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P19

  ..續本文上一頁的。不要過分貪著身體,過得去就好了。多貪的話,貪來貪去還是一個糞桶啊。這是佛講的。觀心無常,也是這樣子,我們不要把妄想的心以爲是個真的,過一段時間就不是這樣的思想啦,思想又變了,不斷生生滅滅。所以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名字叫說。終日說而無所說。說法也要離相說法,不能著相說法。說了許許多多,等于沒有說。說了就是沒有說,心裏沒有挂礙,沒有這回事。所以說,這個叫,有一句話,“坐水月之道場,行空花佛事。”倓虛長老做事很熱鬧,很圓滿,很殊勝。但是他講,“坐水月道場,行空花佛事。”他行所無事。我們說法也是這樣,如來無所說。不要執著,各位,一執著,就不是般若波羅蜜多。許多大德做了許多佛事,不聲不響。……不聲不響做了許多的事情,他自已不講的。心中沒有什麼事,要這樣才能做許多的事情。不然的話,“哎呀,這個人太麻煩……”。凡夫做不來許多事,沒妙用嘛。……是起妙用,做而不做。于心無事,于事無心。各位,我們能夠到這個境界嗎?不能啊。不能,我們就要勤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這是佛教裏宗旨。勤修戒定慧,這次我到萬佛城,宣化上人他自已寫的:勤修戒定慧。沒有什麼比它高深的話,就是老老實實,勤勤懇懇,修戒,修定,修慧。不要執著貪嗔癡。我們毛病就在貪嗔癡,痛苦煩惱就在貪嗔癡。不貪不嗔不癡,不就是解脫自在嘛。這個道理講講是很方便。當然我們要做到,這個不是簡單的。每一個修行的人都知道講是容易,做到不容易呀。不然的話,每一個人都是啊,修了十年、二十年早就成佛了,我們今天也不是衆生了,早已成佛了。釋迦牟尼佛教我們過去也聽到了,就是習氣不容易除。所以我們大家互相練一練。

  第七集上

  見地、修證。見地就是你見到了,明心見性,見到自已的本來面目。你沒有見地怎麼修行?你修了十年、二十年,不得受用。有許多人跟我講,修到後來,自已方向不明,路不清,煩惱來了照樣起煩惱。各位,這樣修法有什麼用?話又說回來了,我們不但要修法,還要在境界上用功。不在境界上用功,功夫靠不住。有見地,才可以修證。明心見性好比是開日光燈,日光燈開了,你不掃地有什麼用啦。習氣沒有掃除有什麼用?所以要修證。日光燈不開,你能掃地嗎?也不能掃地啊,看不清楚。見地好比開日光燈,掃地,打掃習氣……地藏王菩薩大願,“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大願地藏王菩薩、大智文殊師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四大菩薩因地……

  須菩提,于意雲何,叁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爲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這裏,佛問須菩提,你看怎麼樣?叁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依報。叁千大千世界這許多微塵多不多啊?須菩提講,當然是多的。叁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各位,叁千大千世界多少?一個小千世界包括一千個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成爲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成爲大千世界。小、中、大成爲叁千大千世界。叁千就是不少的世界。怎麼樣的多?一千的叁次方的世界。一個佛土就叁千大千世界。按道理可以這樣講。我們看到天上銀河。夏天的時候,銀河很清楚的顯現出來。一條銀河相當于叁千大千世界,一個佛教化的領土。天空中還有許多河外星系,有許多的星雲、星團。現在還有許多世界,報紙上也有登的,新形成的世界,新形成的星球。成住壞空,實實在在有的。世界無量無邊,衆生無量無邊。各位,我們現在的兄弟姐妹就這幾個,也可以說無始以來,大地衆生都是我的兄弟姐妹,都是有靈明覺照的佛性。同體大悲,我們的親人都在六道裏輪轉,有的還在惡道裏面。我們能忍心不度他嗎?所以學佛的人要有大悲心。悲就是同體大悲,我們要一樣的悲,我們是一體的,他受苦就是我在受苦。但這個大悲跟愛是不同的。有些外道,道教、耶稣教他們講,愛人如已,愛別人象愛自已。這話說它錯嗎?也不能算錯。愛人能不愛嗎?佛教不這樣講,愛是十二因緣裏面的,愛、取、有,有愛就有取,有取就有生和死嘛。佛經裏講的十二因緣。悲。慈,給衆生快樂。拔衆生的苦,這是悲。慈悲都是好。佛教就是……。你這個愛字呀,前幾年有個某居士。……無明。有個某教授他問這個居士,“什麼是佛法?”……愛是佛教裏不……的。……你愛欲還有嗎?愛情。

