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做生命的主人——复旦提升班法堂心灵交流▪P2

  ..续本文上一页有情也比不过菩萨的情意啊。菩萨的情意,他明明住在极乐世界,但是他可以不远千里万里,多少万万万万光年。像我们银河系到附近最近的宇宙系好了,也要150万光年这么远。但是极乐世界离我们这个地方有10万亿佛土,一个佛土就相当于一个星系。10万亿佛土,用这个来算一下的话,那是多少呢?1500亿光年。这么远,观音菩萨从那么远的地方到这里来。你说这个感情多深呐,对我们这里呀。这么远来跟我们约会啊,不是什么银河牛郎跟织女的约会啊,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些都是很远很远的,也就是他们是外星人,他要拯救我们这些地球的低级的生命。他们来到我们地球上,实际上菩萨就是这个意思,叫觉而有情,用大爱的。虽然觉悟了但是充满了大爱的,想帮助所有人都觉悟,这叫菩萨,这叫菩萨的含义。所以我们佛弟子还可以分得更细,更细的有七众。七众就是出家有,在家也有。出家就是有五众,在家有两众。在家又分很多种,在家除了三皈依,是最基本的入门级的。就像你们复旦我报了这个班了,你成为这个学员了,三皈依呢,就是这么一个,我只是报个名,我愿意成为佛教徒,叫三皈依。三皈依之后呢,比如说你发现,佛讲的话都对啊,祂指导我们的人生,我们应当去实践呐。人生有五条戒,那我们就说我愿意做,那五条戒应该可以做到啊。高的,佛教高的我学不了,那低的,我总能学得了吧。五戒所以很低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不杀生你总可以做到吧,不要开悟的,也不要赚到很多钱就可以做到的。不杀生,尊重一切生命,不杀生,不伤害它的生命。第二条不偷盗,不偷别人东西你总能做到吧。其实这些你看很简单,

   但是这个五条如果世界人民都做到,世界和平。对不对?

  如果说第一条不杀生我们能做到,那世界就没有战争。第二条不偷盗,那你又不存在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尔虞我诈的这种争斗。第三个,不邪淫,像今天七夕,很多人都去看情人去了对不对,看小二小三去了,当然这个七夕是我们东方人的一个情人节,而不是西方的情人节,但是现在很多,情人节演变成一种非正常的感情关系,我们五戒第三条就是不邪淫,就是杜绝这样一种感情别移,要有一个感情正常的秩序,然后第四条,就是说人当生而有信,我们现在讲公信,不管是政府也好,我们企业也好,还是个人也好,都要有一个信誉,那信誉靠什么建立的?不是靠签了一个合同敲了一个章么那就有信誉了,那没有用的,你签的人,每个人都知道的签这个是假的,真到打官司有什么用啊,就是靠一个个人的信誉,很多时候做生意就是,我就相信你,我就愿意跟你做生意,所以很多成功的人,其实最终就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别人愿意跟他交往,愿意跟他交朋友,愿意跟他做生意,这就来自于第四条不妄语,个人的社会信誉。第五个就是人要想成功,每个人都向往成功,这是主观的愿望,但是最后能够成功是要靠理智才能实现的,那也就是一个人的成功要靠理智的,但理智最大的敌人是什么,最快摧毁你理智的就是一杯酒下肚就好了,酒老爷当家,所以第五条就是不饮酒,不饮酒包括不单单液体的,还有固体的,不仅仅海洛因那些毒品,也包括不抽烟,这些都是可以摧毁大脑的,抽烟也包括里面的,烟是尼古丁的载体啊,你抽的不是烟,你抽的是尼古丁,尼古丁对人体反应是什么,是直接摧毁人的大脑,一根烟有一百多种致癌物,所以这五条我们都做到了,你想想看,那幸福人生就在你手中了。

  所以作为佛教来说,三皈依是基础,然后皈依都没有人强迫的,都是你自愿的,自愿跪下来,佛啊,我愿意遵守你的戒律,在天地之间,向天地发誓。佛教中,我们在家人学佛了之后,第一步三皈依,第二步受五戒,甚至再接下来受八戒,受五戒是从受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死叫尽形寿,尽形寿意思就是我现在到我死为止我都遵循这条规律,还有一个八戒是什么呢,八戒是指八条戒律,除了前面五条后面还有三条,那个受的不是从现在到死,而是受一天,像其实这一次我们来寺院里,我们佛教徒有这样的一种生活,就是到寺院里来过一天我们出家的生活,那就是受一天八关斋戒,八关斋戒在中国古代社会,这个古也不是很古,清朝之前包括清朝,在中国几千年来啊,这个社会上是很流行,所以你玩古董的人你还可以看到店里面买到那个玉牌,那个玉牌上写到“斋戒”。那个大多数都是清朝的时候遗留下来的,那个时候上到皇帝,王公大臣,你们去北京看很多地方,导游会给你们介绍,在祭祀江山社稷的时候,祭天,比如天坛、地坛,这一年当中多少多少节假日啊,这些大型的节日啊,国家的活动啊,都是需要有斋戒的,也就是说,在清朝的时候,从皇帝到下面基本上都是佛弟子,你看这个佛珠,我们现在看,都是佛教的标志,但是清朝的时候,你看从皇帝到大臣都是戴佛珠的,这代表什么,咱们佛教信仰,佛教的这个修养,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的文化,现在很多人也把佛教文化当成企业文化,中国现在有很多知名的大企业都是把佛教文化当成企业文化。

