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年起,发心学习,每周一次。至1985年,前后经过了四年之久。在学习中,他们至诚恭敬地读,悠游涵咏地读,再存养观照,以行持来帮助学习,写成笔记三厚册,成为这次编写语体文的重要基础,并积极努力印刷流通,以利于广大读者,特别是方便青年一代的熏习。虽然江老的《讲义》原版,是三十年代的文本,不算古奥难懂,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可能与年青一代的阅读能力,不相适应。三位居士弘法利生的悲愿,深可敬仰!
总的来说,我们幸闻此经,一切佛法无不包罗,经中的一字一句都关系到全经宏旨。深愿法界有情,念生死苦,发菩提心,深入学习此经,依文字,起观照,悟实相,开示悟入佛知佛见,报四重恩,济三途苦。经说:“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有些同修也可以从念佛法门下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转化狂妄乱想,而得定开慧,明悟本地风光。正象江老所说:“念佛的念,虽然不是真如本体,却是趋向真如的妙用。为什么呢?因为真如是清净心,念佛是清净念,两者都是清净,才能达到相应之故。所以念佛之念,如能念念相续,是能达到无念的,故念佛是胜方便。”我们应知般若与净土,本来融通,象车的两轮,不能偏废。一切佛法离开般若,势必着相粘境,心外取法,成为邪见外道。我们务必仰体江老居士的清净大愿,以般若为先导,以净土为归宿,莲生九品,果证无生,谨愿与天下道侣共同黾(音敏)勉之。
徐恒志
一九九九年七月五日序于上海
附 录
吕家森、郑钟福、闻妙老居士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语体版)【2000年上海佛学书局出版】编写后记中说:“这本由上海佛教界前辈江味农老居士于1934年间,在上海省心莲社讲述、由蒋维乔居士亲闻编录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以下简称《讲义》),是一部近代各家《金刚经注释》中内容详备、解义圆融、见地独到、具有权威性的佛学巨著。1940年初版,1942年再版。1943年收入《普慧大藏经》,1947年由民国增修大藏经会出版单行本。……使我们原定的出版考虑(还不是计划)足足推迟了整整十四年(1985-2000年)。但我们都还健在,出版语体文《讲义》的愿心未泯。在这一瞬即逝的十四年中,我们并未中断尝试的努力,争取时节因缘的到来。有关《讲义》改用语体文的决心,我们从未动摇,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的责任和弘扬佛法的需要。只要能聘得因缘具足的顾问,为我们的语体文《讲义》审阅、鉴定、润文,我们认为有以上(1)、(3)种想法的居士是可以疑虑顿释的。十四年来,我们最感为难的就是聘请一位既要身体健康,又要不影响他本人日常生活、修持秩序的德高望重的长者。现在,终于礼聘到宗通、教通的徐恒志老居士,担任我们的顾问,徐老真是慈悲,满口应允。同时,在与上海佛学书局领导的协谈中,竟不谋而合。终于,时节因缘成熟了。这不是佛菩萨的加持力又是什么? ……语体文版《讲义》的完成,少不了众缘的和合。我们对上海佛学书局出版流通和上海佛教居士林广大居士结缘赠送深表感谢。对顾问徐恒志老居士的辛勤总审、作序,和所有参加校阅,为本书作出过贡献的劳松、景懿、绍铭、关连、吴丰诸居士表示由衷的感谢!”
六、徐恒志老人追思法会纪实
中国当代著名佛学家、上海市佛教协会第八届咨议委员、宁波佛教居士林名誉林长、弘一大师研究会顾问、广东省元音古寺顾问徐恒志老居士于公元2007年3月5日凌晨2:36在上海寓所“幻斋”安祥示寂,享年92岁。徐老半年前就预知时至,遗嘱安排周详。临终手结法界定印,环视众人,之后仰望虚空,含笑而逝,走得安详、潇洒。
2007年3月17日“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净土追思法会”在上海益善殡仪馆隆重举行。早晨8点30分,追悼仪式正式开始。徐老的亲属和生前友好以及众多佛教界人士约上千人参加了此次追思法会。教界大德以及徐老的亲友、弟子为徐老题写的挽联挂满了整个追悼厅,花圈、花篮一直从大厅四周摆到了门外。当日凌晨2点,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弟子们便陆陆续续赶来追悼上师。大家恭送恩师法体往殡仪馆。此时虽然已是后半夜,来瞻仰上师的人却越来越多,达数百人。令我们感动的是有许多老年人、还有许多带着小孩的居士全家来给上师顶礼。瞻仰过上师遗容后,我们发现恩师相貌比在世时更年轻了,头发也黑了许多。瞻仰过上师遗容后,由法师带队排成长龙在寂静的广场上绕佛念佛,表达对徐老的缅怀。灯火映照下的上海夜空祥云朵朵,宁静的殡仪馆,佛号声声,连绵不绝。
