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做生命的主人——複旦提升班法堂心靈交流▪P2

  ..續本文上一頁有情也比不過菩薩的情意啊。菩薩的情意,他明明住在極樂世界,但是他可以不遠千裏萬裏,多少萬萬萬萬光年。像我們銀河系到附近最近的宇宙系好了,也要150萬光年這麼遠。但是極樂世界離我們這個地方有10萬億佛土,一個佛土就相當于一個星系。10萬億佛土,用這個來算一下的話,那是多少呢?1500億光年。這麼遠,觀音菩薩從那麼遠的地方到這裏來。你說這個感情多深呐,對我們這裏呀。這麼遠來跟我們約會啊,不是什麼銀河牛郎跟織女的約會啊,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些都是很遠很遠的,也就是他們是外星人,他要拯救我們這些地球的低級的生命。他們來到我們地球上,實際上菩薩就是這個意思,叫覺而有情,用大愛的。雖然覺悟了但是充滿了大愛的,想幫助所有人都覺悟,這叫菩薩,這叫菩薩的含義。所以我們佛弟子還可以分得更細,更細的有七衆。七衆就是出家有,在家也有。出家就是有五衆,在家有兩衆。在家又分很多種,在家除了叁皈依,是最基本的入門級的。就像你們複旦我報了這個班了,你成爲這個學員了,叁皈依呢,就是這麼一個,我只是報個名,我願意成爲佛教徒,叫叁皈依。叁皈依之後呢,比如說你發現,佛講的話都對啊,祂指導我們的人生,我們應當去實踐呐。人生有五條戒,那我們就說我願意做,那五條戒應該可以做到啊。高的,佛教高的我學不了,那低的,我總能學得了吧。五戒所以很低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不殺生你總可以做到吧,不要開悟的,也不要賺到很多錢就可以做到的。不殺生,尊重一切生命,不殺生,不傷害它的生命。第二條不偷盜,不偷別人東西你總能做到吧。其實這些你看很簡單,

   但是這個五條如果世界人民都做到,世界和平。對不對?

  如果說第一條不殺生我們能做到,那世界就沒有戰爭。第二條不偷盜,那你又不存在國家與國家之間,集團與集團之間,爾虞我詐的這種爭鬥。第叁個,不邪淫,像今天七夕,很多人都去看情人去了對不對,看小二小叁去了,當然這個七夕是我們東方人的一個情人節,而不是西方的情人節,但是現在很多,情人節演變成一種非正常的感情關系,我們五戒第叁條就是不邪淫,就是杜絕這樣一種感情別移,要有一個感情正常的秩序,然後第四條,就是說人當生而有信,我們現在講公信,不管是政府也好,我們企業也好,還是個人也好,都要有一個信譽,那信譽靠什麼建立的?不是靠簽了一個合同敲了一個章麼那就有信譽了,那沒有用的,你簽的人,每個人都知道的簽這個是假的,真到打官司有什麼用啊,就是靠一個個人的信譽,很多時候做生意就是,我就相信你,我就願意跟你做生意,所以很多成功的人,其實最終就是因爲他的人格魅力,別人願意跟他交往,願意跟他交朋友,願意跟他做生意,這就來自于第四條不妄語,個人的社會信譽。第五個就是人要想成功,每個人都向往成功,這是主觀的願望,但是最後能夠成功是要靠理智才能實現的,那也就是一個人的成功要靠理智的,但理智最大的敵人是什麼,最快摧毀你理智的就是一杯酒下肚就好了,酒老爺當家,所以第五條就是不飲酒,不飲酒包括不單單液體的,還有固體的,不僅僅海洛因那些毒品,也包括不抽煙,這些都是可以摧毀大腦的,抽煙也包括裏面的,煙是尼古丁的載體啊,你抽的不是煙,你抽的是尼古丁,尼古丁對人體反應是什麼,是直接摧毀人的大腦,一根煙有一百多種致癌物,所以這五條我們都做到了,你想想看,那幸福人生就在你手中了。

  所以作爲佛教來說,叁皈依是基礎,然後皈依都沒有人強迫的,都是你自願的,自願跪下來,佛啊,我願意遵守你的戒律,在天地之間,向天地發誓。佛教中,我們在家人學佛了之後,第一步叁皈依,第二步受五戒,甚至再接下來受八戒,受五戒是從受的時候開始一直到死叫盡形壽,盡形壽意思就是我現在到我死爲止我都遵循這條規律,還有一個八戒是什麼呢,八戒是指八條戒律,除了前面五條後面還有叁條,那個受的不是從現在到死,而是受一天,像其實這一次我們來寺院裏,我們佛教徒有這樣的一種生活,就是到寺院裏來過一天我們出家的生活,那就是受一天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在中國古代社會,這個古也不是很古,清朝之前包括清朝,在中國幾千年來啊,這個社會上是很流行,所以你玩古董的人你還可以看到店裏面買到那個玉牌,那個玉牌上寫到“齋戒”。那個大多數都是清朝的時候遺留下來的,那個時候上到皇帝,王公大臣,你們去北京看很多地方,導遊會給你們介紹,在祭祀江山社稷的時候,祭天,比如天壇、地壇,這一年當中多少多少節假日啊,這些大型的節日啊,國家的活動啊,都是需要有齋戒的,也就是說,在清朝的時候,從皇帝到下面基本上都是佛弟子,你看這個佛珠,我們現在看,都是佛教的標志,但是清朝的時候,你看從皇帝到大臣都是戴佛珠的,這代表什麼,咱們佛教信仰,佛教的這個修養,甚至成爲一個國家的文化,現在很多人也把佛教文化當成企業文化,中國現在有很多知名的大企業都是把佛教文化當成企業文化。

