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次第的學佛修行——光明樓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究竟的幸福是解脫、是彼岸、是佛國、是我們佛性的圓滿;我修行不僅僅爲我個人,也爲一切衆生,發這樣菩提心的時候,在行的時候已經進入到上士道了,這本身就是次第。《菩提道次第廣論》也可以,《普賢言教》也可以,有機會都可以學一下。我們佛教你看很富貴的,不像其他宗教啥也沒有,沒機會學,就一本經書,就一句話,能學啥?這個人生沒有那麼簡單,人生是很複雜的,所以佛經這麼多,可以降伏其心。

  信衆3:師父,八關齋戒可以不可以在家自己受或者當師父面受?

  師父:可以的。師父授過之後,以後就可以在佛前自受;這是方便法,嚴格最好是出家人當面給你授。一般性在古代的時候古代寺院很近,村村都有。中國解放前像浙江、江蘇、包括山東,他們講解放前也是村村有寺院。到緬甸佛教國家村村有寺院就很簡單,天蒙蒙亮的時候到師父那邊去受完了之後就回家,該幹嘛幹嘛,受過菩薩戒的人六齋日,就是要八關齋戒。

  信衆2:我們在家居士請問師父:可以盡量去守那個十齋日是嗎?

  師父:對。你能記住嗎?記住了這說明是正念;這個正念在生命當中是一種財富,你能記住佛的話,記住我今天該幹什麼?當我們要死的時候,這個正念就變成功德力了。正念就像一面鏡子,就是佛光,這時候你發覺,啊!原來我的正念就是佛,我的正念度了我!平時分別念、放逸、懈怠、邪念,原來是魔。臨死的時候就是這個,黑業和白業就是那個的。平時我們念佛也是提起正念,爲什麼說我們念佛了還要學經典呢?因爲我們的心是很複雜的,我們現在念是第六意識心在念,第六意識心屬于生滅的,念著阿彌陀佛卻是用生滅的在念著不生不滅的,所以這個時候你念來念去還是生滅的。聽經、聞法、持戒、打坐、善知識引領你生命當中,再引領到從第六意識再超越,甚至你的資糧增加了之後,在禅定當中,忽然你發現,生命裏還有佛性的部分,叫朗天慧日;這時候自性天不生不滅,原來我第六意識心都像浮雲一樣,這個時候你知道爲什麼善知識說不光念就行了,因爲你第六意識在念佛也像浮雲一樣。爲什麼我們還教你們念呢?因爲畢竟你念的是佛,這還屬于正念;雖然是正念,它抵不了生死,因爲畢竟它屬于生死的屬性,要修到不生不滅裏面。所以佛經裏說:如是因、如是果,你只要修到如是因了,才會得如是果,這個“如是因”是不容易的,不是那麼簡單的,你要是即身明白了,就叫開悟了。我們哪一個佛教徒不是爲了正法久住,不是遇到這種真正的,對不對?總是往這個目標去努力。

  信衆2:但是我們突破第六意識的時候是很難的。

  師父:比較難,所以因爲這個就是習氣,久遠的習氣。我們身體是蘊聚過去業的相續,它不停的這個業所産生,我們就認爲這是“我“,其實不是。這個“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你所有的神經的系統,所有的這些系統,就是這個業力“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它像發動機一樣的,就是放射出來的能量、相續,然後這相續就像這燈泡一樣,每秒鍾幾十、多少、幾千次的閃爍,我們肉眼真看不到。從科學上說,它其實不是一個恒常的亮度,它只是一個生滅的,“啪啪啪啪”生滅的,我們生命也是這樣的。

  信衆2:那我們想啊!最好的辦法是突破第六意識。

  師父:對。我們牢牢地被這個虛假的我執的牢籠固住了,認爲這個就是我,其實不是,這不是我。就是要修行、修行,就是要把這個賊給抓住了,識破它了,然後真的找到那個原來一切山河大地、一切宇宙萬物,都只不過就是一個業的一個顯現,識破這個了,我們佛教裏說找到娘生前的本來面目了。我們現在是媽媽生之後的,要找到娘生前的本來面目,就是超越出去了,這個生命那就是不得了了,所以金剛乘裏最高境界就是一道光。

  所以佛你看爲什麼有光呢?佛祂正覺了,不住在虛僞狀態,正覺的能量頭上有項圈,身上有光,講話嘴放光,一笑臉放五色光,祂就是整個人有光的,走路的時候腳不沾地,懸浮的。佛的境界在這世間已經超越這世間了,完全是祂的蘊聚。我們看佛也是不一樣,佛是光暈身,一看好像凡人又不是凡人,不是凡人所具足的肉身,祂其實是個能量身。佛身、佛陀的能量、手印都是有加持的,腳印也有加持的,所有的部分都是有能量的。所以我們講憶念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憶念一下就消罪。我們的身體沒有辦法跟祂相應,但是我們的心跟佛可以相應的,從哪裏來?這你要讀經書去了解,原來完全不是我們從小學、高中讀書所生的那種人生觀、世界觀,不是那個範圍。佛這個才是智善圓滿、生命圓滿,境界是不一樣的。你明白這個了,阿彌陀佛念著,穩著這個第六意識心,然後再往真正的阿彌陀佛去靠攏,就是說從持名念佛到觀想念佛。讀經書也是,從文字般若;文字,它只是文字上的智慧,從文字般若深入到你的心中,然後變成觀照般若。

  信衆1: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您說那個實相,相對來說這個西方極樂世界有差別嗎?

