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九十一)▪P2

  ..續本文上一頁心不清淨。

  

    子二、破除不能結生之诤:

    

    有情若如幻,死已雲何生?  

    衆緣聚合已,雖幻亦當生,  

    雲何因久住,有情成實有?

  

  “有情若如幻,死已雲何生”:對方反問:衆生死後會轉生,但如果都是如幻如夢的,都是虛妄的,怎麼轉生啊?如果不能有轉生,輪回就不存在了。但佛說有輪回,衆生在輪回。這不是違背教言了嗎?

  

  “衆緣聚合已,雖幻亦當生”:這是回答。若因緣聚合,即使是幻相,也會出現的。

  

  什麼時候因緣結束了、斷絕了,什麼時候就不出現了;若因緣沒有斷絕,有因緣的和合,即使是幻相也會出現的。如幻術師幻化的馬、牛,只要因緣和合,都會出現;當因緣斷絕時,才不出現。同樣,若衆生輪回的因緣沒有斷絕,一定會出現輪回;當因緣斷絕了,才不會輪回。

  

  是否能顯現,這與實有或非實有沒有關系。難道不是實有的就不出現了嗎?幻相不是實有,不是也出現了嘛。所以,有因緣就會出現,沒有因緣就不會出現。

  

  “雲何因久住,有情成實有”:這也是一個辯論。

  

  對方又認爲:雖然都是通過自己的因緣出現的。但是,幻相時間短,僅幾年、幾十年,但衆生無始劫來一直輪回,過程很漫長啊!所以幻相是虛妄的,但衆生是實有的,因爲時間長久。

  

  中觀回答:你們這個理由一點都不可靠。你們僅僅根據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實有與否,若時間短就不是實有的,若時間長就是實有的。若是這樣,有的幻相幾天就結束了,有的幾十年才結束。按你們的理由,前者是虛妄的,後者就是實有的。同樣,相對于幾分鍾就結束的幻相,在一天內出現又結束的幻相時間較長,所以應該是實有的。如果依時間長短來判斷的話,那幻相也可以有的實有,有的不是實有。這些都是不合理的。不能因爲時間長而爲實有,一切都是虛妄的。

  

  在世俗谛上,輪回可以無欺地存在,這是因爲因緣和合。這樣是不會有這些過失的。

    

    子叁、破除無有善惡之诤:

    

    幻人行殺施,無心無罪福,  

    于有幻心者,則生幻罪福。

  

  對方提出:你說衆生都是如幻如夢,跟幻相一樣。這樣,殺人也沒有罪業,布施等也沒有福德。因爲殺害幻化人沒有殺業罪,同樣,你殺害李四等衆生,也沒有殺業罪。你對幻人進行布施沒有福德,同樣,你對人等衆生進行布施,也沒有福德。因爲二者都是虛妄的。既沒有福德,也沒有罪業,也就沒有善惡。

  

  這種觀點認爲,因爲對境是虛妄的,所以不産生福德和罪業;對境是實有的,所以産生。一個不是實有的,一個是實有的,所以有這樣的差別。有實宗都是這樣認爲的。

  

  中觀認爲:勝義谛上沒有善惡,但世俗谛上有。是否存在罪業,在于有心和無心。幻術師幻化出的衆生沒有心識,所以殺害他沒有殺生的罪業,同樣,對他進行布施也沒有如是的福德。而衆生有心,殺害他,他會感到痛苦;對他進行布施,他會感到幸福快樂,有這樣的差別。以前者作爲對境進行布施,不會積累如是的福德;以後者作爲對境進行布施,會積累福德。以前者作爲對境進行殺害,對方沒有痛苦的感覺,就沒有殺生罪;以後者作爲對境進行殺害,對方會有痛苦的感覺,殺害他就有殺業罪。

  

  所以,有罪無罪,是否帶業,主要是對境有心和無心的差別。有心就有感覺,沒有心就沒有感覺。盡管都是虛妄的,但是幻人沒有心,世人有心,所以有差別。

  

    咒等無功德,不生如幻心,  

    種種因緣生,種種如幻物,  

    一緣生一切,畢竟此非有。

    

  對方又問:既然都是虛妄的,都是幻化,爲何有的有心,有的沒有心?你們前面也講了,都是因緣和合而出現的。既然如此,爲什麼幻人就沒有心,世人(世間的這些人)就有心?

  

  下面是中觀的回答。

  

  “咒等無功德,不生如幻心”:即使幻術師、幻咒及其他緣都聚合了,也都沒有産生心識的功能,沒有這個能力。幻術師再厲害,再努力,也無法産生心,因爲他沒有這個能力。世人不一樣,雖然他也是因緣和合而産生的,但他的因緣和合上面有産生心的功能,有這個能力。這就是二者的差別。

  

  “種種因緣生,種種如幻物”:二者肯定不一樣啊,因爲種種因緣生種種萬物。盡管都是因緣聚合,但是有的有産生心的能力,有的沒有這個能力。就像幻相也是如此,因緣不同,所以顯現的幻相也不一樣。

  

  “一緣生一切,畢竟此非有”:不可能有一緣産生一切法的情況,通過種種因緣出現種種顯現,通過種種因緣産生種種幻物。

  

  很多外道都認爲有造物主,由造物主創造快樂與痛苦,好人與壞人等。若是這樣,那爲什麼還造壞人呢?只造好人多好啊!這都是不究竟的說法。一些哲學家、科學家一輩子做研究、動腦子,結論看起來都是笑話,真是可憐!

