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P46

  ..續本文上一頁年起,發心學習,每周一次。至1985年,前後經過了四年之久。在學習中,他們至誠恭敬地讀,悠遊涵詠地讀,再存養觀照,以行持來幫助學習,寫成筆記叁厚冊,成爲這次編寫語體文的重要基礎,並積極努力印刷流通,以利于廣大讀者,特別是方便青年一代的熏習。雖然江老的《講義》原版,是叁十年代的文本,不算古奧難懂,但從發展趨勢來看,可能與年青一代的閱讀能力,不相適應。叁位居士弘法利生的悲願,深可敬仰!

  總的來說,我們幸聞此經,一切佛法無不包羅,經中的一字一句都關系到全經宏旨。深願法界有情,念生死苦,發菩提心,深入學習此經,依文字,起觀照,悟實相,開示悟入佛知佛見,報四重恩,濟叁途苦。經說:“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有些同修也可以從念佛法門下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轉化狂妄亂想,而得定開慧,明悟本地風光。正象江老所說:“念佛的念,雖然不是真如本體,卻是趨向真如的妙用。爲什麼呢?因爲真如是清淨心,念佛是清淨念,兩者都是清淨,才能達到相應之故。所以念佛之念,如能念念相續,是能達到無念的,故念佛是勝方便。”我們應知般若與淨土,本來融通,象車的兩輪,不能偏廢。一切佛法離開般若,勢必著相粘境,心外取法,成爲邪見外道。我們務必仰體江老居士的清淨大願,以般若爲先導,以淨土爲歸宿,蓮生九品,果證無生,謹願與天下道侶共同黾(音敏)勉之。

   徐恒志

   一九九九年七月五日序于上海

  附 錄

  呂家森、鄭鍾福、聞妙老居士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語體版)【2000年上海佛學書局出版】編寫後記中說:“這本由上海佛教界前輩江味農老居士于1934年間,在上海省心蓮社講述、由蔣維喬居士親聞編錄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以下簡稱《講義》),是一部近代各家《金剛經注釋》中內容詳備、解義圓融、見地獨到、具有權威性的佛學巨著。1940年初版,1942年再版。1943年收入《普慧大藏經》,1947年由民國增修大藏經會出版單行本。……使我們原定的出版考慮(還不是計劃)足足推遲了整整十四年(1985-2000年)。但我們都還健在,出版語體文《講義》的願心未泯。在這一瞬即逝的十四年中,我們並未中斷嘗試的努力,爭取時節因緣的到來。有關《講義》改用語體文的決心,我們從未動搖,因爲這是時代的要求,是我們的責任和弘揚佛法的需要。只要能聘得因緣具足的顧問,爲我們的語體文《講義》審閱、鑒定、潤文,我們認爲有以上(1)、(3)種想法的居士是可以疑慮頓釋的。十四年來,我們最感爲難的就是聘請一位既要身體健康,又要不影響他本人日常生活、修持秩序的德高望重的長者。現在,終于禮聘到宗通、教通的徐恒志老居士,擔任我們的顧問,徐老真是慈悲,滿口應允。同時,在與上海佛學書局領導的協談中,竟不謀而合。終于,時節因緣成熟了。這不是佛菩薩的加持力又是什麼? ……語體文版《講義》的完成,少不了衆緣的和合。我們對上海佛學書局出版流通和上海佛教居士林廣大居士結緣贈送深表感謝。對顧問徐恒志老居士的辛勤總審、作序,和所有參加校閱,爲本書作出過貢獻的勞松、景懿、紹銘、關連、吳豐諸居士表示由衷的感謝!”

  

六、徐恒志老人追思法會紀實

  

  中國當代著名佛學家、上海市佛教協會第八屆咨議委員、甯波佛教居士林名譽林長、弘一大師研究會顧問、廣東省元音古寺顧問徐恒志老居士于公元2007年3月5日淩晨2:36在上海寓所“幻齋”安祥示寂,享年92歲。徐老半年前就預知時至,遺囑安排周詳。臨終手結法界定印,環視衆人,之後仰望虛空,含笑而逝,走得安詳、潇灑。

  2007年3月17日“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淨土追思法會”在上海益善殡儀館隆重舉行。早晨8點30分,追悼儀式正式開始。徐老的親屬和生前友好以及衆多佛教界人士約上千人參加了此次追思法會。教界大德以及徐老的親友、弟子爲徐老題寫的挽聯挂滿了整個追悼廳,花圈、花籃一直從大廳四周擺到了門外。當日淩晨2點,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的弟子們便陸陸續續趕來追悼上師。大家恭送恩師法體往殡儀館。此時雖然已是後半夜,來瞻仰上師的人卻越來越多,達數百人。令我們感動的是有許多老年人、還有許多帶著小孩的居士全家來給上師頂禮。瞻仰過上師遺容後,我們發現恩師相貌比在世時更年輕了,頭發也黑了許多。瞻仰過上師遺容後,由法師帶隊排成長龍在寂靜的廣場上繞佛念佛,表達對徐老的緬懷。燈火映照下的上海夜空祥雲朵朵,甯靜的殡儀館,佛號聲聲,連綿不絕。

