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無高低 對機爲好
——光明樓開示
2014.03.17
傳喜法師:現在這個社會,我們甯波上千家寺廟。現在南方寺院數量真的也不算少,北方現在還差很多。有時候一個省還沒有這裏的一個縣的寺廟多。
居士1:對,而且好多都不開放,然後有些不對普通大衆開放。就是內部封閉的,你進不去,可能裏邊住著一些出家人,但你進不去,它封閉的。然後有一些呢,就是全都歸文物局管理。文物局管理,你就收門票去裏邊觀光風景。然後也沒有人講經,也沒有人傳法,什麼都聽不到。在北京,寺院還是很少。
傳喜法師:是,北京(寺院)就是特別少,國家政治文化中心, 曆代京城都是佛教的各大教派的祖庭都要在那兒,各大高僧都要住在那兒,輔佐天下,對不對?像清政府的時候這邊有八大處,外面有外八廟——承德外八廟,一層一層,一層一層。過去的人口數量沒有現在這麼多,但是過去的寺廟是很多的
居士1:是呀!北京原來有一千多所。文革的時候,就剩下叁座。
傳喜法師:這多可憐。你說我們要重建,中國變成一個強國,文化上首先就太落後了。自古都是這樣,哪個地方做首都的時候.大寺廟都多得不得了。像日本京都,它做過首都的,那也是有一兩千家寺廟。杭州以前做南宋的(首都)時候也是。首都它都是宗教文化,最正能量的最正能量的。像西安在中國在唐朝的時候,各大祖庭都在那裏一圈。淨土宗啊、禅宗啊、華嚴啊,唯識、密宗,全部都圍那兒。
居士1:太厲害了,那時候在那兒各大教派都能聽到。
傳喜法師:對,那時候已經有八大宗了。唐朝的時候已經有八大宗了,八大宗的祖庭全部圍繞著這個首都。皇帝要聽經聞法很簡單,馬上就能請一個高僧到。
居士1:師父,正好有一個問題,唯識宗和中觀宗的,他們之間的差別在哪兒?在見、修、行、果,應該在見和果上...
傳喜法師:在傳承上不一樣。
居士1:他們都屬于菩薩乘嗎?
傳喜法師:對!唯識這是彌勒菩薩的,祂老人家講法的一種方法。中觀的話他是屬于佛說的般若系。就是說,彌勒菩薩爲什麼要講唯識呢?佛既然說了般若系,彌勒菩薩還爲什麼講?彌勒菩薩屬于修行派,所以瑜伽師地論就是與道相應的意思。講中觀太抽象,什麼非有非空,對不對?
居士1:對對對。屬于勝義谛的,不是名言谛的。
傳喜法師:然後唯識呢,他修行就是說:你的生命裏面有佛性,你的佛性就是中觀的,遠離四邊八戲的。那怎麼樣在你的生命裏面把你的中觀給找出來,這是彌勒菩薩的方法。所以他就是這樣,眼、耳、鼻、舌,他從這裏來的。八識裏來的。所以說瑜伽行派。彌勒菩薩馬上就要成佛了,他講的這種特別對衆生的這種根機。其實唯識我是覺得,如果按照這些修的話,我們開智慧是很快。真的開了智慧之後,彌勒菩薩所講的轉識成智了。這智跟中觀的智慧會有兩樣嗎?是沒有兩樣的。有的評論,唯識比較低,中觀比較高,其實我覺得不應該這麼去分別。甚至說有的認爲小乘比較低,大乘比較高,金剛乘比較高,也不能這麼去分別。小乘裏就有大乘,小乘裏就有金剛乘。當小乘的果出來的時候,大乘因有了,這個果就會出來,果一出來的時候,都會是連鎖的,是不可分割的。
居士1:因爲我現在在看《叁戒論》中,然後講的是甯瑪巴當時說了一個究竟一乘,不是九乘,那甯瑪講的是九乘次第。然後究竟一乘,就說阿底約嘎最究竟的,因爲他直接就指到了你的大圓滿的修行,直接指到了你本性如來藏那部分。剩下的都是間接的告訴你的,那個什麼,是這樣理解嗎?
傳喜法師:其實,這個究竟指不指,那是師父的事。這個弟子能不能跟師父相應、有沒有這個根器,沒有書本裏面說,那個究竟什麼的,沒有這些的。哪怕就是這些師父講的口傳後來被文字記載了,一變成文字記載了之後,他又屬于什麼?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是什麼?那還是要師父講。所以說,大圓滿的這些書,它要標:沒有上師的灌頂和開許是不准看。因爲看沒有用啊,看了到時候弄了一套理論在那邊,認爲這個最高,反而是變成邪見。
我們去小乘的國家就發現,當他們小乘修出來的時候,就像佛陀所講的那樣,真正證得阿羅漢的時候,大乘的馬上就會發出來。我講到的,那個給我們看過去、現在、未來的人,年紀並不大,相貌也不怎麼樣,但是他的行爲很奇特,海濤法師去放生牛,他就把這些牛都自己就自己護,自己去住在牛棚邊上。他也是寺廟的主持,但是他就是爲了護這些牛,養這些牛,他住在牛邊上,他自己的很簡陋的一個房子。跟牛住在一起。
居士1:那這也是利他呀,是菩薩乘啊,應該不算小乘啊!
傳喜法師:對啊,你說他所顯現出來的這個,完全就是菩薩的這個行,那你能對著他,你說我是學大乘的,我比你高?