  在中国来说,近两千年的历史也是这样,佛教基本上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所以斋戒,斋戒牌,斋戒牌是过去很流行的一个,所以这个斋戒就像八关斋戒,它是一天一天受的,二十四小时,所以就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做到,然后除了八关斋戒之外,还有我们在家的居士还可以受菩萨戒,受了菩萨戒,就即生就变成菩萨,我们听很多说,我们修行要即生成佛,即生成佛不一定,即生成菩萨是很方便的,在佛教里,只要我受菩萨戒,我遵循这菩萨戒律,我就即生可以成为菩萨,所以人,这样就分出不一样的来了,在古代的时候,什么样的人在前走,什么样的人在后走,在上朝的时候,一品,二品,三品,前后有次序,在古代的社会次序里,就是按照一个人的戒律来的,戒律高的,就尊贵,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这种文化的,就形成了大家都愿意做圣人,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圣贤文化,那为什么当时的西方社会,他们了解到中国的时候,把中国当成天堂一样,纷纷要到中国来留学,甚至要到中国来定居,来中国当个一官半职就骄傲得不得了,对不对,,马可波罗游记,他曾经就到中国来当过官,他也是一个饱学的人,学问非常渊博的,当看到中国的社会现象之后,他说这是人类里最理想的,管理社会的人都是哲学家啊,他用他的语言说是哲学家,那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饱读诗书的人,一个崇尚圣贤的人,当官的都是以圣贤文化自居的,那所以这种生产力就开发得特别好,

  我们现在社会上的领导官员有多少啊。你看古代清朝的时候,保定有一个保定总督府,保定的总督府管七个省。像曾国藩啊,后来李鸿章啊都做过这个直隶总督,文武大权都在他一个人身上。管辖七个省。有机会你去看看,那个衙门才多大啊。就那样小小的,文的也要管,武的也要管,审案子也要他审。那么小小一个衙门。前面还有块牌子写着“汝之俸禄,民脂民膏”。你当这个官,不为民做事,一抬头就会看到刻在汉白玉上的话,直隶总督府是保持最完整的,因为没被破坏,后来成为政府住的地方。现在又恢复原样。那你想想看,一个管七个省的直隶总督府还就那么小,就那几个官,就那几个办事人员。我们现在,一个县一个区一个镇也比它大。过去怎么有效的管理这个庞大的国家?靠圣贤文化。从下到上从上到下都是都是学圣贤的。靠自觉。这就知道了。这时候马可波罗到中国之后一看:“哎呀,这简直是人间天堂。”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现在社会上学者们研究佛教,发现佛教的这种文化不仅救中国还救整个人类。佛教徒数量最多的还是在家佛教徒,虽然佛教是出家人住持三宝。我们的术语叫“住持三宝”,就是领导佛教。但是下面的受众最多的还是在家人,在家信徒。然后他前面提到了这个。那个其实就是说三皈依的师父。譬如你可以说以我为三皈依的师父。以哪个师父做三皈依的师父,你也可以找哪位师父做五戒的师父,哪位师父做八戒的师父。然后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上去。菩萨戒的师父。刚才还提到一个叫“根本上师”。那“根本上师”就是什么意思呢?现在佛教界,现在很流行,大家都想找根本上师。但是这个词语呢,你要是想找到根本上师,你自己要成为一个根本弟子。那换句话说你要是找一个博士生导师,那至少你要读到博士生才行。博士生导师对一个幼儿园的人来说是不成立的。你说你还在读幼儿园,然后我想找个博导。你还早呢,你慢慢读吧。中学、高中,你到高中找高中老师,你到大学找大学老师,对不对?大学学士读了之后你才读研究生,研究生才能做博士。博士生之后你这个时候才可能找博士生导师。但现在都很流行“我要找根本上师”。什么叫“根本上师”?就是他讲的“明心见性”,哪一个启发你明心见性的人。那为什么我说那个级别很高呢。“明心见性”是我们所有佛弟子的共同愿望。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明心见性”。

  但是往往我们这个社会上,乃至我们自己学佛的,这个性还没有悟到呢。有的人很多都怀疑,甚至不认可佛教。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慧日寺自己的定位就是我们寺庙自己静修,然后也学习,还有一个义务就是弘扬,向社会介绍佛教。这种弘扬介绍是一种大众化。也就是因为我们近百年来对我们自我民族文化的否定,很多人还是文革思维,认为佛教是迷信,佛教是属于牛鬼蛇神之类,甚至我们现在读的书,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看佛教的话,还是把佛教说成是迷惑大家的一种工具,封建迷信的一种产物,很多人还是以这种文革思维或者是一种斗争哲学来看佛教,所以这种误区还是很大,特别在中国我们寺庙主要做的就是怎么样大众化的,怎么样让大家开始相信佛教。开始依教能奉行了。三皈依是第一步,游客、香客跟信徒之间的…

《做生命的主人——复旦提升班法堂心灵交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修行指南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