  在中國來說,近兩千年的曆史也是這樣,佛教基本上都成爲中國文化的主流,所以齋戒,齋戒牌,齋戒牌是過去很流行的一個,所以這個齋戒就像八關齋戒,它是一天一天受的,二十四小時,所以就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做到,然後除了八關齋戒之外,還有我們在家的居士還可以受菩薩戒,受了菩薩戒,就即生就變成菩薩,我們聽很多說,我們修行要即生成佛,即生成佛不一定,即生成菩薩是很方便的,在佛教裏,只要我受菩薩戒,我遵循這菩薩戒律,我就即生可以成爲菩薩,所以人,這樣就分出不一樣的來了,在古代的時候,什麼樣的人在前走,什麼樣的人在後走,在上朝的時候,一品,二品,叁品,前後有次序,在古代的社會次序裏,就是按照一個人的戒律來的,戒律高的,就尊貴,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這種文化的,就形成了大家都願意做聖人,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其實就是一個聖賢文化,那爲什麼當時的西方社會,他們了解到中國的時候,把中國當成天堂一樣,紛紛要到中國來留學,甚至要到中國來定居,來中國當個一官半職就驕傲得不得了,對不對,,馬可波羅遊記,他曾經就到中國來當過官,他也是一個飽學的人,學問非常淵博的,當看到中國的社會現象之後,他說這是人類裏最理想的,管理社會的人都是哲學家啊,他用他的語言說是哲學家,那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飽讀詩書的人,一個崇尚聖賢的人,當官的都是以聖賢文化自居的,那所以這種生産力就開發得特別好,

  我們現在社會上的領導官員有多少啊。你看古代清朝的時候,保定有一個保定總督府,保定的總督府管七個省。像曾國藩啊,後來李鴻章啊都做過這個直隸總督,文武大權都在他一個人身上。管轄七個省。有機會你去看看,那個衙門才多大啊。就那樣小小的,文的也要管,武的也要管,審案子也要他審。那麼小小一個衙門。前面還有塊牌子寫著“汝之俸祿,民脂民膏”。你當這個官,不爲民做事,一擡頭就會看到刻在漢白玉上的話,直隸總督府是保持最完整的,因爲沒被破壞,後來成爲政府住的地方。現在又恢複原樣。那你想想看,一個管七個省的直隸總督府還就那麼小,就那幾個官,就那幾個辦事人員。我們現在,一個縣一個區一個鎮也比它大。過去怎麼有效的管理這個龐大的國家?靠聖賢文化。從下到上從上到下都是都是學聖賢的。靠自覺。這就知道了。這時候馬可波羅到中國之後一看:“哎呀,這簡直是人間天堂。”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現在社會上學者們研究佛教,發現佛教的這種文化不僅救中國還救整個人類。佛教徒數量最多的還是在家佛教徒,雖然佛教是出家人住持叁寶。我們的術語叫“住持叁寶”,就是領導佛教。但是下面的受衆最多的還是在家人,在家信徒。然後他前面提到了這個。那個其實就是說叁皈依的師父。譬如你可以說以我爲叁皈依的師父。以哪個師父做叁皈依的師父,你也可以找哪位師父做五戒的師父,哪位師父做八戒的師父。然後一個層次一個層次上去。菩薩戒的師父。剛才還提到一個叫“根本上師”。那“根本上師”就是什麼意思呢?現在佛教界,現在很流行,大家都想找根本上師。但是這個詞語呢,你要是想找到根本上師,你自己要成爲一個根本弟子。那換句話說你要是找一個博士生導師,那至少你要讀到博士生才行。博士生導師對一個幼兒園的人來說是不成立的。你說你還在讀幼兒園,然後我想找個博導。你還早呢,你慢慢讀吧。中學、高中,你到高中找高中老師,你到大學找大學老師,對不對?大學學士讀了之後你才讀研究生,研究生才能做博士。博士生之後你這個時候才可能找博士生導師。但現在都很流行“我要找根本上師”。什麼叫“根本上師”?就是他講的“明心見性”,哪一個啓發你明心見性的人。那爲什麼我說那個級別很高呢。“明心見性”是我們所有佛弟子的共同願望。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明心見性”。

  但是往往我們這個社會上,乃至我們自己學佛的,這個性還沒有悟到呢。有的人很多都懷疑,甚至不認可佛教。正是因爲這樣,所以我們慧日寺自己的定位就是我們寺廟自己靜修,然後也學習,還有一個義務就是弘揚,向社會介紹佛教。這種弘揚介紹是一種大衆化。也就是因爲我們近百年來對我們自我民族文化的否定,很多人還是文革思維,認爲佛教是迷信,佛教是屬于牛鬼蛇神之類,甚至我們現在讀的書,以馬列主義的世界觀看佛教的話,還是把佛教說成是迷惑大家的一種工具,封建迷信的一種産物,很多人還是以這種文革思維或者是一種鬥爭哲學來看佛教,所以這種誤區還是很大,特別在中國我們寺廟主要做的就是怎麼樣大衆化的,怎麼樣讓大家開始相信佛教。開始依教能奉行了。叁皈依是第一步,遊客、香客跟信徒之間的…

《做生命的主人——複旦提升班法堂心靈交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修行指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