居士1:對對對,因爲就是這個大乘和小乘的區分就是那個菩提心嘛。然後呢,我就看那差別。
傳喜法師:所以他就不是理論的東西,你不能說一個小乘的沒有大乘的德,所以佛都講得很清楚,“外現聲聞形,內密菩薩行”。外是看聲聞的形象,但是他內在他實際上是個菩薩,所以這個東西就不能拿理論去套。我們中國的我們學大乘的,我們比他高。你比他高,我們死了大概還要下地獄呢。
居士1:是的是的。我們根本還到不了人家的境界呢!
傳喜法師:連小乘都達不到,連人天乘都達不到,對不對?好壞還不分呢,別人已經小乘修得很好了,大乘的德都出來了。海濤法師就覺得,因爲以前放生的習慣都是把牛買來放生之後就給當地的農民,他們擁有這個牛,他們同時使用這個牛,同時呢就是護養這個牛。他們有一頭牛耕地也很好,對不對。海濤法師問他,爲什麼不去給那些農民呢?他說:如果你知道它是你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你還會把這些牛給那些農民嗎?他講的話,完全是一個大乘者的心地,就是因爲他有宿命通!所以佛陀在經典裏說,一個真阿羅漢,他有五眼六通的時候自然就看一切衆生,他是真的是平等的,真的就是過去父母的關系呀!他說,如果你知道它是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你還會給別人去。
因爲他畢竟給那些農民,他眼睛裏只是牛啊!該打就打,該幹嘛就幹嘛。吃沒好吃的,幹活拼命幹,打起來拼命打。所以作爲這個師父他就不忍心啊,就是這樣的。像有一個殺豬的,他每天殺豬,聽那個師父敲鍾,那師父一敲鍾做早課了他就起來殺豬了,後來,那天那師父沒敲鍾,他睡過頭了,他很生氣耶!我今天生意做不成了,他跑去找那師父呢,“我每天我聽你鍾聲殺豬的,今天我沒聽到,耽誤生意都沒做成”,這個師父就跟他說:“你知道我今天爲什麼不敲鍾嗎?我特意不敲鍾的。”“爲什麼啊?”他說:“你要害我啊?” “你知道你今天要殺的那個豬是誰嗎?”“那豬是誰啊?豬就是豬啊,豬是誰啊?”他說:“這個豬是你爸轉世的啊!”他說:“你害我!你還罵我!”他說“你不相信,我去喊一下,你爸叫什麼名字”,他就過去喊,一喊他爸的名字那個豬就呼噜噜的跑出來,然後他說:“你是不是他爸轉世的?” 那個豬就表示說是的,他說,你怎麼證明你是他爸爸轉世的?這個豬就呼噜噜噜跑到後院裏,跑到樹下去拱拱拱,拱一堆金子出來。他一看,什麼!我爸還瞞著我埋私房錢。然後他才知道,這個豬真的是他爸。那你說他還殺豬嗎?他後來倒頭就給老和尚磕頭啊,“謝謝你啊,謝謝你啊”,從此殺豬刀丟掉了,不殺豬了。把這個豬好好養,給它養老送終。對不對?那就不一樣了。那這位師父也是這樣,他說,如果你知道這頭牛是我們的父母啊,兄弟姐妹,你還會給那些農民嗎?所以我養它們吧。所以這一次去緬甸我就發現很多大乘菩薩。所以有時候,不是我們書本上的一些理論上的。
居士1:對,那就是說,八萬四千法門好像顯現上給你了這些次第,然後不同的就是說有聲聞、緣覺乘,然後就是說,外叁續、內叁續有這樣子,但實際上他們都是佛菩薩的化現。
傳喜法師:這個都是後面祖師爲了接引衆生慢慢弄出來的。佛陀一開始講法是很簡單的,那這個簡單裏面是有密意的。那徒弟對師父,你好,像 “徒弟”樣,師父有可能才把這個法的密意開給你,有可能就是說,光是經典一般的人就有可能已經看不懂了。這時候作爲師父來說,看你不錯,有可能我就給你開顯裏面的密意,也就是說,離佛陀年代越遠的時候,那有可能越要依靠師父來開顯一些密意。這個時候,有的時候,就有可能從小乘裏面,小乘裏面就光依靠經典,他反而對論不是很重視的,他就是依經典。
然後到後來,你們已經光看經典已經看不懂了。然後你沒有實修,也沒有實修,作爲一個弟子來說,你沒有修過,你沒有嘗過這個 味道,光看經又不知道,那師父怎麼樣把佛陀的真意告訴給你,那這時候有可能就要繞個圈子了,讓你戒惡修善啊,要培養你的人格,人品,完善人品,人品都完善了之後,然後有可能覺得你這個人已經是一個好人了,是一個有菩提心的,一個爲了別人能夠舍棄自己的人,這時候是人格很純善了,有可能才會給你講“真實意”。到大乘的時候,這個年代,比如說,五百年到一千年的年代,這個時候,這個方法都有可能都不行,人的根器更差了!更差的時候,師父,那些保持如來真實法的這些善知識還住世,但是這個時代的衆生根器更差了,有可能他的手段會要修加行啊,要幹嘛,然後要講論了,這個時候講經是不行的。
要依著論,要解釋論了,要把論開始解釋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分,這個什麼派,中觀派的、唯識派的,不是說,一開始這個彌勒菩薩講的這個唯識,弟子跟祂學,不能現見諸佛啊!
學了祂這個也是可以了生死,證小乘、大乘,甚至升兜率內院,…
《法無高低 對機爲好——光明樓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