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宁波佛教居士林青年学佛处的导师,为我们佛教青年处处充满了关爱之情。徐老的舍报,使我们痛失依估,是我们佛教界的一大悲痛。但他并没有离开我们,他爱国爱教,慈悲济世,广化有情,这些无畏的一桩桩,一件件,伟大往去的事件,更使我们难以忘怀,他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在沉痛悼念徐老大舍的同时,要化悲痛为力量,为继续从事佛教思想去操作,为弘法事业的振兴,为构建和谐社会,为世界的持久和平,为佛教事业在新世纪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努力,徐老恩师大德,安息吧,乘愿再来,普度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广东省元音古寺和山东元音寺代表道西法师发言:
道西法师:
阿弥陀佛!得知一代大德徐恒志老人舍报的消息,我们心中十分悲痛。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传道、释疑、解惑的明眼宗师,佛教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德,广大佛子失去了一位深刻仰爱的大善知识。值此追思法会之际,我谨代表元音古寺和山东元音寺对徐老的眷属亲朋表示深切的慰问!
徐老的一生,是光明坦荡的一生,是虔学益众的一生,是弘法利生的一生,徐老自青年时期师从王骧陆上师修心中心法,直入无相门,截断葛藤,后尊师命,弘法利生,随机施教。弘法中徐老毫无门户之见,不计个人得失,弃绝名利,顾全大局,并以自己谦虚谨慎的伟大人格和真修实证的巍巍功德摄受学人,使学人如至春风,如沐春雨。
徐老一直关注后学,不辞辛劳,培养人才,不仅为元音老人的著作题词、作序,还以九十岁高龄,欣然一起参与元音古寺的修复工作,多方护持,默默推移。本来徐老还答应莅临元音古寺指导工作,奈何因缘不具,今成憾事。虽然徐老已经舍报生西,但他老人家广大弘深的悲愿,爱国护教的精神,身体力行的教化,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愿勇猛学子,痛念生死,勇猛发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一切众生的福祉,而精进不懈,真修实证,如此方不负徐老慈悲护佑的深恩。
最后,谨为众言:兴世示现,弘法利生,潜修密证,即成定真,般若花开,指点迷津,大悲为本,即心传心。阿弥陀佛!
西安刘志强老师发言:
深切怀念恩师恒公上人
诸位长老大德,诸位道友,女士们,先生们:
恩师恒公上人示寂
住世、名住世,是名住世,圆寂,非圆寂,是名圆寂。
缘生,缘灭皆是幻;不生不灭本来真。
恒公上人,九十余载,虚怀若谷,谦恭宽厚,慈悲喜舍,忘我办道,披肝沥胆,慈摄众生,传佛心印,一代余师,人天敬仰,人品典范,令人仰止。
般若乃诸佛之母。《般若花》乃学佛之津梁,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三藏十二部之精髓,乃三藏十二部之诠释。乃末法之明灯,乃破无明之一乘。
恒公上人,开示之学佛宗旨:“息妄显真,转迷成觉,得定开慧,明心见性,了脱生死”字逗珠玑,犹如天降梵音,甘露普洒,醒醐灌顶,见自本性,识自本心,直入大般若之性海,乃学佛之根本。
恒公上人,当今维摩,九十三载,以身示范“无我”两字,不仅言教,而且身教,只有“无我”才能究竟圆满无上菩提。
恩师恒公,恩重如山,唯其发心求正觉,忘已济群生,以不负恩师一片苦心,以报佛恩,师恩,众生恩于万一。
恩师恒公,大悲度迷群,慧光照大千。永远、永远。
阿弥陀佛!