  “叁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爲多不?”叁千大千世界微塵多不多啊?“須菩提講:“很多啊,世尊。”佛就告訴須菩提,“這許多微塵,如來說非微塵。””爲什麼呢?也是緣起性空的啦。是名微塵。也不是沒有,因緣所生還是有的,假相,假名微塵是可以的。如來說,非微塵,微塵是緣生法,是空。是名微塵也可以假名爲一個微塵。一個微塵分成幾個叫微塵,也可以分析下去變鄰虛塵。到鄰虛塵的時候,這個塵已經沒有了,變成虛空了,等于虛空。現在科學講的,物質有波動性、顆粒性。波動性就是能量。顆粒最小最小的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最小的顆粒,一粒一粒的,最後我們慢慢就發現是波動性,就是波啦。無線電波啊,沖擊波啊,都是波了。物質變成波了,變成能量了。到那時候,還看得見嗎?看不見,沒有了,這實際上就是空。能量可以變爲物質。物質可以變爲能量。變來變去,無常嘛。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世界就是這樣,太陽將來也要消滅,月亮也要消滅,不要講我們地球,地球還有地震,將來都沒有了,世界都沒有了。沒有怎麼樣?它另外慢慢又形成一個世界。換個地方。天空中有許許多多星球都是成住壞空的。天文學。變化多變,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現在科學承認的。現在有許多的世界不是我們四維空間。四維空間就是長、寬、高加上時間,變爲四維空間。長、寬、高就是叁維空間。這一般我們都能理解。天空裏面有許多世界,多維空間。多維空間有十一維空間。這空間不是我們所能思議的。比如說,往生的時候,蓮花化生,化出來的。蓮花化出來的,不是硬邦邦的東西,不是塑料做出來的,玻璃做出來的東西。所以世界,變化多變是無窮的,我們怎麼能夠了解呢?而且釋迦牟尼佛親自看到的,他還不相信。有的在研究佛學,他還不相信。我們這有個人,在報刊裏記載,他學佛以後相信戒、定、慧,相信佛教講的六般若蜜多,但是不相信西方極樂世界,不相信有六道輪回。哪個人看見六道輪回呀?他不相信。他根本沒有理解到真如實相、不動不搖的佛性。他如果明白佛性,他就相信有六道輪回了。人死了不等于這東西一起死掉啊。即使靈魂也不是……。什麼叫能量?我們人就沒有能量嗎?……所以明心見性的人,我們說他識得路了,他不大會退了。他不大會退的原因,因爲他親自見到,明心見性了嘛,明明有這個東西,你說沒有,他不相信。所以我們學佛的人就要抓住根本,從根本上下手。研究心地法門,研究般若波羅蜜多,是修行的重要關鍵。

  “須菩提,是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呢,世界是微塵結起來的,也不是真正的世界,但是你不能說他不是世界呀,名字爲世界。這地方也是叁谛說法。微塵、世界,就是俗谛,假谛。非微塵、非世界,就是真谛。是名微塵,是名世界,不空不有就是中谛。這從天臺叁觀來講,空、假、中叁觀。所以佛法是圓融無礙的。有些不懂佛法的,“哎呀,變來變去,自己矛盾。”他不知道。有時有,有時空,到底是有還是空啦?他怎麼搞得清實相境界?明鏡能照東西的。明鏡裏清清楚楚是空,東西一照,這話筒都在鏡子裏面。你說它沒有嗎?有啊。這到底是空還是有?即空即有。這是比喻,不是說鏡子就是實相,比喻。一般人就是搞不清楚,什麼空啊,有啊,以爲佛教裏變來變去,自相矛盾。他自已不知道。我們沒有辦法,衆生根性因緣關系。

  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叁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叁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叁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叁十二相。

  須菩提啊。上面講的微塵、世界,依報。這地方就講正報啦。須菩提,你怎麼理解的?是不是可以叁十二相見如來呢?見到叁十二相就是見到如來,是嗎?不是。見到叁十二相了,由相見性,“哦,這就是如來。”可不可以這樣子?不可以叁十二相見如來。不可以從叁十二相上見到法身如來。爲什麼呢?如來叁十二相是因生的生滅之法。我們不能執著它。執著叁十二相。這裏是,足安平相、手指纖長相、手足柔軟相、手過膝相等叁十二相。這叁十二相是因生的,也就是生滅之法,也是因緣和合而有。所以如來所說叁十二相即是非相,你不要執著它,不要住著它,這是非相。是名叁十二相。不是真實之相,假名叁十二相。音色是有爲之相,從相上來講是有爲之相,這就是教導我們不要在相上執著,以爲相就是法身如來。但是也可以講一句,永嘉大師證道歌,“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這樣講來,相就是性,性相不二。諸法實相,諸法就是實相,相就是性。法華經講,諸法實相,一切諸法不離實相。性相不二。所以佛法你不能領會,不能見到本來面目,這樣講,那樣講,都有障礙。你明白了以後,這樣講也可以,那樣講也可以,圓融無礙的。這地方,釋迦牟尼佛從生滅之相來……,所以說叁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爲叁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複有人,于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爲他人說,其福甚多。

  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的人以恒河沙的身命布施。以前講的是七寶布施,現在身命布施,把身命也布施掉。如果這些人以恒河沙的身命布施。如果有人在這個經裏面他…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靜坐入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