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第83課▪P3

  ..續本文上一頁很痛苦,其實菩薩在布施的時候,已經沒有痛苦了,不但沒有痛苦,反而十分快樂。按照彌勒菩薩《經莊嚴論》及月稱菩薩《入中論》的教證,菩薩聽到別人向他要東西的聲音,比如聽到乞丐說“行行好,給我一點東西吧”,他的快樂就超勝了比丘入滅定的快樂,何況他真正把東西布施給別人。所以,有人向他要眼睛手腳的時候,他聽到這個聲音就是充滿快樂的,就算真正把手腳布施給對方,也不會産生絲毫的痛苦。菩薩今天把手砍了布施,明天把眼睛挖出來給人,後天又把頭布施了,我們看的時候覺得很揪心、很恐怖,其實這只是我們凡夫人的心理狀態,是我們用自心去度量菩薩的智慧而已。因爲我們沒有承受力,砍手砍腳會很痛苦,我們就認爲菩薩這樣布施也會很痛苦。其實對菩薩來講,布施身體根本沒有絲毫痛苦。所以,真正修行上路之後,這個痛苦不會有。

  上面說的修行苦,只是按照一般的情況來講的。了義的經典當中,沒有說菩薩修行一定需要叁個無數劫。密乘有很多善巧方便,淨土也有善巧方便。如果我們修密法,或者念佛法門往生到極樂世界,(經典中描述得很清楚,極樂世界沒有一點痛苦,連痛苦的聲音都聽不到。)那麼我們痛苦的時間,有可能就是短短的此生幾十年。如果在幾十年當中認認真真地修行,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個短時間的痛苦,換來永久的快樂。而且即便在幾十年當中,我們也不是分分秒秒都在痛苦,對不對?其實在這個時間當中,無苦無樂要占一部分,快樂要占一部分,痛苦要占一部分。痛苦又分小苦、大苦,真正遇到大苦的機率很少。所以,一般都是小苦,我們是可以忍受的。

  因此,我們要知道修行過程當中有苦,我們要正視它。如果能夠正視、面對它,我們在忍受修法痛苦的時候,同時也就積累了遠離地獄、遠離生死牢獄、獲得解脫的資糧。我們要樹立這個觀念:以小苦來斷大苦,以短苦來斷久苦。

  

于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

  

何不除嗔恚,地獄衆苦因?

  對現在一些微小的痛苦,如果我不能忍受的話,爲什麼不去遣除嗔恚這種能讓我墮地獄感受衆苦的因呢?

  前面講了,以修行的痛苦離開地獄的痛苦,這是非常善妙的事。也許有些人會想:將來地獄的痛苦,也許我能夠忍受,但是我不能忍受怨敵現在給我帶來的痛苦。有些時候我們也會這樣想,地獄的痛苦應該可以忍受吧?爲什麼會這樣想呢?因爲地獄的痛苦對我們來講,還是比較抽象的一個概念。對于一種概念性的東西,當然我們會認爲,墮地獄的痛苦應該能夠忍受。我們畢竟沒有親自去地獄,反而覺得當前的這個怨敵辱罵我的語言、或者抽我耳光的這個痛苦無法忍受,有時心中會出現這種妄念。

  “于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對于現在抽耳光的痛苦,如果我不能忍受,那怎麼可以忍受地獄的痛苦呢?地獄的痛苦比抽耳光要強烈不可思議無數倍。我們要認認真真地思考,如果不認真思考,我們會覺得做某些事情很簡單,但是自己去做的時候就很難,這種現象在各行各業都有。比如看別人在路上開車,覺得好像我也可以,自己去開就不行了。

  如果我們覺得地獄的痛苦能夠忍受的話,那麼就要學習佛經論典當中描繪的地獄痛苦,認認真真去思維,思維之後,就會知道地獄痛苦,的確遠遠超過人間。比如說熱地獄的痛苦——在燒紅的鐵板上連續不斷地受苦,這個苦怎麼樣難受呢?比如,我們的手一碰到燒熱的鐵鍋,馬上就感覺燙得難以忍受,一秒鍾都受不了;但是地獄鐵地的溫度比鐵鍋高得多,而且是全身在不斷地翻轉感受痛苦。認認真真觀想思維之下,地獄的痛苦,的確是我們難以忍受的。

  “于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如果對于現在一些微少的痛苦,比如被火星燙一下的痛苦、被別人辱罵的痛苦、乃至于稍稍碰你一下的痛苦,如果對這些痛苦都不能忍的話,怎麼能夠忍受地獄的痛苦呢?肯定是無法忍受的。所以,如果我們忍受不了地獄的痛苦,“何不除嗔恚,地獄衆苦因”,那麼我們必須要斷除墮地獄的因——嗔恚。我們要斷嗔本身就會引發一些痛苦,這個痛苦,我們爲什麼不能忍受呢?我們應該忍受它,應該樂于忍受斷除嗔恚、修安忍的痛苦。因爲嗔恚是墮地獄的正因,如果我們忍受不了地獄的痛苦,那麼必須要除嗔。除嗔就牽涉到了除嗔的痛苦、修安忍的痛苦。

  這裏引導我們,也要忍受修安忍所帶來的一些些微的痛苦。這樣的痛苦其實是可以忍受的。一個具有正常思維的人都能夠接受這個理念。因爲每個衆生都善于算帳,他會盤算裏面的利害得失。這裏就是引導我們去盤算這個利害得失,我們付出的是多少,我們修安忍的時候痛苦的成本是多少,然後以這個痛苦我們換取了多少利潤。做生意的人也是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多的利益,以最小的代價來避免最大的損失。其實我們也一樣,怎樣以最少的投入來換取最大的利潤呢?

