?

  “誰製燒鐵地?”:在整個熱地獄中都是燒紅的鐵地、燒紅的鐵房子、燒紅的刑具和熊熊燃燒的火焰。有的經典講:受罪者目光所及的範圍全部都是燒紅的鐵地,無論你再怎麼跑都沒有邊際。如此大的鐵地誰造出來的?沒有人故意製造出這麼廣大的燃燒的鐵地。

  “女衆從何出”?女衆主要是指在近邊地獄有個鐵柱山,鐵柱山有女人出現。原因就是有些人在世間沒有守護好戒律,犯了邪淫等罪過。比如有些出家人犯了淫戒,或有些在家者犯了邪淫的罪業,就會墮入鐵柱山地獄,當罪人(男人)走到鐵柱山的山腳下,看到山頂上有自己曾經喜歡過的、做過不淨行的女人,她站在山頂上呼喊自己,當他聽到呼喊他的名字,看到這個女人時,立即就生起了極大的貪欲心、歡喜心,拼命地向山上爬,這時山上長的樹都變成鐵刺,鐵刺的方向通通朝下,迎擊罪人,他們的身體被戳穿,腸子被拖出,感受極大的痛苦,好不容易爬到山頂,這個女人瞬間變成了凶猛的鐵嘴烏鴉,站在他的頭頂上用鐵喙去啄食罪人的眼睛,承受長時間痛苦之後,罪人又聽到山腳下這個女人在喊自己的名字,因爲業力成熟,他又開始拼命地往山下跑,這時所有的樹枝自動轉向,朝向上方,他從山頂往下跑,迎擊鐵樹枝而去,又感受身體被刺穿等痛苦,到了山腳下,當他擁抱這個女人時,她即刻變成了可怖的鐵頭女人,把他的頭放到嘴裏嚼食。如此反反複複地感受痛苦。如果是女罪人,她的對境就是以前喜歡過的男人,同樣感受上述之的痛苦。

  讓罪人受苦的女衆從何而出?是真實有一個女人嗎?不是,比如有些人犯罪死了之後,自己墮到地獄中,而往昔喜歡過的女人可能還在世間沒有死。所以,不可能有一個真實的他曾經喜歡過的女人,跑到地獄使他受苦,這是不可能的,只能說這個女人是他自己的業力所幻變的。他在鐵柱山受苦時,相續中的業力種子成熟,顯現鐵柱山的形象,山上有一個自己曾經喜歡過的女人在呼喊自己,再反反複複受苦,到了山頂變成鐵嘴烏鴉,到了山腳之後變成可怖的女人嚼食自己,全是自己惡心的變現,燒鐵地也是心的變現,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地方。

  漢地有一個公案:一個僧人在曠野行走時,突然看到一座寺廟,進去後,看到一位曾經認識的師父也在裏面,他奇怪地問:“你不是已經去世了嗎?怎麼會在這裏呢?”那人當時沒有回答。到了吃飯的時間,一個僧人喊:開始行粥,把稀飯擡進來。他看到稀飯都是鮮血的顔色。又看到剛才那個人顯得非常痛苦的樣子。他又問:“你已經死了,怎麼在這裏?”那人說:“我現在很痛苦,正在感受罪業的果報。”就把腳上的褲子拉起來讓他看,小腿以下的肉全部被燒盡了,只剩白骨。他說:“我現在正在地獄中受苦,因爲曾經挪用過僧衆的財物,所以現在感受罪業的果報,你回去之後一定要爲我念經啊。”他出門之後,寺廟就消失了。所以,罪人感受的刑具、痛苦,實際上是他自己的罪業顯現,不是外境中真實有這樣的環境。如果真有這樣的環境,其他人也會感受同樣的痛苦。

  上師還講過章太炎的公案。章太炎曾經輔助閻王在地獄中判案,他看到很多酷刑,覺得這些衆生實在太悲慘了,所以和其他的官員商量,想把殘酷的刑罰廢除,于是召集罪人指控獄卒用何種酷刑折磨他們,但是當罪人指著刑具的位置時,他卻什麼都看不到,最後悟出了一個道理,實際上酷刑都是由心所生的。如果罪人有這種業力,在他面前就會顯現這種刑具,顯現可怕的獄卒等。如果自己沒有這種罪業就看不到。所以,說明這一切都是由自己的業力所造、惡業所生。有這樣的業,就會顯現這種情況,沒有這樣的業,就不會顯現,並不是實實在在有個地方叫地獄。

  雖然佛陀在經典中也曾經詳細描述過地獄所在,離地面的距離等等。但很多大德解釋說,這是佛陀針對某些衆生根基的不了義的說法,因爲有些衆生的實執心很重,如果說不存在一個實實在在的地獄,這一切都是自己心所幻變,是心所造的,這些人不相信。如果告訴他從這裏往下走二萬由旬的地方叫地獄,這面是什麼環境,實實在在存在,很多人就相信。其實很多大乘經典中講:如果你造了下地獄的業,你死去的地方就是地獄,馬上就能感受到它的痛苦。其他人沒有造此業,就感應不到。

  所以,一切的獄卒、燒鐵地、有情獄兵器還有女衆等,實際都是自己的惡心所造。

  地獄中的獄卒到底是否是真實的有情?這裏有兩種說法:按照小乘的經論的觀點…

《《入菩薩行論》第48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