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P48

  ..續本文上一頁甯波佛教居士林青年學佛處的導師,爲我們佛教青年處處充滿了關愛之情。徐老的舍報,使我們痛失依估,是我們佛教界的一大悲痛。但他並沒有離開我們,他愛國愛教,慈悲濟世,廣化有情,這些無畏的一樁樁,一件件,偉大往去的事件,更使我們難以忘懷,他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我們在沈痛悼念徐老大舍的同時,要化悲痛爲力量,爲繼續從事佛教思想去操作,爲弘法事業的振興,爲構建和諧社會,爲世界的持久和平,爲佛教事業在新世紀做出更大的貢獻而努力,徐老恩師大德,安息吧,乘願再來,普度衆生,南無阿彌陀佛!

  廣東省元音古寺和山東元音寺代表道西法師發言:

  道西法師:

  阿彌陀佛!得知一代大德徐恒志老人舍報的消息,我們心中十分悲痛。從此我們失去了一位傳道、釋疑、解惑的明眼宗師,佛教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德,廣大佛子失去了一位深刻仰愛的大善知識。值此追思法會之際,我謹代表元音古寺和山東元音寺對徐老的眷屬親朋表示深切的慰問!

  徐老的一生,是光明坦蕩的一生,是虔學益衆的一生,是弘法利生的一生,徐老自青年時期師從王骧陸上師修心中心法,直入無相門,截斷葛藤,後尊師命,弘法利生,隨機施教。弘法中徐老毫無門戶之見,不計個人得失,棄絕名利,顧全大局,並以自己謙虛謹慎的偉大人格和真修實證的巍巍功德攝受學人,使學人如至春風,如沐春雨。

  徐老一直關注後學,不辭辛勞,培養人才,不僅爲元音老人的著作題詞、作序,還以九十歲高齡,欣然一起參與元音古寺的修複工作,多方護持,默默推移。本來徐老還答應莅臨元音古寺指導工作,奈何因緣不具,今成憾事。雖然徐老已經舍報生西,但他老人家廣大弘深的悲願,愛國護教的精神,身體力行的教化,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願勇猛學子,痛念生死,勇猛發心,爲國家的繁榮富強,爲民族的偉大複興,爲一切衆生的福祉,而精進不懈,真修實證,如此方不負徐老慈悲護佑的深恩。

  最後,謹爲衆言:興世示現,弘法利生,潛修密證,即成定真,般若花開,指點迷津,大悲爲本,即心傳心。阿彌陀佛!

  西安劉志強老師發言:

  深切懷念恩師恒公上人

  諸位長老大德,諸位道友,女士們,先生們:

  恩師恒公上人示寂

  住世、名住世,是名住世,圓寂,非圓寂,是名圓寂。

  緣生,緣滅皆是幻;不生不滅本來真。

  恒公上人,九十余載,虛懷若谷,謙恭寬厚,慈悲喜舍,忘我辦道,披肝瀝膽,慈攝衆生,傳佛心印,一代余師,人天敬仰,人品典範,令人仰止。

  般若乃諸佛之母。《般若花》乃學佛之津梁,叁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叁藏十二部之精髓,乃叁藏十二部之诠釋。乃末法之明燈,乃破無明之一乘。

  恒公上人,開示之學佛宗旨:“息妄顯真,轉迷成覺,得定開慧,明心見性,了脫生死”字逗珠玑,猶如天降梵音,甘露普灑,醒醐灌頂,見自本性,識自本心,直入大般若之性海,乃學佛之根本。

  恒公上人,當今維摩,九十叁載,以身示範“無我”兩字,不僅言教,而且身教,只有“無我”才能究竟圓滿無上菩提。

  恩師恒公,恩重如山,唯其發心求正覺,忘已濟群生,以不負恩師一片苦心,以報佛恩,師恩,衆生恩于萬一。

  恩師恒公,大悲度迷群,慧光照大千。永遠、永遠。

  阿彌陀佛!

  慚愧弟子劉志強頂禮,頂禮、再頂禮

  二00七年叁月十七日

  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淨土追思法會答謝詞

   徐覺哉

  尊敬的無相大和尚

  尊敬的陳妙麗、徐文芳林長

  各位親朋好友、各位來賓:

  2007年3月5日淩晨2時36分,慈父在多位居士的佛號聲中,與世告別,走完了他富有人生價值的一生,永遠離開了我們。今天,我們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在這裏舉行告別儀式,寄托我們的哀思。

  可以告慰的是,老人家病危期間,神志始終清醒,還爲守侯在身邊的學生筆答有關修持的問題,一派與病痛相安無事的神情令人慰藉。同時,他預示我們“此次病情可能會惡化”,並一直手接彌陀定印不散。3月3日徐老決定出院回家,3月4日有部分弟子爲徐老看護助念,期間徐老閉目躺在床上。但3月5日淩晨2點,他氣息顯得微弱,預知生西時至,學生將叁聖像送到眼前,他凝神注視10余分鍾後,面露微笑,環視衆人,之後仰望虛空,微笑著合眼而逝。老人家的確走得很安詳、很潇灑,以至在場的人個個爲之贊歎!這是他平時以般若爲先導,密淨雙修,以淨土爲歸的修持,終使臨終時達到心無挂礙、正念分明、寂然安祥的境界。