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老和尚及常住大众、广东云门大觉禅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扬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庆慈云寺方丈惟贤老法师、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师、苏州灵岩禅寺方丈明学老法师、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大和尚、普净寺方丈智正法师等,他们为徐老的圆寂,特意派代表送来了花篮;澳洲净宗学会、净宗学院、净空老法师和全体僧众、台北海明禅寺悟明长老和全体僧众、浙江三门多宝讲寺方丈智敏老法师和全体僧众诵经回向等。另外,从全国各地送来无数的唁函、花篮和挽联,用不同方式,表达了各界人士对老人的无限缅怀和哀悼,其中有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先生、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会长贝学贤先生、台湾法尔禅修中心张玄祥居士等。卧龙山普净寺智正老法师赠联:
现居士身虚怀若谷照大千当今维摩诘
示般若花实相明灯悬万古一代人天师
主持法会由上海市佛教协会陈妙丽副会长致词,宁波居士林林长徐文芳女士、广东元音古寺代表道西法师、在家弟子刘志强居士和朱庆生居士、徐老儿子徐觉哉先生先后致词。上午十点,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灵山祥符禅寺住持无相大和尚为徐老着荼毗法语。
荼毗后,在灰烬中又奇特地发现了数千七彩的舍利,其中有指骨、颚骨、锁骨、头盖骨等,呈现出种种神异的现象,其形有珠粒、有花瓣、有莲花、有珊瑚,其色有赤、有白、有绿、有碧,真所谓五光十色、烟白如雪、晶莹剔透。更为殊胜的是其完整的头灵骨和舌舍利,金刚不坏,且舌抵上颚,见者无不唏嘘赞叹。史载仅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和唐三藏法师玄奘有此希有瑞相。这是徐老一生精诚修持,为戒定慧道力所熏修得大成就之表相。
荼毗法会第二天,家属及上百位弟子护送部分灵骨到苏州灵岩寺,并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灵骨安放仪式后天降花雨,瑞相昭著。徐老之骨灰安放完成,当一切回向和纪念完毕后,在院子里,从天空中纷纷飘落如雪花一样洁白状物;到院外看,院外并没有,只有院子中有飘落。此时天空安详沉寂,白色花瓣状物纷纷飞舞和飘落,情形如同下雪,但比雪花大,有的大如指甲盖,接到手上,一抹即无,也并无水迹。院外其他地方并没有。参加追悼的师兄都看见此稀有瑞相。
全国各地众多佛弟子也纷纷自发为徐老举行放生念经法会。在浙江卧龙山普净寺由住持智正老法师主持,举行了为期四十九天的念佛追思纪念活动。徐老的部分灵骨和舍利花也在法会期间供奉,供佛弟子瞻仰礼拜。
为纪念徐老终生为法忘躯,广行慈悲喜舍之道的厥功伟德。宁波市是徐老的桑梓故里,宁波市佛教居士林徐文芳林长携全体同仁与家属及弟子信众共同发心筹建“徐恒志纪念馆”。馆址位于宁波市佛教居士林安养院西侧,馆内伫立徐老塑像,还有水晶塔供奉舍利瞻仰,并陈列徐老生前的藏书、著作及书法等墨宝珍品。
虽然徐老已经舍报生西,但他老人家广大宏深的悲愿、爱国爱教的精神、身体力行的教化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祈愿有缘佛子因此而痛念生死、发菩提心,为庄严佛土、利乐有情而精进不懈,真修实证,早证菩提,方不负徐老倒驾慈航的慈悲恩德。
徐恒志老居士生平介绍及追思词
上海佛教居士林林长 陈妙丽
尊敬的上妙下灵大和尚、各位长老、各位道友:
2007年3月5日凌晨2:36分,我国当代著名的佛学家徐恒志老居士在上海家中幻斋安祥示寂。在此,我们怀着无比沉重和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这位对中国佛教事业作出贡献的大德。
徐恒志老居士,法名定真。1915年生于浙江镇海,少年时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25岁正式学佛,并在能海上师处受三归五戒。同时,与正在天津弘法的王骧陆师通信,蒙示以般若要旨,并函授观心方法。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骧陆师莅沪弘法,随之学无相密乘心中心法,直入无相门,截断葛藤。后来,又在清定老法师座下受瑜珈菩萨戒。
徐恒老很早就为当时的《觉讯》等佛教刊物撰稿,其中1953年所著的《学佛是怎么一回事》和《怎样实践佛法》两文系多年实践的心得,为初学者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引,深受读者欢迎,因而被印成单行本多次在各地再版,还被译成英文流传于海内外。另外,署名定真的《静坐入门》也在大陆有大量流通,接引学人无数,影响十分广泛。40年代末50年代初,徐恒老还与诸多居士协力上海佛教青年会的活动,举办星期讲座,同时协助清定上师的金刚道场。
徐恒老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他认为,佛教的根本精神与今天中国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佛教倡导的慈悲、平等、宽容,就是奉献的精神,无私无我的精神,他希望广大佛教徒…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