惭愧弟子刘志强顶礼,顶礼、再顶礼
二00七年三月十七日
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净土追思法会答谢词
徐觉哉
尊敬的无相大和尚
尊敬的陈妙丽、徐文芳林长
各位亲朋好友、各位来宾:
2007年3月5日凌晨2时36分,慈父在多位居士的佛号声中,与世告别,走完了他富有人生价值的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寄托我们的哀思。
可以告慰的是,老人家病危期间,神志始终清醒,还为守侯在身边的学生笔答有关修持的问题,一派与病痛相安无事的神情令人慰藉。同时,他预示我们“此次病情可能会恶化”,并一直手接弥陀定印不散。3月3日徐老决定出院回家,3月4日有部分弟子为徐老看护助念,期间徐老闭目躺在床上。但3月5日凌晨2点,他气息显得微弱,预知生西时至,学生将三圣像送到眼前,他凝神注视10余分钟后,面露微笑,环视众人,之后仰望虚空,微笑着合眼而逝。老人家的确走得很安详、很潇洒,以至在场的人个个为之赞叹!这是他平时以般若为先导,密净双修,以净土为归的修持,终使临终时达到心无挂碍、正念分明、寂然安祥的境界。
老人的圆寂,带给我们深深的思念。作为儿子,我无法用简单的言语去总结先父的一生,因为他不仅是我们慈爱的父亲,也是你们尊敬的老师,他是属于我们大家的。老人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是“处处与自己逆”的一生,是严谨治学的一生,是高风亮节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淡泊名利,慈悲为怀、祥和、低调、不张扬、无分别心,是他一生的写照,尤其他那虚怀若谷,谦和待人的气度,使我们颇受教育和启迪。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已经饮誉海内外,为世人所感佩和尊敬。我们为有这样一位先父而感到骄傲,同时为失去这样一位先父而感到悲痛。
在这种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全家,首先向江苏省佛协副会长、无锡灵山祥符禅寺住持无相大和尚主法点火,表示我们的感恩;向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老和尚及常住大众、广东云门大觉禅寺方丈佛源老和尚、扬州高旻寺方丈德林老和尚、重庆慈云寺方丈惟贤老法师、南海普陀白光大法师、苏州灵岩禅寺方丈明学老法师、上海真如寺方丈妙灵大和尚、卧龙山普净寺方丈智正法师等,表示我们诚挚的谢意,他们为徐老的圆寂,特意派代表送来了花篮;向澳洲净宗学会、净宗学院、净空老法师和全体僧众、台北海明禅寺悟明长老和全体僧众、浙江三门多宝讲寺方丈智敏老法师和全体僧众的诵经回向,表示我们深切的感谢;其次,还要向今天参加追思法会的各位来宾和亲朋好友,道一声“感谢!”,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与我们一起向先父作最后的告别。在先父生病住院期间,承蒙各位的关怀,多次探望、慰问,给了徐老莫大的安慰!作为家属,我们也心存感激。另外,这些天从全国各地送来了无数的唁函、花篮和挽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各界人士对老人无限的缅怀和哀悼。其中有全国政协常委邓伟志先生、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会长贝学贤先生、台湾法雨禅修中心张玄祥居士等。在这里,我们对这些汇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慰问,再一次表示由衷的表谢意!
他的逝世,不仅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慈祥的父亲,也是佛教界失去了一位大德。老人走了,可是他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地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目见一个有着自强不息精神的老人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可是老人留下的德望和他给予佛教界的贡献,无疑是现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一笔财富,必将永载史册。谢谢大家!
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灵山祥符禅寺住持无相大和尚为徐老著荼毗法语:
娑婆缘尽西方去,莲池会上遇弥陀!
恭维徐恒志居士,原籍浙江镇海人氏,终于亲居府上,生于1915年1月,大象拂已,2007年3月,借时修道,享年92岁。老居士早年皈依三宝,开始学佛,虚心律己,刻苦专一,证得真如正果心之后,写作《学佛是怎么一回事》,《怎样实践佛法》、《心经的理论与实践》、、《关于佛教经论的研究方法》、《佛教的形式、教理和人生价值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述》、《佛海拾趣》、《净宗讲话》等书籍,在佛教界广为流通,深受广大学佛信众欢迎,老居士并在海内外多次讲授佛学,接引信徒,广结善缘,深受佛教界敬仰,同时一生显密齐修,各宗并弘,行解相应,勇猛无畏,可亲可敬,今日舍报缘尽。此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老人如是观,此为正法解脱。
毕竟举火一句又怎么道?
是火真性本来空,能所万行归心中。
今日舍寿西方去,他日有朝再相逢。
烧!
徐恒志老居士往生西方净土追思法会上部分挽联:
现居士身虚怀若谷照大千当今维摩诘
示般若花实相明灯悬万古一代人天师(卧龙山普净寺智正老法师)
噩耗传来,无比震惊,人天眼灭,痛失依估!
末后一招,安祥庆快,生西无疑,得大自在!
惊悉长辈圆寂,如雷灌顶泪滴滴;举目谁能还您归,让我长跪拜师礼。(永光居士)
披肝沥胆佛海拾趣续佛慧命;呕心沥血书简呤草指归净土。
幻斋随笔拈法藏碎金示三藏妙旨,浮躯应世竖般若之花传正法眼藏。
借禅净密之三法,说法利生别开生面;
融戒定慧于一炉,最后一着真实工夫.(智海)
弘禅密圆法定慧真济十方,扬弥陀大教般若化浴三界。
时时佛知见,处处不粘着,时时处空空,空空即是道.(顺着山路走)
蒙师传法六年前,殷殷慈诲恩如山.忽闻金莲西归去,追思直上寂光天.(圣凡三人)
恒承慧光点迷误,志导群邪入正途,本来无灭亦无住,愿回娑婆度群徒(沪众学子)
有来必有去,有去方再来,他年相逢处,万点心花开 (狮子)
语默动住尽是自性妙用,句逗篇章无非般若放光。
示生九十余载娑婆无异极乐,行化七十多年演教即是弘宗(李从义)
恩师涅槃,人天眼灭;外显凡相,内密大行.禅密净教,传佛妙心;
戒定庄严,誓愿宏深,般若花开,法海碎金;常住寂光,无量分身;
祈师再来,广度群伦.(河北许洪亮)
般若花开,菩提果成,慈光久住,法鼓恒鸣;
悲愿宏深,慧炬长燃,祈师再来,度尽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