  修安忍的善法投入很少,但是獲得的回報卻很多。後面還會講到,能夠以最少的痛苦爲代價來斷除最多、最大的痛苦,方法其實就是修安忍。通過修安忍的痛苦,來斷掉墮地獄的痛苦或者整個輪回的痛苦。我們是很容易算清這個賬的。算清之後,我們就應該去實踐,認認真真地去修持安忍,認認真真地去止嗔。這對我們來講相當重要。

  

爲欲曾千返,墮獄受燒烤,

  

然于自他利,今猶未成辦。

  我們爲了妙欲,曾經無數次地墮入到地獄中,受到烈火的燒烤,但是自利他利並沒有因此而有所成辦。

  我們分析這個頌詞,以前我們曾經在這個世間當中貪著妙欲、行持妙欲,引發了貪心、嗔恨、嫉妒,引發了傲慢、殺生、偷盜、邪淫等等很多煩惱和罪業。因爲這些罪業,我們無數次地墮入到地獄當中。地獄有熱地獄、寒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等。此處“燒烤”主要是從熱地獄來講,近邊地獄也有一部分。我們曾經無數次在地獄當中,感受強烈的熱火燒烤、燒紅的兵刃打擊等苦,非常難以忍受。但是在這無數次墮地獄的過程中,受了這麼多苦,有沒有一點利益呢?沒有一點利益。這個痛苦都是白受,都是徒勞,沒有意義的。造了罪業,就必須通過受苦的方式來淨罪。

  以前也講過,淨罪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是受報。通過受苦的方式來消耗罪業,受報後業就逐漸消了。第二種方式就是忏悔。在罪報還沒有成熟之前趕快修善法,用修善法的方式來消耗它的因。但是,地獄當中不是通過修善法的方式來消耗因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身心感受折磨來消耗因。這種方式使身心感受難以承受的痛苦,對于自利他利一點也沒有成辦,所受的苦報只是消盡了以前的惡因而已,在此過程當中,並沒有絲毫的修善的想法或者實際行爲,所以導致自己的利益沒有成辦,他人的利益也沒有成辦。這樣可以說是白白地感受痛苦,沒有一點意義。

  以前是當局者迷,現在是旁觀者清,作爲旁觀者,看我以前的所作所爲,就發現以前的受苦沒有絲毫意義,沒有絲毫必要。再進行觀察,如果現在我不修安忍的話,仍然貪著妙欲、生嗔心等等,依靠這個業因,以後我還會千返墮獄受燒烤,仍然絲毫不能成辦自利他利。按照全知無垢光尊者的觀點,這樣分析觀察之後,我們對于反複去感受的、沒有意義的輪回痛苦,就應該生起厭離心,我們應該對這種模式、過程不抱任何幻想和希望。我們要想辦法擺脫出來,那麼現在就有這個機會,這個機會就是修持安忍。

  當遇到怨敵的時候,我們使用通過學習、修行佛法得到的智慧,安住在法性當中如如不動,安住在安忍當中如如不動,這樣我們就可以逐漸出離了。我們在固有的模式當中注入了一種新鮮的力量,這種新鮮的力量就是菩提心。我們通過修持菩提心和安忍,正法的因素就源源不斷地灌輸進去,滋潤我們的心田,讓我們的內心當中法身智慧的苗芽開始逐漸成長、開花結果,後面的頌詞就會講到這個問題。現在這個頌詞主要是分析以前墮地獄受到很多嚴重的痛苦,並且對自他沒有利益。我如果不改變的話,以後還會重蹈覆轍,還會千返墮地獄,還會感受強烈的痛苦,對自他利益還是沒辦法成辦。

  我們要反問自己:還願意這樣下去嗎?如果不改變的話,這個模式是固定的。如果我們一天不出輪回,這樣的模式就會繼續反複一天。一天不改變,就會繼續反複這樣一種模式。所以,現在到了我們下決心修持安忍、修持正法的時候了。如果現在開始改變還不晚,任何時候想改變都不晚。有時我們會自責學佛很晚了,遇到佛法很晚了,其實只要遇到就不晚,因爲不修行的話,輪回的時間還長著呢,看不到邊。所以,我們如今遇到了佛法,正是時候。佛菩薩在遇到佛法之前,也和我們一樣,在輪回當中漂流了很長時間,只不過我們在這一世生命當中,六七十歲才遇到,叁四十歲才遇到,好像晚了。就這生而言似乎是晚了,但從輪回的側面來講,不晚,正是時候。

  所以,我們要抓住時機,真正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串習這樣的教言,讓自己在相續當中種下更多的解脫種子,修持更多的成佛資糧,這會讓我們所受的痛苦有意義。

  這一堂課我們就學到這裏。  

  

《《入菩薩行論》第83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