  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煥老和尚及常住大衆、廣東雲門大覺禅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揚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慶慈雲寺方丈惟賢老法師、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師、蘇州靈岩禅寺方丈明學老法師、上海真如寺方丈妙靈大和尚、普淨寺方丈智正法師等,他們爲徐老的圓寂,特意派代表送來了花籃;澳洲淨宗學會、淨宗學院、淨空老法師和全體僧衆、臺北海明禅寺悟明長老和全體僧衆、浙江叁門多寶講寺方丈智敏老法師和全體僧衆誦經回向等。另外,從全國各地送來無數的唁函、花籃和挽聯,用不同方式,表達了各界人士對老人的無限緬懷和哀悼,其中有全國政協常委鄧偉志先生、英國華夏文化協會會長貝學賢先生、臺灣法爾禅修中心張玄祥居士等。臥龍山普淨寺智正老法師贈聯:

  現居士身虛懷若谷照大千當今維摩诘

  示般若花實相明燈懸萬古一代人天師

  主持法會由上海市佛教協會陳妙麗副會長致詞,甯波居士林林長徐文芳女士、廣東元音古寺代表道西法師、在家弟子劉志強居士和朱慶生居士、徐老兒子徐覺哉先生先後致詞。上午十點,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無錫市佛教協會會長、靈山祥符禅寺住持無相大和尚爲徐老著荼毗法語。

  荼毗後,在灰燼中又奇特地發現了數千七彩的舍利,其中有指骨、颚骨、鎖骨、頭蓋骨等,呈現出種種神異的現象,其形有珠粒、有花瓣、有蓮花、有珊瑚,其色有赤、有白、有綠、有碧,真所謂五光十色、煙白如雪、晶瑩剔透。更爲殊勝的是其完整的頭靈骨和舌舍利,金剛不壞,且舌抵上颚,見者無不唏噓贊歎。史載僅聞姚秦叁藏法師鸠摩羅什和唐叁藏法師玄奘有此希有瑞相。這是徐老一生精誠修持,爲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

  荼毗法會第二天,家屬及上百位弟子護送部分靈骨到蘇州靈岩寺,並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靈骨安放儀式後天降花雨,瑞相昭著。徐老之骨灰安放完成,當一切回向和紀念完畢後,在院子裏,從天空中紛紛飄落如雪花一樣潔白狀物;到院外看,院外並沒有,只有院子中有飄落。此時天空安詳沈寂,白色花瓣狀物紛紛飛舞和飄落,情形如同下雪,但比雪花大,有的大如指甲蓋,接到手上,一抹即無,也並無水迹。院外其他地方並沒有。參加追悼的師兄都看見此稀有瑞相。

  全國各地衆多佛弟子也紛紛自發爲徐老舉行放生念經法會。在浙江臥龍山普淨寺由住持智正老法師主持,舉行了爲期四十九天的念佛追思紀念活動。徐老的部分靈骨和舍利花也在法會期間供奉,供佛弟子瞻仰禮拜。

  爲紀念徐老終生爲法忘軀,廣行慈悲喜舍之道的厥功偉德。甯波市是徐老的桑梓故裏,甯波市佛教居士林徐文芳林長攜全體同仁與家屬及弟子信衆共同發心籌建“徐恒志紀念館”。館址位于甯波市佛教居士林安養院西側,館內伫立徐老塑像,還有水晶塔供奉舍利瞻仰,並陳列徐老生前的藏書、著作及書法等墨寶珍品。

   雖然徐老已經舍報生西,但他老人家廣大宏深的悲願、愛國愛教的精神、身體力行的教化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祈願有緣佛子因此而痛念生死、發菩提心,爲莊嚴佛土、利樂有情而精進不懈,真修實證,早證菩提,方不負徐老倒駕慈航的慈悲恩德。

  徐恒志老居士生平介紹及追思詞

  上海佛教居士林林長 陳妙麗

  尊敬的上妙下靈大和尚、各位長老、各位道友:

  2007年3月5日淩晨2:36分,我國當代著名的佛學家徐恒志老居士在上海家中幻齋安祥示寂。在此,我們懷著無比沈重和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這位對中國佛教事業作出貢獻的大德。

   徐恒志老居士,法名定真。1915年生于浙江鎮海,少年時受其父親影響歸信佛教,25歲正式學佛,並在能海上師處受叁歸五戒。同時,與正在天津弘法的王骧陸師通信,蒙示以般若要旨,並函授觀心方法。1945年抗戰勝利後,王骧陸師莅滬弘法,隨之學無相密乘心中心法,直入無相門,截斷葛藤。後來,又在清定老法師座下受瑜珈菩薩戒。

   徐恒老很早就爲當時的《覺訊》等佛教刊物撰稿,其中1953年所著的《學佛是怎麼一回事》和《怎樣實踐佛法》兩文系多年實踐的心得,爲初學者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指引,深受讀者歡迎,因而被印成單行本多次在各地再版,還被譯成英文流傳于海內外。另外,署名定真的《靜坐入門》也在大陸有大量流通,接引學人無數,影響十分廣泛。40年代末50年代初,徐恒老還與諸多居士協力上海佛教青年會的活動,舉辦星期講座,同時協助清定上師的金剛道場。

  徐恒老的一生,是愛國愛教的一生。他認爲,佛教的根本精神與今天中國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佛教倡導的慈悲、平等、寬容,就是奉獻的精神,無私無我的精神,他希望廣大佛教徒…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靜坐入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