  師父:不是,有虛妄的因就見虛妄的果,有真實的因就有真實的果。極樂世界是佛的真實功德的莊嚴,極樂世界是真實有的,恰恰我們苦難的娑婆世界是假的,我跟你說。看不透它就是真的,看透了,像寶志公禅師一樣的,他沒事住在監獄裏,他要出去了就出去,監獄也關不住他,他那個奇怪,手拷腳鐐把他鎖起來,手也拷起來,腳也拷起來,他要出去還是出去了,他到外面玩了,回來又住在監獄裏了,監獄變成他的旅店一樣。後來監獄裏的也不管他了,反正這個瘋子也搞不清楚,不管他。一直到梁武帝占了天下之後,說大赦,監獄裏面人全部放掉。就有人向梁武帝彙報說:皇帝我們監獄裏面還有一個,他不走,他就在裏面,把它當旅館。梁武帝說:還有這樣的怪人,我去看看,才見到寶志公禅師,一看這是高人,他不是一般的人, 然後跟他聊天,厚待他,請進王宮,最後拜爲國師、帝師。梁武帝說:師父啊,我給您塑一尊像吧。後來請這麼好的名畫家也好,雕刻家來也好,沒辦法塑。寶志公禅師坐在那邊,他畫啊畫,擡起頭一看,哎,怎麼跟剛才看的不一樣了呢

  反正只要擡起來看就不一樣,一直到寶志公禅師老年的時候,有一次梁武帝他們站在那個石頭城,長江邊上看,長江裏有一塊木頭漂下來,志公禅師就跟梁武帝說,那根木頭趕快叫人撈上來,那根木頭可以雕我的像。結果那根木頭撈上來之後,叫他們雕像的時候,破開來自然的裏面就是寶志公禅師的像,這個時候顯現出的是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所以這個佛菩薩在人類的每一個時代,都讓你一種懸念,打破你的這種叁維的思考方法,時間觀、空間感。所以我們念的那一句阿彌陀佛,那是很玄妙的,雖然老太太會念,但是這是我們佛教的一個阿彌陀是佛無量光、無量壽、超越時間、超越空間、時間無障礙、空間無障礙。

  我們人類到現在二十一世紀了,這個做不到的,但爲什麼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現在至少科學家告訴我們,時間和空間是人的幻念、妄念、虛妄的、不真實的。佛教裏這千百萬年來,一直在提示著我們這個,要打開我們的人生智慧,所以我們叫佛教智慧教,開智慧,而不是說具體給你一個什麼。

  今天到村裏村支書辦公室去,我說:“我們慧日寺在你東一村你要感謝我”,他就來勁了,他說:“我是不會感謝你的,我們是要看到真的東西的,你要爲我們東一村做出貢獻,你給我們東一村的村民福利提高了多少”。我說:“我們這是看不見摸不著,無形無色,我一不是工廠,二不是公司,我不可能爲你增長經濟效益,佛教只負責産生正面的文化、正能量,這是看不見摸不到的”。你不能跟我說,我這個廟裏變成公司了,我一年給你多少利潤,這不是我寺廟的功能,我就跟他們去聊天。

  其實佛教一直有背負了很多其他附加的東西。79年之後,雖然說落實宗教政策了,但一直還都喊著“佛教搭臺,經濟唱戲”,唱了叁十年,佛教只是傀儡,經濟唱戲才是真面目。今年兩會好像這個聲音就蠻多的,要開始撥亂反正了。我說這不錯,社會有更多的人有這個共識了,就會把佛教第二次,等于是十一屆叁中全會落實宗教政策,就是把宗教要放在一定的高度去尊重它。

  昨天也是很多專家來,南京大學的、文化研究院的、還有一些老總。他們就講,我說首先你學佛,先要把這個姿態擺正,因爲佛教都是凝聚了聖賢的智慧,祂悲憫世間、悲憫蒼生的這樣一種,是救苦救難、救世救生的。所以我們學佛的時候,首先你對這個聖賢的教育你要有仰視的姿態,你不能俯視,你俯視好了,你越研究越有罪,因爲姿態不對;姿態不對,你越研究還研究不到真的東西,然後還研究一個小時有罪過一個小時,姿態首先很重要!

  

《次第的學佛修行——光明樓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