  

  通過看一些哲學、科學的文章後,我對佛更能生起信心。我沒有把佛當神,而是當一種究竟的智慧,所以一心一意地信佛。一心不能二用,人只有一個心,一個心裏應該只有一個位置。現在有些人心裏裝的很多,這種人很難成就啊!爲什麼說“一師一法一本尊”呢?就是一個!這不是叁個嗎?實際都是一體的。

  

    子四、破除奉行無義之诤:

    

    勝義若涅槃,世俗悉輪回,  

    則佛亦輪回,菩提行何用。

  

  我們經常說,“此岸即是彼岸,彼岸即是此岸,涅槃即是輪回,輪回即是涅槃。”這就是空性真理。

  

  對方質疑:你們說勝義中一切有情自性即是涅槃,世俗中一切法在顯現上也是輪回。若是這樣,在世俗上,佛也屬于輪回的嘛;在勝義谛上,衆生也屬于涅槃的嘛。所以,修道就沒有意義了,因爲即使成佛了,還在輪回;而衆生太容易了,不修道就成佛了。你看,你們中觀的過失多大啊!

    

    諸緣若未絕,縱幻亦不滅,  

    諸緣若斷絕,俗中亦不生。

  

  中觀回答:

  

  “諸緣若未絕,縱幻亦不滅”:若是因緣沒有斷絕,即使是幻相,也仍然不會消失。

  

  “諸緣若斷絕,俗中亦不生”:若因緣斷絕了,世俗中也不會有這樣的顯現,即不會有輪回的顯現了。

  

  善天論師(印度的一位成就者)對此回答說:如果衆緣沒有斷絕,那麼即使是幻相也不會消失,同樣,衆生流轉的因緣沒有斷絕,那就是輪回,由于佛陀流轉的諸緣已經滅絕,因此輪回的自性在世俗中也不會産生。

  

  也可以這樣回答:對佛而言,佛是以願力而出現的,他不住輪回。佛爲什麼不會在世俗中輪回?因爲輪回的因緣都斷絕了。

  

  若因緣斷了,幻象的顯現就結束了。同樣,輪回的因斷了,就不會出現輪回。善天論師講,佛示現出世是以願力而顯現的,並不是因爲流轉輪回之緣未斷而顯現的。所以沒有你們所說的過失,佛的顯現不屬于輪回。

  

  普明尊者(印度的一位大德)說:佛陀的幻象觀待衆生的福德因緣而存在,衆生有福德之緣,佛陀才出現;假設不具備衆生的福德因緣,那麼世俗中佛陀也不會現世。這是衆生的福德,有福德之緣才會出現佛的這種顯現;若是沒有衆生的福德之緣,就不可能出現,因爲那就是不清淨的,就不是佛了。

  

  我們經常說“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你這個江裏沒有水,就照不出月亮;你這個江裏有水,才能照出月亮的影子。同樣,衆生有福德,就會有佛的顯現;衆生沒有福德,就不會有佛的顯現。一般的顯現都屬于輪回,但這樣清淨的顯現是超越的,不屬于輪回。

  

  此處,我們要明白:佛不在別處,若你自己的福德圓滿了,佛就出現在你面前;你的福德沒有圓滿之前,不可能出現佛。即使把你送到西方極樂世界,送到阿彌陀佛面前,你也見不到,也不可能出現佛的形象。所以,大家不要往外找,應該往內找;不要往外求,往外是求不到的。

  

  現在有些人像就無頭的蒼蠅,真是可憐啊。你是要尋找佛嗎?跑到印度,跑到藏地去找,那沒有用啊!若是你自己福德圓滿了,哪裏都會出現佛;若是自己福德沒有圓滿,沒有用,到印度也沒有用,到藏地也沒有用。所以大家應該具有這個正知正見,畢竟學佛這麼多年了,現在應該穩定了吧,應該放下了吧!

  

  現在很多人挑選法門、挑選上師,就像到市場挑商品一樣。很多人到市場上購物,哪家廣告做得好、哪個名氣大就買那個,不管安全不安全,不管綠色不綠色。你們也是,選法門、選上師,哪個有名氣,哪家廣告做得好,就跟著哪個跑。真的可憐!

  

  如果真想見阿彌陀佛,就要多種點善根,多積點福德。通過權力,通過錢財,通過儀器,都見不到啊。

  

  這些多殊勝啊,這叫做空性啊!

  

  今天就講到這裏。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九十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