  老人的圓寂,帶給我們深深的思念。作爲兒子,我無法用簡單的言語去總結先父的一生,因爲他不僅是我們慈愛的父親,也是你們尊敬的老師,他是屬于我們大家的。老人的一生,是自強不息的一生,是“處處與自己逆”的一生,是嚴謹治學的一生,是高風亮節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淡泊名利,慈悲爲懷、祥和、低調、不張揚、無分別心,是他一生的寫照,尤其他那虛懷若谷,謙和待人的氣度,使我們頗受教育和啓迪。他那獨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已經飲譽海內外,爲世人所感佩和尊敬。我們爲有這樣一位先父而感到驕傲,同時爲失去這樣一位先父而感到悲痛。

  在這種時刻,請允許我代表全家,首先向江蘇省佛協副會長、無錫靈山祥符禅寺住持無相大和尚主法點火,表示我們的感恩;向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煥老和尚及常住大衆、廣東雲門大覺禅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揚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慶慈雲寺方丈惟賢老法師、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師、蘇州靈岩禅寺方丈明學老法師、上海真如寺方丈妙靈大和尚、臥龍山普淨寺方丈智正法師等,表示我們誠摯的謝意,他們爲徐老的圓寂,特意派代表送來了花籃;向澳洲淨宗學會、淨宗學院、淨空老法師和全體僧衆、臺北海明禅寺悟明長老和全體僧衆、浙江叁門多寶講寺方丈智敏老法師和全體僧衆的誦經回向,表示我們深切的感謝;其次,還要向今天參加追思法會的各位來賓和親朋好友,道一聲“感謝!”,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來到這裏,與我們一起向先父作最後的告別。在先父生病住院期間,承蒙各位的關懷,多次探望、慰問,給了徐老莫大的安慰!作爲家屬,我們也心存感激。另外,這些天從全國各地送來了無數的唁函、花籃和挽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各界人士對老人無限的緬懷和哀悼。其中有全國政協常委鄧偉志先生、英國華夏文化協會會長貝學賢先生、臺灣法雨禅修中心張玄祥居士等。在這裏,我們對這些彙聚著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慰問,再一次表示由衷的表謝意!

  他的逝世,不僅使我們失去了一位慈祥的父親,也是佛教界失去了一位大德。老人走了,可是他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卻深深地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目見一個有著自強不息精神的老人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可是老人留下的德望和他給予佛教界的貢獻,無疑是現代中國佛教文化的一筆財富,必將永載史冊。謝謝大家!

  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無錫市佛教協會會長、靈山祥符禅寺住持無相大和尚爲徐老著荼毗法語:

  娑婆緣盡西方去,蓮池會上遇彌陀!

  恭維徐恒志居士,原籍浙江鎮海人氏,終于親居府上,生于1915年1月,大象拂已,2007年3月,借時修道,享年92歲。老居士早年皈依叁寶,開始學佛,虛心律己,刻苦專一,證得真如正果心之後,寫作《學佛是怎麼一回事》,《怎樣實踐佛法》、《心經的理論與實踐》、、《關于佛教經論的研究方法》、《佛教的形式、教理和人生價值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述》、《佛海拾趣》、《淨宗講話》等書籍,在佛教界廣爲流通,深受廣大學佛信衆歡迎,老居士並在海內外多次講授佛學,接引信徒,廣結善緣,深受佛教界敬仰,同時一生顯密齊修,各宗並弘,行解相應,勇猛無畏,可親可敬,今日舍報緣盡。此如《金剛經》雲:“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老人如是觀,此爲正法解脫。

  畢竟舉火一句又怎麼道?

  是火真性本來空,能所萬行歸心中。

  今日舍壽西方去,他日有朝再相逢。

  燒!

  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淨土追思法會上部分挽聯:

  

  現居士身虛懷若谷照大千當今維摩诘

  示般若花實相明燈懸萬古一代人天師(臥龍山普淨寺智正老法師)

  噩耗傳來,無比震驚,人天眼滅,痛失依估!

  末後一招,安祥慶快,生西無疑,得大自在!

  

  驚悉長輩圓寂,如雷灌頂淚滴滴;舉目誰能還您歸,讓我長跪拜師禮。(永光居士)

  披肝瀝膽佛海拾趣續佛慧命;嘔心瀝血書簡呤草指歸淨土。

  

  幻齋隨筆拈法藏碎金示叁藏妙旨,浮軀應世豎般若之花傳正法眼藏。

  

  借禅淨密之叁法,說法利生別開生面;

  融戒定慧于一爐,最後一著真實工夫.(智海)

  

  弘禅密圓法定慧真濟十方,揚彌陀大教般若化浴叁界。

  

  時時佛知見,處處不粘著,時時處空空,空空即是道.(順著山路走)

  

  蒙師傳法六年前,殷殷慈誨恩如山.忽聞金蓮西歸去,追思直上寂光天.(聖凡叁人)

  

  恒承慧光點迷誤,志導群邪入正途,本來無滅亦無住,願回娑婆度群徒(滬衆學子)

  

  有來必有去,有去方再來,他年相逢處,萬點心花開 (獅子)

  

  語默動住盡是自性妙用,句逗篇章無非般若放光。

  

  示生九十余載娑婆無異極樂,行化七十多年演教即是弘宗(李從義)

  

  恩師涅槃,人天眼滅;外顯凡相,內密大行.禅密淨教,傳佛妙心;

  戒定莊嚴,誓願宏深,般若花開,法海碎金;常住寂光,無量分身;

  祈師再來,廣度群倫.(河北許洪亮)

  

  般若花開,菩提果成,慈光久住,法鼓恒鳴;

  悲願宏深,慧炬長燃,祈師再來,度盡衆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靜坐入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